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灵[1]2007年在《小城镇建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小城镇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长远的规划作指导。在国家“小城镇、大战略”的宏观政策指导下,在一定时期内,小城镇的数量和规模将得到较快的发展。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应有新的思路,不断总结和探索小城镇建设的科学思路与方法,制定完善的发展规划,以指导小城镇建设。在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中,要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突出重点,优先发展条件成熟的小城镇。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小城镇的素质。农村的城镇化与工业化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乡镇企业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小城镇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乡镇工业集中发展可产生规模效应,带动商业、金融、交通、通讯、文化、教育的全面发展,从而带动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我国的小城镇普遍偏小,对资源的集聚能力普遍较弱。正确引导小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不断提升城镇的档次和品位,大力推进城镇现代化。一是要大力加强城镇建设与管理,逐步推进城镇建设、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要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实施城镇净化工程、绿化工程、美化工程、亮化工程,努力促使小城镇向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城镇的档次和品位,增强城镇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力。二是要营造独特的文化内涵。要赋予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实施旧城改造、新区开发的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和现代城市标志性景观的构筑,同时,切实增加投入,建设一批上档次的文化设施,繁荣群众文化,多出文化精品。叁是要推进人的现代化,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在加强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教育的同时,要正确引导市民的文化消费,注重培养居民现代的思想意识、现代的行为道德、现代的知识技能、现代的生活方式,为小城镇走向现代化培育良好的主体因素。四是要坚持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人与自然、资源、环境的和谐协调,关键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严格控制人口,切实保护环境和资源。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依靠科技进步,治理环境污染,通过绿化造林、植树栽花种草、治理河道,进一步绿化、美化环境,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生产环境,吸引投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统筹规划,建设道路通畅、设施配套、卫生整洁、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城镇。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龙头,也是建设管理小城镇的依据。小城镇发展重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体系,有序推进。在小城镇化建设和发展规划中,要根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指导思想,严格按照规划有序地进行城镇建设和管理,强化城镇的功能集聚、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促进产业的规模化、外向化和高级化。按照超前性、科学性和本土性的原则,统筹规划,把小城镇建设与县城建设、开发区建设结合起来,与旧村改造结合起来,与农村一、二、叁产业的合理布局结合起来,与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对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设施和休闲娱乐场所通盘考虑,建设道路通畅、设施配套、卫生整洁、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城镇,实现城乡的一体化。
周晓红[2]2007年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小城镇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工业化进程,增强城镇的综合经济实力;有利于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拓展第二、叁产业发展空间,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改善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扩大社会有效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在新农村建设中小城镇发展总的形势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小城镇数量太多,规模过小;布局不合理,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基础设施不配套,质量不高;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等等。因此,小城镇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模适度,注重实效。要把发展的重点放到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使之尽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农村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要选择适宜的模式,繁荣小城镇经济,把引导乡镇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与发展小城镇结合起来。要广辟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和城乡居民投资。要创新小城镇户籍制度,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尽快形成符合小城镇经济社会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
廖永伦[3]2016年在《基于农村就地城镇化视角的小城镇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以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的视角为切入点,着重对农村就地城镇化的载体──小城镇──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详细分析阐述了中国城镇化面临的国际国内背景,指出当前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提出了亟待解决的系列问题。第二,辨析了城市化、城镇化与农村城镇化;异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与就近城镇化;农村就地城镇化与小城镇等几组概念,并首次对异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与就近城镇化作了明确的空间范围界定和空间层次分析,提出了小城镇是就地城镇化的主要载体观点。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城镇化、农村就地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典理论和经验模式,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第叁,重点分析研究了小城镇发展的外在关联和内在建构。小城镇发展与国家整个城镇化进程中的战略选择和政策环境等外在因素紧密相关,包括与国家选择何种城镇化道路、小城镇在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的关系以及小城镇与农村的关系等,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小城镇体系构建、模式形成、产业支撑和规划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了小城镇内部建构问题,认为这是小城镇发展的关键。