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加强德育渗透,要依据语文学科特点,着重进行思想感情的陶冶和道德品质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和美丑的能力。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渗透德育,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统一,达到立体的和全方位的落实与渗透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1.巧编故事,在拼音教学中渗透德育。一年级儿童情感不稳定,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直观具体的事物和生动活泼的形式,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良好情感的产生,有利于教学,更有利于德育渗透。巧编故事,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是拼音教学渗透德育的常用方法。如在学“a—o—e”韵母时,我是以自编的故事《小燕子回家》引入的:春天到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了,她看到春天祖国像一个大花园。她又见到了自己的伙伴,小姑娘、白鹅、大公鸡。小姑娘正在为明天歌咏比赛做准备呢,看她长大嘴巴(a—a—a)练声练得多认真哪。因为她要演唱的歌曲就是《我们的祖国像花园》。大公鸡看到了自己的伙伴小燕子,高兴得欢呼起来“o—o—o”,腼腆的大白鹅不好意思弯下了长长的脖子,样子就像“e—e—e”。让我们也到这美丽的花园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吧。在这个美丽的故事中,孩子们聆听、模仿、大胆展示不仅掌握了“a—o—e”的音和形,也感受了祖国的美丽,幼小的心灵经受了一次热爱祖国的洗礼。
2.观察辨形,在识写教学中渗透德育。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可以根据汉字的结构规律,结合美学原则,渗透德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以通过学生的观察,具体分析字形同做人处事之间的联系,将识字、写字教学同育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字形分析中掌握字的结构,明白做人的道理,受到团结友爱、谦让互助、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如在教学“林”这个字时,教师故意把“林”字左边的一点写长,让学生与书上的“林”字比较,看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哪种写法好看。学生很快便发现书上的“林”字左下的“木”末笔改捺为点,并表示书上的写法好看。教师接着问学生:“谁能告诉老师为何‘林’左面的‘木’末笔要改捺为点?”稍停片刻,有个学生回答:“因为这样写能使字美观。”教师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并及时加以点拨:中国是礼仪之邦,向来有“互相谦让”的好传统。“木”左下面末笔改捺为点可以使右边的“木”舒展开,这样整个字就挺拔有生气了;如果不做变化,各占一半,互不相让,挤在一起则会影响字形的美观。字如此,做人更是这样,同学们之间交往时应从全局出发,注意团结友爱,互相谦让。最后请学生回忆还有哪些在字形上互相谦让的例子。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举出很多类似的字。学生通过这样的分析,不仅清晰地记住了这些字例有的变捺为点,有的变横为提,还从中受到了品德教育,知道了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做任何事都应服从集体利益;那种事事以自我为中心,不懂谦让的行为,会影响团结,甚至会影响到集体声誉。
二、在课堂作业中的渗透德育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仅靠课堂上的40分钟是不够的。在语文学习中,同学们必定要接触一些作业和练习,其实这是向学生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因此在选择课后作业、阅读材料时,要注意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材料,这样才能使学生练有所用。教完《只有一个地球》这课,我让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别人介绍保护地球的重要性。作业一收回,我就感到了同学们的用心良苦。有的画了一幅爱护环境的宣传画,有的写了一首赞美地球妈妈的诗,有的写了一篇文章……当我把他们的作业发下去让他们互相学习时,同学们非常活跃,最后竟情不自禁地唱起了《热爱地球妈妈》这首歌,这节课在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的妈妈,我们都是她的孩子”的歌声中结束。此后,我发现同学们个个都当起了环保小卫士,时时处处注意保护环境。
三、在日常活动中渗透德育
“教师即课程”,这不仅包含了教师对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性,更包含了教师对学生身心健康品德的形成和良好思想的塑造的重要影响。将教师的健康人格作为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资源,可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是最直接的课程资源。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教师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在课堂管理和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以自己的仪表态度、言谈举止和处事待人,发挥表率作用,要求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风,意志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要有博大的胸怀,高尚的情操,以自己至诚至真至爱的人格力量去影响我们祖国的未来。
四、在教学细节中渗透德育
细节决定成败,德育渗透也同样如此。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从课前准备到课上有规矩地回答问题,到作业本的使用,书本的保护等方方面面,教师都应在细上下功夫,应高处着眼渗透德育教育。也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每一个细小环节都注意引导学生有好习惯,懂得真、善、美。语文教学就是生活。语文教学的品德教育,要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让学生能从学习课文内容到生活实践都能从感情上的产生共鸣,在入情入境中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
论文作者:张兴旺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学校管理》2019年6月总第17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8
标签:德育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同学们论文; 作业论文; 谦让论文; 自己的论文; 《中小学学校管理》2019年6月总第17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