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几点看法_购买力论文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几点看法_购买力论文

对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几点看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膨胀论文,几点论文,当前我国论文,看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当前我国确实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出现了三次通货膨胀。第一次通货膨胀发生在1985年,当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上涨8.8%。此后,在1988年、1989年通货膨胀再度爆发,涨幅高达18.5%和17.8%。从1990年年底开始,伴随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全国物价总水平呈加速之势向上攀升,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通货膨胀。

如果说1992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涨幅(5.4%)还处在国家控制范围之内,那么,1993年上半年物价涨幅就已突破了这一界限。1993年年初零售市场物价上涨幅度就比较高,1月份比上年同期上涨8.4%,3月份上涨9.1%,到6月份涨幅已达到13.9%。商品涨价的面比较宽,几乎涵盖了所有主要的消费品、生产资料和服务价格。从7月份开始,中央实施宏观调控措施,全国零售物价涨势却不止反升,8月份达到15.1%。9、10两个月涨幅略有回落,分别为14.5%、14.6%。11月份后,上涨趋势进一步强动,12月份已是17.6%,达到1988、1989年的涨幅。此次价格上涨较猛的商品大多为农副产品等价格弹性较小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对城乡居民生活影响比较大,并一度在全国较大范围内出现粮油抢购风浪。政府及时采取了措施,方平息了这次物价风波。

进入1994年,零售物价指数继续全面上扬。从上半年情况来看,零售物价涨幅一直在18-21%的高位区间波动。其中,1-2月份涨势较猛,月环比指数1月份比上年12月份上涨3.6%,2月份比1月份上涨3.3%。随着中央整顿市场物价措施的出台,3、4两个月的涨势有所趋缓。3月份月环比指数比2月份上涨0.9%。6月份,受粮油价格再度大幅上涨的影响(以四川省为例,6月份大米价格比上年同月上涨53.7%,菜籽油价格上升69.0%),物价涨势有所回升。1-6月,全国零售物价比1993年同期上涨19.8%,这是自1958年国民经济恢复以来出现的最大涨幅。

通货膨胀一般划分为四种形态:一是低度通货膨胀,涨幅在8%以下,对于经济处于起步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很难避免的;二是中度通货膨胀,8-13%,出现供求关系紧张;三是严重通货膨胀,13-30%,会导致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的不稳定;四是恶性通货膨胀(30%以上)。当前无论是从社会各方面对物价的承受能力,还是从物价涨幅和持续时间长短的国际比较来看,我国确实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二、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严重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将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1.严重的通货膨胀影响社会稳定。通货膨胀最大的危害是引起社会财富的不公平的再分配,货币贬值意味着对居民手持现金同比例的无形折扣。近年来,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职工收入超经济增长状况。但要看到,居民收入的差距也在拉大。据典型调查,目前2%的居民占有收入的30%,还有相当一部分居民收入增长赶不上物价上涨。对于收入增长赶不上物价涨幅、收入没有增长甚至负增长的这一部分居民而言,物价上涨将导致实际生活水平的下降。据统计,1993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居民受物价上涨、就业和人口等因素影响,居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面达到30%。特别是一些停产半停产企业的职工只能依靠微薄的补助费来维系生活,通货膨胀的持续发展将使职工情绪产生波动,极易触发社会的不稳定。

2.严重的通货膨胀制约经济发展。一是严重的通货膨胀造成企业原料、能源、交通、工资和利息等成本支出大大增加,而其中有不少企业,特别是向市场提供供大于求或者供求基本平衡商品和服务的企业,不能通过价格传导把增加的成本转移出去,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困难。二是通货膨胀时期,因生产投资周期长、获利慢,商业投资周转快、获利大,利益驱动生产领域的资金流向流通领域,出现了“工不如商,商不如囤”的现象,给经济发展埋下了衰退的隐患。三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在带来一些经济效益的同时,会误导企业盲目地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视质量,一旦市场形势发生逆转,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3.严重的通货膨胀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严重失衡,能源、原材料和交通通讯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非常薄弱,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改革十多年来,曾多次对基础产品的价格进行调整,而基础产品价格的一定幅度上调,引发的是后续加工产品价格的更大幅度上涨,价格上涨所刺激的是加工工业更大规模的扩张。一轮价格涨势循环下来,基础产品价格依然偏低,基础产品投资依然不足,这是由基础产业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和基础产品价格相对稳定所决定的。所以,严重的通货膨胀无助于导向社会资金流向基础产业,无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在某些方面会加重产业结构的失调。

