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对COPD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的价值论文_杨镋灵

(广安市人民医院呼吸科 四川 广安 638000)

【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5月收治住院的86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性化痰、普通导管吸痰、抗感染、解挛及机械通气等治疗,研究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白细胞计数、动脉血气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研究组的总有疗效为97.67%,与对照组的76.74%相比,研究组的总有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3天后研究组的白细胞计数、动脉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而研究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明显比对照组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加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安全性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COPD;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价值

【中图分类号】R5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5-0259-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能够预防与治疗的疾病,主要特征为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1]。同时,COPD常伴有肺和气道对有害气体与颗粒造成的慢性炎症增加,患病率极高,导致呼吸衰竭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其治疗措施较多,其中机械通气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已得到肯定,但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目前目前尚未得到推广。本文就我院收治住院的86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机械通气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的效果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住院的86例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2年修订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60~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8±5.2)岁,病程6.0~21.0年,平均病程(9.8±1.0)年;研究组43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61~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3±5.6)岁,平均病程(9.6±1.2)年。本次研究所选患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诊断明确,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即给予常规性化痰、普通导管吸痰、抗感染、解挛及机械通气等治疗,通气模式为SIMV+PSV,吸呼时比1:2,潮气量为8~10ml/Kg;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从气管插管的三通接口处密闭端将纤维支气管镜置入,采用负压吸引的方式处理气道内分泌物,在炎症较重、分泌物粘稠的部位采取0.9%氯化钠液位灌洗治疗,每次灌洗液总量在100ml内,时间在20分钟内,操作过程中,持续实施机械通气,对视野内的分泌物进行彻底冲洗并将其吸出,退出纤维支气管镜[2]。观察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动脉血气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显效:患者肺部哮鸣音基本消失,脱机的时间大于4h,呼吸频率在25次以内;有效:患者血气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有所改善;无效:在治疗的过程中PaCO2持续升高,而且患者意识障碍加重[3]。

观察指标:白细胞计数,动脉血气指标:主要包括pH值、PaO2(动脉血氧分压)、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PaC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入院时及3天后分别记录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所选软件的版本是SPSS 15.0,对文中涉及到的各项计量数据,选x-±s表示;在分析文中相关计数资料时,予以χ2检验处理。此外,在检验文中计量资料时,以t检验处理。通过客观对照两组入选对象相关数据信息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白细胞计数、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研究表明,研究组的血白细胞计数、pH、PaO2、PaCO2、SaO2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白细胞计数、动脉血气指标比较(x-±s)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COPD病死率居所有死因的第四位[4]。COPD患者多因感染而反复发作引起呼吸肌疲劳、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气道重塑致通气功能障碍而发生呼吸衰竭,此时如不能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畅通气道,改善呼吸状态及氧合,则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廓清呼吸道可以通过咳嗽、吸痰两种方式。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普通导管吸痰方式往往不能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引彻底,导致感染控制不理想[5]。目前临床中多采用机械通气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在普通吸痰及纤维支气管镜吸痰两种不同吸痰方式的治疗效果发现,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组(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pH、PaO2、PaCO2、SaO2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普通吸痰组)。研究表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67%,与对照组的76.74%相比,研究组的总有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而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明显比对照组低通过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机械通气的COPD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加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效果显著,可以替代普通导管吸痰。

目前,机械通气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COPD伴呼吸衰竭的患者,创伤较小,并发症轻微,操作简便,临床治疗效果显著[6]。但由于患者在长期通气治疗中,气道内分泌物较多,粘稠,不易排出,普通导管吸痰有限,导致呼吸道反复感染,治疗效果差。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能及时清除患者气道内分泌物,不但能够改善患者肺部通气状况,而且还能够有效减少或缩短抗生素的使用,避免造成医疗资源浪费[7]。由此可见,机械通气技术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除了操作程序简单、快捷外,还能减少抗生素药品的使用,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8]。

综上所述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灌洗能及时有效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使气道引流通畅,降低气道阻力,有效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弥散功能及肺顺应性,降低PaCO2,改善氧合,有效的控制感染,缩短病程,改善预后。对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灌洗治疗较普通导管吸痰,安全性高,效果显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蔡柏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订版)解读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4):249-256.

[2]李小春,段炼,贾云峰,余良,向益君,郭进勇,叶芳,李晓丽. 持续机械通气下纤支镜在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5,03(01):277-278.

[3]梁宗敏,朱志云,梅海峰,孙文斌,叶纪录.纤维支气管镜在低咳嗽峰流速拔管后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2015,10(11):1062-1064.

[4]张燕祺,马蕾,杨菊.COPD治疗现状与进展[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25(增刊):24-27.

[5]张军伟,白静,戈艳蕾,王建军,王红阳.CT导引下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在COPD合并重症肺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04(02):578-580.

[6]林宇,李阳,林泽喜,蒋运良.经鼻、口引导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重症COPD并呼吸衰竭的比较[J].中国临床研究,2014,06(07):653-655.

[7]Sijia Guo,Zengtao Sun,Enshun Liu,Jihong Feng,Min Fu,Yuechuan Li,Qi Wu.Effect of Bufei granule on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 randomized,double blinded,placebo-controlled,and multicenter clinical study[J].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4,04(08):437-444.

[8]陈为忠,谢伟见,王雅杰,叶卫庆,冯丽丽,黄雯雯,李高楼,钱川.支气管冲洗术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抢救COPD呼吸衰竭合并肺不张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4,02(12):182-183.

论文作者:杨镋灵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0

标签:;  ;  ;  ;  ;  ;  ;  ;  

纤维支气管镜对COPD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的价值论文_杨镋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