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用电需求不断加大,对于变电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电气变电运行安全管理过程中,要提高安全管理标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定期进行培训,提升专业技能与素养,一旦出现故障,能够及时分析并排除,保障电气变电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更好的满足社会的用电需求。
关键词:电气;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故障排除
1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
1.1提升维护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要加强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首先要提升维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培养。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电气变电运行涉及到众多的电力设备,因此发生故障的概率较大,这同时也增加了电气维修管理的难度和管理的复杂性。在变电运行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由于技术问题或缺乏责任感,很容易导致出现失误,造成电力系统的故障。所以,要提升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效果,首先必须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技术水平与责任感,在工作过程中认真对待,尤其是要加强对细节的重视,认真总结经验,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1.2落实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
加强思想培训教育,用黑板报、安全标语、事故教育录像、事故快报、安全简报等手段和安全活动、安全形势分析讨论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増强运行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奖罚机制,安全责任落实到位,通过量化、细化,使各项工作都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指标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使每个岗位都有一套完备的责任制和奖罚细则,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从而激发运行人员安全工作责任心。
1.3制定针对性防触电措施
在变电运行管理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触电现象,对于工作人员及周围群众生命安全具有巨大威胁。对此,要切实加强防触电措施管理,制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尽可能的避免触电情况的发生。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讲解以往发生的触电事故案例,督促规范操作,将人身安全放在首位。必须无电压操作,若自动重合闸出现故障,要立即检查相关线路,认真做好相关记录。
2变电运行中的常见故障
2.1一般性故障
所谓的“一般性故障”就是指日常出现的、常规性的故障,例如保险丝熔断、体系接地短路、断线等等。变电设施如果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此种故障,就会造成电子设备和小电流接地体系内的辅助线运行效果较差。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具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在运输以及配置方面存在电压不平稳的情况。如果辅助线端口位置电压过低,那么只凭借简单的报文功能无法有效判定设施潜藏故障,这时就需要利用其它方式来协助解析故障形成的原因,从而针对性的制定出相应解决方案。
2.2跳闸故障
对于变电运行来说,跳闸故障是较为常见的故障之一。一般情况下跳闸包括如下几种类型,分别为:电线跳闸、低压端开闭合器跳闸、三侧开闭合器跳闸等等。(1)电线跳闸故障电线跳闸属于较为常见的故障之一,造成电线跳闸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变电设施作业时间过长而造成电线方面的损耗,电线非常容易发生短路问题从而造成跳闸故障。所以需要对电线,特别是重点区段的电线实施全过程监测,有必要的情况下换上新的电线。(2)低压端开闭合器跳闸造成低压端开闭合器跳闸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受到变电设施中的母线、越级跳闸与开闭合器自身的限制。所以相关操作人员需要增强对变电设施的检测以及保护,对于某些故障需要从源头方面进行解决,要严格禁止完全通过主观意识进行判定,需要依照相关证据进行进行阐述。要重点关注变电设施运行情况和低压端维护检测方面,对于那些检测出故障的设施要进行相应的故障排除并做好记录。(3)三侧开闭合器跳闸造成三侧开闭合器跳闸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变电设施运转的内部因素,如果低压端保护出现误动作就会造成开关下达错误的指令,从而造成运转母线发生故障。对于保护开闭合器来说,其重要的功能在于减少电线在变电运转过程中受到的损伤,从而减少故障发生的次数,但是各方面的因素都会造成设备出现误动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此类状况,设施的技术维检人员应强化对变电设施的检测强度。
3变电运行过程中的故障排除
3.1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
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的原因多是由越级跳闸、母线故障或是开关误动所致,一般只需要检查二次侧或者一次设备,就可确定原因。因此需要对设备及线路进行认真检查,尤其是当主变低电压一侧出现过流保护时,线路电流若也同样出现此动作,则可判断是线路故障,而当主变低压侧出现过流保护时,则可能是由新路故障或者母线故障造成。此外,对于线路跳闸故障,需要根据保护动作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首先需要检查线路的CT和出口情况,若无任何异常现象,再对其他西路进行检查。
3.2一般性故障的解决措施
对于变电设备来说,其运行过程是非常复杂的问题,造成故障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为了能够有效降低故障的发生频率,需要按照不同类型的问题形成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例如保险丝出现熔断的情况下,电力维修人员需要对电力系统二次电压进行仔细的检查,要充分了解变电设备中所有保险丝的使用情况,如果发现保险丝可能存在熔断的情况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更换;对于由于系统接地而造成的短路问题,电力维修人员需要重点检查电力设备的质量和运行过程中的性能,找到故障发生的原因,可以对故障设备进行更换或者对运行方式进行更换;对于发生的断线问题,可以通过更换电线或者连接原有电线的方式进行解决。在电线连接过程中需要注意维修人员的安全问题,要将电闸关闭。
3.3要保证工作电源的稳定性
从以往实际故障检修经验可知,有效处理变电运行常见故障最为根本的保障就是防止变电运行过程中发生突然断电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确保工作电源稳定性方面,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1)可以将所需电压输入到一级交流稳压装置中,可以对不间断稳压的直流和交流逆变电源输入第一级的稳压隔离。(2)将第一级稳压装置中输出的220V交流电和变电直流系统输出的220V输入到第二级不间断稳压逆变电源中,同时在确保电源良好工作的基础上供给第三级电源。(3)第三级远传设备会获得质量良好、稳定的、持续的220V交流电,这样就能够确保在输入电源过程中直流和交流的有效切换,从而确保电源在故障发生过程中不出现损坏的情况,能够确保工作电源的稳定性。
3.4保证操作电源的安全性、可靠性
变电设备中采用的电源应该做好严格的控制,特别是采用的自动化遥信电源,一定要选取独立性的供电电源,如果条件允许还应该在设备上安装滤波电容,这样才能够大大减少电源波动的出现,从而确保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再者还应该将防雷设备、隔离器安装到设备的运动载波通道中,要保证设备的接地电阻控制在 0.5 Ω 以内。另外,还应该保证继电器、开关等辅助设备的质量,保证其能够有效捕捉到同步信息。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的正常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由此,加强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时排除其故障,对于提升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上内容就电气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故障排除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马汝祥.试述变电运行中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J].科技展望,2016,26(35):81.
[2]陈金鹏.分析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智能城市》杂志社、美中期刊学术交流协会.2016智能城市与信息化建设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I[C].《智能城市》杂志社、美中期刊学术交流协会:旭日华夏(北京)国际科学技术研究院,2016:1.
[3]梁永欣.浅谈变电运行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J].中国市场,2016(49):77-78.
[4]于力.分析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工作[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3):73-74.
[5]邓洁.变电运行的稳定运行及故障排除探究[J].电子世界,2016(23):166.
论文作者:王建朋,张家春,杜娟,王夏,尹子任,杨树峰,石丽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故障论文; 电线论文; 过程中论文; 发生论文; 电源论文; 设备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