项目负责人如何编制好勘察纲要论文_沈永华,闻长春

项目负责人如何编制好勘察纲要论文_沈永华,闻长春

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江省浙南综合工程勘察测绘院

摘要:本文论述了岩土工程勘察评价中勘察纲要的重要性,作为项目负责人编制出高质量的勘察纲要关乎项目的实施精准度、岩土测试报告数据的可靠性,重点阐述了编写勘察纲要应注意的问题,能抓住重点,这对指导岩土工程勘察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勘察纲要;岩土工程;工程地质;精准度;信息化动态化调整

为规范勘察行业行为,提高岩土工程勘察成果质量,满足工程涉及需要,各类岩土工程勘察在编写设计之前,都应编写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或勘察大纲,勘察纲要就一篇文章要写提纲一样,有好的提纲,写文章能思路更完整、行文更流畅、成文更迅速,心里有底,更有利于进一步地提升文章水平。说俗一点勘察纲要就像一个人的脊柱,如果没有了就摸不到头,也抓不到尾了,所以纲要制定的正确与否对勘察评价的运行和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

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前期尤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它不像理论数据可以全用来计算,也不能招办照抄,它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用理论与经验去论证。好的勘察纲要是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报告成功的一半,是质量好坏的重要指导工具。现阶段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建设已向地上、地下拓展空间,不少高层、超高层、深基坑、深地下设施工程在城市中被完美的建造,已成为城市的一个个地标和风景线。这些项目更高要求、要标准需要完整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准确的岩土技术参数,这些资料、数据的前提需要编制出精准的勘察纲要。2012年11月1日省建委发布文件,要对勘察行业实行勘察外业见证制,这一举措更能很好的规范勘察行业市场,提升勘察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勘察计费标准,文件中明确勘察项目施工前,需编制好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报备,勘察工作中按纲要进行实施。本人多年来一直从事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对编制勘察纲要提出一点个人见解,往大家互相学习。

1、需详细了解项目概况

在勘察纲要编制之前,需详细了解项目概况、搜集设计资料,项目有大有小,工程性质和特点各不同,要有针对性地了解。搜集时需由建设方或设计院提供下列资料:

1.1、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图,明确用地红线坐标,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如果没有坐标,应有建筑物平面尺寸及其定位条件,其中的定位条件与现状地形图中的永久性地物或红线柱之间必须有正确的关系);

1.2、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层数,总高度、地下室层数、埋深等情况;

1.3、预计的基础类型、平面尺寸、埋置深度和地基充许变形要求等;

1.4、勘察场地周边坏境条件及地下管线和其它地下设施情况的地下管网图;

1.5、设计方的技术要求。

以上资料是项目纲要编制的基本资料,也是项目实施的前提条件,要对以上提供的资料进行校核,校对红线范围、建筑物平面尺寸、坐标及放样坐标的正确性。如发现编差或错误,应及时提出书面澄清或纠正。

2、需现场实地踏勘

现场踏勘非常重要,主要了解项目所处地埋位置,项目周边自然条件及地质情况,具体应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和工程经验按下列要求确定踏勘方法和内容:

2.1、对于地质条件简单的土质地基,现场踏勘一般应了解拟建场地的地形、地物、作业条件及场地附近已有建筑物的地基基础情况;对于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土质地基,现场踏勘除了应满足简单土质地基调查要求外,还应通过实地调查、走访、询问等方式,了解地形变迁历史的形成过程与情况,包括现存或掩埋的古河道、湖泊、沟渠、坑穴、坟墓的位置及范围,了解地下水的历史情况及现状地表水体情况,了解各类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的情况,了解已有建筑物及各类设施的使用情况,了解各类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的情况,了解已有建筑物及各类设施的使用状况,了解邻近建筑物及地下设施工建造时间等对地基应力历史有影响的因素;