4.严重的通货膨胀影响改革和对外开放。从改革的角度来看,各项改革措施的顺利出台,需要配合以良好的宏观经济大环境。通货膨胀的出现,恶化了改革的宏观环境,使群众对改革产生了一些误解,认为改革就是涨价,从而加大了改革的阻力,动摇了改革的基础。1988年的改革,正是由于通货膨胀的出现而不得不停滞下来。当前我们又面临着同样的危险。从对外开放的角度来看,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和良好的投资收益是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条件,严重的通货膨胀将加大外商投资的风险,这包括价格风险、汇率风险以及可能出现的政府调控经济导致市场疲软的风险。外商是不愿意选择严重通货膨胀的国家作为投资场所的。

因此,我们在指导思想上,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严重通货膨胀,破除严重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偏激认识,把反严重通货膨胀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来抓。

三、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治理通货膨胀的关系

政府在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取向上,存在三种选择:(1)采取严厉的全面紧缩政策。这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将物价涨幅压下来,但必然会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和矛盾。诸如,市场疲软、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经济增长大幅度下降、经济效益滑坡、财政困难加大、失业问题突出等。采用严厉控制货币投放和贷款规模的紧缩政策,在1989年我们是有教训的,通货膨胀虽治理下去了,却导致了经济剧烈动荡这一更大的危害。前车之鉴,应认真吸取。(2)放任通货膨胀,让物价呈20%甚至更大的幅度加速上涨,形成恶性通货膨胀。如此,将带来社会经济秩序的严重混乱,国民经济濒临崩溃之边缘,迫使政府对国民经济实施强行调整。其结果往往是经济发展速度骤然下降,但推动物价上涨的种种因素难以消除,物价水平仍居高不下,形成经济徘徊、通货高胀的局面,即所谓的“滞胀”状态。(3)兼顾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双重目标,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同时把通货膨胀率控制在社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联系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在选择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加速发展经济。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的阶段,在1992年GDP增长13.2%的基础上,1993年比1992年增长13.4%,1994年上半年又比上年同期增长11.8%。经过两年半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整体综合国力已大步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对于我们发展经济都是比较有利的,应积极把握这一有利时机和加速发展,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科学操作,努力延长此轮经济增长期。(2)当前我国改革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采取严厉的紧缩政策可能导致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格格不入的传统行政手段的恢复,不利于改革的推进和经济的发展。(3)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一批国有企业却陷入困境,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亏损面和亏损额上升,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急刹车的办法对国有企业是极为不利的,并可能带来经济和社会的不稳定。

所以,我们在治理通货膨胀措施的选择上,要稳妥慎重,统筹考虑,既要能比较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又要避免对经济发展和改革进程造成不良影响,而能兼顾这两者的第三种方式自然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四、治理通货膨胀要有新的思路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94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65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仅增长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2%,增幅比零售价格涨幅高5.4个百分点,远低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部分国有工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产销率下降,产成品库存增加,开始出现需求不足的预兆。如果继续采用从严的控制投放、控制贷款规模和固定货币投资规模的策略,可能会给经济增长埋下衰退的隐患。

