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到新水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四中论文,全会精神论文,十四届论文,贯彻落实论文,提高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意义和长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集中全党智慧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深刻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和党肩负的重大使命,实事求是地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取得的巨大成绩和进步,指出了党自身存在的与形势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把新时期党的建设作为新的伟大工程提到全党面前,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党的建设的目标、方针、任务、要求和一系列重大措施,为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好指明了方向,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党的十四大以后,中央根据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历史性任务的要求,已经陆续就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作出了具体安排,四中全会又着重就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这样就形成了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整体部署。全会提出努力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并指出这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在领导全党继续进行的新的伟大工程。全党要充分认识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做好工作,把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做到这三个方面的建设任务都落到实处,都得到加强。这样,才能从总体上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党的伟大历史使命。
这次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是中央为贯彻落实国四中全会精神采取的一个重大步骤。全会以后,中央首先抓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中又首先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说明基层组织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说明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的精神,总结交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经验,集中研究部署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一、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
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从党的事业的全局考虑,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方针,明确提出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要求。我国是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牢固树立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越是加快改革开放,越要重视农业、保护农业、加强农业。在这个问题上,全党必须统一认识,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农业、农村问题,说到底是农民问题。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说到底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更好地把广大农民群众团结起来、组织起来,更好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积极性的问题。发展农业要靠政策,靠科技,靠投入。政策只有变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真正发挥其威力;科技只有为愈来愈多的群众所掌握,才能更广泛地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投入也只有和群众的创造性劳动相结合,才能获得更好的效益。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是这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是这样。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没有党领导农民群众的艰苦奋斗和伟大实践,就不可能有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而所有这一切,都要依靠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去落实,都离不开基层组织的工作。如果农村基层组织不巩固,在农民群众中缺乏凝聚力,在改革和建设中缺乏战斗力,那就难以完成党在农村的各项任务,而且将削弱和动摇党在农民群众中的根基,影响党和国家的大局。只有把全国农村8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建设好,充分发挥它们和乡村其他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广大农民群众紧紧地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才能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合力,卓有成效地把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又快又好地推进农村改革的深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从而保证我国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中央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高度重视的。1990年中央批转中央组织部、中央政策研究室等部门在山东莱西召开的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纪要,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确定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的格局和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奔小康的工作指导思想。1992年召开的章丘会议,推广了章丘在新形势下建立村级工作规范,实行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的经验,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1993年底和1994年初,江泽民同志在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的新要求,又突出强调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问题。各级党委按照中央的部署,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密切联系领导和组织农民群众奔小康的实践,大力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状况,从总体上说是好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加强和广大基层干部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各地农村基层党组织团结带领群众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创造了新的业绩;广大基层干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做出了突出贡献;广大共产党员率先垂范,勇挑重担,在关键时刻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这些都必须充分肯定。同时,还要看到,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丰富了新的内容,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着大量新情况、新问题。