提出必须构建起适合农村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小城镇体系,进行合理的空间分层,完善小城镇的功能;选择适合不同地域小城镇发展的类型模式;建立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大力发展产业;加大小城镇规划建设力度,创新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居民住宅建设模式,规划建设功能完善、产业发展、人文特色、生态和谐的美丽小城镇,为农村人口迁移到小城镇实现就地城镇化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最后,提出促进新型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认为应加快小城镇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投融资体制机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为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的实施和小城镇发展提供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通过上述系统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在国内外背景发生重大变化,国家重视发展小城镇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意愿和迁移方向发生明显变化。中国城镇化路径模式已经发生转变,从传统异地城镇化主导的路径模式逐渐转向农村就地城镇化的路径模式,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符合中国的现实发展要求,能够满足老百姓实现城镇化的愿望和需求,是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的现实路径选择。
卢明富[4]2008年在《生态农业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自1997年重庆直辖以来经济发展迅速,2006年城镇化率达46.7%。2007年成为中国唯一的一个省级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未来战略定位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核心区、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主要载体,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平台,构建区域生态支撑体系。但对于目前重庆市城乡差别大,应如何进行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重庆市未来发展大局。生态农业建设与小城镇发展是现阶段发展农村经济,是有效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农业经济转型,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加工绿色化、农业布局区域化,发挥各地区资浑优势,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而小城镇是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加强小城镇建设,不仅能培育和形成农村地区经济辐射中心,带动周围农村的经济发展,而且还能吸纳大量的农剩余劳动力,减少农业从业人数,有助于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实现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而农业产业化经营离不开小城镇的支持,另一方面小城镇的发展可以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对于改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具有重要作用,形成生态农业与小城镇结合具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本文正是从生态农业与小城镇发展结合的角度出发,从理论上阐述生态农业产业化与小城镇发展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重庆市涪陵区百胜镇为例,分析了生态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相关性,在通过两者相互作用的研究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找出百胜镇在涪陵区及整个重庆市当中的合理定位,并针对百胜镇在生态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相互作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促进生态农业与城镇化向一个良性的方向发展。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包括选题背景及理论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第二部分:生态农业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生态农业建设理论和小城镇发展理论;第叁部分:生态农业与小城镇发展的互动关系和结合的形式研究,包括生态农业与小城镇发展的互动关系,生态农业与小城镇发展结合的形式研究;第四部分:百胜镇生态农业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相关思路与对策,包括研究区概况,重庆市涪陵区百胜镇生态农业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现状及其结合的分析,重庆市涪陵区百胜镇生态农业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的奋斗目标与发展对策;第五部分:结论与讨论部分。
韩立红[5]2013年在《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的最低层次,是城镇化的基础单元。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紧密互动。小城镇建设有助于推动区域农业现代化,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调控、经济发展、要素流动、环境状况等因素对小城镇建设产生推动作用,在小城镇发展的不同时期各种要素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在小城镇及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集聚效应、区位优势、利益趋动及产业结构转换的作用,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发生互动。要素流动是二者发生互动的媒介,也是互动机制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小城镇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已经大大增强,并作为城镇化的突破口在国家扩大内需战略中起到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中消费对GDP的产出弹性一直大于投资的产出弹性,说明依靠消费增长来拉动GDP增长比依靠投资拉动更有效、更经济;在消费需求内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效率越来越高。但我国目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依然落后,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水平差距在不断拉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渐放大。农民消费支出水平低的另一个原因是农村及小城镇消费市场发育不健全,商品质量低下、商品结构不合理及商品价格偏高等问题制约着农民消费的增长。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能够极大地带动农村地区消费需求的增长,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当前多数农民愿意进入小城镇居住成为城镇居民,但现行土地制度下农民土地权益难以保障是农民进城的最大障碍。小城镇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可以从剩余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城乡居民生活改善叁个方面来分析。近年来我国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明显增强。