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环境的恶化也造成了一些生态问题,如沙尘暴,酸雨,霾等频繁威胁人类健康的生态问题,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必须重视保护环境。
关键词:城市规划;景观生态学;运用
引言
景观生态学理论对于解决环境与发展中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将景观生态学理论科学合理地应用于城市规划建设,有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污染,也为城市绿色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1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景观生态学”一词首先出现在德国地理学家卡特罗于1937年撰写的“航空照片和生态土地研究”一文中。这一概念在他研究东非空中土地利用空间时使用航空照片进行了总结,当提出这个概念时,主要是因为他看到了地理景观科学和生态学的各自不足,以及它们之间的互补关系。因此,只有综合考虑这两者,才能解决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与大规模地理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他的这种看法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并迅速在中欧蔓延。
2 城市园林景观生态应遵循的设计原则
2.1 地域自然条件原则。区域自然条件的形成与当地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密不可分,不同的气候条件会影响当地的水文,生物条件,地貌和影响程度,也会影响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自然环境会被赋予不同风格的设计理念,因此区域城市园林风格设计的形成将会有不同的方面的差异,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必须把当地的气候作为首要考虑因素。气象要素的合理分析和设计,例如,地面气候表征最明显的类型是什么,根据不同的气象条件构思和改变设计。
2.2 地貌保护原则。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还要兼顾原有的地方地貌和自然形成的各种设施,在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进行规划设计,必要时可以利用原有的自然地形 浪费设施的使用不仅可以创造和谐的环境,而且可以二次利用浪费。城市规划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将当地的文化和文化融入设计中,其原因是使设计不仅美观,而且反映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使建筑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良好的设计也可能在为当地经济创造收入方面发挥作用。
3 城市绿地应用景观生态学面临的现实问题
3.1城市绿地易被占用,绿地的系统性遭到破坏。由于城市建设长期“传播蛋糕”,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土地面积已超过国家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的30%。2014年2月19日,国土资源部重申,除生活用地和公共基础设施用地外,原则上城市用地不会增加中心城市人口500万以上的新型城市用地。严格控制全国平均土地用途指标。有限的土地使用指标使土地更有价值。近年来,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30%至50%来自土地出让收入,即地方税收与房地产和建筑业的比例。而增加幅度最大的两个行业,作为花钱的绿地建设项目,必须对房地产和建设项目做出让步,让其在必要时赚钱。另外,城市绿地由于拆迁成本低,阻力小,效果快,常常被其他建设项目占用。多种因素的结合使得计划甚至完成的城市绿地更难以“坚守阵地”,例如,根据城市道路绿化设计规范,不同红线宽度的道路绿地范围在20%至40%之间。在实际施工中,除一些特别重要的景观道路外,大部分道路没有绿地率。
3.2彼此孤立的公园等绿地斑块影响绿地功能的连接度。城市中许多公园的前身是苗圃,森林,垃圾填埋场或历史水体,如鱼塘和人造湖。它们原本是为了生产需要而存在的,属于生产水平。园林绿化是不同的。它是人类生活水平达到更高水平后出现的现代文明的产物,属于生活水平。由于二者的背景和功能不同,他们对选址,规模,形式和结构的要求也不同。将原来用于生产的苗圃,森林或水体重建为城市公园后,其地理位置是否合理,分布是否统一,公园与公园之间是否有机联系尚未科学设计。由于苗圃,森林,鱼塘等的位置以前相对随机,相对独立,缺乏有机联系,因此在此基础上重建的绿地通常彼此隔离,缺乏联系,无法发挥其作用应有的生态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规划之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4.1树立景观生态规划的理念。将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融入城市规划设计中,可以使城市规划更加合理科学,水城市景观空间的合理规划可以进一步实现自然,文化,自然的生活和规划生活的有机组合。统一,这种考虑不仅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有利于美国形态和生态功能的有机统一,而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使景观完美。其次,要平衡协调当前的生态环境和未来生态环境的功能。我们不仅要关注当前的利益,还要关注未来生态功能的长期视角和正常使用,作为关键设计要求。资源的使用必须在合理性和保护的基础上进行。要保持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我们不仅要做出过分的要求,而且要忘记自然资源不仅属于我们所生活的一代,而且也属于我们未来的未来。
4.2注重自然性、生活性、科学性、艺术性相互结合。为了保持自然生态的原貌和系统稳定性,在城市设计保护环境免受伤害或减少损害的计划时,尽量保持原有的原貌和生态在原有 由于原地生态环境长时间形成,因此没有变化。一旦原始生态环境下的系统被破坏,这种损害可能是不可逆转的,并且不能重建。在设计景观时,要充分做好周边环境的准备工作,并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我们要用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原则来利用资源,尽力保持原有的自然环境。生态学的原始元素在原始模型下得以保存和转化和建立。
4.3对地方区域特色进行突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城市规划,无论是建筑还是城市花园,都将赋予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但是,需要做出以下几点来塑造这种效果,第一点是以当地文化为城市规划建设的精髓,充分融入设计,尊重和尊重。注重城市规划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和谐融合,从根本上增强创作活力。第二点是利用场地的原有特征进行建筑设计规划,利用场地原有资源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4.4基于生物多样性理论的植物配置设计。首先,应充分选择植物材料。换句话说,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园林植物的科学选择应以景观生态学理念为基础,结合对园林土壤条件和地质环境等因素的科学分析,确保选择的品种和特点植物和景观环境。保持高度的适应性,从而促进园林植物健康成长,有效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有效性。在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上述情况只是其中之一。此外,还应充分考虑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植物组成方法和功能区划等因素,结合年龄差异,职业类型和社会群体的个人爱好。很多因素,如合理选择植物材料。同时,在基于生物多样性理论的植物材料选择中,应坚持当地植物,注重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内涵,通过灌木草药与草本的协调配合,确保植物材料,选择和设计优化。为适应季节性观赏需求,常绿落叶树应适当配合,以保证植物形态的科学合理设计。
换句话说,基于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选择植物材料应结合城市发展的特点和绿地的性质来确定植物品种,确保植物材料的选择具有良好的 保健功能和观赏价值,并能满足城市规划设计的经济需求,有力促进了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高效开展。
其次,它应该关注生物多样性,也就是说,基于生态概念的城市规划不应该只关注片面的景观美化。相反,它应该把生物多样性列入议事日程,并建立一个生态良好和美丽的城市花园景观,以促进生物多样性和植物。顺利实现物种多样性。换句话说,在规划设计城市景观的过程中,应从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出发,推动形成合理多功能的多层次结构,创造优良的城市园林生态环境,确保其具有良好的自力更生和自我维护。
结束语
城市化进程是全球化的趋势,这一过程将对城市景观的质量产生影响,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将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应用于城市规划设计是时代的潮流。利用景观生态学,可以合理组织城市空间环境,重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有利于营造生态循环良好,结构合理,景观和谐的城市可持续生态系统。景观生态学是使城市更具生态性和更可持续性的过程。这个概念应该适用于整个城市规划。
参考文献:
[1]黄侨.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重庆大学,2013.
[2]王妍.北京新城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
论文作者:毕艳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景观论文; 生态学论文; 城市论文; 绿地论文; 生态论文; 植物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