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四境——在初中语文教学课题研究中的成长回眸,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师论文,语文教学论文,课题研究论文,初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于语文教师来讲,成长带有鲜明的学科烙印。几乎没有人能够将研究视角绕开阅读和写作,识字和写字,教学和评价,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来另起炉灶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语文教师必须遵循着千篇一律的成长模式,陷入到面面俱到的忙碌之中。倘若如此势必会零打碎敲不成体系,并且无从下手劳而无功。每位教师,在教学之路上,找准方向往往比努力更加重要。立足于当下实际,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特长,找准自己发展的最适合的路径,尤其是找准研究的抓手和切入点,方能由点及面,提纲挈领,走出适合自己的个性化专业成长之路。 我从1994年走上语文教师工作岗位,在求索的路上,苦乐相伴。伴随着教学的磨砺一步步成长,在成长蜕变的过程中,正是初中语文教学课题研究,促使自己不断提升着教学的境界。 一、唯我之境,变身打拼成绩的工具 从1994年到1998年,我的任教经历充满波折。 1994年,我参加工作时只有18岁,先是在小学上毕业班语文课。这是一个压力巨大的工作,因为要和全镇年富力强的教师竞争,并且毕业升学结果往往影响学校的声誉。 虽然自己只是中师毕业,但是我觉得教五年级语文还是绰绰有余的。于是我认真备课,在课堂上,我把课文解析得细致严密,将知识点落实得细致扎实,并且时常给学生听写、检查背诵和测试,不仅是纸质测试,还经常留下那些学习不过关的学生补课直至他们过关。 现在回想,当时自己心无旁骛,有的是时间和精力,对学习的检查把关特别紧,那些在作业和练习中企图偷懒和蒙混过关的同学难逃自己的火眼金睛,所以我的班里语文差生极少。这也暗合了后来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堂堂清、日日清”的做法。 在当年的升学考试中,我所教的班级成绩超越了众多有经验的老教师获得了学区第一名,并且成绩遥遥领先。由于成绩突出,我在小学毕业班连上三年课,教学成绩从学区第一跃升为全镇第一。 1997年,我从小学调入明集初中,本以为会教初一语文,但领导告诉我,学校语文教师满员,而数学教师不足,安排我教八年级数学——两个班的代数、几何,并担任班主任。 尽管有思想准备,但接手的班级的状况还是让我倒吸一口凉气:两个班的成绩均比平行班低10分以上。文科跨越到数学的经历是痛苦的。从教学思路上说,文章的阅读赏析和数学题目的计算分析截然不同;教学风格上,语文和数学更有巨大的反差让我一下子找不到北。但数学教学经历却使我感悟到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深刻把握以及教学后的巩固强化训练是教学所必需的。经过一年的努力,我所教的两个班平均分反超了22分。 1998年,我的工作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赏识,领导希望我能担任九年级的班主任。但九年级只缺语文教师,不缺数学教师。自己连初一语文都未曾教过,怎么能教初中毕业班的语文课呢?但短暂犹豫后我还是毅然担任了九年级语文课教学,开始了第二次“再就业”。 一年下来,我已经融入到毕业班这个大熔炉中,也适应了毕业班教学节奏快,教学强度大,讲求实战性,对成绩和分数分外关注的特点。我和几位语文组的同行一道,在全县的中考中获得第一名。我已经是在学校崭露头角,成为一位被认可的抓教学成绩非常扎实的应试型年轻骨干语文教师。 现在回味,当时的教学完全是站在教师主体的立场上,力图讲细讲全,讲深讲透,完全没有顾及到学生的差异,整齐划一地要求他们完成教师的要求。这种“唯我”的教学其实也将自己变身成为输出知识榨取学生的“传播者”和“催债者”,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更辛苦! 在年终岁末夜不能寐的时候,自己也时常在思考,一番劳碌后,除去升学人数和考试成绩可以炫耀,自身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还有哪些实质性的提升?个人发展取得了什么成果?自己的学生走出课堂,真正喜欢语文了吗?考完试后,语文学习带来他们综合素质有哪些提高?自己和学生的谈心交流,除去围绕考试和分数,升学和前途,还有什么思想和精神的交流?扪心自问之后,我知道自己和学生每天都在围绕着分数转,正慢慢陷入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状态。不知不觉,自己已经成为抓成绩扎实、管理学生严格、升学率较高的教书匠,也成为升学流水线上的一个节点。在自己成功转变为“抓分机器”的同时,也让学生们变成了学习的奴隶。当年那个踏上工作岗位,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我,难道就这样整日陷入到这样的机械重复之中,做个合格的“小驴拉磨”式的“劳工”吗? 自我的迷失,使我成为瞄准升学和打拼成绩的器物,进入“唯我之境”。《易经》里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但“君子不器”!我怎么能甘心做一个没有生命的器物呢? 