许多基层组织程度不同地存在同迅速发展变化的客观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不强,亟需学习、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领;有不少村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很薄弱,无力为农户提供服务,缺少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有的不能正常开展党的活动,放松了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有的长期不发展党员,党员队伍、干部队伍中缺少年轻人;有的处于软弱涣散和瘫痪状态。随着多种经济成份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各种新的经济组织大量出现,党员分布与活动情况也与过去大不相同,这都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活动内容、工作方式和工作水平提出了新要求,亟需改进提高。农村党支部和村级其他组织的工作,也需要根据新的情况,逐步建立新的制度和工作规范。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决不能疏忽大意,掉以轻心。
当前,是推进改革和建设的有利时机,也是抓好基层建设的有利时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政策都是正确的,为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证。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其中关于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为我们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改革开放越深入,经济越发展,越要加强党的领导,越要抓好党的建设。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同志形成了共识,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1994年,中央提出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相继出台一系列深化改革、加强宏观调控和加强农业的重大措施,各方面工作的大政方针已定,全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形成,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和改进包括农村在内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又作出了全面部署。现在最要紧的是全党同志特别是省、地、县各级领导同志,务必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实现新时期发展目标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加强农业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切实把这件关键性根本性的大事纳入重要日程,抓紧抓好。
二、进一步明确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重点和工作指导思想
中央要求,在九十年代末我国要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业要登上新台阶,农村改革要有新进展,农村社会面貌要有新变化,全国大多数农村要达到小康标准。这个前进目标令人鼓舞,同时也要看到时不我待。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农村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是:(1)建设一个好领导班子,尤其要有一个好书记,能够团结带领群众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2)培养锻炼一支好队伍,共产党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干部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共青团员能够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3)选准一条发展经济的好路子,充分发挥当地优势,加快农民脱贫致富 奔小康的步伐。(4)完善一个好经营体制,把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和农户承包经营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引导和帮助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5)健全一套好的管理制度,体现民主管理原则,保证工作有效运转,使村各级项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这五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是当前党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基本要求。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这些目标,是根据全国农村形势的发展和面临的任务提出来的,也是对几年来各地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验的总结。实践证明,我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一个既积极明确又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有没有这样的目标,结果大不一样。按照全国总的目标要求,每个省、地、县都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盘考虑,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制订出分期分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规划。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分类指导,牢牢把握工作重点。当务之急,是要力争在三年内,有领导、有计划地把处于软弱涣散和瘫痪状态的基层组织整顿好、建设好。这些村大都是既没钱办事,又无人真正管事,工作软弱无力,经济发展很慢,群众生活水平低、困难多、意见也大,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工作基本处于自流状态,村风村貌很差。这样的村虽然是少数,但如不下大力帮助,不但很难如期实现小康目标,而且严重影响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要摸清情况,抓准症结问题,根据不同性质、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逐个加以整顿,限期解决好。这些年各地整顿农村基层组织,有不少经验,也有一些教训,要好好总结。关键是必须抓住两条:一条是加强领导力量。处于软弱涣散和瘫痪状态的村,一般都是领导班子比较弱,单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问题,要坚持从上级机关选派得力干部下去帮助工作。另一条是要围绕中心任务,抓住主要矛盾,真正解决关键问题。有些后进村之所以面貌长期不变,反复较大,根本原因是没有抓住主要矛盾,关键问题解决得不够好,党支部班子没有建设好。所以干部下去,一方面要紧紧依靠当地干部和群众,从帮助发展经济、帮助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入手,抓好当前工作;另一方面要注意选拔、培养当地干部,抓好长远建设,配齐配强党支部领导班子。有些当地确实选不出合适干部的村,应从县、乡选派年轻干部到村任职,也可以从附近的先进村中选调适当人选前往支援。
突出强调解决好软弱涣散和瘫痪状态的村的问题,绝不是可以忽视或放松处于中间状态的村和先进村的工作。对党支部战斗力较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力、经济发展快、社会风气好的先进村,要引导它们提出新的发展目标,使各方面工作更上一层楼,充分发挥它们在当地的示范、辐射、帮带作用。对中间状态的村,要区别情况,加强指导,坚持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解决什么问题。对其中一部分抓一抓就可以上去的村,要努力帮助它们跨入先进行列;对那些放一放就可能滑下去的村,要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步伐。总之,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所有农村基层组织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在现有基础上都有较大的提高。
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总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已经明确。各地在工作中要全面理解,正确把握,认真贯彻。这里,我主要强调三个问题。
