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课堂,引导自主学习论文_王常云

打造高效课堂,引导自主学习论文_王常云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香江路第一小学 266000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在各自基础上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精神。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寓创新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导,也是培养高素质语文人才的先决条件。一堂语文课能否吸引学生,抓住学生的心,导语很关键。精彩的导语,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产生优势兴奋中心,激发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

1.“导”要精彩。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设者。教师“导”入的语言、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探索知识的欲望。因此,教师导入语言必须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高语言的艺术性。只有这样,上课伊始,教学才尽可能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2.“导”要适度。任何事情都有个“度”的问题。导入也要讲究个“度”,要导得适度,教师要做到语言精练而不冗长、简明而又准确,体现语言的魅力。通过教师导语的表述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热爱上语文。如在教学《最大的麦穗》一课时,可用故事的形式导入:“同学们,古希腊堪称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那里曾诞生过许多世界级的大师,苏格拉底便是其中的一位,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近大师,领略他的风采,共享他的智慧。”

3.导要质疑。采用“质疑导学”的方法,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因为教师教的恰恰是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强化了学生的主动性,所以上课时注意力相当集中,带着问题读书,思考,感悟,效果喜人。在《夜晚的实验》,为激发兴趣,揭示课题,可从介绍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开始,从课题质疑:为什么选择夜晚实验?夜晚的实验内容是什么?结果如何?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初读,然后交流,让学生自己解决,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引疑激趣,诱发自主学习的欲望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决。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1.以悬念激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理想的风筝》一文,我们就可以向学生提出:“理想”与“风筝”是截然不同甚至是不相干的,为什么把他们放在一起,并说是“理想的风筝”呢?这样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悬念,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大家的学习热情高潮,兴趣油然而生。

2.以情境激趣。小学语文大多文质兼美,有的课文文笔清晰;有的课文情深意长,富有感染力;有的课文富有幻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去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三、创设教学情境,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要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就要善于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情境交融地进入角色,通过耳、眼、脑、口等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成功实现“情感转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1.会听。课堂上学生不仅要认真听教师讲,特别是自己搞得不太懂的地方,而且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特别是与自己思路不同处。

2.会看。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应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比较作出判断。

3.会想。首先要使学生善于想,这除了靠教师的启发点拨外,更要靠教师去“激励”、“促动”,促使学生去动脑想问题,教学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讨论交流,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4.会说。在课堂上要尽量让学生多说,要鼓励学生说,哪怕学生说的是错的。要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给他们说的机会、说的自由。

只有为学生提供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的条件、机会,才能提高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而创设教学情境,是提供自主学习的好方法。一位哲人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天赋和创造才能,就会使他们——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例如:一位老师问学生:雪融化了,变成了什么?有的学生回答说变成了春天。面对学生在求知欲的激发下闪现出的创造之花,教师若能给予肯定及赞赏,一个哈姆雷特将因此而诞生!

总之,创建语文高效课堂,就应该大胆实践这种民主、平等、收放自如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好奇、自主学习的兴趣,摒弃中国传统文化中典型的“无我”、“无童”方式,完全告别单纯的“灌输式”、“训练式”教法,让学生都灿然闪现出“创造”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论文作者:王常云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6月总第2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4

标签:;  ;  ;  ;  ;  ;  ;  ;  

打造高效课堂,引导自主学习论文_王常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