二、有我之境,研究奠定发展的宏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幸福道路上来。”我研究的起步是从1999年开始的。我先后主持和作为骨干成员参加了“师生语文素养同步提高”“读写序列化训练”“语文个性化阅读与文学教育”等七个课题的研究与实验,并顺利结题。这些课题既有县级课题,也有省级、国家级课题。我的研究的视野从语言积累、读写结合转向课堂教学、文本解读、教学管理等层面。在其中有三项课题研究对我产生较大的影响。 (一)参与“师生语文素养同步提高”课题研究 1999年7月,也就是我在毕业班语文教学的第二个年头,邹平县教研室倡议各校开展“师生语文素养同步提高”课题研究。我担任学校的课题组长。平心而论,这是一个科研含量并不算高的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阅读美文,背诵诗文,通过积累语言提高文化底蕴。但是我从课题立项撰写申请书开始就遇到了一系列问题:首先从理论上阐释清楚——为什么要阅读背诵经典诗文?怎样积累诵读?其理论依据是什么?参与课题研究的目标、创新点是什么…… 也就从那个时候,我才接触了“大语文教育理论”,知道了师生素养提高的核心是语言积累,在教学中应立足于第一课堂,开辟第二课堂,拓展第三课堂。“迁移理论”——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中学生诗文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由量变引发质变,厚积而薄发。 此时,我才真正从研究的角度开始审视、改进自己的语文教学。 在此课题研究中,我和同事们编印了背诵材料,和学生同读同背,积累成为习惯。三年下来,教师和学生的积淀同样丰厚,师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根本性的提高。进行古诗文诵读的目的,不只是增加知识储备,还在于提高文学素养,增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语言文字的能力。对学生而言,让他们的语言规范、流畅、富有表现力,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在作文中词汇更加生动,结构精巧,意境深远。对老师而言,要较为自如地驾驭教学语言,用深厚的语言功底教育、感染、熏陶学生,指导学生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同时,以自己的视角与审美进行文学鉴赏与创作,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提出了“语文素养”这一概念,而我们对它的研究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正是有了课题研究的积淀,课题研究报告站在提高师生的语文素养的高度,对强化教师和学生的诗文积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阐述,从实施策略上说明教师和学生的语文素养靠“训练”是训练不出来的。该课题实验报告获山东省教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并获得山东教育“百佳”论文评选二等奖。 经过三年扎实的积累,该课题于2002年在全县率先结题。这个课题结题后我并没有停止,后续研究一直持续下来,一直到现在,语文课外诗文背诵还是我校的语文校本课程。更可喜的是,迁移理论并非停留在理念层面,而已经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行动。2003年一学年,我任教的班级就有10名学生的文章在报刊发表,我当年也有6篇文章发表。全校语文组的教师和学生,开始大量发表文章,稿费单子隔三差五就飞到学校。 我意识到,自己真正的专业水平的基础从这个课题研究开始奠定了。 (二)参与“语文骨干教师超常规发展”课题研究 从2002年到2004年,邹平县教研室成浩老师主持启动了“全县初中语文骨干教师超常规发展研究”课题,我主持学校该项课题的研究。所谓超常规发展,即对参与实验教师采取超常规的管理模式。备课可以写简案,其他教学常规简化材料方面的要求,在写作、阅读、研究、外出学习、交流研讨、公开教学方面建立新的管理规范。我自从参与超常规发展课题以来,誊写教案,应付检查的笔记等材料大大减少了,思考研究教材的时间多了;消极应付少了,潜心读书写作的时间多了。打破桎梏,让我获得了新生。我如饥似渴地读书,充实自己干瘪的库存。从《语文报》《教育周刊》到《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语文教学通讯》,只要我有空,手不释卷。触动自己和改变自我的书籍很多,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让我感觉亲切。它带给我的不止是理念的阐释,更多的是思想的启迪。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是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人。李镇西的《从批判走向建设》《走进心灵》让人感动,他的民主教育思想和实践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恰如其分的诠释。关注学生,教学理念在字里行间随着教育教学的实践流淌出来。通过大量读书,我充实了头脑,丰富了思想,更重要的是坚定了更新教学观念的思想,坚定了教学改革的信心,坚定了贴近学生的决心。