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电力物联网理念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及其发展展开了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物联网;理念分析;发展趋势
1、物联网概况及理念分析
物联网这个词是在1999年最早提出来的,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报告中,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发生了变化,涉及的领域扩大了,不再单指射频识别(RFID)技术。所谓的物联网,也就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将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綜、遥控和管理的—种网络技术。
“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是“互联网”。物联网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宽展和延伸,其用户端转换为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简单来说把网络技术运用于万物,组成物联网。如把感应器嵌入到电网、大坝、油网、公路等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互联网”整合起来现察其信息变化,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
从构造上分析,物联网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即底层的数据感知层,第二层的数据网络传输层以及最上层的数据内容应用层。
图1 物联网系统构架
数据感知层具有极强的数据感应作用,其主要功能是对信息、数据进行采集。物联网感知层所包含的内容有二维码标签、摄像头、GPS、传感器、传感网络、无线路由器、航空技术等等;物联网第二层数据网络传输层是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后进行传递。网络传输层包括通信网络^网络管理中心、信息处理中心、智能处理中心等等。最上层应用层可将处理完成后的信息触入达到相关行业中,与行业技术融合,实现行业智能化、信息化发展。
2、物联网技术
在物联网技术中有三项关鍵技术。
2.1射频识别(RFID)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可自动识别特定目标并获取相关数据,无需人工干預,也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RFID可识别高速运动的物体且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在自动识别、物品物流管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2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技术是从自然信源获取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交换、识别的一门多科学交叉的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大家都知道,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计算机处理的都是教字信号。自从有了计算机以来就需要传感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教字信号计算机才能处理。
2.3嵌入式系统技术
嵌入式系统技术是综合楼计算机硬件、传感器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电子应用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技术。在经过改进之后,以嵌入式系统为特征的智能终端产品随处可见。可以说,嵌入式系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3 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3.1电能计量网络图信息化
3.1.1电能计量网络图的功能设计
关于电能的动态信息来自于测量负电荷量、分布监测、低电压收集和电力装置的电能收集的自动化系统;分销设备分销网络与信息分销网络客户系统之间的拓扑关系;电能计量网络的计算模型是在“站线入户”之间的测量和动态电能数据的动态数据中形成的。应用五种功能,如计量网络的介绍和维护。与此同时,测量电能的网络图包括四类:电能计量网络图可以分为地理图、省图、区域图和四类逻辑图。
适用于各类物品的程序;图表的计量网络电力负荷不涉及诸如生产数据图表分销网络GIS、会计设备等等,仅涉及衡量的管理、营销和新闻服务的客户,从而保证了有针对性的信息系统的效率和营销服务的客户。目前,在南部、分配和营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网络、调度、管理系统自动化海关数据自动化系统(asycuda)、调度科、数据合并和协同,配营网络互联互通刚刚制定了为客户、紧急情况管理、销售和分配电力、以及分区域、分线路、分变电站的购供售电关系和管理。
3.1.2计量网络图的网络结构
根据电网营配信息集成建设要求,电力系统特点和供用电关系,提出了基于购供售计量点及相应计量器具配置信息,“站线变户”供用关系的电能计量网络图。电能计量网络图使用三层逻辑结构,即数据支持层、数据层和层层。数据支持层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包括测量数据、动态电能数据和“在线家庭”之间的关系,这些数据是由物理结构和测量数据组成的。数据模型模型包括基本数据处理模型和图像处理模型,允许对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功能应用包括垃圾填埋场管理应用、客户服务应用、定量数据管理、测量点管理、图形维护和管理等。
3.2 电能计量网络图管理应用
3.2.1基本功能
(1)图形显示。测量营销网络图购买电能计量点,销售电能计量点,测点,测点的线路损失评估和企业的自备电厂测量,结合营配集成的“站-线-变-户”电网拓扑关系,形成一个网络拓扑结构,根据分压、分类(购、售、供))和分级(省、市、县)等维度,直观地总结出各种测点,并将电力企业网络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测量。(2)测量分省市各级电测量的点购买和销售电能计量点,功率测量,线路损失评估、企业自备电厂测量分和其他类型的测试点信息梳理分析,数据模型的统一编码,并通过建立配套的文档流和图形维护功能,为了实现测点统一管理,为测点网图的构建提供基础数据。(3)测量数据管理。有四个对接,测量计量自动化系统网络图的应用程序需要冻结权力,国家能力,电力负荷信息,信息,如电能量数据和存储这些数据是统一的,并形成一套完整的数据质量监控和数据挖掘的数据质量管理功能,比如测量网络图的应用提供及时和准确的数据的应用程序。(4)促进消费分析出售,出售电力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每天电力消费和地方差异的趋势,参数等,以便异常变化电力消费和电费、视觉和提供资料的及时和市场分析无法购买电力。
3.2.2应用程序功能
电力计量网络图的应用程序功能主要是基于信息集成的业务分布,并结合实际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业务分布的集成功能,提高客户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深化客户电力的精益管理,并促进应用程序级别的业务分布函数。(1)线路损耗管理:电力系统线路损耗可分为传输线损耗、配电变压器损耗等。目前,线损常用的计算方法是均方根电流法,也是线损理论的基本计算方法。显示车辆分类的线路损坏分析。(2)客户服务申请。客户故障模型,故障规划是系统中最关键的模块,科学合理的故障规划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配电服务质量。考虑到电力企业的损失和客户的损失,本文设计了以最小停电损失为目标的停电规划决策模型。
3.3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电力营销系统
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企业管理、电力生产水平改善基于技术的商业化系统电脑化、发电厂、数据分析、支助职能方面的决策,可以说,系统设计、营销和电力是电力、智力和自动化。传统的电子商务主要依赖于微型计算机、服务器和小型数据库。制定整个联合国系统,在企业内部研制工作,而且时间艰难的时期很短,但与使用网络技术、营销、特别是计算机化和逻辑分析在业务处理极为庞大的客户在困难系统保养、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成熟,消化,力是管理者的营销理念,他们期待着最好的选择。以下是基于信息技术的电力营销系统的深入研究:
(1)系统的总体设计。基于信息技术的电力分配系统是电力企业管理的核心,它提供了电力、信息技术和现代通信的营销服务。根据监测业务的基本要求,在国家营销网络的电力部门中,有效地规范发电厂的市场营销,以了解在数据操作、分析和分析方面取得的进展以科学和合理的方式制定营销战略,以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并确保业务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2)系统功能模型。基于信息技术的电力营销系统主要包括几个部分:系统管理子系统、信息通信子系统、决策支持子系统、资源管理子系统、资源管理子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包括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用于结构调整;信息交流子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在决策者之间传播和交流信息,他们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支持决策的子系统主要负责处理、分析和汇编系统获得的各种信息,提供实时数据、综合分析和预测功能;资源管理子系统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财政资源和其他综合服务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包括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营销管理和资源管理。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营销系统不仅是进行一些简单的电力营销管理操作,它迎合了国家电网的电力营销发展的终极目标,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根据电力企业的实际营销需要,现代管理系统的需要和可行性的基础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提出了知识管理与业务流程管理、企业组织结构变更于一体的综合营销管理软件。
参考文献:
[1]张玮,马金格,高坊林.物联网发展背景下的核心网改造探究[J].中国新通信,2018(5).
[2]谢美豪.基于EPON技术的电力物联网建设路径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8,v.15;No.137(13):17-18.
[3]戴茜璐,杨悦.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J].科技风,2017(19):164-164.
论文作者:江帆1,温佩佩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5
标签:数据论文; 电力论文; 电能论文; 测量论文; 技术论文; 系统论文; 信息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