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同志生态文明思想的区域实现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胡锦涛同志论文,生态论文,区域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999(2009)06-0065-05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中央文件,标志着胡锦涛同志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也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更加丰富与完善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目标的实现与否直接关乎着我国经济社会能否更好更快地持续发展。本文在对生态文明基本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胡锦涛同志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了梳理,并以此为指导对我国不同区域生态文明的实现路径作了初步探讨。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具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含义。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新的历史形态,即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更高级的文明形态。它是一种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都高度发展,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和谐统一的更高层次的文明。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作为社会文明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它是指人类在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的总和。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提出来,并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政策、措施等。胡锦涛同志在学习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讲到:“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见,胡锦涛同志生态文明思想是从狭义的生态文明概念出发,基于我国社会发展现实要求而提出的,特指把工业经济发展要求与生态和谐发展方向结合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即运用生态原则改造传统意义上的工业文明,发展以生态为导向的新型工业文明。胡锦涛同志强调的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第四大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胡锦涛同志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内容
胡锦涛同志的生态文明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他提出要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念,把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把科学技术的创新和生态化应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手段,以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一)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念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永续发展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胡锦涛同志强调“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要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1]。这里胡锦涛同志强调了自然界对于人类的重要性,由此他提出,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一方面要利用自然提供的丰富生态资源来造福人类,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要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不能以眼前发展损害长远利益,不能用局部发展损害全局利益”[2]。“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发展经济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坚决禁止过度性放牧、掠夺性采矿、毁灭性砍伐等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3]胡锦涛同志在国际会议上也多次提出,要“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理念,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4]。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永续发展是胡锦涛同志生态文明思想的主线和核心理念,也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与追求。
(二)把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5]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十字路口”,人口、资源、环境矛盾非常尖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要跨越这个生态“卡夫丁峡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必须要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想,并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把科学技术的创新和生态化应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手段
马克思曾对科学技术的伟大历史作用做过精辟而形象的概括,把科学技术称之为“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在我国,科学技术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给我国资源环境带来了重大的“创伤”。就此,胡锦涛同志指出,一方面,要提高科学技术创新,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通过奋力创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和持久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要推动科学技术的生态化应用,特别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新技术,促进碳吸收技术和各种适应性技术,积极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四)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
胡锦涛同志指出:“从当前和今后我国的发展趋势看,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战略任务。我们一定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6]因而,进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势在必行。一方面,要推进以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为根本目标的循环节约型社会建设。要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另一方面,要推进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目标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尊重经济规律,还要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变生态环境的保护模式,实现由“先污染、后治理”的环境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开发保护并重”的生态管理模式转变。通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从而实现我国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转变。
三、胡锦涛同志生态文明思想的区域实现路径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东中西部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持续推进的过程。东中西部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及区域位置等因素的差异,决定了我国不同区域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功能定位上的差异。当然,就总体而言,各个区域都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整体系统性和统筹协调性等原则,以此为基础,开展分层推进,分区建设,最终实现胡锦涛同志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目标。
(一)胡锦涛同志生态文明思想区域实现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宏观角度看,“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代内与代际的可持续性;从微观角度看,“以人为本”提倡生态与物质的“双层享受”,注重生态效益与人民福利的“双效提高”。
2.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状况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根据区域现实状况,选择适合区域特点的建设模式,避免产业同构,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3.坚持系统整体性原则
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简单的生态环境建设,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是一个从观念到制度再到行动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从生态环境保护单方面建设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方位推进的系统工程。所以,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系统整体性原则,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化、高效化、可持续化。
4.坚持统筹协调性原则
区域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一个多方关系统筹协调推进的渐进过程,必须坚持统筹协调原则,协调好各种关系,实现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效益”的最大化。
(二)胡锦涛同志生态文明思想区域实现的具体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东中西部各区域应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提高生态文明意识,确立生态文明观念,突显区域优势,强化区域薄弱环节建设,有所侧重地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1.东部地区:以“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为重点,重塑东部和谐生态环境
东部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长期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下,导致资源过度耗费、环境污染加剧和生态日趋恶化。东部地区基于经济发展条件和生态环境现状的考虑,必须要以“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为重点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塑造生态良好、环境适宜的东部生态示范区。
