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设备的缺陷管理论文_丁丽

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设备的缺陷管理论文_丁丽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宁国市供电公司 242300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并且各个领域对电能的使用要求也有所增加,进而人们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对电压进行改变的场所,如果想要将电能输送到非常远的地方,就需要通过变电站对电压进行升高,使电压成为高压电,在电能到达用户周围的时候在进行减压,这也是依靠变电站进行操作的。变电站的重要设备是变电器和开关。本篇文章主要针对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设备的缺陷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并在下文中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设备;缺陷管理

引言:变电站设备的缺陷就是说在变电站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因为人的行为或者其它因素导致变电站中的设备局部出现损坏或者大于质量标准,致使变电站设备的运行异常。依照变电站设备产生的损坏程度能够将缺陷分成三种,一般缺陷、严重缺陷以及危急缺陷。并且这些缺点对电力系统造成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危急缺陷最为严重。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通常针对的是城市居民用电,变电站设备的良好工作能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在变电站设备产生危急缺陷的时候,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所以,电力系统部门应该对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设备的缺陷进行良好的管理,保证人们的安全用电。

一、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陷管理总结不够

以往对变电站设备的缺陷只是被动的面对问题,当变电站设备出现的缺陷才给予消除,有些故障本事不严重,但是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多一般或者是严重的折本缺陷逐渐演化成为危急缺陷。很多时候只是一味的排除故障,故障排除以后相关管理人员没有对缺陷的原因进行更进一步的归纳和反思,没有对各种设备的缺陷进行判断总结,这也是管理上不足之处,这对后续缺陷的检查和故障的及时排除造成很多不便。

(二)缺乏责任意识

在对变电站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对于一般缺陷的重视程度不足,造成小的安全隐患很多,并在不断的积累着,如果一般隐患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导致变电站设备不能被控制,从而发生严重的危险,对电力系统以及人们的正常用电造成严重危害的时候,才被管理部门重视。这种情况的发生就是相关的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的具体表现,在变电站设备出现缺陷的时候,相关管理人员没有马上向上级进行汇报,并且变电站在平时的工作运行中也没有进行良好的基本检查工作,致使整个管理体系严重缺乏责任意识。而且在对变电站设备的缺陷进行处理的时候也不彻底,进而导致变电站设备依然有安全隐患存在。

(三)缺乏计划灵活性

这主要表现在设备管理十分被动,设备缺陷管理只有在发生以后才进行,平时管理时缺乏合理的统筹规划,定时定期地巡查监视要么流于形式,要么不参与,这就导致整个管理工作十分混乱,管理过程都相对比较被动,自然就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缺陷问题。发现不了问题就不能反映问题,即使发现了问题却没有足够重视,也会影响到整个缺陷的上报、确认,对于隐患的消除也发挥不到应有的作用。另外,局势管理缺乏灵活性,部分变电站对缺陷的管理是有相对应的一套制度的,不过制度的执行太过僵化,影响到作用的发挥。因为故障的出现不一定是常见的模式。计划和流程制订后,执行缺乏弹性,影响到一些变电站设备故障的及时排除。

二、加强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设备的缺陷管理

(一)建立健全设备缺陷管理程序和要求

进一步完善设备缺陷台账制度,包括缺陷登记、原因分析、危害性分析、处理过程、处理结果、验收和监督评价等环节。所有缺陷必须按相关流程进行上报处理,便于各级人员及时认识缺陷处理的程序和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充分利用网络载体,构建工作平台,把制度转化为工作流程,确保制度得到执行。对设备缺陷管理的重要性要有充分认识。设备缺陷管理是设备状态分析和预控工作的基础,通过对缺陷的排查、分析、评估,掌握设备的健康水平和发展趋势,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为状态检修提供依据,实现从设备缺陷的被动处理到设备状态超前控制的转变。通过缺陷管理,及时发现漏洞,完善标准,提高水平。如根据排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完善巡回检查标准、设备定期维护标准和技术监督标准等,消除管理漏洞。

(二)变电站设备缺陷的分析

第一是对设备缺陷形成故障之后可能给变电站内的设备运行造成的危害,这项分析检查工作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对变电站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敲响警钟,设备的管理人员要有发现这些缺陷的敏感度和对缺陷发现后的负责上报。另一个是可以对设备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预估,便于以后对设备缺陷的归类更准确。第二是分析归纳出现的缺陷种类,并且对这些缺陷出现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对于设备的缺陷不要出现一个排除一个,而是要有归纳的思维,对出现的缺陷要和以往的缺陷作比较,对于常见的缺陷要及时归类,通过技术人员的处理方法分享,提出更具操作性和简便的相对应缺陷解决方案,甚至可以形成书面的材料,便于内部的学习和归纳。

(三)及时整改设备缺陷

各级管理人员按职责组织对执行分级验收和监督评审制度的质量进行验收。设备部对缺陷处理的正确性、排查范围及深度进行审查;设备运行管理单位对缺陷是否按期处理、处理后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安监部对各级管理责任人的职责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每月通报考核。严格控制缺陷处理完成时间。一、二类缺陷处理的开始及结束时间由设备部提出,公司审批,三类缺陷需在24h内完成消缺。制定具体的行动措施计划安排和进度,保证缺陷处理的质量。对于一般缺陷的处理,由处理人制定处理方法、工序和工艺,部门技术专责审核确认后才能实施。对于重大或复杂缺陷的处理,必须制定技术方案或作业指导书,履行审批手续后才能实施。

(四)实现合理的奖惩制度

在每月的安全生产分析会上,对设备缺陷管理责任的落实情况进行分析点评。每月下发安全生产考核通报,对责任人进行奖惩。细化缺陷管理和监督责任,对缺陷进行全程监督管理。缺陷登记由当班值长签字确认,原因及危害性分析、缺陷处理过程及结果由相关人员按类别进行确认及验收,并由设备运行管理单位进行最后验收,安监部则对各个环节责任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评价。把设备缺陷管理作为日生产调度会和月安全分析会的重要内容。对于严重及复杂的设备缺陷,或者反复发生的同一缺陷,由部门或公司组织专题分析,并制定方案进行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在针对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设备的缺陷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对造成变电站设备缺陷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进行有效的解决,保证人们的用电安全以及电力系统自身的安全。在进行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设备的缺陷管理时,应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并对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工作,还应该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发现变电器设备和系统安全问题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气进行处理,进而消除安全问题发生的可能,并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郭铭水.浅析变电站的操作及维护[J].科技与企业,2011(16):196-197.

[2]徐俊杰.探讨变电设备的缺陷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2011(20):232-234.

[3]何珍华.电厂设备缺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

[4] 孙蕾,刘刚,王艳芬.如何做好变电所的安全管理和规范管理工作[J].鸡西大学学报,2011(02):102-103.

[5] 滕晓辉,赵瑞敏.基于WEB的变电站设备缺陷管理信息系统[J].山东电力技术,2012(01):109-111.

作者简介:丁丽,工程师和注册安全工程师。

论文作者:丁丽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技术》2016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4

标签:;  ;  ;  ;  ;  ;  ;  ;  

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设备的缺陷管理论文_丁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