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两个教学案例谈教科书使用的建议论文_徐岩

由两个教学案例谈教科书使用的建议论文_徐岩

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徐岩

教科书作为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自然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甚至有一段时间被奉若神明,而在新课改之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科书只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素材,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囿于教材,照搬全部内容、机械讲授。下面结合两个教学案例,谈谈我对教科书使用的两点建议:

一、关注教科书前后内容的有机联系,教学穿插进行,不要机械分割一一解决。

在小学三年级(下)数学教学中,“笔算除法”一课,教科书首先给出例一,“计算42÷2”,这一内容,教师采用让学生分小棒的方法,一边分,一边进行列竖式,由于学生这方面的经验不同,所以在学生中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另一种是。这时就给教师出了一个难题,如何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呢?此时,有的教师直接告诉学生为什么第一种不对,第二种对,这样的教学,虽然教师讲的明白,但是学生只是机械记忆,没有转化为内部认知,这样的学习毫无意义;有的老师是让学生讨论,通过合作探究,比较两种方法哪种好。这在实际教学中又衍生出三种情况,其一是觉得第一种好,原因是这种方法简捷,细细思量,学生的这种认知“有理有据“,但这是错误认知,势必造成返工教学;其二是第二种方法好,但为什么是这样,学生说不清,只是由于教科书上有样例,所以学生这么认为,第三种情况是讨论无果。其实,此处不用马上进行区分,只要立刻给出例二,“计算52÷2“。当学生计算过程中遇到认知冲突时就会深刻体会到为什么我们选用第二种方法,而不选用第一种方法,这样的问题解决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发生过程,并且是自己解决了问题,不但解决了数学问题,同时在这一问题就觉得过程中发展了认知能力,这样的学习才是有价值和意义的。

二、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增补,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小学三年级(下)数学教学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一课,教科书给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王老师要买12套图书,每套图书14本,问一共多少本?”这是学生未知的知识,因此教师给出“点子图”,让学生通过点子图计算出图书一共多少本?有了点子图,学生开始自己研究,很快便有了结果,可是虽然结果相同,但是大家的方法却不一样,于是教师让学生研究,哪一种方法最好。最终,学生提出五种方法,第一种(如图1):均分四部分,每部分为6◊7=42,总计42◊4=168;第二种分成两部分(如图2),一部分为14◊10=140,另一部分14◊2=28,总计140+28=168;第三种(如图3):分成四部分,一部分为10◊10=100,一部分为4◊10=40,一部分为2◊10=20,一部分为2◊4=8,总计100+20+40+8=168;第四种(如图4):均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14◊6=84,总计84◊2=168;第五种(如图5):平均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12◊7=84,总计84◊2=168。接下来,对五种方法进行比较,选出最好的方法,通过一番争论,最终大家确定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最好,它符合两个标准,一是简捷,计算步骤少,二是好算。可是这第一种方法并不是我们需要的,怎么办?教师此时登场,在一阵渲染简捷和好算后,大家对于第一种方法更认可了,于是教师再提出如何计算19◊13=?的问题,依然让学生用点子图的方法,这下运用第一种方法的同学可遇到困难了,而运用第二种方法的同学却迅速找到了答案,到此,方法选择结束,教师继续后续教学。

在我看来,这五种方法的讨论非常重要。我们必须要知道如何教会学生用竖式计算乘法并不是学校教育的重点,而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的过程才是重要的,尤其是让学生利用点子图自己找到解决方案,我们常说,教育不是告诉,教育是“开启心智”,啥叫“开启心智”,像今天知识的探究过程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智,因此,教师不能简单的呈现教材内容,还要进一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学会增减内容,为“开启心智”服务。

其实,第三种方法也很好,这是“有趣的印度数学”介绍的十几乘十几简便运算的原理,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通过比一比看谁算的快,并进行“留白“这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就更好了,真正实现教学在“课外”这一目标。

论文作者:徐岩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  ;  ;  ;  ;  ;  ;  ;  

由两个教学案例谈教科书使用的建议论文_徐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