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全管理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安全管理也是一项复杂、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的工作,需要全体参与方及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实际工作中可以从制度建设与管理措施的制定和采纳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安全管理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充足发展,建筑安全施工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危险因素,如果不能采取妥善的安全管理措施,则往往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妥善的安排,制定安全管理措施,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基于此,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为施工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
施工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重点关注的一项工作,主要是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减少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事故的发生。虽然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建筑工程的机械化与现代化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有很多的施工是机械完成不了的,依然离不开人力,并且在建筑工地的施工人员都是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他们的生命安全不单纯是自己的,更关系到一个家庭,所以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及其家庭的和谐是非常重要的。
1.2有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提高软硬件建设,在施工中引入先进技术,提升施工安全的保障力度。当前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工程单位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可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占据更多的市场,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减少企业的建设成本,有助于企业经济效益道德提升。
1.3促进社会发展
我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的根本目的是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可以有效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因为施工人员一旦出现事故就会带来很多的问题,不利于社会的安定与团结。
2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点
2.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目的是为了规范施工的安全管理,切实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管理指导原则。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是为了处理施工现场事故,而是为了更好的预防施工现场事故的发生,因此,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的重点在事故预防及应急方案上,施工管理层人员要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从事故发生的源头控制和预防,降低其对施工现场的损害程度,甚至避免损失。同时,要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施工检查,确保建筑施工的正常运行,规范化管理建筑施工现场的施工作业。施工现场的安全制度要充分落实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教育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保证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2.2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
建筑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体施工人员必须重视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首先,是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层人员的安全意识必须到位,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在施工项目开始前先策划和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和方案,通过会议和日常生产活动将施工安全意识灌输到每一位施工人员心中。其次,是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建筑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中有大量的劳务工人,他们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安全教育,安全意识相对较差,同时对施工现场的新设备、新技术不够了解,不能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因此,必须对建筑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施工技术的高低都应该成为施工人员招聘的基本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意识培养要贯穿于建筑施工项目的全过程,形成经常化、制度化的安全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生产。
2.3材料管理
首先,对施工中使用的材料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与清点工作,保证材料质量的合理性;其次,严格按照图纸以及设计流程完成施工操作,避免因施工操作不标准带来的质量问题,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再次,对于施工的材料,相关人员应按照标准要求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应用到施工作业中来,并控制施工中材料的使用情况,减少材料的浪费;最后,明确了解施工材料的性能和使用范围,避免乱用错用,保证施工质量。
2.4强化劳务用工及监督工作
①在劳务用工方面,建筑工程中施工人员往往以农民工为主,但农民工整体安全意识偏差,且施工人员流动性偏大,必须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管理措施。需要签订相关的安全管理协议,同时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按照相关要求实施入场三级教育制度,提升安全管理效果;②落实有效的监督,保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在安全制度制定后,如果没有完善的监督工作,则很难保证安全生产。这就需要设立监督管理部门,确保监督制度落实,避免施工人员存在侥幸心理。每一个阶段都必须认真落实相关责任,通过职能划分确定责任,采用统一性的监督管理,做好安全宣传工作。对于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通过曝光,引起相关施工企业的重视。
2.5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购买的机械设备都不一定是全新的,并且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设备多少会出现损耗。因此,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执行报废老化设备、及时维修破损器械,定期检查和保修,强化设备的防护装置。其次,还要备足和定期更换施工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具,如专门的防护服、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网等。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施工环境的变化,注意自然条件,确保工地的安全度,保障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万一安全事故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建筑施工企业还要做好应急救援工作,首先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抢救培训,保证事故发生时员工有经验去应对、规避事故的风险;其次还要建立一套应急救援措施,保证在事故发生时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地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
2.6不断提升施工技术水平
施工企业必须引用先进的施工技术,通过施工技术构建安全水平,为建筑工程各道工序能够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对于已经落后的施工设备必须进行淘汰,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引入先进的技术成果,提升施工技术。同时,定期对施工设备机械进行检查、维护,消除潜在的危险,为建筑施工人员提供安全保障。当然,施工企业必须能够加强经费投入,设立专项基金,用以采购、预测、预防等方式,安排好安全防护措施,进场时必须佩戴相关的安全装备,在现场中张贴安全标语,切实维护施工现场安全。
3结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需要施工企业认识到进行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制定出更加科学和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制度,让其为施工人员提供一定的安全指导工作,从而不断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经济价值,最终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爱云.论建筑施工中如何做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的防范措施[J].居业,2017,21(8):12-14.
[2]郭百岁.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策略分析[J].环球市场,2016(34):295-295.
[3]李悦.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房地产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7,13(1):114-115.
[4]王彬,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浅诉[J].中国科技投资,2018,26(11):54-55.
论文作者:吕少刚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事故论文; 安全意识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