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教师指导是学生作文训练重要的一环。
写作指导
笔者结合自身的语文写作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建构新课改下的写作指导”浅谈如下自己的看法,敬请指正:1 注重作文起步1.1 在作文起步时教师宜多鼓励,少命题。让学生大胆写作,教师当慎重评点。这主要是做到让学生“倘见为文之易,不见为文之难”。
1.2 在课外阅读上不鼓励看“作文选”,要看经典,看名著,看大作,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从一开始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大作文观,不拘泥于作文的外在形式,不“为作文而作文”。有文献表明,作文选在市场上畅销,在学生中“盛行”,这也正揭示了语文教师不善教作文的短。
1.3 要求可以放低一些,但不鼓励模仿。崇个性、重创新,是作文的生命和灵魂。“作文”与“创作”也有不同,但只是学生和作家的不同、青少年和成年人的不同、习作和发表的不同等,它们共同的都是写作主体一种“物———意———文”的综合、转换。只不过小学生有小学生的综合、转换,中学生有中学生的综合、转换,大作家有大作家的综合、转换而已。因此,我们的作文起步教学,一方面要求可以放低一些,起步时虽然要求低、慢,但引导学生走上“正道”之后,作文教学的步伐就会加快,会取得良好效果。
2 组织学生审题一个作文题目要么是命题,要么是自由写作,但对学生而言,均是命题作文。因为没有固定的题目,写作者的思想就是散乱的,没有统一的逻辑思维。故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命好作文题目。作文题命好之后,就要分析理解标题含义,弄清作文标题的内题中确定作文的写作中心、内涵和外延,锁定作文写作的方向和范围,以及从作文标。
3 确定写作的中心思想写作者的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它犹如航行中的指南针,又像车辆的方向机。中心思想的确定,有助于写作者收集写作材料,抒有物之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知道,在高年级作文中相当一部分同学作文只注重语言词藻的堆砌,追求用词新颖华丽,而忽略了文章主题,显得有外光内燥之感,使文章内容空洞无趣;而低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学生除了谴词造句都较为困难外,而相当一部分学生下笔东拉西扯,言之无物。写出的文章既短小而又没有中心,即便写了几篇字,却没有讲明一个道理。
总结下来,这是作文教学的失败。教师在作文指导课中没有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文意,使学生在写作中像无头苍蝇,到处乱撞。
4 引导学生编写写作提纲写作提纲的撰写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特别是针对初学写作者。作文写作时写作者必须弄清写作步骤,这样才能一步一步的道出来。即使是世界文豪写短篇文章,对文章的条理也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落笔;如果是写长篇大论,那就必须要先拟好写作提纲。写作提纲好比是建筑中的图纸。没有图纸,工人建筑的房屋必定是零乱无序,无处协调;没有这样的“图纸”,写作者必定会东扯一点,西说一句;要么就有头无尾,要么就有尾无头,要么就头重脚轻,要么就头细尾巴重,或者是两头尖细,中部囊肿。故要先拟好写作提纲,理清文章逻辑层次,确定各部分字数范围,然后写作。这样,写出的文章语言才协调,结构才完整,逻辑性才强。
5 引导选材,指导立新意,鼓励个性化写作选材立意,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写好文,是否乐写文,能否让学生独立作文的关键所在。收集的写作材料对于表现文章的中心的作用是不同的。面对收集的材料,要进行筛选,分清主次,所选材料要视文章写作限制范围来进行取舍。能重点说明文章中心的是主要材料,其次是次要材料。文章写作主次材料都不可少,重要材料是文章的中心,次要材料是对文章中心的补充和完善。一篇文章有主有次,条理才清楚,表达力才强。无用之辞一律删去不要。这里鲁迅先生说得最好,可用或不用之材,要毫不吝惜地舍去不要。这样就能避免多话重话,不犯画蛇添足之嫌。
6 善于启发学生写作思维有话可说并不意味着能写出好作文,有些学生不愿去思考,作文时仅仅将材料堆砌而成。教师在讲评作文时,就要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让学生大胆尝试多种表现方法,启发学生选用自己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传授一些必要的写作知识和技巧,力求每个学生每节课都要“学有所得”。
7 注重作文讲评7.1 作好讲评的资料准备。这是讲评成败的关键。在批改学生作文时,随时记下学生作文的有关情况,主要优缺点、典型例子等,教师应当手勤、脑勤,随时记录有关情况,这样,就能了解学生作文的真实情况,使作文讲评能有的放矢地施教。
7.2 作文讲评要突出重点。作文讲评的范围比较广泛,每次讲评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必须突出重点,让学生就此次作文中一至两个主要问题,在教师的“重锤”敲打中震惊起来,取得更大的收获。当然,在突出重点问题讲评的同时,还要适当地兼顾其他,做重点带一般,详评与略评相结合。
论文作者:胡孟锁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
标签:学生论文; 文章论文; 材料论文; 教师论文; 提纲论文; 作者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新疆教育》2013年第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