从小城镇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状况来看,东部地区的状况远远好于其他叁个经济区,但小城镇的第叁产业整体上尚不发达,四大经济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主要可以从小城镇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中得以体现。从产业结构演进过程来看,我国县域产业结构总体上处于从“一、二、叁”向“二、叁、一”过渡阶段。对县域经济实证分析表明,第二产业对GDP的拉动效率最高,其次是第叁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县域范围内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经济总量增加及经济水平提升对农民的收入提升都有较强的正向作用;小城镇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对小城镇居民的收入提升有中等强度的正向作用;小城镇的发展能够有力地提升城镇居民就业水平;小城镇人口贫困水平与城镇化率、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成反比;经济总量的增加对城镇贫困有一定程度上的催生作用,说明在城镇化和经济发展进程中不能单纯追求总量目标,必须重视结构和效率。区域经济要素对小城镇发展有重要影响,根据要素作用的不同可以构建出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小城镇发展的动力要素分析模型。分析表明,政府的支持与引导是推动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作用随着小城镇的发展而逐渐增强。政府支持主要体现在财政支出上,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更需要财政支持,在地方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中央应该对其适当增加财政扶持力度;农业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代表着对城镇化的内在需求,对小城镇发展起到正向推动作用;应当着力缩小小城镇与城市的收入差距,增加小城镇的要素收益,吸引劳动力要素的流入;我国的小城镇经济还处在由第二产业驱动为主的阶段,并且其作用随着小城镇的发展呈现出逐渐增强的态势,为此必须注重小城镇第二产业的发展;就业的稳定性对小城镇经济发展的意义随着小城镇发达程度增强而增强,为此应积极发展第叁产业,提高就业水平和就业稳定性。
袁中金[6]2006年在《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小城镇发展战略是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对要不要发展小城镇和如何发展小城镇的认识却存在巨大分歧,以至于中国至今没有一个系统的小城镇发展的国家战略,来对小城镇的功能与地位、发展的目标与原则、发展的重点与路径、以及制度和政策等保障措施进行统筹安排。整体发展战略的缺失导致我国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中产生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使人们进一步质疑发展小城镇的意义。面对即将到来的小城镇发展的机遇期和转型期,以及国家发展战略和国情的需求与限制,迫切需要对小城镇发展的战略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本项研究以全国1800多个中心镇的第一手调查资料、作者近3年主持和参与的数十个小城镇规划实例和十余项有关城镇化、小城镇领域的重大科研课题所积累的文献、实地调查资料及理论思考成果为基础,首先对小城镇发展的历史、现状、问题和国内外实践经验及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评述,进而在深入分析了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资源、环境、人口、就业压力和经济与城镇化转型等国情演变,以及小城镇自身由量化扩张到综合功能提升为主的转型阶段特征等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构建了理解和把握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城乡二元分析框架,提出了2大功能、24字方针、5个战略重点的小城镇发展总体战略,并对5个战略重点及其实施的政策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构成了一个系统的小城镇发展战略。全文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导言。主要讨论了为什么要进行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以及研究的意义,重点论述了中国小城镇目前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和战略转型期,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急需对全国小城镇发展的宏观战略进行研究,以回答中国小城镇下一步如何发展的问题。导言第二部分主要总结了小城镇发展当前面临的4个方面的背景情况,即巨大的人口和就业压力、紧缺的资源环境、转型的经济和城镇化、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导言的第叁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研究中小城镇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的基础材料情况。 第二章,小城镇发展的国内外实践经验和理论评述。通过分析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了国际发达国家的小城镇在城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有关小城镇发展理论的适用性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对国内小城镇研究文献的阅读,从小城镇地位和发展模式、小城镇经济发展、小城镇社会转型、小城镇制度创新等方面对小城镇研究的成绩和问题进行了剖析。 第叁章,一个基于城乡二元关系演变的多维分析框架。通过对中国特殊城乡二元结构生成机理及其与小城镇关系的分析,认为乡村对城市的投资和发展红利的回馈乡村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只有把小城镇放在城乡二元框架下,从
周舟[7]2011年在《湖北省小城镇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改革开放后小城镇建设的活跃,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开始与城市发展并驾齐驱,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一股重要推力。在当前全国全面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小城镇能够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但由于其基础薄弱、处于多面夹击的发展瓶颈,未来发展依旧任重而道远。本研究以促进湖北省整体城镇化推进为目的,通过现场踏勘、访谈和问卷发放多种调查形式,对湖北省57个典型小城镇进行了田野调查,获取了综合涵盖湖北省内小城镇社会、经济和空间发展等多个层面,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宝贵一手资料。结合典型的实证案例,综合运用文献查阅和归纳分析的方法,对湖北省小城镇发展的综合背景、历程、发展特征、动力问题和发展潜力进行系统分析,最后提出发展路径。本研究从背景分析和经验借鉴出发,主体包括“湖北省小城镇发展历程与发展特征”、“湖北省小城镇发展潜力”和“湖北省小城镇发展路径”叁个部分。在第一个部分“湖北省小城镇发展历程与发展特征”研究中,首先对湖北省小城镇的发展历程进行划分,其后对湖北省小城镇的空间、人口和产业层面相关特征进行分析,得出湖北省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探讨。在第二个部分“湖北省小城镇发展潜力”研究中,首先对湖北省小城镇发展外在机遇进行研究;其次基于对湖北省小城镇发展的主导动力类型的分析与总结,对不同主导动力类型的小城镇区域分布特征与发展优势进行了分类分析。在第叁个部分“湖北省小城镇发展路径”研究中,首先针对不同主导动力类型的小城镇,提出了向综合型小城镇、工业型小城镇、商贸型小城镇、旅游型小城镇和服务型小城镇五个方面发展的职能选择路径,其次对湖北省不同空间区域的小城镇发展提出引导路径建议,并对湖北省“十一五规划”提出的100个重点镇的近期发展定位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对小城镇外部市场、内部资源、政策扶持和体制保障的动力问题提出改善路径。
洪乌金[8]1995年在《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关系研究洪乌金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建国以来走的是一条城市工业化─—企业国有化─—人口乡村化的工业化道路。这条道路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1)由于走城市工业的封闭式发展,使农民(含集体和个人)办工业的积极性受到抑...
