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伴II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82例心房颤动伴II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头晕、晕厥等症状,将患者分为A组(无相关症状)和B组(有相关症状)。记录两组患者24h发生2.0s以上长R-R周期、逸博的发生频率,两组患者在日间(8:00-22:00)和夜间(22:00-8:00)发生2.0s以上长R-R周期和逸博的频率,以及两组的最快心室率和24h平均心室率。结果 B组的24h发生2.0s以上长R-R周期和逸博发生频率都高于A组(P<0.05)。B组在日间(8:00-22:00)和夜间(22:00-8:00)发生2.0s以上长R-R周期和逸博的频率无明显差异(P>0.05)。A组在夜间(22:00-8:00)发生2.0s以上长R-R周期和逸博的频率明显高于日间(8:00-22:00)(P<0.05)。B组在日间(8:00-22:00)和夜间(22:00-8:00)发生2.0s以上长R-R周期和逸博的频率明显高于A组(P<0.05)。A组的最快心室率和24h平均心室率与B组相比明显更快(P<0.05)。结论 医者借助动态心电图能明确掌握患者的2.0s以上长R-R周期、逸博的发生频率,及患者的最快心室率和24h平均心室率,是否有相关的伴随症状出现,便于患者的病情得到及时的干预和处理,帮助患者早日改善不良症状的发生。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房颤动;伴II度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上常出现的心律失常症状之一是房室颤动,也是目前临床研究和心电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生理性的房室传导阻滞常常与房室颤动合并发作,因此在诊治时病理性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时经常出现误诊和漏诊的情况。II度房室传导阻滞与Ⅰ度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相比,病理特征介于两者之间,但是在临床诊断方面,更难诊断。近年来,心房颤动伴II度房室传导阻滞问题之间有争议存在。为了更好的对该病情进行诊断,很多学者归纳和总结了心房颤动伴I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还制定了相关的心电图诊断标准[1]。但是常规的心电图诊断效果并不理想,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不高。与常规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能更细腻的反映心肌功能的病理变化,能传递更多的信息[2]。本研究笔者选择了本院收治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伴II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房颤动伴II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本次研究均知情并表示同意(排除R-R间距诊断为Ⅰ度和Ⅲ度房室阻滞或者是心室率缓慢的患者)。根据患者是否伴随出现头晕、晕厥、心悸或黑曚的症状,分为A组(无相关症状)和B组(有相关症状)。A组患者男23例,女19例,年龄36~82岁,平均年龄(43.15±5.45)岁;B组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37~81岁,平均年龄(42.89±5.87)岁。两组患者临床诊断出患有肺心病、冠心病、扩心病、高心病、风心病、特发性心房颤动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病症。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统计方法
两组患者的连续24h心电图使用动态心电记录器记录(型号DMS300-3A)和动态心电图系统分析(美国生产,型号为DNS-4)。并与患者的休息状态和日常活动以及心悸等伴随症状的发生情况等生活日志相结合,将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回放分析,之后再进行人机对话确认。
1.3 评价指标和方式
记录两组患者24h发生2.0s以上长R-R周期、逸博的发生频率,两组患者在日间(8:00-22:00)和夜间(22:00-8:00)发生2.0s以上长R-R周期和逸博的频率,以及两组的最快心室率和24h平均心室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 ±s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比较,技术数据用%表示,检验采用X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24h发生2.0s以上长R-R周期和逸博的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1。A组患者24h发生2.0s以上长R-R周期的频率为30.95%、逸博发生频率为23.81%;B组患者24h发生2.0s以上长R-R周期的频率为87.50%、逸博发生频率为77.50%;,B组的24h发生2.0s以上长R-R周期和逸博发生频率都高于A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24h发生2.0s以上长R-R周期和逸博的发生情况比较
3讨论
本研究中A组患者在夜间出现长R-R周期和逸博的频率与白天相比明显更高,这一情况与神经系统心脏动态平衡自主的昼夜节律变化的现象,可能与患者睡眠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和隐匿性传导的增加有关[3],与病理性房室阻滞不同。B组在日间(8:00-22:00)和夜间(22:00-8:00)发生2.0s以上长R-R周期和逸博的频率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该现象和神经系统心脏动态平衡自主的昼夜节律变化无关,并且该组患者伴随有心悸、头晕等症状,因此,该组患者的病情变化不仅仅与生理因素相关,还可能存在病理性因素。并且,患者心房颤动时若伴有病理性的房室传导阻滞,其心室率一定是缓慢的,并且持续时间很久[4]。本文B组的最快心室率和24h平均心室率与A组相比明显更慢也印证了这点。A组患者在长R-R间期存在的情况下,最快心室率能达到(121.76±21.43)次/min,也说明A组患者房室阻滞并无病理性因素存在。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和逸博出现在夜间(22:00-8:00)无伴随症状患者中以及有伴随症状的患者中意义较大。并且在心房颤动伴II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中对于平均缓慢心室率进行诊断和临床处理有重要意义。并且对于患者的最快心室率和24h平均心室率的研究也很重要。对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分析,能帮助我们对患者的长R-R间期和逸博的时间、长度和频率以及患者在24h内的心室率情况。将分析得到的情况与之间记录的患者生活日志相结合,能帮助医者准确的判断患者的症状,及时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5]。
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能方便我们找到有临床意义的常间歇,及时作出心房颤动伴I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正确诊断,能辅助医者判断患者房室阻滞的生理性或者病理性,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及时进行药量的调整、停药或者安置心脏起搏器等治疗手段,帮助患者症状的改善。
参考文献
[1]李瑛,邹育清,曾瑞盈. 老年房颤动态心电图与临床观察的分析比较 [J]. 中国医药导刊,2014(1):42-43.
[2]潘运萍,张芳芳,刘儒,等. 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逸搏及逸搏节律患者的RR-Lorenz散点图特征[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6):481-483.
[3]袁超,方冬平,李果,等. 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患者动态心电图特点及预后分析[J]. 中国医药,2016,11(11):1593-1597.
[4]李玉亮,王新夺. 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发病率及患者临床特征[J]. 海南医学,2016,27(19):3216-3217.
[5]桂艳,程德君,杨玲.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江苏医药,2014,40(8):918-920.
论文作者:王静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9
标签:患者论文; 房室论文; 心室论文; 心电图论文; 发生论文; 心房论文; 频率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