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迫切需要走出家门--采访在哈佛大学声名狼藉的魏家福_魏家福论文

中国企业家迫切需要走出家门--采访在哈佛大学声名狼藉的魏家福_魏家福论文

中国企业家急需走出去——专访轰动哈佛的魏家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哈佛论文,走出去论文,专访论文,中国企业家论文,魏家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1年5月29日,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应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商学院和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的盛情邀请,走上了蜚声世界的哈佛讲坛。此次出访美国,魏总还在另一著名学府麻省理工学院发表演讲,并接受了多家美国权威媒体的专访,一举轰动美国政经各界。在惊叹声、赞扬声渐渐远去之时,魏总畅谈了美国之行的深切感受。

记者:您此次哈佛之行的意义、目的是什么?

魏总:在我之前,海尔的张瑞敏和联想的柳传志都已经去过哈佛。但是我这次去和他们完全不同。他们或多或少都有民营企业的色彩,而且都是新兴企业,在海外的业务和知名度都有限。而我这次代表的,则是一个特大型的跨国国企集团。而且这种规模大、历史长的国企能不能迅速、顺利地实现与市场经济接轨,是一个涉及加入WTO之后中国企业还能不能立足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西方人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我的使命就是要把中国国企的形象推介给西方。

我一接到哈佛的邀请,就感到我们应该去。因为我们可以借此实现三个目的:第一,向美国新政府表明,什么是“中远”。中远是国企,同时也是跨国企业集团,完全是按照市场规律和国际规则来运作的,因此是美国各界朋友的忠诚合作伙伴。第二,以中远作为缩影和例证,向美国各界展示20年来中国国企改革的成果。所以我这次演讲的题目就叫“中国国企改革的缩影———中远集团发展之路”。第三,要让美国各界悟到,中国国企已经市场化了,在加入WTO之后完全有能力加入全球竞争。从结果看,这三个目的都达到了。

记者:您是如何成功推介中国国企形象的?

魏总:我这次在哈佛是先演讲45分钟,后面50分钟是我answer(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整个过程,我都是直接用英语进行。这样便于交流和拉近彼此的距离。

我的设想是:我要用他们的语言,用他们的思维,来与他们对话,以求得共识,发展自己。比如在问答中,有一位专门研究中国的学者问我:你是谁任命的?我马上回答:是股东任命的,这和你们美国没什么区别。只不过目前我们中远的股东是中国政府而已。在这里,我就尽力回避了“党任命干部”的提法。这样一来,美国人原先认为和他们格格不入的中国,原来与他们也是相通的,那么他们对你的不信任和隔膜就消失了。

此外,在演讲中,千万不要埋头念稿。你要会用眼神和幽默与大家交流。比如,一开场,我就说:“在孩提时代,我就梦想成为一名哈佛学生,可惜这没有实现。但想不到今天当我走进哈佛时,却成了一名哈佛老师。”底下立即掌声雷动。最后,他们给了我A+的好评。

记者:美国各界是如何评价您这次哈佛之行的?

魏总:首先这次给我发邀请和主持演讲的人规格很高,是一位叫梅隆·高德曼的女士。她在哈佛是专门负责邀请知名学者和各国元首的。因此她一出面,一下就吸引了很多高级学者前来,其中有好几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当时气氛相当热烈。也因为这次成功接触,于是哈佛商学院决定:将中远纳入自己2002年的教学案例。美国政界也反响热烈,马里兰州州长亲自宣布6月2日为“中远日”,同时巴尔的摩市长聘请我为荣誉市民。

在企业界,美国国家无线电广播公司的总裁在采访我之后,对这次听我演讲的一位“听众”———全球最大的物流企业美国UPS公司的总裁说:“你们就应该投资给这样的公司!因为他们的运作是完全透明的。”目前,我们双方都对合作充满了兴趣。此外,波士顿港务局一位经理说:“我们正在与中远谈判,以便使中远的船队能够尽快开到波士顿来。今天听了魏家福总裁的演讲,我们对双方的合作就更有信心了。”

后来还有一位美国企业家对记者说:“听了魏先生的演讲,我感到,我们对中国国企了解得的确太少了。用美国学者关于国企与私企的传统观念也许无法解释中国的国企改革。但中远的例子表明,中国人已经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

记者:那么,目前美国国内对中国企业的不了解到了什么程度?中远又是如何应对的?