从2003年开始,我养成了写工作日记的习惯,现在翻出以前的工作日记,还是感觉鲜活而亲切。在文字的天地中,记录的不仅是工作经历,更多的是思考和沉淀。能在教学实践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以前我没有感觉到的。我及时挽留住教学实践中思想的火花,将它们记录、整理和综合起来,终于有一些教学反思和随感出现在《语文报》(教师版)、《语文教学通讯》、《中国教师报》上。用自己的思想和教学实践产生碰撞,才能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寻找到自我,我感觉自己在成长。 (三)参与“初中语文以学为主教学实验与研究” 从2002年到2005年,山东省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张伟忠博士主持该课题研究,我承担了“初中语文以学为主教学中师生行为研究”子课题研究工作。该课题研究关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逐步实现语文教学重心的转移,激发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变任务型、应试型的语文课为体验型、自我实现型的语文课。在课题实验中四条原则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深刻影响。从原先精于设计,千方百计引导学生配合的技能表演课,逐渐转型到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下的课堂——先学后教,教学重心要转向学生的学,教学顺序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学定教是指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展开,都要求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多学少教,要求教师站在学的角度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学论教,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以及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开展有效教学。我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逐渐由封闭的课堂转向开放的课堂。如在诗歌散文类教学中,我尝试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四读法”——读准(字音准确)、读畅(有节奏感)、读情(思想感情)、读境(意境和背景),学生成为主体后课堂的活跃热烈让人惊喜。通过参加一系列课堂开放交流观摩,自己慢慢实现了教学的转型。转型后的课堂带来的是许多不期而遇的精彩。 在转型的课堂上,我从知识的传播者,变身为学生活动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教学方式的变革催生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在师生交流互动中随机生成让语文课堂洋溢着生机和活力。已经不止一次听到同学们会心的欢笑、激烈的争论和对文本的深刻的理解。自己也从一个说教者慢慢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以及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精彩更激发了自己的潜力,自己的放手、激情和投入又引发了学生更多的精彩。我上这样的课,感觉一个字——爽!在开放课教学实践和反思中,催生了我的第一篇教学论文——《由导语设计引发的思考》发表在《中国教师报》上。之后,《无心插柳之后》《让合作发挥效益》等教学论文逐渐伴随着教学实践的积累频频见诸报刊。2004年,在滨州市初中语文优质课评选中,我获得二等奖。虽然奖项并不如意,但我还是创造了我校在市语文优质课获奖的先例。 课题研究可以助推教师发展的脚步,我在实践中幸运地找到了自己成长的切入点。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是有差异的,但都殊途同归,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位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环境选择适宜的发展道路,首先需要找准自己最适合的发展点。 我认为,教师发展无论是关注课堂教学,还是致力于阅读和写作,都需要一个专题进行统领,它就是——研究,可以是课题研究,可以是专题研究。从课堂教学、教师成长、文章解读、作文教学等很多方面都有很多抓手可以切入进去研究,即使考试也值得深入研究。只要能沉下心来悟进去,其实都可以出成果。语文教学相互联系,研究就是一个切口,从中可以将其他相关因素系统串联起来。只要有勤于钻研的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会滴水穿石,修成正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找到自我,选择正确的、适合的研究专题往往比努力更重要。 