第一,必须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着眼点和落脚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全部工作,必须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奔小康这个农村工作的大局,同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紧密结合,相互促进。这是前几年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宝贵经验,也是今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中央多次重申,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坚持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坚持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基本政策都要保持长期不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的成效,都要体现在有利于更好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脱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离开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孤立地抓基层组织建设,不会收到好的效果;而忽视基层组织建设,缺乏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经济建设也不可能搞上去,暂时上去了也不可能持久。只有坚持围绕经济建设抓基层组织建设,通过抓基层组织建设促进经济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也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加强和改进。
第二,必须紧紧抓住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关键,同时抓好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共青团、妇联、民兵等其他村级组织的配套建设。哪里的党支部领导班子坚强,工作有力,其他组织的作用就发挥得好,有了问题就容易解决,各方面的工作进步就快。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始终把党组织建设抓住抓好。而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增强,也离不开其他组织作用的发挥。因此在抓好党支部建设的同时,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其他村级组织的建设。
第三,必须用改革的精神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脚踏实地开展工作。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许多新矛盾、新问题,大多是在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发生和突出起来的,也要在深化改革过程中来解决。既要继承和发扬过去的好传统、好经验,又要注意探索新办法、总结新经验。社会实践在不断发展前进,我们的工作水平和思想水平也要不断提高。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扎实工作,在研究解决新问题中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三、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好地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按照四中全会的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以全面提高领导素质和领导能力为重点,建设好党支部领导班子,首先要选好和提高支部书记。农村党支部建设总的要求,是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农村政策,在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带领农民群众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应该看到,绝大多数的党支部领导班子是好的和比较好的,是得到群众拥护的。因此总体上要着眼于稳定,并本着缺啥补啥的精神,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党支部班子要带头遵守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和党内的各项法规,严格党内生活,遵守纪律,增强团结,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对少数确实难以胜任工作的,要及时进行调整。要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选拔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正廉洁、年富力强、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人当支部书记。选用村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从具有一定文化科技知识、懂得经营管理的在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乡村企业骨干、以及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中,选拔符合新时期干部条件的优秀分子担任村级组织负责人。党支部要善于发现和聚集各类人才,使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各展所长,为推进农村的改革和建设服务。我们通常讲要用“能人”。我们说的“能人”就要符合上面这些条件。选拔任用干部要坚持发扬民主、全面考察、集体决定。我国各地农村都有一批几十年如一日,为党的事业含辛茹苦,兢兢业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老干部书记和其他老村干部。老同志在有了适当接替人选退下来后,当地党组织要关心他们的生活,继续发挥他们的应有作用。
其次,要以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加强党的工作为原则,合理调整基层党组织的设置。随着改革的深化,许多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蓬勃发展,已经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在有些省区比重更大些。但乡镇企业中党的建设工作严重滞后,尚有不少企业没有建立党组织。必须大力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尽快改变这种状况。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少地方二、三产业发展很快,党员分布也随之变化,可以根据需要,打破原来单纯按行政村或居住区域建立党组织的格局,从当地具体情况出发调整党组织的设置。党员多的村,成立村党委或村总支,并在一些有条件的经济组织中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今后所有新建立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包括外资企业,凡有一定数量党员的都要同时建立党的组织。这要作为一条政策确定下来。一些地方采用党支部、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领导班子成员适当交叉兼职的办法,有利于加强党支部的统一领导,有利于协调各方面工作、提高办事效率,也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凡是效果好的都可继续实行。
第三,要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目标,大力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要求,从现在起用三年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章的活动。各地应结合农村特点,从农民党员的思想实际出发,做出周密安排,力争把所有党员都组织到活动中来,扎扎实实地把学习认真抓好。着重教育党员:把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努力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结合起来,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战士的本色;增强党的观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按党章规定用好权利、履行好义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功立业。要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的新路子,坚持正面教育,注重实际效果。要把思想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提高党员思想觉悟的同时,解决党员思想、工作、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其他困难;把思想教育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把党员在学习教育活动中激发出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带动群众共奔小康的实践中去;把教育与管理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建立健全党内生活的各项制度,尤其要加强对外出务工经商的流动党员的管理,使他们及时参加党组织活动,接受党组织监督。要教育党员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还要教育党员不信仰宗教,不参与宗教活动、封建迷信活动和宗族活动。
