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主动发展。《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是唤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的前提。学生在课堂中不只是倾听者、接受者、被训练者,而是作为一个主动参与者、实验者、探索者加入进来的。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显示其主观能动性,他有优点要展示,有想法要表述,有问题要暴露,他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反复认识自己,修正自己,使自己得到发展。在以上认识的指导下,我通过围绕学生展开活动,从这几方面进行“活动教学”的探讨。
一、精心组织教学活动
1.注重指导,使活动能顺利操作。对学生的指导,要从活动方法、活动要求、活动过程的组织等方面进行,使学生先学会操作,再从操作的过程中学会知识,逐步形成能力。“小组学习”是我们常用的活动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们学会了合作探讨,培养了一种集体精神。但是,如果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不巡视、不深入、不启发,只是在等待一段时间后要求结果,那么,这种活动就流于形式了。所以,活动前要有明确的要求,活动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有选择地加入到小组学习中,收集学生活动的情况,对于不会的、偏离方向的,及时启发引导。学生的活动中,老师不是旁观者,或者说不介入,而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参加到活动中去,做好指导。
2.创设活动,使活动形式与实际情况相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兴趣偏好等等。
(1)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不同的教学形式。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有切身体会的内容,适宜表演活动。一些社会事例,则更多地侧重于搜集采访和交流活动。例如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中“行行出状元”学习单元,在该单元的教学中,我采取了“采访搜集+交流”的活动形式,大大地开阔了的学生的视野。
(2)根据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学生的品德形成是螺旋上升的,学生的知识形成有其阶段性的不同。应根据学生知识形成阶段设计活动。例如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学期与下学期中都有对家庭生活关注的内容,上学期的要求是体会父母工作的艰辛和不易,下学期则侧重于学生对家庭生活的参与和对父母家人爱的表达。因此,上学期适宜开展观察和交流活动,而下学期开展实践汇报活动更为合适。
(3)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多具直观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有趣、有情的活动贯穿教学过程,是有效的组织方法,如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学生逐步提出较高的要求,加强意志、情感、动机等的培养,不仅给学生提供外显的直观活动,更要注意思维层次方面的活动的开展,如开展尝试活动、整理活动、探究活动、辨析活动、自学活动等。
3.反馈信息,及时整理活动安排。在活动教学的探究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况。及时调整,是积极的应变方式。
分析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我常反省其中的原因。如果是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那一定是我的教学组织中有什么失误,如果是个别学生的情况,我要从其活动过程中分析其方法的问题,还是哪个环节的问题。而且,我希望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暴露问题,能交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是最好的途径。
二、恰当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现代化教学手段已悄然走进课堂教学,给其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小学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强化了教育效果。《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就可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的魅力。
1.自制软件,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采用恰到好处的导入方法,可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最佳的预备状态,乐意学习。现代化手段有其独特的优势,它能创设适宜的环境气氛与相应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的情感。在实践中,我常常利用电教媒体的声像直接感染学生,导入新课。例如“行行出状元”的教学中,我穿上状元服、戴上状元帽,录制了开场白:“在下状元先生,听说现代社会也有一些人被称为状元,同学们,哪种人可以被称为是现代状元呢?”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营造了浓厚的探索学习氛围。
2.精选像带,突破重点,明理悟道。明理,是《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依据教材的特点,让学生明白课文内容是什么,并进一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现在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而现代化教育技术具有直观、形象、吸引人的优越性,利用多媒体,可以把文字教材中一些抽象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以形象、具体的画面呈现出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安全每一天”的教学中,将一些安全标志制作成动画形式,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
3.音像感染,激发情感,升华认识。激情,是指根据教学的要求,在学生学文明理的基础上,激发其道德情感,使认识得到升华,产生正确行为的内驱力,为转化为道德行为奠定情感基础。激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一首歌,可以是一束鲜花,可以是一封电子邮件……在“家庭因我更美丽”的教学中,课堂行将结束时,我播放了歌曲《我爱我的家》,使学生感情得到升华,许多学生眼含泪花,跟着乐曲一起高歌。
4.摄制特写,指导辨析,知行统一。《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效果如何,关键是看学生能否把客观要求内化为自我的精神需要,实现知行的统一。这是教学的深化阶段。在这个阶段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对错美丑,增强他们的是非辨别能力。
论文作者:金凤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8月第28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6
标签:学生论文; 品德论文; 过程中论文; 社会论文; 形式论文; 状元论文; 直观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8月第28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