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对高层建筑连体结构工程项目进行深度分析和综合研究的过程中,要对连体结构的建构顺序和相应技术进行综合分析,确保建筑连体结构贴合实际建筑要求。而利用型钢混凝土连体结构,能实现施工项目的同步升级以及工序完整,从而发挥技术的高质量优势,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层建筑连体结构的稳定性,为我国高层建筑项目建设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层;建筑;连体结构;施工技术
前言
现阶段,高层建筑工程项目连体结构应用比较频繁,而高层连体建筑对于施工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视,需对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研究,使得连体结构符合建筑的具体要求,连体结构施工技术使得施工工序更加规范,提高了建筑的抗震能力以及增强了刚强度,保证了建筑的质量。
1 连体结构形式及特点
1.1连体结构形式
建设工程中连体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以及钢结构等等结构形式。这些连体结构形式由于材料和技术的不同,在工程应用中,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但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连体结构形式为型钢混凝土结构形式,本文将对这一结构形式进行具体分析。
1.2连体结构特点
1)安全性高:由于连体结构的两侧均采用型钢混凝土柱,型钢梁与柱的连接施工较为方便,连体结构的刚度较大,且其竖向挠曲变形的几率也会随之减少,因此,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技术先进:与其他施工技术相比,连体结构的自动化程度较高,施工效率也较高。但是施工现场需要进行大量的焊接工作,对施工质量影响极大。
3)整体性强:采用型钢混凝土连体结构时,结构的整体刚度可以得到有效保证。在利用有限元模拟分析后,可以证明,连体结构以上至建筑顶部结构的侧向位移会明显变小。而且这种结构形式也有利于对结构竖向沉降变形差与水平方位位移的协调。
4)抗震性能好:连体结构可以有效减轻建筑结构的自重,减少地震水平应力给建筑带来的损害,而且结构的延性也较强,可以有效提升其抗震性能。
5)使用面积大:连体结构可以有效降低梁的高度和连体的总高度,从而增加了建筑的使用面积。
2 高层建筑连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高层连体建筑结构施工测量技术要点
按照建筑形状,做好内控点的设置。譬如从矩形建筑来看,可以将内控点设置在四角,要避开梁的阻挡,确保顶层到底层可以通视。为了做好竖向投测,应该在上部楼层每层相同位置,做好放线,留下200mm×200mm放线洞口。从预留洞来看,不能出现偏位,也不能被遮掩,以确保上下都具有良好的通视效果。另外,要对底层轴线网进行仔细地校核,再经过复核验收后才能向上投测。要做好内控点的控制,不能将料具堆放在底层内控点钢板上。为了做好仪器的架设,应确保顶板排架与钢板相互避开。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垂准仪架设在底层内控点上,把有机玻璃板平放在需投点的放线洞口,再通过激光引测,并将十字交叉点与激光点相对准,并引到楼板混凝土上,进行标记,最后将有机玻璃板撤除。将小模板钉在放线洞口,用墨斗弹线。二是用全站仪做好校核,待其闭合之后,再进行细部放线。以内控点标记为准,用全站仪将轴线控制网放出来,并弹好线,作为按照柱模板、上层楼板梁安装的重要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等到完成每层楼板放线复核后,就可以拆掉洞口模板,以确保上层测量放线能够顺利通视。在没有实施竖向测量投点的时候,应该在各个放线洞口将防护盖板盖好,以防出现坠物伤人的问题。三是布设好轴线控制网。先将主控轴定下来,再对轴网进行加密处理,切实把握住关键部位和关键节点。在完成结构施工后,应对建筑物结构偏差进行测量和记录。
2.2高层连体建筑结构浇筑施工技术要点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按照标号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浇筑,先对高标号的进行浇筑,再对低标号的进行浇筑。先完成墙柱的浇筑,再完成梁板的浇筑。在进行浇筑过程中,应选好一个点,当达到标高后,使混凝土向前流动,然后再在坡面进行浇筑,逐渐推进。要严格控制每层混凝土浇筑的间隔时间,其时间综合要控制在初凝时间之内。在采用地泵泵送时,应尽可能地少用弯管作为输送管道,要高度重视施工安全问题,以便施工、清洗、维修和拆卸。输送管道应尽可能地采用管径相同的输送管。要保证输送管接头的严密性,并能满足强度要求,以便快速装拆。要确保管段不出现龟裂、损伤、弯折等问题。应该对模板支撑的纵横间距处采用加密处理,不能将其支撑在钢筋骨架之上。在进行梁板混凝土浇筑时,不能在相同位置连续布料,而应采用水平移动的方式实施布料。
2.3高层连体建筑结构的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
从高层连体建筑结构来看,塔楼连体结构的位置非常高,高达几十米甚至百米,而跨度也可达到十几米甚至几十米。如果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施工,必须搭设很高的超高支模架。因为在巨大荷载作用下,不仅难以保证架体自身的稳定,就连从裙房屋面也难以承受。所以,如果确保连体结构悬空施工,是当前的重要课题之一。从转换层连体结构来看,一般是用钢梁承重。在安装钢梁时,首先要将起重机安装在裙房屋面,并把钢主梁运输到裙楼屋面,且做好滑移平台的搭设。将滑车与卷扬机组成水平动力系统,并把钢主梁逐根平移,当到一定位置后,再进行垂直放置与固定。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静滑车组的悬挂,并做好动滑车组的安装,利用卷扬机将钢丝绳引出来,安装动静结合的方式,把动滑车组与静滑车组连接起来。在进行提升钢主梁前,要做好试吊。第一次提高0.5m,第二次再提高0.5m。只有等到所有设备性能完全符合安全要求之后,才能正式进行提升作业。可以同时启动两台卷扬机,再间隔两秒后,再启动另外两台。在提升时,必须确保钢主梁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假如出现误差,就需要及时调节。
3 高层连体建筑结构的发展趋势
为实现国家在高层连体建筑结构上的不断进步,落实国家对高层连体建筑结构的标准要求,其主要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高层连体建筑的结构体系上不断推陈出新,优化改革。国家目前对于高层连体建筑结构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其主体结构和地下结构,发展束筒结构和巨型结构,才能达到变换楼层和钢体水平的效果,让更多的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崭露头角。②重视超高层钢结构的设计,力求规范安全。国家在开展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同时,要对超高层钢结构的设计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施工工艺上不仅要达到国家标准要求,还要做到设计与施工的规范安全。
结束语
超高层大跨度建筑连体结构施工期间,新浇筑楼层混凝土结构的重力荷载和施工活荷载,通常由其下的模板支撑及已浇筑好的一层或多层楼板组成的临时承载体系承担,这一类时变结构体系结构形状、构件以及承担的荷载均随时间而不断变化,对这类结构施工时变结构体系承载机理的认识仍然有不足之处,对超高层建筑连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连体结构的受力及变形把握同样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设计施工等过程中加以探讨和解决。
参考文献
[1]莫宁超.高层建筑连体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2012,(8):258.
[2]孔震.试论高层建筑连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0):323-323.
[3]王艳.高层建筑连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山西建筑,2015,41(4):37-38.
论文作者:李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结构论文; 建筑论文; 高层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混凝土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