魏总:我想中远已经算是在美国影响最大的中国企业之一了,我们在美国有十几个机构,雇有600多名美国本土员工,每年有400多艘货船抵达美国东西岸。但即便如此,每当中美关系不顺利时,美国人就拿中远出气:动不动就指责我们中远是军队,说我们走私军火,还图谋控制巴拿马运河。比如5年前,我们曾准备租用美国长滩市一个废弃的海军码头。当地政府非常支持,因为他们看到中远带来的是大量生意。但美国个别反动议员非说中远是来刺探军事情报的间谍!祸从天降,合作一下就吹啦。

所以这次,我特地接受了美国《华盛顿邮报》和《华盛顿时报》的采访。因为前面那些脏水就是这两家报纸泼的,当时

影响非常恶劣。以前,我们没有什么办法。这次我们要借哈佛之邀,借波士顿港务局主动要求合作,凭借这些“资本”要求这些“始作俑者”自己为我们恢复形象。当时在《华盛顿时报》,他们副总编加6个采访记者,共7个人拿着考克斯报告“攻”我一个!但我胸有成竹,有理有据,说得他们心服口服。结果第二天,就是6月3号,报纸头版头条就是对我的专访,把他们的总统布什和台湾的陈水扁都比下去了。他们这次如实地报道了中国的国有企业,在美国影响很大。

这次,我先后接受了11家媒体的采访,还包括在美国影响极大的美国国家无线电广播公司。因为美国人最喜欢开车听广播,所以广播在美国的影响非常大。采访完的第二天,很多人都说:“中远总裁的声音回荡在全美上空,了不起!”

记者:此行除了“外交”攻势外,在经营上有哪些收获?

魏总:就在最近,就是刚才我提到的长滩,我们已经与他们达成了20年的合作合同。经过5年,我们这次能成功,在于策略上有所改变:第一,从租军用码头转为租民用码头,不给那些美国右派以借口;第二,这次我们不是自己单干,而是还找了一家美国公司合作,这样来个利益共享,就消除了他们的顾虑。

这次在经营上的另一个收获就是刚才我提到的与波士顿港务局的合作。波士顿地区因为聚集了哈佛等高等学府,过去只重视高科技,而忽视经济,这就直接威胁到它的港口贸易。于是它下面6000多人吃饭的压力相当大,急需请我们中远过去。我看到虽然目前这里货源不足,马上单开航线成本太高,但它的潜力是有的。所以我在谈判时就指出:我们中远来,等于是我们中国来解决你们美国6000人的生存权。美国不是喜欢喊人权吗?好,这次我们先在心理上压他一头。当然我们也不傻,只是死爱面子,所以我要求:明年我们派船可以,但你必须给我若干条优惠政策,必须保证我的货源。这下他们认识到中国人很厉害,不是一讲友好就亏本也干。我们在谈判桌上逼他们就范,在于我们的经营原则就是紧紧围绕市场,目的只有一个:赚钱!

结果,他们连开了两次欢迎会,让那些货主坐飞机赶过来,在会场上居然挨着个上讲台向我们“表忠心”!由港口组织货主向船主表决心,这恐怕是世界头一次!

记者:那这次哈佛归来,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魏总:通过这次成功的哈佛之行,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中国要加入WTO,中国要强大,就必须号召广大企业家走出去,到国际市场上去直接地广泛地进行交流。

记者:是的,当我们已经打开国门去了解世界时,其实世界对我们的了解却还远远不够,甚至误解之多之深完全出乎我们的想象。因此,我们只有主动走出去,伸出手来,坦诚交流,才能消除误解、增进了解,才能建立彼此的信任,才能谈得上融入全球一体化,我们的企业才能真正成为全球化的受益者,才能获得发展。谢谢魏总!

标签:;  ;  

中国企业家迫切需要走出家门--采访在哈佛大学声名狼藉的魏家福_魏家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