第一,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在东部农村,要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非工业点源污染;控制农村秸秆露天焚烧,加快农村新能源建设与推广,减少薪材采伐量;大力推广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科学规划牲畜养殖,提高畜禽粪便利用效率;封山育林,改善森林林种林龄结构,提高森林生态功能;严格控制外来物种入侵,提高生态防御能力。在东部城市,要加强城市污水处理,提高水资源再次利用效率;加强城市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垃圾无公害处理能力和回收再利用效率;扩大城市绿化面积,保护和恢复城市周边天然林区、湿地、草地,提高城市空气净化能力;控制家庭汽车数量,提高环保标准,减少尾气排放。此外,要严格控制企业污染物排放,从源头排查整改污染源,提高企业环保标准,加强陆地污染源的控制与治理。
第二,提高生态修复的能力。首先,东部地区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淘汰工艺落后、污染严重、资源巨耗的低劣产业,大力发展环保绿色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广区域循环经济园建设,率先进行区域经济“大循环”实验,为中西部地区提供经验借鉴。其次,完善主体补偿和生态补偿制度,确保东部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取得实质进展。再次,加强科学技术创新研究,为区域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2.中部地区: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兼顾“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中部地区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在中国地域分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由于长期在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下,资源过度开采,但是利用效率较低。从区域战略的角度考虑,中部是东西融合、南北对接的中间结合带,兼顾着产业承接、“经济崛起”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重任。因而,中部地区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在全面推进经济“崛起”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搭建起东西生态保护与产业承接的“桥梁”。
第一,以区域水域生态环境防治为重点,推进中部生态环境建设。一是要继续支持长江中游干支流、黄河中游干支流,特别是海河和淮河上中游、巢湖、丹江口库区及上游、三峡库区、南水北调工程影响区的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支持重点城市的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二是要重点加强长江中下游、黄河中游、淮河等重要流域的干支流,洞庭湖、鄱阳湖水系和局部山洪频发地区的防洪工程建设。继续实施长江中游天然林资源保护、长江流域防护林二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是要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切实做好工矿废弃土地复垦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7]。
第二,围绕“六个基地”生态化建设,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崛起”。根据“十一五规划”要求,“中部地区要抓好粮食主产区建设,发展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8]。首先,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全国商品粮和优势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其次,按照产业集群化、市场专业化思路,推进中部新型工业化进程。再次,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加快重要文化和旅游基地建设;依托丰富的劳动力优势,加快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输出基地。最后,要注意对东部产业接替的筛选。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杜绝引进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效率不高的项目,提高项目引进的“生态门槛”。
第三,健全环保约束和激励制度,确保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调推进。中部地区实行奖罚并行的企业环保制度,既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动力,又实现了环境保护的目的,为中部地区经济崛起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一方面,要构建和完善企业环保约束制度体系。政府通过实施企业环保约束机制为企业设立“门槛”,提高企业污染成本,使企业自觉地进行环境保护。另一方面,构建和完善企业环保激励制度体系。政府通过实施企业环保激励机制来激励相关企业进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第四,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为中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技术支撑。中部地区作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基地,要实现能源资源的有效开发开采,又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必须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矿区开采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煤电能源转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为中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3.西部地区: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原则,营造西部良好生态屏障
西部地域广袤,是我国主要江河的发源地和许多珍稀动植物物种的富集区,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后备基地,也是世界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80%分布在西部地区;全国70%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在西部地区;全国沙漠化面积260多万平方公里,每年新增沙漠化面积2400多平方公里,90%以上也分布在西部地区。由于长期以来的过度放牧和不合理开发,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是“雪上加霜”,生态承载能力越来越弱。西部地区的生态恶化绝不是西部地区的局部问题,由于西部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其自然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影响着全国的生态安全,是东中部地区天然的生态屏障。因而,从生态文明战略高度上看,西部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积极保护生态资源环境,营造我国良好的西部生态屏障。
第一,推进“五大生态区”建设,实现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根据西部区域生态特点,可以将西部划分为内蒙古草原区、黄土高原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区和西南地区五个区域,并根据各区域的生态状况进行准确定位和科学规划。内蒙古草原区在加强天然草场保护的基础上,促进人工草场建设特别是冬春草场建设;黄土高原区要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特别是加强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西北干旱区要突出对沙化土地的生态治理;青藏高原区生态极其脆弱,应以保护现有自然生态系统为主,禁止不合理开发,要特别突出对水土植被资源、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的保护;西南地区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森林经营水平,要特别突出对现有森林的改造提升,提高林地生产力,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9]对于西南的喀斯特地貌地区,应当提高植被覆盖率。同时,还要强化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加大三峡库区及其上游、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黄河中上游等重点流域和滇池水污染综合防治力度。[10]
第二,以发展生态产业为支柱,稳妥推进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应当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注重产业的生态选择。西部地区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还湿地,积极发展以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林业、生态畜牧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实现生态保护和农民增收“双赢”。西部必须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能源、矿产等优势产业环保标准,在开发过程中必须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发展西部特色旅游业。西部地区“自然风光多姿多彩,人文景观底蕴丰富,民族风情独特诱人”[11],因而,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西部地区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和与之配套的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业,努力提高服务业的水平和档次,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生态化发展,为西部区域生态文明的实现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第三,完善西部生态补偿制度,确保西部生态保护的持续推进。要确保西部地区生态保护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必须建立一套健全的生态补偿制度作为保障。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构建:一是生态经济补偿制度。建立区域间生态环境补偿制度。中东部地区作为西部生态的“生态受益者”,应加大对西部“生态贡献者”在利益上的补偿。可以借鉴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模式,实现西部生态区域间对口补偿,并使之规范化、法制化。此外,还要建立西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生态购买制度、“绿色”账户制度等。二是生态政策补偿制度。在强化资金补偿的同时,更应在政策上对西部地区以倾斜和优惠,特别要加大对西部生态产业、生态移民工程等政策上的支持。三是生态技术补偿制度。要加大中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在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上、人才上的支持,完善西部科技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机制,为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智力支持、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第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研究,为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由于西部地区生态状况区域差异较大,西部地区生态恶劣,西南地区生态相对较好,青藏高原区生态较为脆弱,因而,应根据各区域生态技术现实需求,加强生态保护技术的研究。
[收稿日期]2009-09-01
标签:生态文明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胡锦涛论文; 胡锦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经济学论文; 西部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