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治疗研究论文_梁绍成

广西崇左市天等县人民医院 广西天等 532800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治疗。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行骨科手术术后发生DVT的患者20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卧床休息,对不超过3天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溶栓治疗的基础上尽早行介入手术治疗。观察所有患者DVT发生的危险因素,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骨科手术的患者术后尽早预防可防止DVT的发生,对于DVT患者行药物和介入手术联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 预防 治疗

DVT主要发生在下肢深静脉,是一种较严重的并发症,血栓若发生脱落,可堵塞血管造成栓塞,可导致PTE(肺血栓栓塞症),致死率较高[1]。骨科手术术后易发生DVT,危险性较高,因此要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进行预防,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以及及时进行治疗[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7年2在本院行骨科手术术后发生DVT的患者200例,包括:髋部骨折手术、全膝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等骨科大手术。男126例,女74例,年龄在21-75岁。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在21-69岁。对照组100例,男68例,女32例,年龄在25-7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首先对所有发生DVT的患者进行术前一般情况、年龄、手术时间等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所有患者卧床休息,对不超过3天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250ml 5%的葡萄糖加8万U尿激酶静点,一天2次,7-10天为一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溶栓治疗的基础上尽早行介入手术治疗。观察所有患者DVT发生的危险因素,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DVT诊断标准:① 术后卧床休息;②患肢剧痛、肿胀,发热、心率增快等;③超声多普勒、静脉造影、静脉血流图等可确诊;④发生血栓的部位有压痛、沿血管可触及索状物,血栓远端的肢体皮肤可呈青紫色,皮肤温度降低,或出现静脉性坏疽等。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计量资料用(X±s),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1DVT发生的危险因素 :术前患者的一般情况较差,较易发生DVT,手术时间大于60min,发生DVT为70.0%,小于30min,发生DVT为5.0%,手术时间越长越易发生 DVT。

2.2 两组的疗效: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DVT在骨科术后发生率较高,易造成严重的后果,如肺栓塞。预防及治疗骨科围手术期间血栓栓塞病相当重要[3]。在临床上骨折术后发生深静脉的危险因素较多。首先手术时刺激可使血小板数量增多,使血小板粘附性增强[4]。若手术过程中失血过多或使患者脱水,血液会浓缩,血细胞数量增多,粘滞度增高。而且手术麻醉可使患者肌肉完全麻痹或使四周静脉扩张,减慢了静脉流速。骨科手术术后要求患肢制动或者卧床休息使血流滞缓,增加了DVT发生的几率[5]。如果骨科手术时应用止血带,这样会损伤静脉壁而且增加血小板的黏附情况,使纤维蛋白产生沉积而造成血栓形成。DVT的产生还与患者自身的身体情况有关,例如高龄、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等,这些因素会使DVT的发生率增加。手术时间也与DVT的发生有关。因此骨科手术术后要及时的进行预防,减少DVT的发生[6]。

可以从较多方面预防DVT的发生。首先手术时操作要精细,避免破坏静脉内膜;术后早期进行锻炼,抬高患肢增加静脉回流;术中、术后补液,避免血液粘滞度增加。有研究表面,早期主动锻炼可减少DVT的发生[7]。其次,进行药物预防。有研究表明,术后使用药物预防治疗可以有效预防DVT的发生,尤其是高危患者。药物预防可使用低分子肝素4000U/天腹部皮下注射或者口服阿司匹林,有研究表明联合应用两种药物预防效果优于一种药物[8]。还可以进行机械性预防治疗,应用减压弹力袜,可以加速血液回流,效果较好。目前在临床上常用足底静脉泵,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效果较好,而且此操作较简单,成本低,可以广泛的开展[9-10]。在临床上可采用多种方法联合预防DVT的发生,效果较好。

目前,对DVT的治疗方法较多。首先可以进行药物溶栓或抗凝治疗。临床上溶栓主要使用尿激酶、链激酶等。尿激酶使用广泛,因为无抗原性,过敏反应较少,但是半衰期较短,量过大可发生出血等并发症。所以在使用尿激酶时要控制量。抗凝药物可使用阿司匹林口服、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等治疗。在应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及时调整用药。溶栓联合抗凝效果较好,这两类药物不仅可用于预防也可用于治疗。治疗急性DVT时可使用手术取栓,手术治疗可在较短时间内取出血栓,使血栓形成减少,使静脉畅通,静脉瓣功能不受损,使DVT后综合征的发生减少。手术联合药物溶栓、抗凝效果更好。DVT患者还可行介入治疗,行下腔静脉滤过器植入术后,使用溶栓导管进入腔内溶栓,溶栓药物直接送到PVT发生的部位,使溶栓作用达到最大。在本研究中,观察组介入手术联合溶栓、抗凝明显效果较好。综上所述,对骨科术后病人及时预防DVT的发生,对于已发生DVT的患者要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黄绍贤,李洪韬,谭勇明等.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60例[J].广西医学,2009,31(12):1787-1788.

[2]史春.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治疗分析[J].科技展望,2016, 26(6):00213-00213.

[3]杨杨.浅析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治疗分析[J].医药卫生:全文版, 2016(11):00145-00145.

[4]杨晓辉,马涌.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治疗分析[J].医药卫生:全文版, 2016,26(7):00213-00213.

[5]管小军.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治疗[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3(9):5015-5015.

[6]胡敏.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探讨[J].医药前沿,2013,13(15):158-159.

[7]罗湘芸.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21):122-123.

[8]潘秀娟,覃燕平,李飘环,等.骨科手术后综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4):2014-2016.

[9]陈晓霞.骨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0, 26(3):368-369.

[10]郭华英.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临床护理[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7, 14(1):111-113.

论文作者:梁绍成

论文发表刊物:《临床医学教育》2017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6

标签:;  ;  ;  ;  ;  ;  ;  ;  

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治疗研究论文_梁绍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