土质地基项目大部分所处第四系发育区,如杭嘉湖平原、钱塘江冲海冲平原、萧绍平原、一般山前冲、洪积平原等平原区,一般地形平坦,远离山地,没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整个地质情况良好,稳定性好,一般野外踏勘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⑴场地地形、地貌,有无滨、河、塘、沟渠,场地上部有无影响施工的障碍物,填土的分布厚度,明确周边道路标高,钻机施工条件是否良好;

⑵了解周边项目施工情况,如周边建几层的房子,打什么桩,打了多少深进行了解,是否有地质资料、静载资料进行资料搜集,均需走访询问记录;

⑶对于有地下室工程,调查应增加对邻近已建工程的现状调查,如基础形式、上部结构类型、沉降资料、周边管线的类型,埋藏深度、管材、管径等;当地水文资料,地表水系的水流特征,最高、最低水位,50年一遇或百年一遇的最高洪水位;

⑷根据调查的资料,预估本场地钻孔深度,可以采取的勘探施工方法有哪些进行预估。

2.2、对于位于山间沟谷、山前丘陵或岩石出露、地质地貌条件复杂的场地,现场踏勘时应首先选择现场的高地观察全区地貌形态和微地貌特征,然后选择现场的沟谷,观察沉积物的结构特征和沉积物的成因类型,确定场地发育的地质地理环境和地质作用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岩质地基项目大部分所处山间谷地、山前丘陵地带,地形起伏较大,地质条件复杂,按建筑设计标高场地大部分需要高挖低填,削坡建房,整个场地稳定性评价是重点,建议结合工程地质调查和地质测绘,调查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不良地质作用。可以按地形图进行野外观测追索或观测布点调查,有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有基岩出露处调查基岩的岩性、风化程度,必要时测量岩层的产状,对节理裂隙的发育特征与对边坡影响因素的判断分析,场地一般第四系覆盖层厚度的圈定,对于发育的不良地质体及构造进一步追索,以满足评价要求。

以上资料为纲要的编制、工作量的布置明确了主方向。现场踏勘不是走马观花,这些资料的搜集对整个项目实施、纲要的编制打下了坚定的基础。还应会同委托方及有关人员 确认并落实以下工作:

⑴勘察范围内的各种地下管线和地下设施的位置、埋深及走向;

⑵空中障碍物(如高压线、通迅设施等)对勘探作业的影响及走向;

⑶拟建物的放线条件及勘探作业对居民生活与环境的影响、占地是否有青苗赔偿等问题;

⑷进场作业条件,机钻孔可否施工,静探孔可否布置;

⑸对化工厂等严重污染的场地,应了解水土污染的历史、性状等。

必要时建议进行书面记录,双方签字确认。

3、需对项目周边地质情况进行了解,搜集地质资料

现场踏勘后对整个场地地埋位置、地形地貌和自然条件均有了很好的了解和撑握,回到室内应尽量分析已有资料,既要看区域性资料,也要看项目周边是否做过岩土工程勘察,又要注意邻近已建项目的工程经验,乃至具体勘探点的勘探、测试成果资料,经过分析与筛选,做到点面结合,选择距离尽可能近的、能够相对可靠地预测拟建场区地基条件和工程问题的数据和资料,作为编制勘察纲要的依据。对场地土层分布情况有大致的了解后,应结合项目设计要求,如荷载大小、采用的基础形式进行分析,预估本场地可以采用的基础形式,桩基础持力层的选择、深度的分布,必要时进行单桩承载力估算,为预计钻孔深度,持力层的选择作出分析和确定。在预计钻孔深度内合理、经济布置钻孔类型,试验方法的选择。

4、勘察纲要的编制

通过对项目概况的了解,现场的详细踏勘及对周边地质情况的了解,编制勘察纲要就可以任务明确,更能经济合理,突出重点。勘察纲要是勘察工作的设计书,勘察纲要应在充分搜集分析已有资料和现场踏勘的基础上,针对拟建工程的性质与特点,并依据相应的技术标准进行编写。