三、本我之境,培植生成教学的个性 2006年,我的语文教学研究成果已经产生了辐射效应,在前期的课题研究带动全校形成的“读经典、诵美文,促写作”的热潮一发不可收,学校所有语文教师均有作品发表,学生累计发表文章超过三百篇。在这股热潮的带动下,师生的发展潜力被迅速点燃,涌现出众多的校园小作家,教师发展成果喜人,师生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在教育科研、阅读、写作、教学质量等诸方面实现了共赢,并在全县产生了广泛影响,这引起了当时县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成浩老师的关注。他要求全县所有的初中学校轮流到我校蹲点学习“师生同读同背同写”的经验。其后,从经验梳理转向专题研究对自我教学特色的形成发挥了关键作用。 (一)开展“随笔化作文研究” 2006年12月,成浩老师邀请山东省教科所理论室王如才主任和写作教学专家路吉民老师来我校调研,专家们对我们的实践给予了好评,帮我们策划、提炼并梳理出《随笔化作文》一书的框架。在他们的指导下,我和同事们进行了理论总结和实践深化,形成了随笔化作文的基本教学思路,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写作教学体系。针对写作空泛没有依托,写作内容缺少对自我和生活的关注的现实,我们研究中将日记、随笔作为写作的载体。初步做到提笔能写,下笔成文,达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文,言之有理。平日以写日记随笔为主,所做、所观、所闻、所感、所想,尽收笔下。在此过程中,教师根据初中生应达到的写作要求,给予适当的方法指导。教学操作流程为:平日或日记或随笔或阅读笔记,做到每日一记;写作课进行日记随笔读评交流;做专题写作指导;修改、加工、润色;作品誊抄入集。采用日记积分法、随笔读评法、作品专辑法、发表激励法、师生同写法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坚持读写并重,以读促写,以量变促质变,厚积而薄发。我第一次领衔开始向写书的目标冲刺,历时一年多,我和全校的语文教师写的《随笔化作文》由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并获得了山东省教育学会优秀成果二等奖。 我研究的随笔化作文则是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真情涌动之际、灵感闪现之时的感受随手下笔挽留下来,对“随”字有了新的诠释——随时随地,随遇随历,随情随意,随行随体,随读随评,随改随展,否则这些情思和宝贵的灵感会随风而去。写作的背后是思想和情感,只有在实践中思考和体悟,写作才有源头活水。我书写随笔的过程其实就是将日常教学的反思进行自觉地总结梳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找到了作为语文教师的本我。 我不是教参的搬运工和其他人教学主张的应声虫,我能够在语文课上教出“我”。从对李商隐《无题》诗的解读中,我和学生探究——“春蚕”“蜡烛”真的是赞美老师吗?在教学巴金的《日》和《月》中,我对教学参考书中的定论质疑,通过分析,认为应该把握“反向立意、反弹琵琶、另类思维”的原则,合理解读,立足文本分析,实现对作品解读的合理和科学,避免歧义和误读。 (二)主持“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子课题研究 2006年,山东省教研室张伟忠博士主持的“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与文学教育研究”课题开题,我主持了子课题“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研究个性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阅读指导方法,并在课题研究中摸索出个性化阅读教学在操作上的基本策略:创设情境、珍视体验、问题开放、评价延时等。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我”逐渐生动丰满起来。在当年的滨州市教坛新星评选中,我上《珍珠鸟》一课:首先,让学生给珍珠鸟起名开始感知文章内容,再从珍珠鸟的胆小和表现活泼的矛盾之处探究出文章主旨,接着要求同学们转换角色“如果你是这只珍珠鸟,请你介绍一下你的变化过程”研读细节,最后让学生谈自己和宠物的事例拓展到人和动物的和谐相处。这节课的师生对话和谐自然,对文章理解深刻,关注文章和自我及生活的联系。课堂上学生精彩不断,高潮迭起。我也体验到挥洒自如的快乐。我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滨州市教坛新星(初中语文仅有二人入围)。语文教学的天地因为有了“我”变得更加多彩而富有生机!因为有了自我,成长的记忆特别深刻。 2007年10月,山东省第五批教学能手评选课堂教学展示在淄博市举行,我抽到的课题是《云南的歌会》。这是八年级民俗单元的一篇课文,也是意蕴非常丰富的一篇文章。前期准备中,我已经听过几位优秀教师的课例,也看过获得过“语文报杯”课堂教学大赛金奖教学本课的课例。如果模仿是比较容易的。从导入新课就有两个现成的例子——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学生谈联想到云南的傣族风情,从云南谈到歌会;从超级女声谈起,有种歌会不仅有超级女声,还有超级老头,超级妇女,进而进入课文去感受,引出课题。但我没有重复别人,因为学生已经知道学习本课了,不必在为揭示课题而故弄玄虚。