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彭州市 611930)
摘要:《电子技术基础》是中职学校电子电工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门技能。但是《电子技术基础》非常抽象,逻辑性较强,理论性也非常强,对于学生来讲,很难掌握,学习难度较大。因此,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掌握好这门专业基础课程,一直是中职学校专业教师探讨的话题。中职专业教师要不断的探索,找到更合适学生的一种或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满足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探索
一 当前《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现状问题
1.1从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
以往的教学法,没有切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情景,如同空中楼阁。学习内容依旧依赖于书本,过多的倚重接受书本学习,忽视了发现性学习、探究学习和行动学习在学生岗位工作中的发展价值,忽视了社会经验的获得和实践能力的形成。
1.2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
在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学生在课堂上能动起来了,但这种动都是在老师的发号施令下进行的,所以学生的动不是真动,是浮动,学生的合作不是浑然天成,而是形式上的摆弄,小组讨论在很多时候沦为了一种教师展示课堂丰富教学形式的工具,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信息的反馈和交流。
二 探究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2.1适当降低理论难度,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初中生毕业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在初中时的基础知识很不牢固,并且学习成绩也不好,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很不感兴趣,他们选择中职学校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想避开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知识对他们来讲非常枯燥无趣,很难提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如果中职教师仍是采用以往的旧教材,学生就会感到非常难学,从而慢慢的放弃学习。所以这是,就需要中职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接收能力以及毕业后的就业需求去考虑,制定新的教学目标,将理论知识要求降到最低,对重点的理论知识进行重点交接,这样可能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2.2提升教师自身专业技能,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重心
中职教师应当从自身做起,不断的提升自身专业技能,认真钻研教材,熟练掌握教材,将各个知识融会贯通。《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程主要是讲模拟电路,以及数字电路。模拟电路主要是分析电路图,掌握信号的流向,了解各个元件在电路中的重要作用,知道损坏电路元件所出现的故障问题,充分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数字电路主要是组合逻辑电路,集成出发器,以及时序逻辑电路等的设计、分析和应用。而对于各元件的参数性能,以及结构分类等只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所以,中职教师要充分了解各个教学目标,认真了解教材,熟悉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上得心应手,让学生真正学习到专业理论知识。
2.3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多做演示实验
《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前人多年的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想要学生领会到更深的理论知识内涵,并能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在讲解时,要将抽像的东西具体化,并用演示实验加以演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和实际相联系,学生能够很快将理论知识和感性知识相联系,让所学的知识更牢固,抽象的东西更加具体。
2.4重视实作,强化技能
《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技能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若只注重理论教学,则过于枯燥,学生也不易理解,在真正实践中也不能更好的掌握,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牢靠的掌握理论知识,从而做到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开设一些实作项目,例如:对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和测量。对焊接技术的练习。以及稳压电源或者触摸开关等的制作,在教师的指导上学生在亲自动手完成,并且这些产品都有声有光,且看的见也听的见,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的提高,动手实操能力也在不断的加强,这样更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三 中职学校电子专业《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创新
3.1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专业技能教师是教育的执行者,也是创新教育的操作者,要想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必须依赖于创新性的教育。要不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以及非智力因素,这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对课时的设计时,对于课程内容的安排不仅围绕课本,还不能仅限于课本内容,不断强化教学内容的科研性,不断充实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增强教学内容的实际联系性,从而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同时,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和启发学生,在遇到问题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让被动的接收知识的学生能主动的探究和发现问题,并总结和开拓思维。
3.2不断创新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挂图、幻灯片、录像等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有的教学手段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化教学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教学手段创新。把多媒体计算机引进课堂,便于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认识活动。多媒体计算机能够实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的结合,使原来抽象、乏味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起来,从而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去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培养创新认识。特别是在知识微观世界方面,它能发挥非常巨大的作用,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化解教学难点,既节省板书和画图时间,又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微观的物质宏观化,静态的效果初态化,平面的图形立体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认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3实践课程的创新,进行创新思维培养
《电子技术基础》也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专业教师要通过大量的综合时间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不断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使学生掌握基础实践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的培养学生学习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励和鼓励学生热爱科学。实践教学课程的创新是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自主的实践活动,实践内容可以是配合知识教学的实践活动,也可以是超越课本的知识,并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目标的研究性实践活动。而学生的自主实践内容可以是学生为了解课本知识进行的复习性试验,也可以是出于兴趣而进行的试验,并且教师要对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条件和指导。因此,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从而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 结束语
总之,在《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中,专业技能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以往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的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不断的优化和创新教学方式,与时俱进,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技能,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柳,周伟.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教学[J].高师理科学刊,2008,(2).
[2]宁维芬.浅谈《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广西轻工业,2010,(3).
[3]林高峰.优化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实践探索[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2).
[4]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第2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罗威,身份证号:510182198607110641。
论文作者:罗威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电子技术论文; 基础论文; 中职论文; 知识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