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第81集团军医院ICU 河北张家口 075000)
关键词:早期康复训练;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属于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患者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静脉壁受到损伤,影响静脉血液流动速度,使患者血液逐渐变为高凝状态,下肢静脉血管中血液出现凝结现象【1】。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主要表现为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的下肢无法进行正常活动,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由于下肢静脉血管当中存在血栓,栓子存在随时脱落的风险,当栓子脱落到肺动脉当中时,会引起急性肺栓塞,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采取正确的护理方案,做好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对于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预防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ICU收治患者病情复杂,卧床时间长,下肢血液不流通,呈现出高凝状态,因此随机抽取125例患者,根据其入科的先后顺序进行选取。于此同时,要注意与患者家属说明时间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患者的入科院时间与个人意愿分为常规组与对照组,常规组分有60例,年龄在34~75岁,其中患者平均年龄为(43.2±3.6岁)。对照组分有65例,年龄在38~78岁,其中患者平均年龄为(52.7±2.9岁)。常规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护理方法
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病机制有很多,若不能及时治疗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常规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模式,主要包括一般治疗护理、基础护理、环境管理、心理护理等,对照组采用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上采用包括静脉保护、早期下肢康复功能训练、健康指导等护理流程,主要目的是提高预防并发症的效果,帮助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提高疾病干预的临床效果。
2.1静脉保护
由于下肢穿刺发生静脉血栓的可能性远高于上肢穿刺。因此,在临床治疗时应对患者尽可能地进行上肢静脉滴注(我院护理部统一规定下肢静脉输液不能超过24小时,避免在下肢行静脉穿刺)。同时,尽量保证穿刺一次成功,并要注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不能过长(不能超过3天),预防因反复穿刺损伤血管,而出现血栓的情况。
2.2早期康复功能训练
护理人员协助患者早期被动运动,帮助患者活动活动关节。同时,护理人员要注意在活动时应由下至上进行,并积极鼓励患者尽早自行床上活动,及早下床活动。(1)踝泵运动:踝泵运动包括趾屈、内翻、背伸、外翻,每个动作坚持10s,4次/d,进行5~10min/次,通过弯曲、内外翻动等可以使血流速度加快,配合主动运动,血流速度将进一步加快,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下肢静脉血栓【2】。(2)气压治疗:气压治疗的主要特点是通过挤压按摩,促使患者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改善患者的下肢血液循环,以此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起到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的作用。目前,气压治疗在临床上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主要优点是操作简便、经济实惠,效果满意。因此,气压治疗被医护人员和患者普遍接受。
2.3者采用CPM治疗仪进行护理干预。主要通过治疗仪带动患者的下肢被动活动,,持续进行下肢被动伸屈训练,一般30度为最开始的训练幅度,随着治疗进程的不断推进,以每天增加10度的速度不断加大训练的力度。直到达到患者最大耐受的程度,110度为大部分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大幅度,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增加幅度时需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调整幅度以每天增加10度为宜,以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影响正常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
2.4健康指导
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健康指导,促使患者充分的了解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使患者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以疼痛、下肢肿胀以及浅静脉曲张可作出临床诊断,使用双下肢多普勒彩超确诊。
4统计方法
将常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对比,将静脉保护、早期下肢康复功能训练、气压治疗、健康指导作为对比项目。以上资料采用SPSS20.0统计学方法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并以此采用X2检验,剂量资料的以(`X±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对比结果
对照组静脉保护、早期下肢康复功能训练、气压治疗、健康指导的所有数据向对常规组来说均存在一定差异,差异结果也较为明显,其中差异由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P值<0.05<0.05<0.05<0.05
结果显示,早期康复训练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其有效性、可靠性较高。
6讨论
血栓形成有三大原因:血流缓慢、静脉血管壁损伤、高凝状态。行下肢手术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多在手术后以及患者因制动长期卧床时间。下肢手术患者因术后制动,长期仰卧以及麻醉原因,导致下肢血液回流缓慢;患者本身病情以及手术过程中对深静脉壁造成一定的损伤,激活机体凝血机制,损伤处血小板黏附、聚集,纤维蛋白沉积,血栓逐渐形成;术后患者应用止血药物以及失血等原因,也会导致患者全身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为深静脉血栓形成提供条件,且手术后几天之内,由于患者自身保护作用,体内的抗凝物质明显减少,使血液呈高凝状态同。
综上所述,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因患者患病后长期卧床,导致下肢血液不流通,呈现出凝着状。通过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有效避免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避免肌肉萎缩,以此加快肢体功能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应注意对下肢静脉血栓进行静脉保护、早期下肢康复功能训练、健康指导等,其可以有效预防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提升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景侠,焦旸.滤器植入加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2):311-313.
[2]贾霞.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49(6):753-754.
[3]孙祥荣.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内科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双足与疾病,2018,8(16):131-132.
[4]龙红丹.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7(3中旬刊):16-17.
论文作者:王春营,苏嫦娥,刘礼燕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6
标签:下肢论文; 患者论文; 静脉论文; 静脉血栓论文; 血液论文; 血栓形成论文; 气压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