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谓“水火无情”,火灾一旦发生,很可能会在燃烧过程中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同时,如果消防人员没有将灭火工作上的安全撤离活动秩序进行妥善安排,很有可能火灾的局势也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文章针对火灾人员疏散活动的有效安排进行了操作要点上的论述,仅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灭火救援;消防;安全撤离;策略
火灾救援活动上的技术性要求较高,需要救援人员拥有较强的火灾逃生知识,同时也要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所以多数情况下,这项工作多由专业的消防工作人员组织开展,这其实也是消防部门工作的特殊性所在了。事故处理中,消防人员本身的安全也经常受到非常严重的威胁,建筑垮塌事故以及爆炸事故是给消防人员造成危险的主要因素。所以消防指挥人员应该重视观察工作和调查工作,对火场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并且制定合理的战术,如果火情无法控制,应该及时指挥人员撤退,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一、重视日常训练
在进行火场救援的时候,首先应该要求消防人员有足够的安全认识,应当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从火场中救援被困人员,一定要避免盲目行动,应该以实际情况作为依据。作为指挥人员来说,应该严密注意火场的情况,指挥人员的指挥行为直接关系到消防员的人身安全,应该及时作出正确的指挥行为。如果现场火势太大,并且现场存有较多易燃易爆的物品,应该及时进行车里。消防部门在进行日常训练的时候应该对撤离训练重视起来,在撤离命令下达之后,消防人员要按照既定的路线和相关要求撤离。如果火灾事故非常重大,就需要首先评定火场的危险情况,确保安全的时候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撤离命令发出时,要遵从指挥来进行撤离,以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把握撤离时机
通过多次对火灾现场中消防员牺牲的原因进行调查和总结之后,爆炸和建筑倒塌是两个造成消防员伤亡的重要原因,例如在天津火灾事故之中,造成最多消防人员牺牲的是二次爆炸,出现这一重大伤亡,和没有判断撤离时机不无关系,下达撤离命令的时间太晚,也没有准确把握火灾现场的情况,才造成了大量消防人员的伤亡,这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不应忘记。
三、关于危险情况的预判
(一)指挥员应该清晰认识自己的职责
在进行灭火工作之钱,指挥人员应该使用各种仪器来全面检测火灾现场,进而评估风险。使用到的一起包括可燃气体检测、热成像检测等先进手段,然后将调查结果传达给现场消防人员,让他们明确现场的情况。现场的安全人员应该也要积极和检测人员进行配合,根据火势进行分析,密切关注火势的变化,及时将观测到的信息传达给安全员,让其作出正确的决定。指挥人员如果接到了安全警告,就要立即下达撤离命令,按照相应的路线和方案来进行撤离,保护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如果安全员来不及将情况上报,交由指挥员判断时,也可直接下达撤离命令,争取更多的安全撤离时间,这也是安全员的职责所在,消防人员一旦接受到了撤离信号,就要按照已经设定好的路线来撤离,前往安全地带。
(二)提高安全防护水平。
有的火灾现场情况比较复杂,火场存在化学危险品,有的还存在油气罐装置,火灾现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比较多,为了避免化学品以及化工装置发生爆炸,消防部门应采用专业的防护技术,依靠专业的技术力量,请专家对现场进行安全评估,制定出救援的方案。消防人员必须具有专业的知识,了解爆炸的危害,做好防护准备工作。消防部门还要对消防人员配备先进的防护装备,从而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消防人员应了解化工装置的工艺流程,在与危险品近距离接触时,应依靠专业的技术指导。在此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先进技术,还应避免消防人员在处理时出现操作不当或者失误问题。
(三)了解耐火极限
在灭火救援的过程中,要分析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同的建筑耐火极限有着一定差异,在分析后,可以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建筑构件的质量不同,耐火极限也不同。在高温的环境下,建筑结构如果已经超出耐火极限,则建筑很容易发生倒塌,这对救援人员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所以,在检测耐火极限时,如果发现超出耐火极限的情况,必须通知消防人员及时撤离。现场安全员要掌握建筑构件变化情况,做好现场监测工作,以便及时发出撤离信号。消防指挥人员要做好全场的监测与指挥,并且自身也要及时撤离事故现场。
四、安全撤离的方式
安全撤离有多种形式,常用的主要包括集中统一撤离、分批分散撤离、受令撤离、自主撤离等,在发生紧急事件时,消防人员需要采用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安全、有序的撤离火场。
(一)关于集中统一撤离与分批分散撤离
集中统一撤离是指消防员在接到指挥人员统一撤离的命令后,停止搜救,有序的撤离到安全区域中,如果预留的时间越长,则危险系数越高,消防员必须严格按照命令执行,立即撤离。分批分散撤离是指在危险征兆不明显或预留时间较短,部分参战人员已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先将受到威胁的人员撤出,其他人员在指挥部统一部署下迅速、有序地全部撤离或部分撤离的撤离方式。一般适用于灾害现场范围较大且只有局部发生重大险情的情况。两种撤离方式应结合事故现场灵活采用,要以保证消防官兵的生命安全为主要原则。
(二)关于自主撤离和受令撤离
对于消防人员来说,其撤离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受令撤离,另一种是自主撤离。在火灾现场开始出现险情的征兆,但是还有较长时间才会出现危险,指挥人员或者安全员下达撤离命令之后进行撤离的方式就是受令撤离,这适用于危险征兆刚刚开始出现,并且留有较为充裕的时间的情况。而危险已经出现,随时可能爆发更严重的事故,并且时间十分紧迫,已经无法回报和等待命令而进行撤离的方式就是自主撤离,这种撤离方式适用于征兆已经十分明显,并且时间十分紧迫的时候。在现场有较高危险系数的时候,应该允许消防人员进行自主撤离。
(三)关于带装撤离和徒手撤离
根据撤离距离远近及危险程度分为带装撤离和徒手撤离。带装撤离是指发生危险的征兆刚出现或征兆出现后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发生危险时,指挥员下达撤离命令后,参战人员立即整理器材装备,人员和器材装备一起撤离到安全区域的撤离方式。适用于危险影响较小或预留时间较长的情况。徒手撤离是指发生危险征兆后,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危险,参战人员发现情况后,放弃器材装备立即撤离危险区域的撤离方式。适用于危险影响较大,预留时间较短,撤离距离较远的情况。
五、结语
结合上文所谈,在进行灭火和救援年工作时,消防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而指挥人员也应该结合实地情况来进行具体判断,来确定一个最合理的援救方案。指挥人员的只会工作直接关系到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所以指挥人员的只会工作至关重要,避免现场出现爆炸事故,造成更严重的损失。在形势无法控制的时候消防人员有安全撤离保护自己生命的权利,所以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不应铤而走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康娜,黄飞.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处置中消防员的安全管理[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2(03)
[2] 黄校斌.浅议灭火救援中火场观察员的作用[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S1)
[3] 张利.探析火场撤离的必要性及时机把握[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7(08)
[4] 王广强.消防部队装备器材的优化配置策略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7(06)
[5] 秦圣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安全现状及对策初探[J].消防界(电子版).2017(03)
论文作者:石永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人员论文; 危险论文; 火场论文; 现场论文; 情况论文; 火灾论文; 时间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