张永良[9]2006年在《我国小城镇发展中的主体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农村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突出。小城镇在改变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城乡劳动力和人口转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日益认识到小城镇的战略地位,小城镇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再次成为理论研究的重点。然而,与城镇化的要求相比,我国的小城镇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产业和人口聚集机制尚未形成,小城镇的政府行为还存在诸多缺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城镇的发展实质上是非农产业和人口按照市场原则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企业、个人和政府作为小城镇发展的重要主体,日益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小城镇问题的研究,必须充分认识并把握市场条件下各个主体的行为规律,重视存在的困难,才能寻求小城镇发展的正确道路。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择我国小城镇发展中的主体行为作为研究的主题。本文在充分认识小城镇的内涵及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要素聚集为主线,重点分析小城镇发展中的企业聚集行为、劳动力及人口转移行为和政府行为的特点、规律和制约因素,探索小城镇发展中的主体行为的协调和保障机制,为小城镇的改革发展提供思路和对策。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的主要贡献,对国内外研究状况做了评述。第二章分析小城镇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小城镇的概念、形成过程、范围、性质和特征,我国小城镇发展的阶段分析和政策变迁,针对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宏观取向,从发展动力的角度界定了小城镇发展的主体构成,探讨了主体行为对小城镇发展的作用和机制,为后面的分析提供基础。第叁章主要分析小城镇发展中的企业聚集行为。产业聚集是小城镇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小企业聚集于小城镇是产业聚集的主要内容。企业空间行为理论表明,聚集是中小企业空间行为的主要特征。然而,从我国小城镇发展过程来看,小城镇的企业聚集并不明显,原因在于计划经济及其惯性作用下的农村企业分散布局以及现有条件下镇域范围十分薄弱的产业基础,因此,构建我国小城镇企业聚集的有效机制在于产业发展和制度创新。在分析农村乡镇企业分散布局形成的体制背景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城乡体制改革,结合几个小城镇企业聚集发展的典型案例和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启示,探讨了通过体制改革和产业基础的培育来促进小城镇企业聚集的途径。
朱柏生[10]2007年在《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小城镇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2006年,中央政府“十一五”(2006年——2010年)对我国小城镇发展和扶贫问题给予了重要的关注。解决贫困问题和促进小城镇发展关系到整个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农村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因此西部贫困地区小城镇发展模式的理论研究就显得特别的紧迫和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西部贫困地区小城镇发展模式为主题进行研究,旨在通过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理论分析,为推动西部贫困地区小城镇发展和模式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的内容一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对本文研究的背景;国内外对贫困问题和小城镇发展模式的研究成果;本文研究范围、内容以及研究意义作一个简要的论述。第二部分,是贫困地区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基本概念。着重对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和小城镇发展模式进行界定。第叁部分,是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小城镇发展和发展模式的现状和特征。着重对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基本模式和选择原则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第四部分(包括第四章到第七章的内容),将对西部贫困地区四种典型的小城镇发展模式进行详细论述,是本文的研究主体,也是国内外研究成果中未能进行深入研究的部分。这四种典型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分别是“资源开发型小城镇发展模式”、“旅游开发型小城镇发展模式”、“异地城镇化小城镇发展模式”和“边境外向型小城镇发展模式”。将对这些不同发展模式为什么适用于西部贫困地区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实施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小城镇建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 郭灵. 四川大学. 2007
[2]. 新农村建设中的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D]. 周晓红. 湖南农业大学. 2007
[3]. 基于农村就地城镇化视角的小城镇发展研究[D]. 廖永伦. 清华大学. 2016
[4]. 生态农业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研究[D]. 卢明富. 西南大学. 2008
[5]. 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研究[D]. 韩立红. 中国海洋大学. 2013
[6]. 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D]. 袁中金.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7]. 湖北省小城镇发展路径研究[D]. 周舟. 华中科技大学. 2011
[8]. 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关系研究[J]. 洪乌金. 中国农村经济. 1995
[9]. 我国小城镇发展中的主体行为研究[D]. 张永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10]. 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小城镇发展模式研究[D]. 朱柏生. 四川大学. 2007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小城镇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城镇人口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农村论文; 经济学论文; 贫困地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