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教材提高能力--论高考化学复习的有效策略_化学反应原理论文

回归教材,提高能力——谈新高考化学复习有效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策略论文,教材论文,能力论文,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纵观最近几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特点,发现试题往往以教材基础知识为切入点,突出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考查。因此,提高化学复习的有效性的方向必须要回归教材,而不是围绕各类试题展开题海战术。回归教材,提高能力,一方面,教师和学生要提高思想重视,防止产生重“题目”轻“教材”的做法;另一方面,还必须要研究回归教材复习的有效策略,防止学生阅读教材的低效性。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案例,谈谈新高考复习中回归教材的一些具体方法与策略。

1.改变教材知识呈现方式,突破复习的基点和难点

教材对知识的呈现方式,主要是以文字叙述为主。学生在长时间的阅读中,容易产生疲劳,并且在泛读教材中抓不住知识的基点、难点,阅读效率低。因此,引导学生回归教材的方法应该做一些改变,可以尝试改变教材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如对教材中的某些基础知识,可设计成类似试卷形式的问题组,对于教材中的难点,可设计成层层递进的问题组。这样,通过鲜活的实例,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导,可有效地突破教材的基点、难点。

【案例】溴苯的制备

制备溴苯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反应开始前已加入其中的药品是______。

(2)装在左侧分液漏斗中的药品是______。将该分液漏斗的旋塞打开后,在A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冷凝管B有上、下两口,冷却水从______口进入,实验过程中,欲使冷凝的物质是______。

(4)右侧分液漏斗中的物质在什么时间加入A中______其作用是______。

(5)要证明该反应是取代反应,最方便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图1

评注:新课程增加了制溴苯的实验,考虑到该实验所使用的试剂液溴和苯易挥发、有毒以及反应剧烈难以控制等原因,给实验演示带来一定的困难,教材对该实验做了一定的改进。复习时,紧扣溴苯制备的基础知识和创新点,设计成试卷形式的问题组,不仅可以提高教材知识呈现方式的新颖性,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时有效地把握教材的重点,做到真正去阅读教材,并在阅读教材中找到成就感。

【案例】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1)根据以上信息,判断AgX、AgY、AgZ 3者的溶解度(“已被溶解的溶质的物质的量/1L溶液”表示)S(AgX)、S(AgY)、S(AgZ)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

(2)若向AgY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gX固体,则c()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25℃时,若取0.188g的AgY(相对分子质量188)固体放入100mL水中(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4)①由上述判断,在上述(3)的体系中,能否实现AgY向AgZ的转化,并简述理由:______。

②在上述(3)的体系中,能否实现AgY向AgX的转化?根据你的观点选答一项。

若不能,请简述理由:______;若能,则实现转化的必要条件是:______。

评注:AgY与AgZ、AgX的相互转化,形式上是溶解性不同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实质上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第85页有一个定性结论:一般来说,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易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并且教材以沉淀转化为例来论证该结论。但这个结论在学生学习中易形成负迁移,造成思维定势:只能由溶解度大的物质转化为溶解度相对较小的物质。那么由溶解度小的物质转化为溶解度相对较大的物质,可不可行呢?教材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以溶解度更小的为例来说明。这是教材的一个难点,而这个实例在教学中常常被忽视。2009年浙江省高考理综试卷第10题的考查点就涉及到该结论,题干如下:25℃时,,判断在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能不能转化为?很多考生判断为“不能”。可见,在复习“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时,设计层层递进的相关题组,突破“沉淀相互转化”的难点,显得十分重要。

2.整合教材分散知识,完善学科知识结构

高中化学新课程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其中必修模块是选修模块的基础,选修模块是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与深化。必修模块内容涉及面广,几乎包括高中所有内容,但教学要求较低,相关内容在选修模块中都将进一步深化。所以,同一个知识点,会在必修模块、选修IA、选修IB中重复出现。在复习中应针对高三学生的思维特点,整合分散知识,通过整合复习,打破原来的模块界限,帮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连贯性与整体性,完善学科知识结构。同时,也可以避免复习内容的重复性,提高复习效率。

【案例】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整合复习

(1)从电解原理层次理解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

①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溶液中滴有酚酞溶液),对“溶液中首先变红的区域”有2种判断,你认为哪种正确?

判断①:因向阳极移动,故阳极区首先变红。

判断②:因在阴极区放电,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阴极区的浓度增大,故阴极区首先变红。

②如图①把锌片和铁片放在盛有稀食盐水和酚酞溶液的混合溶液的玻璃皿中,经过一段时间后,首先观察到溶液变红的区域是______。

③如图②所示,取一张用NaCl溶液浸湿的pH试纸平铺在玻璃片上,取2根石墨棒做电极,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b电极处的pH试纸上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④如图③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简易装置,电解一段时间后往______(填“蛋壳中”或“蛋壳外”)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检验碳棒上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______,蛋壳的作用是______。

(2)从化工生产层次认识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

⑤图④是离子交换膜法电解NaCl,水溶液原理示意图,试写出A~F进出口的物质名称。(注: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而不允许阴离子和气体通过。)