我上课时采取了传统而有挑战性的设计思路直接介绍作者——中国文坛上有一位特殊的现代作家,他不像鲁迅那样冷峻犀利,也不像郭沫若那样激情似火,他很温和。他是如此眷恋故乡的山水,以至于进入北京后抵触高楼林立的城市,他的作品像他家乡的水一般灵动和温暖。他就是:沈从文!接着投影介绍作者。 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关注让同学们自主地去发现和研读。凡是他们自己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自己尽可能不去替代。教学中我设计了两个主问题:“你欣赏完这几种形式的歌会后,最想为谁鼓掌?谈一下理由”“请大家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歌会形式谈一下云南的歌会美在何处?”都给了同学们很大的自由度,力图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受深的,能谈好的方面展开。然后,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相机进行点拨和引导。通过朗读、欣赏、品味和质疑等多方面研读文本。从学生们的课堂表现看,他们非常乐于在这样自由度较大的空间中展现,给了我和听课老师带来了惊喜,更重要的是,他们也在学习过程中随机生成了对文章的深刻认识。 下面是滨州市教研室时寅敦老师在点评时的意见: 教师个性化的解读文本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质疑问难这个环节是很富有挑战性的,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谁也无法预料,没有成竹在胸,很容易卡壳。但是由于教师凭着对文本的深入研读,驾轻就熟,从容自信。在对年轻妇女喝江米酒解渴,和村寨传歌中介绍那些参与歌会各行业的人介绍有何作用,这几个问题,教参是没有给出定论的,但教师在问题提出后依然信手拈来进行合理的答疑,令人称道。 ——资料来源:节选自张伟忠主编《初中语文经典篇目解读与教学》中李波论文《〈云南的歌会〉解读与教学》(山东教育出版社) 由于师生在课堂中的精彩表现,我在此次省教学能手评选中获初中组第一名,接着被指定执教山东省中语会年会公开课,2008年参加了全省的送课助教活动,并在全省初中语文备课会上执教公开课。 在前期以学为主和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课题研究为自己积淀了深厚的基础,促使自己不断涵养自己的教学个性,努力锤炼教学特色。我认为只有有个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不断追寻真我的过程带来的是专业的持续成长,不断向更高、更远处追寻。 四、忘我之境,追寻教学育人的气息 2009年,我被确定为第二期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有幸踏入一个高层次的发展平台。在各项专题活动中多次亲身经历感受到众多优秀的教育同行激情澎湃的教育情怀,也立志向成为省教育厅号召的“做一名教育爱国者”的“教育家”方向迈进。 读了潘新和的《语文:表现与存在》后,我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有了新的审视的实践,转换到以写作教学的视角处理教材,我尝试改变从传统教学的阅读本位,转型到表现本位的教学。即从关注“写了什么”转向关注“如何表现”。挖掘出教材内容中蕴含的写作教学价值,为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写作和学生成长之间的关联,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我也试图理顺写作教学和学生成长的关系。 虽然没有申请课题立项,但我也对此进行专题教学研究活动,并取得了一点成果。 中小学生在作文中经常说下面几种话:人云亦云的“鸟语”,直白粗俗的口语,言不由衷的假话,拼凑抄袭的套话,崇高冠冕的大话,言过其实的空话,文辞优美的漂亮话。唯独缺少了一种话——恰当表情达意抒发自我的真心话。一个正在成长的学生不认真学习和研究说自己的心里话,却热衷于说一套套空话、假话、大话、漂亮话……这不能不令人担忧:一旦学生长期习惯于这样来言语,势必会造成他们言语人格的堕落。 对上面中小学生写作中的问题加以诊断,我不难找出其中的原因:首先,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同学们往往将写作和生活割裂开来。绝大多数同学语言表达没有什么障碍,平时说话交流都非常正常和自然的,可一旦写起作文来,马上变了脸孔,端起架子,拿起腔调,卖弄和做作起来,好像换了一个人,写出来的文字当然就不是真实的自我的表达了。其次,中小学生还缺少“工夫在诗外”的深刻感受和体验。写的文字中情感贫瘠,视野狭窄,思想认识水平不高,对生活的理解感悟单薄肤浅。例如:总是认为吃好、喝好、玩好就是快乐,将劳动、学习、责任等都视为压力和负担等。 ——资料来源:节选自李波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八组辩证关系》(载《山东教育》2014年第9期)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在随笔化写作教学的探索基础上,投入到日记课程化的研究实践中。 传统日记写作中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日记时间没有保证。