第四,要以增强活力为要求,认真做好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的工作。目前,一部分农村地区党员年龄老化、青年党员数量下降,直接影响到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各级党组织要增强紧迫感,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有的村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发展党员的问题。在工作中要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既不要硬卡发展新党员的指标,也要防止不顾质量、不讲条件的倾向。要把发展青年党员、培养后备干部、造就农村人才结合起来,努力做好培养青年积极分子的工作。我国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培养造就了新一代农村青年。党组织务必要多下功夫,做好工作,把他们紧密地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加强培养教育,及时把他们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增加党的新鲜血液。
农村基层党组织负有领导和帮助其他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责任,并支持它们围绕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按照各自的章程积极主动、各有特点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上实行改革,政治上发展民主,始终是我们党的重要工作目标。实践证明,要调动农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加强党对农村基层工作的领导,都要重视和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各地党组织要继续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认真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进一步健全村民自治组织,提高村委会的整体素质和村民自治活动的质量。村委会必须把自己置于党支部领导之下,向党支部汇报工作。属于村委会工作范围的事情,要依法独立负责地进行。村委会要积极取得乡(镇)政府的指导、支持和帮助,积极组织完成乡(镇)政府布置的任务。
要注意加强集体经济组织的骨干力量,充分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积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长期稳定并不断充实完善。我们既要努力提高家庭承包经营的水平,又要努力提高集体统一经营的水平,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增强集体经济的实力。集体经济的实力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农村村级集体经济长期发展不起来,无力为农户提供各种服务,办什么事情都向农民伸手,就会逐步失去农民的信任。只有努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增强服务农户、吸引农民的物质条件,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才能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之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利用当地资源进行开发性生产,兴办集体企业,增加集体收入,逐步走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路子,积极搞好农户需要的各种服务,解决一家一户难以克服的困难,以推动农村经济和各项工作的发展。对于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各级政府应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使之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经济发展快的富裕村的党组织,也要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带动和帮助贫困村的发展。
四、通过加强培训和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努力造就一支适应新形势要求、能够团结带领农民奔小康的基层干部队伍
抓好新时期党的建设这个伟大工程,基层组织建设是基础,干部是决定因素。我国农村几百万基层干部,是党的整个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完成各项任务,带领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十多年来,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吃苦耐劳,踏实工作,克服困难,任劳任怨,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做出了积极的重要的贡献。这支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当然也要看到,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的知识水平、工作水平还存在许多不适应形势和任务要求的地方。有些基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生硬,不善于做把党的正确政策化为群众自觉行动的工作;有的作风不正,虚报浮夸;有的以权谋私,侵占群众利益,严重脱离群众。新形势、新任务对基层干部的要求越来越高,群众的期望也越来越大。努力造就一支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奔小康目标的要求、具有优良素质、工作过得硬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
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的根本途径,是搞好培训和在实践中锻炼提高。总的要求是坚持当前和长远结合,把用人和育人统一起来。育人是用人的基础,只注意于用人,不注意育人,是短视的。要从巩固党的组织基础和巩固农村政权基础的高度,大力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放开视野、放开思路,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陈腐观念,广泛地发现人才,放手地使用人才,把那些在实践中政绩突出、德才都好、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不失时机地大胆放在关键岗位上。在用人问题上,各级领导都要有这个眼光、这个魄力。另一方面,必须把培养提高基层干部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基础性工作切实抓好。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各地应根据本地情况制定规划,对主要村干部分期分批组织系统培训。每年至少培训十天,每次解决几个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对那些具备加快经济发展条件而干部素质和能力不适应要求的村以及新上岗的干部,尤其要抓紧进行培训。要根据农村基层的特点,做出具体的规划和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帮助他们提高基本素质,加强党性锻炼。培训方法要灵活多样,注重实效。有的省选择一些经济社会发展好的先进村为培训基地,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县、乡干部和农村支部书记进行培训。参加培训的干部联系实际学习,总结经验教训,增长知识,理清发展思路,效果很好。要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因地制宜地推广。对于培训所需的经费要给予保证。除采取集中培训的办法外,经常的大量的是要结合工作实践帮助干部锻炼提高。要恢复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向基层干部布置任务时,仔细交待有关政策和工作方法,做到任务要求明确;政策思想清楚,工作方法得当。在工作过程中,要帮助他们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做到对的就坚持,不够的抓紧弥补,错了的赶快改正。