⑥氯碱工业中曾用石棉隔膜电解槽来电解食盐水,如图⑤即为石棉隔膜电解槽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a.产物A是______;产物B是______;产物C是______。

b.石棉隔膜能阻止______不能通过,但不能阻止______通过。

⑦(2009年宁夏卷)氯碱工业是高耗能产业,一种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的新工艺可以节(电)能30%以上。在这种工艺设计中,相关物料的传输与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的电极未标出,所用的离子膜都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a.图⑥中X、Y分别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分析比较图示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a%与b%的大小______;

b.分别写出燃料电池B中正极、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正极:______;负极:______

c.这样设计的主要节(电)能之处在于(写出2处)______、______。

评注: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原理及应用,在《化学1》《化学反应原理》《化学与技术》中均有涉及,每一种教材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也都不一样。《化学1》从常识上了解电解饱和食盐水的产物,《化学反应原理》从原理层次理解电解饱和食盐水,《化学与技术》则从氯碱工业为基础的化工生产层次认识电解饱和食盐水,注重化学原理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因此,在高考复习时,有必要整合上述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循序渐进地掌握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原理和应用。

3.挖掘教材细节,提升分类归纳能力

高中化学从必修到选修,教材的内容结构和处理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按照不同的模块和专题将化学知识进行编排,整体上淡化了化学的学科知识体系。在高三化学复习时,学生普遍感到化学知识零散,似无规律,难记难学。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回归教材,挖掘教材细节,合理地分类归纳知识,并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就显得非常重要。如对元素化合物由点到面的梳理、对某些化学理论知识的合并与串联、对某些化学仪器的功能归类与创新设计等,通过教材细节的挖掘与梳理,逐渐提升学生的分类归纳能力,学会自主学习。

【案例】玻璃长导管的作用

(1)指出教材(苏教版)实验装置中的玻璃长导管(虚线箭头指示)有什么作用?

(2)(2007年江苏卷)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溶剂、增塑剂、香料、粘合剂及印刷、纺织等工业。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和工业制法常采用如下反应:

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欲提高乙酸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等。

②若用如图2所示装置来制备少量的乙酸乙酯,产率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_等。

图2

评注:玻璃长导管在《化学1》《化学2》《有机化学基础》的实验装置中重复出现,在高三复习中,要引导学生从教材发散的实例中,认识到玻璃长导管的共同作用是冷凝、回流,再用求异的思维,细化到各装置中玻璃长导管各是冷凝什么,或回流什么,最后用迁移的思维,解决高考试题中“制备少量的乙酸乙酯,产率往往偏低”的问题。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解决元素化合物、化学基本原理、有机化学的知识点复习。

4.质疑教材改进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高中化学新课程使用了大量的新实验,某些实验还不是很成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也有一些已经改进的实验还可以进行再创新。教师要深入研究,把握教材中的这些改进点、争议点,引导学生分析优点和不足,使学生认识到部分实验的优越性、局限性。并以此为小课题,进行创新设计,从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根据新教材提供的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如下小课题的研究:制备NO的创新设计、制备溴苯的创新设计、制备的创新设计、启普发生器的创新设计等。再根据学生的实验创新设计,改编成化学试题或收集高考中此类较成熟的试题,供学生训练,会取得更好的复习效果。

【案例】依据“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创新实验装置”改编的题组

(1)(2008年北京卷)用图示①装置制备NO并验证其还原性。有下列主要操作:

a.向广口瓶内注入足量热NaOH溶液,将盛有铜片的小烧杯放入瓶中。

b.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塞好胶塞。

c.待红磷充分燃烧,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向烧杯中滴入少量稀硝酸。

步骤c滴入稀硝酸后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步骤c后还缺少的一步主要操作是______。

(2)用图示②装置制备NO并验证该气体为NO,请将有关操作补充完全:

①将活塞打开,从U形管的长管口注入稀硝酸,一直注到____________为止。

②关闭活塞,用酒精灯在______加热,当______时,立即撤去酒精灯。

③如果再将活塞慢慢打开,可立即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

(3)设计如图③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备NO并验证该气体为NO。选择下列药品完成实验,并叙述实验步骤。

药品:稀硝酸、稀盐酸、锌粒、石灰石。实验步骤: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固体;③向试管中倒入过量稀硝酸,并迅速塞紧带铜丝和导管的橡皮塞;④反应完全后,将导管插入试管内并接近液面;⑤将铜丝插入试管液面下与稀硝酸反应;⑥用注射器向试管内推入空气(氧气)。试回答以下问题:

a.步骤②、③制取的目的是______;

b.步骤④中“将导管插入试管内并接近液面”的目的______;

c.用注射器向试管内推入空气(氧气)的目的是______;

d.步骤④中还有一个缺陷,应作如何改进______。

评注:苏教版《化学1》第101页“观察与思考”栏目探究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④所示,是一个创新实验。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优缺点:Cu与浓、稀的反应在同一个实验装置中进行,既节约了药品又简化了操作。实验1:Cu与浓反应产生大量,现象明显,同时又排尽了装置中的空气,为实验2中Cu与稀的反应创造了无氧环境。实验2:从分液漏斗往试管中注入水,稀释浓硝酸,让剩余的Cu与稀释后的硝酸(即稀硝酸)反应,再通过排水法收集NO气体。其结论之一:Cu与稀反应生成的气体是NO,缺乏说服力。进而提出问题:如何设计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备NO,并验证该气体为NO。再根据学生的创新设计编拟题组,从多角度理解制备NO时排除空气干扰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开拓性。高考复习是高三学生对中学化学知识的再学习、再认识、再整合的过程,是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依据新课程实施中倡导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回归教材、提高能力是实施有效复习的重要途径之一。

标签:;  

回归教材提高能力--论高考化学复习的有效策略_化学反应原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