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排烟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建议论文_仲惠龙

建筑防排烟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建议论文_仲惠龙

江苏正宏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建筑正在朝大型化、高层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现代化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其危害和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为了避免火灾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将国家和人民的财产损失降低至最低点,建筑防火设计在整个建筑设计环节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筑防排烟设计作为建筑防火设计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建筑防火救灾的有效措施之一,其设计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对建筑的安全使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防排烟;常见问题;建议

前言

据相关部门的调查统计,我国每年的建筑因火灾而伤亡者中,绝大多数都是烟气所致。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建筑防排烟设计得不规范并缺乏合理性,防排烟系统相对较差甚至无法使用,致使火灾发生时大量烟气产生并迅速蔓延,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在设计时有效的将建筑火灾烟气控制并排除,为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人员扑救创造条件,需要设计师严格按照现行国家规范进行设计。根据公消[2015]98号-关于执行新版消防技术规范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三条规定:鉴于新制订的《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规定》尚未批准发布,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与审核按照以下规定执行:防烟与排烟系统设置场所执行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其他具体系统设计仍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的有关规定。然而在实际工程中,设计师常常凭着自己的设计经验或者因对新旧规范的不熟悉,造成设计出的建筑防排烟系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下面笔者就一些在防排烟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并探讨。

1、建筑防排烟设计存在的问题

1.1、自然排烟

首先,自然排烟设备没有恰当的位置。在民用建筑中,应在储烟仓以内或室内净高度的1/2以上的位置安装排烟窗,但是许多高层民用建筑在墙体的中下部安装排烟窗,使其与吊顶和顶板之间具有较远的距离,使排烟效果大大降低。其次,排烟窗面积的大小也会影响排烟效果。自然排烟窗开启的有效面积要根据不同的外窗类型分别进行计算,且在排烟窗附近要设置便于开启的手动开启装置,手动开启装置宜距地1.3-1.5m。自然排烟口应沿烟气的气流方向开启,并要尽量远离人员疏散口。

1.2、机械排烟

机械排烟主要是在排烟口和排烟管道中统一输送发生火灾时产生的热量和烟气,利用排烟机等设备排出热量和烟气。虽然其能够将外界因素都克服掉,但是一些问题仍然存在于实际的应用中:一,没有规范化的防烟分区。有些高层民用建筑具有很广的地下室范围,所以会在超越防火分区的地方存放机械排烟设备,而且普遍存在防烟分区超范围的现象,当发生火灾时,其具有很差的排烟效果。二,没有合理的设置排烟口。如果使用隔墙或者挡烟垂壁划分防烟分区时,排烟口应设置在所有的防烟分区内,且要满足排烟口距离该防烟分区内的最远点不大于30米的要求。在垂直方向,没有在合理标准的位置设置排烟口,使机械排烟的高效性无法实现。三,没有节能的设计,使有效排烟的效果无法达到,一般用软性或法兰方式连接排烟机与排烟管道,其具有比较松懈的连接口,使漏风现象得以产生,不但会降低排烟效果,同时会增加风机的风量,对节能产生不利影响。

1.3、加压送风防烟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具有比较简单的操作,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相对性较低的耗费,所以在我国建筑当中逐渐广泛的应用这类防烟系统,在对其进行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合理利用自然排烟窗口自然排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二,在设计过程中,加压风量的计算要比相关规定的数值大或者相等,同时结合考虑前室和防烟楼梯间的正压值,其主要目的是为防烟效果的有效性提供有利的保障。三,在高层民用建筑中要合理的设计风口和风阀。许多建筑在设计防排烟时风口楼层和风阀并不是按照有效的面积选择的,从而大大缩小了有效面积,而且会加大阻力,减小风量,对于有关规定的要求无法达到。四,常闭送风口在火灾时要能便于开启并与风机联动。常闭风口要设置手动和自动控制装置,手动启动按钮要安装在火灾时便于操作的位置,且能联动启动正压送风机。

2、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建议

2.1、选择正确排烟方式

高层建筑的防排烟设计,首先要选择正确的排烟方式,对于其选择好坏和质量的高低,将会直接对高层建筑整体防火排烟设计带来很大影响,排烟方式的选择对高层建筑的排烟效果有着重要作用。在实际选择上要结合着建设的需求,合理的选择。一般在满足建筑布局和规范要求的情况下,优先选择自然排烟。在不满足自然排烟时,则采用机械排烟。

2.2、科学设计排烟布置

科学设计排烟布置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自然排烟的布置,其次是机械排烟布置。自然排烟布置尽量要设置不同开口朝向的装置,计算其主要的开口面积,对装置排烟力的大小也要做好确定工作。尤其是对于那些无法手动开启的装置与设施,要引入自动开启的模式。在机械排烟布置上,要对其横截面积和口径位置做好计算处理,对材质以及其内部大小排烟量数据作好记录工作;还要对其具体烟气流动进行设置。可以事先进行模拟,提升处理的效率做到有备无患。

2.3、 排烟口位置设计

在对高层建筑进行防排烟设计的过程中,排烟口位置设计也属于其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而且这一方面的设计对于排烟效果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如果排烟口越低,烟气就会往下压,从而就会有着更大的威胁。我国高层建筑设计相关规范明显的提出,在对排烟口位置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最好是将其位置设置在上方,具体设置在什么位置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排烟口位置以及其形式都会对排烟效果造成直接影响。比如,在走廊排烟设计中,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将排烟口设在天棚上,因为将其排烟口位置设置在天棚上其排烟效果就明显的优于设置在侧墙上。除此之外,在对排烟口位置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将补风口、排烟口两者之间的距离进行合理的控制,如果二者之间的距离十分相近,可能会出现排烟、补风短路,最终无法实现良好的排烟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本文针对建筑防排烟设计中一些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并探讨。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只有设计师认真研读相关设计规范和图集,总结设计和审查经验,结合实际工程情况综合分析并设计出规范、合理的方案,才能为整个建筑工程提供最大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强.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风压计算的一点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28):186-188.

[2]高江峰.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防排烟系统问题应对[J].中国科技信息,2016,(15):17-18.

[3]徐阳.暖通空调系统的防排烟设计常见问题[J].住宅与房地产,2016,(30):67.

[4]杨旭坤.高大挑空中庭防排烟设计探讨[J].低温建筑技术,2016,38(09):40-42.

[5]苏晓辉.某大型商业综合体防排烟系统设计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48):66-67.

论文作者:仲惠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  ;  ;  ;  ;  ;  ;  ;  

建筑防排烟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建议论文_仲惠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