分析当前全国零售物价指数变动态势,不难看出,零售物价指数的变动主要受居民消费品价格的影响。据测算,居民消费品(主要是食品类)价格的上涨,对商品零售价格涨幅的影响程度已达到70%以上。如果能有效地控制住居民消费品价格的上涨,那么社会物价总水平也就稳定住了。居民消费品价格上涨,我认为是两个因素促成的:一是城乡居民结余购买力的大幅增长,二是居民通货膨胀预期增强。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净货币收入年均增长18.8%,高出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3.5个百分点,居民年末结余购买力从1978年至1992年的14年间增加了33倍之多。另据国家统计局综合司1993年底预测,1993年我国城乡民民结余购买力将达到19660亿元,1994年可能会突破25000亿元。居民结余购买力的大幅增长构成了对通货膨胀的巨大潜在压力。另一方面,这两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迈出的步伐比较大,1994年又配套推出了财税、金融、外汇与外贸、投资、计划等改革方案,提出改革要“整体推行,重点突破”,“要打攻坚战”,让人自然联想到1988年价格改革“闯关”的情景,居民通货膨胀预期日渐强化。

居民结余购买力的大幅增长无疑是奠定了物价上涨的经济基础,而居民通货膨胀预期的增强则成为导致物价上涨的直接动因。因此,在考虑治理通货膨胀的思路时,应从上述两个因素入手,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弱化居民通货膨胀预期

针对当前居民通货膨胀预期心理比较强的实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予以弱化:(1)在指导思想上,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严重通货膨胀。(2)在改革上,要注意改革措施出台的时机、力度和方式。对待价格改革,更要谨慎从事,不可再出台新的价格改革措施。同时,认真分析前期价格改革所带来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3)在宣传上,要多从正面引导,以避免刺激群众的通货膨胀预期。(4)严格控制职工工资收入超经济增长。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一套完善的收入增长约束机制,使之与经济增长特别是有效供给的增长保持一致,消除产生通货膨胀的隐患。(5)建立和完善国家对物价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强政府对物价的监管工作,保障居民粮油供应和价格稳定。(6)对以推行公务员工资制为主导的调资改革要少宣传、少报道。

(二)化解居民结余购买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居民投资意识的增强,特别是近年来物价的持续上扬,居民20000多亿的结余购买力不再甘作“笼中之虎”,其中已有一部分资金跳出笼子,对通货膨胀的恶化推波助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稳定居民储蓄仍是政府应采取的主要形式,通过实行保值贴补等措施保持居民储蓄存款的稳定增长。但这种把居民的结余购买力暂时转化为储蓄的办法,毕竟是一种短期的被动策略,它所构成的对通货膨胀的巨大潜在压力并没有消除,市场一有风吹草动,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就会释放出来。我们需要另辟蹊径,采取更为积极的办法来化解居民结余购买力。

1.拓展居民消费领域。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很不合理,居民在食品、衣着和日用工业品的消费上已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消费水平,但在住房、文化、教育、卫生、保健、旅游以及其他许多服务性消费方面却比较落后。政府应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消费合理化的需要,加快房地产、医疗、文化教育、交通以及其他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拓宽居民消费渠道,促进居民多方位消费。尤其是要继续推行居民住房商品化改革,鼓励居民买房,这样可以化解居民相当一部分结余购买力。

2.鼓励居民参与证券投资。长期以来,我国居民家庭资产结构就比较单一。据统计,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的80%是以银行存款或现金的方式存在。这种单一的资产结构的最大缺陷是安全性差,它既受通货膨胀的影响(贬值),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助长通货膨胀。西方发达国家居民家庭资产,一般由等额的三部分构成:1/3为银行储畜,1/3为住房等不动产,1/3为股票等有价证券。这种资产结构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通货膨胀带来的风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家庭资产结构的调整是必然的趋势,股票等有价证券在居民家庭资产结构中的比重将会越来越高。所以,政府应正确引导和鼓励居民参与股票等有价证券投资,主动调整居民家庭资产结构。这样,把居民的消费基金转化为生产基金,一则减轻对市场物价的压力,二则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

股市、房地产是个蓄水池,其冻结资金的能力是银行储蓄无法比拟的,投资股市和房地产资金的稳定性更是银行储蓄无法比拟的。因此,鼓励居民投资股市和房地产无疑是治理通货膨胀的积极举措。

标签:;  ;  ;  ;  ;  ;  ;  ;  ;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几点看法_购买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