勘察纲要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⑴拟建工程概况、设计条件及勘察工作依据的技术标准;

⑵拟建场地地形地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概述;、

⑶特殊性岩土、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情况;

⑷周边环境条件及相邻建筑物的状况;

⑸划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⑹现场踏勘情况;

⑺地基条件与工程问题的初步分析

⑻勘察工作布置依据及主要技术措施;

⑼勘探、取样、原位测试、试验的方法、手段及其工作量;

⑽使用的仪器设备、人员及工作进度安排;

⑾现场作业条件;

⑿勘察质量控制、生产安全及环境保护措施;

⒀拟提交的勘察文件成果资料。

勘察纲要应符合本单位质量管理要求、经相关人员审核批准,现场工作开始前,应组织相关人员进地安全与技术交底。

5、勘察纲要在施工中进行信息化动态调整

地质情况是复杂多变的,根据周边项目的地质资料预估的工作量也不是一层不变的,应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动态化信息化调整,为确保勘探工作野外原始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项目负责人或外业工程师应密切配合现场工作,监督检查勘察纲要的执行情况,注意外业执行勘察、取样、原位测试的操作规程,负责现场统一描述。在实时掌握现场勘探、原位测试所揭露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的情况下,分析原位测试数据并根据需要绘制剖面草图,及时调整勘察工作量,经授权人员批准后实施并向现场作业人员补充交底。

5.1勘探点的补充可按以下原则进行:

⑴同一建筑范围内存在着不同的地貌单元、岩性差异显著、基岩面起伏很大、地基主要受力层或有影响的下卧层起伏较大时,应根据工程情况适当加密勘探点,查明其变化;

⑵对于端承桩和嵌岩桩,当相邻两个勘探点揭露出的层面坡度大于10%时,应根据具体工程条件适当加密勘探点;

⑶对于摩擦桩遇到桩端持力层或软弱下卧层的顶板高程、岩性、厚度变化较大,或存在可能影响成桩的土层时,应适当加密勘探点。

5.2勘探孔深度的调整可按下列原是进行:

⑴当建筑场地在勘探深度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

⑵在勘探孔深度内当遇基岩或厚层碎石土等稳定地层时,勘探孔深度应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⑶当勘探过程中发现勘察方案策划中预计采用的地基方案发生变更时,应根据可能采用的地基方案确定增、减工作量。

5.3取样、测试工作量的调整按下列原则进行:

⑴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少于6件(组),土层性质不均匀,对厚度大于0.5m的夹层或透镜体未能取得土样或测试数据,主要土层用于地下室侧墙计算、基坑边坡稳定性计算或锚杆设计所需要的抗剪强度试样少于6件(组),对嵌岩桩桩端持力层段岩样不于6组时等情况时,应补充取样;

⑵当地下水腐蚀性试验数据存在异常,影响场区评价结论时,应分析原因并加取水试样;

⑶当波速测试成果与本场地其它测试成果或与周边已有勘察资料成果存在矛盾并影响场地评价结论时,应补充波速测试工作;

⑷当场地每一主要粉土、砂土层液化判别数据不足6组或液化判别数据存在矛盾现象不能进行客观评价,以及本场地地基土液化判别结论与周边已有勘察资料成果存在矛盾时,应补充相关数据。

6、结论与建议

岩土工程勘察纲要编制实施到实施过程中进行信息化动态化调整,是整个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体现,在这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新问题,许多与相关规范相冲突的地方,我们应该慢慢消化、多多总结,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去解决,使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成果更精准、数据更可靠,使之成为工程建设项目中的佼佼者。

参考文献: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建筑工程勘察技术措施》

[3]《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作者:

沈永华 出生1982年10月,男,浙江省浙南综合工程勘察测绘院杭州分院

论文作者:沈永华,闻长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7

标签:;  ;  ;  ;  ;  ;  ;  ;  

项目负责人如何编制好勘察纲要论文_沈永华,闻长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