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县治平中心小学 朱燕萍
【摘 要】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而随着小学英语教学的不断深入,对多数学校的多数班级来说,“面向全体”就必然面向为数不少的“学困生”。特别是到了小学英语学习的高年级,这种群体的人数逐渐增多。学困生的形成有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通过对原因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对策,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学困生;成因;对策
一、学困生的概述
学困生即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指在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心理品德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等不到正常的开发,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不能达到教学大纲或课标的基本要求的学生。[1]
二、小学高年级英语学困生的主要成因
(一)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不良的学习习惯
1.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
英语是一门蕴涵着深厚文化的学科,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的同时,学习起来也比较难。大多数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学习积极性较高,但随着年级的递增,知识点的增加和难度的提高,部分学生开始对英语学习并不是特别感兴趣,在高年级里,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2.不良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慢慢的养成,由于在低年级就形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到了高年级,这些不良习惯便成了自然。本人在实习期间,对实习小学的五、六年级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总人数172人,学困生76人)。调查结果显示,学困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良习惯:(1)没有听、说、读、写英语的习惯。(2)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3)没有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的习惯。(4)没有课后做练习的习惯。
(二)家庭环境及家长自身素质修养
1.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有的家庭不和睦,造成有些学生情感压抑,孤独苦闷,在学习上又得不到关心和帮助,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还有的家长眼中唯有“钱”,认为拼命挣钱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把孩子寄放在祖辈或亲戚家里,从而不能正确的引导孩子们的学习,致使对孩子好坏满不在乎。
2.家长自身素质修养
在实际生活中,家长自身素质决定其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作用,产生或“好”或“坏”的两个效应。良好的言传身教过程犹如阳光雨露般的滋润着子女的心灵,使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相反,对孩子的心灵会造成极大的伤害,从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家长自身素质的缺失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
三、小学高年级英语学习困难生的对策
(一)提高学生英语兴趣,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1.发现兴趣的源泉,诱发学习热情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让学生喜欢英语,首要的还是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诱发学习热情。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英语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2]让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实现有“要我学”到“我要学”、“我想学”的根本性转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创建学习型家庭,营造家庭文化气氛
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而且是影响人终身的教育,是任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永远代替不了的,创建学习型家庭是家庭教育适应时代需要的必然选择。营造家庭文化气氛为孩子的学习搭造良好的学习平台。
(二)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确立力所能及的目标,不断增加学困生的成功感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总习惯于让所有学生“齐步走”,必然出现并不断积累的学习成绩差异,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沦为“学困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同学生不同对待,同学生一同制定力所能及的目标,使他们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的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寻找自己的帮助人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让学生明白培养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每天“自省”的习惯(如果学生的自觉性不够可以在家长或帮助人、老师、同学的帮助下进行):(1)问自己上课开小差没有?(2)问今天的功课复习预习没有?(3)今天学习上提出什么问题没有?(4)问今天听录音、读英语了没有?(5)问今天有进步没有?
3.实施成功教育,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习成功得到的快乐情绪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学好英语的强烈欲望。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种期待,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学生的潜在力量,激发学习主动性。[5]在日常的英语学习过程中,通过创建不同的成果展,举行各种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不同层次的成功机会。
(三)家长、老师、学生三结合共同努力促进英语学习
1.加强沟通,密切配合
促进学生的学习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家长要从生活方面去关心,帮助孩子,积极和老师沟通。教师要密切和家长、学校配合,重视家访,从了解学生的家庭开始,从而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通过制定一些“学生进步报喜单”,每个周末发给本周进步明显的“学困生”,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
2.提升素质,优化教学
学海无涯,艺无止境。作为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知识和经历方面的欠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缩短知识更新的周期。一次性学习的时代已经过去,教师必须持久地学习,并且在读书学习的同时不断进行理论研究、实践反思和感悟积淀,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要学会沟通、学会倾听,同行彼此理解,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灵活化。[6]教师要在教学方式上突破传统的讲授教学,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做中学。
四、总结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将一些学生学业落后、成绩不良的现象归就于“地基”不牢,他说:“不妨设想一下,我们盖一座漂亮的楼房,可是把墙基打在很不牢固的混凝土上,灰浆不断地剥离,砖头也在脱落,人们每天都忙于消除工程中的毛病,可是始终处在楼房倒塌的威胁之下。”我们不能期望他们在英语学习上突飞猛进,但是我们应该当我们自然而然的走进“学困生”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参考文献
[1] 董作芬.浅谈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5,(9):35-36.
[2] 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546.
[5] 程伟琼.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J].西江教育论从,2006,(2):33-3
论文作者:朱燕萍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学生论文; 英语论文; 学困生论文; 英语学习论文; 家长论文; 自己的论文; 兴趣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