当前,日记写作是游离于日常教学之外的,有的老师不作要求,有的是语文教师要求写,有的是班主任要求写。在这样的环境下,日记其实变成了学生的一种日常作业,因为有检查甚至批阅。语文老师让学生写是为了让学生练笔,提高写作水平。班主任老师要求学生写其实是想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写日记是当成作文写,为了完成教师任务来写,为数不少的学生是应付和搪塞老师的,真正心里话绝对不写到日记中。作业形式日记的写作效果和老师的要求和落实效果息息相关,如果教师疏于督促和指导,很难保证日记效果。当然我们不排除还有学生自觉主动地写日记,但是他们写日记的时间没有保证,极少有同学是在课堂上写日记,大多是在课余时间写。如果课业任务比较重,学生很难挤出这样的时间。 第二,日记缺少引导和提升,简单重复倾向较为严重。学生的生活是多彩的,同时又是单调的。在校期间的生活起居很有规律,宿舍——教室——餐厅的三点一线式的生活相对固定,如果仅仅记录生活,很容易成为一种简单的堆积。要想让日记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需要教师、家长进行交流、沟通、指导,提升其精神境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契合学生成长中的生活事件,结合社会的热点问题,深入到学生的思想深处,建构其生命成长的精神大厦。而在当前放任自流的写作状态下,日记往往成为学生积累生活、宣泄情绪的场所,如果不能及时排解疏导不良情绪,就只能在日记中不断重复昨天的故事,生命的成长质量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资料来源:节选自李波论文《关于日记课程化的思考》(载《山东教育》2013年第9期) 我在学校进行了日记课程化探索,每天晚上利用一节自习课让学生写随笔日记,每周写一次心语日记。把日记作为学校课程,将日记写作与做人联系起来,通过日记不断反省修身。一方面对写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日记写作将平日里的生活情思及时挽留在日记中,可以为作文提供巨大的资源库。更重要的是将日记写作与做人联系起来,通过日记将每天的反思记录下来,不断反省修身。师生通过日记交流等手段,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日记从语文学科的单一的教学课程拓展为全校性的育人的综合课程。2012年,此项研究获得山东省教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追求教学的课程意识,才会使教学逐渐走向教育。育人先育己,我一直践行和学生同读同写,并将其作为自己教育生活的一部分。我和学生一起写日记,记录成长的脚步。2013年,我以日记体例整理了从2006年到2011年五年的成长经历,写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成长回眸》,记录了自己从一名普通教师发展为骨干教师的点滴,这也是我对自己教学实践成长之路的盘点,我引以为荣,因为在文字中我的青春变得饱满和丰盈。2014年10月,我随山东省名师援疆送教团去新疆喀什送教一周,执教的《阿长与〈山海经〉》就通过探究“为什么没写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个问题入手,揭示出写作中的“冰山理论”,受到随行专家和当地同行的好评。 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作品中,这个作品可以是一节课,可以是一个教育场景,可以是一次师生谈话,可以是一个教学设计,可以是一次主题活动,也可以是一生的教育历程……在新课改的争鸣中传统与现代交锋,为每位教师提供了争鸣的舞台。这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不要做某些专家的应声虫。写作是教师教育思想的物化。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而写作就是将人区别于物的思想挽留下来。哲学家所说的“我思故我在”,如果从信息保存的角度来说完全可以换成“我写故我在”。 从2012年开始,我参与到山东省暑期远程研修初中语文课程专家团队中,觉得自己又进入一种火热的研究状态,虽然是暑期,但通宵达旦与众多同行切磋交流,思想驰骋在语文的广袤时空中,思想交融,智慧碰撞,忘记了时光在无声地流淌,这种忘我的充实让我获得了劳动的价值。我能够进入忘我的境界,纵横驰骋在语文天地中,发展师生,成就团队,是人生一大快事! 孔子曾经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位伟大的先贤的伟大在于他的执著进取和忘我追求,在忘我中书写着大我。这才是我应该追求人生的大境界,潜心研究,快乐育人,乐此不疲!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因为有了课题研究和自发的专题研究,让我心中有阳光,心中有梦想,心中有方向,心中有信念,心中有希望……我在研究中记录下自己的教育故事,同时编织美好的教育生活。我愿胸怀这种美好,追梦未来,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教师的四个边界:初中语文教学研究发展的回顾_语文素养论文
教师的四个边界:初中语文教学研究发展的回顾_语文素养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