为了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他们做好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着重抓好三条。
一是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要密切联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对他们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和形势、任务的教育,进行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的教育,进行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教育,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不辜负党的期望和农民群众的信任,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贡献。在他们中大力提倡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精神,尊重科学、真抓实干的精神,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精神,谦虚谨慎、崇尚先进的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努力宣传基层干部的好典型,推广基层工作的好经验,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宣传他们的精神风貌,引导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对思想作风有问题的干部,要耐心帮助和批评教育;对确实违纪违法的,要及时严肃处理。
二是要实行公道正派的干部政策。对那些公正廉洁,勤奋工作,为农村发展和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优秀村干部,要理直气壮地给以支持,大力宣传表彰,为基层干部大胆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重视从优秀村干部中发现和培养人才,把从优秀村干部中招聘录用乡镇干部作为一项重要制度长期坚持下去,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要实事求是地评价基层干部的功过是非,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该保护的保护。对于有些地方出现的封建残余势力进行复辟活动和由于村干部执行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遭受打击报复的现象,上级领导要旗帜鲜明地予以制止;构成犯罪的,要严肃查处。
三是逐步建立一套适合农村基层干部的激励机制。在政治上要爱护信任他们,工作上要积极支持他们,生活上要热情关心他们。要落实村干部的报酬,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村干部的报酬,一般应不低于当地同等劳动力的平均收入水平。要积极稳妥地推行村干部报酬同村级经济增长和岗位责任制考评结果挂钩的制度,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干部。
五、各级党委首先是省、地、县委,要切实负起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领导责任
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从中央到省、地、县委都负有重要责任,关键在县委。县委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工作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农村最基础的工作。县委的工作必须立足基层、面向基层,无论搞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工作,都必须从基础工作抓起。上级党委要按照县委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职责来考核县委的工作。县委书记必须首先负起责任,亲自调查研究,安排部署,督促检查。乡镇党委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负有直接的领导责任,要用足够的精力,扎扎实实、坚持不懈地把村级组织建设各项工作抓好。从书记、乡(镇)长做起,每个干部都要分工包村,负责帮助搞好村级组织建设。
中央多次强调,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在党;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关键在党;坚持两手抓,做到两手硬,关键也在党。各级党委一定要把党的建设放在关键地位,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党要管党,省、地、县、乡党委都要从书记做起,逐级负起责任。
农村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整体性工作,必须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各有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各级党委、各有关部门都应建立健全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制度,认真执行,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经常性的工作,由各级党委的组织部门或农村工作部门牵头,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沟通情况,协调行动。要把抓基层同培养锻炼后备干部、同县直机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结合起来,使之既有利加强基层建设,又促进机关转变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来,各地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造出不少好的经验,现在又面临许多新的情况,要很好总结和研究。各级领导者都要善于发现、总结和推广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借以指导面上的工作。在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要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路线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创造性地把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这里,我顺便讲一下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问题。这个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突出起来,需要引起重视。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引导和管理,努力使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能适度有序地进行,减少自发性和盲目性。
同志们,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在全党的贯彻落实,必将推动我们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使我们这个久经考验、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为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任务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希望从事党的工作和农村工作的同志们,按照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要求,胸怀大局,振奋精神,团结奋斗,扎实工作,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领亿万农民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是胡锦涛同志1994年10月26日在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本刊发表时略作删节)
标签:农村改革论文;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论文; 党的基层组织论文; 党的组织建设论文; 农村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教育方针论文; 农民论文; 时政论文; 党组织论文; 党建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