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园林建设中园林材料设计原则及手法论文_徐媛媛

节约型园林建设中园林材料设计原则及手法论文_徐媛媛

山东潍坊昌邑市园林局 山东潍坊 261300

摘要:节约型园林建设中园林材料的设计是指依照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循环与合理利用原则,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中,做到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园林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与浪费,从而获取最大的生态与社会经济效益。文章将就园林材料的设计原则与手法进行列举与分析,展开论述。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材料;设计原则;设计手法

引言

近年来,我国在城市园林建设上投入力度很大,全国的绿地面积不断增加,根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数据,至2016年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6.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5㎡。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园林建设存在高贵化、奢侈化的倾向,例如大量选用名贵的花种、使用昂贵的进口材料等,这与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导向是相悖的。因此,对园林材料的设计原则和手法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园林材料的应用现状

(一)新材料新品种众多

首先,就园林的硬质材料来说,新材料众多,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园林的美感,陶瓷制品就包括无釉砖、彩釉砖、麻面砖等,另外,科技的进步更是提升了园林材料的表现力;其次,就园林的软质材料来讲,植物栽培技术、育种技术的进步使大量新品种植物用于园林建设,进而使园林景观更加炫彩;另外,一些品种的花期、花色、树形等可以人为进行控制,这种操作使植物造景的季节性被打破,有利于园林的建设。

(二)盲目追求形式

当前,一些园林设计师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园林的功能,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举例来说,一些园林的路面使用了光面材料等,在雨雪天气直接成为“溜冰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一些设计师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只注重当前的美观,忽视了园林长远发展的需求,因而在植物配置上过于密集,不仅造成浪费,而且不利于植物的后期生长。

(三)过度设计

一些设计师存在一种错误的理念,认为贵、奇、新的园林材料就是高档次园林建设的象征,因而在园林材料的使用上,过度引入高档石材、珍奇花卉等,对地方特色的园林材料视而不见。有时一些设计师为了所谓的精品工程,大规模地使用高规格的材料,抛弃经济、实用原则,造成浪费。

(四)维护管理差

一些园林建成后,相关部门就放置不管。一些易污损的硬质材料,例如金属、木材、玻璃等,由于无人管理,大大减少了使用寿命。还有一些植物,由于没能定期修剪浇水、防虫害,使其生长不良,美观不足。

二、园林材料设计的节约原则

(一)地方材料的推广使用

城市园林绿地设计植根于地域文化,园林材料的选择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的使用能够体现当地特色的材料,尤其注重乡土植物材料应用。这样不仅能够符合设计生态化的要求,也可节约园林建设成本,并且做到场所中的草木景致都蕴含地方特色。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差异显著,因而园林建设所使用的材料风格差异很大。进行园林建设时,应该挖掘当地的材料,挑选最能代表当地特色的材料,然后根据当地的建筑风格,将这些材料应用于园林设计当中。这种设计符合生态化的要求,也可以避免园林与城市的“不和谐”现象,同时还可以节约成本,避免浪费。

(二)采取人造材料的循环使用,保护自然资源

在园林建造过程中人造材料的循环使用,比如金属与混凝土材料以及各种类型的砖材等人造材料,其本身虽然缺乏生态环保性,但大部分可以进行循环重复使用,从而降低与园林建设成本。与此同时,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对于园林成本的节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禁止山林大树的采挖来用于园林建设,并且减少木、石材资源的使用,以及避免过度开采造成的植被破坏与水土流失等。都可以有效的节约成本。进行园林建设的过程中,人造材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混凝土、金属、砖材等,它们本身没有生态环保性,但是它们可以重复和循环使用,进而降低园林的成本。尤其是一些园林改造中替换下来的混凝土块、金属架构等,可以通过再次的加工后投入到园林建设中使用。

(三)环保与废弃材料的开发使用

设计师面对形式多样的新型园林材料,应做到尽量选择生态环保型的材料,从而促进透水材料、再生材料与绿色环保材料的开发、应用。并且应尽量选育和推广抗逆型的植物品种从而丰富干旱与盐碱等地区植物的造景资源。在选用材料的过程中,园林设计师在使用和推广新型的环保材料的同时,也应注重利用工业

废物制造的环保材料,来应用于现代的园林设计中。不但可以做到工业废物的合理利用,工业废渣污染的减少,同时也能节省能耗。当前,园林材料层出不穷,在选用材料时,不能盲目追求新奇,造成资源浪费,但是要敢于创新,使用和推广新型环保材料【1】。

三、园林材料设计手法的具体应用

(一)园林材料设计中软质材料的设计手法

(1)以乡土树种为本,合理引进外来树种在城市目林绿化建设中,植物造景应坚持乡土树种为本,合理的引进外来树种。乡土树种在投资和养护管理的费用上与外来树种和名木相比,具有明显优势。而外来树种适度的引进又不仅能做到植物造景材料丰富,也能增加园林植物的多样性

(2)充分利用原有场地的植物材料在节约型园林建设时,场地原有的植物的尽量保留,可以缩短园林植物形成景观的时间,并且减少资源浪费,节约大量投资,同时产生良好的景观效果,因此,在节约型园林的建设、改造中,设计师要因地制宜,做到对场地中植物做到合理取舍,做到原有材料的充分应用。

(3)植物造景应该以生态为本,并进行植物废物的及时回收在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造景,应以提高绿地生态的效益为目标。合理配置乔木、灌木、草地的比例,避免多次投资、重复建设的发生。植物的死干、枯枝树皮等可以进行回收利用,作为园林绿化的生物性肥料,节省园林养护成本。

(二)园林材料设计中硬质材料的设计手法

(1)地方材料的循环使用:园林设计师可以利用现代的手法来进行地方材料的处理,体现出作品熟悉的地域性特征。例如在现代园林设计中,我们应该对那些破损废弃的石材节约与循环使用;木材也是园林设计中常用的材料,但由于木材本身易腐蚀变形,需要定期更的特性,设计师应确保替换下来的木材的继续循环使用,从而发挥其最大生态效益。

(2)循环再利用人造材料:园林场所的人造材料的合理开发,比如混凝土、金属等材料的新用途,是节约型园林建设中有关园林材料设计的关键。例如可以经过设计重新铺设淘汰、拆除下的破碎混凝土板,从而达到节约建设的目的。

(3)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利用:随着园林艺术和技术的发展,在园林设计中材料的新用途如原本用于地面铺装的卵石、雨花石等材料,现在可用于进行构筑物的面层装饰或者用卵石散铺排水口,在方便施工的同时,节约成本。

(4)新型生态环保材料的研发:建设节约型园林的过程中,通过科技手段来进行新的生态环保材料的研发是非常重要的,园林建设中具有良好生态环保性能的材料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达到生态保护的目的【2】。

结语:节约型园林建设中园林材料的设计手法,不仅需要依照因地制宜,同时还要注重生态环保并进行新工艺与是手法的创新,做到各种资源的节约与使用效率的全面提高,从而最少的资源与资金投入,来实现园林绿化的最大综合效益,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可持续的发展,在实现园林建设节约成本的同时,达到生态效益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李志明.节约型园林建设中园林材料的设计手法[J].建材与装饰,2016,(23):69-70.

[2]闫煜涛,白丹.论节约型园林建设中园林材料的设计手法[J].华中建筑,2009,27(06):185-188.

论文作者:徐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节约型园林建设中园林材料设计原则及手法论文_徐媛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