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迈向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建筑工程规模随着日常生产生活需求普遍扩大,建筑面积和数量日益增加。然而,由于建筑工程在建设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施工过程中具体情况,分析问题所在,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工程质量管理能力,才能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我国建筑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远稳定发展。随着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当中建筑工程项目开展规模也在不断加大,整个工程开展周期正在不断降低,同时在建筑工程开展过程当中,慢慢展现出了更加复杂化和系统化的施工方式。因此,在工程开展过程当中必须要对整个工程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以此可以充分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稳定开展,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远稳定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1、建筑工程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的问题
1.1、施工过程中存在隐患因素
建筑工程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应当着眼于施工过程,强高提高对施工过程监督的有效性。有些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各种安全管理与监督机制落实不足,没能按照建筑工程施工图要求进行标准化的施工操作。由于工程规模较大,工程周期长,涉及的技术复杂,有些施工管理人员没能强化施工细节管理,不能针对施工细节与隐蔽工程的需要进行深入的工程监督。例如,有些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流动性大,现有的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施工人员不熟悉信息化环境下的专业施工操作方法,因此影响施工的整体质量。还有的建筑工程施工队伍的专业管理人员培训不足,工程管理人员与监督人员配合不足,导致工程未按照要求施工,监督人员未能及时反馈信息,因此影响工程的总体质量。还有的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忽略了安全管理的细节,没能按照程序进行严格的安全审查,导致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较大。
1.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意识弱化
在目前的发展阶段,关于工程的监督管理人员在个人职业素质方面仍有待提高。在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体系与企业的不良行为是以两种不同管理体制进行分开管理,两者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流,因此,大部分的企业管理者在工程的质量安全方面缺乏安全方面的意识,没有在源头展开监督管理,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弱化。另一方面,工程的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意识,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所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泛,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经济发展以及各类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知识,目前我国的监督体系缺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建设,监督团队的整体职业素质达不到规范的标准条件,在实际的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管理人员的执法能力与工程项目的监督体系不同步,这也是导致建筑工程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因素之一。
1.3、由于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比较低
通常情况下,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及综合素养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和建筑质量,部分建筑企业给与监理人员的工资过低,不重视监理人员,没有定期开展安全培训,缺乏监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所以,建筑企业应当加大对监理人员的投资力度,重视培养监理人员的各项技能。另外,多数工作人员本身的专业技能不足,缺少实际操作能力,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工作时没有端正的态度,各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严重不足,很难提高工作能动性,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建设质量较低,安全监督管理没有相关标准,导致安全问题频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2.1、建立健全的建筑质量管理制度
现阶段,建筑行业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大,建立健全科学的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和制度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和能力。建立科学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和制度,能促进施工单位的工程建设顺利性和安全性。对于项目上的管理层人员来说,要重视工程现场各种安全、质量事故发生的情况,检查事故报告,按相关程序处理事故。另外,施工企业管理人员也要根据国家相关的管理规定提高自己的管理素养,遵守国家相关制度,才能从基础上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
2.2、建立起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系统,实现工程信息的科学化管理
通过高效的信息化系统的运用,可以针对建设工程施工单位的各种信息进行储存和保管,同时将整个建设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的重要施工数据,录入到计算机系统当中进行保存,通过这种处理方式大大提高了整个工程管理工作效率和重要数据的安全性。另外一个方面来讲,通过建立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保证整个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让企业在施工过程当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以及在社会企业发展过程当中的竞争优势,帮助企业在建筑市场当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通过对全新的信息化监督管理模式的有效应用,建筑施工单位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和信息共享,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一个公平公正和开放性的建筑施工环境,企业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和个人的利益之间形成挂钩,保证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流程当中,时刻注意质量监管工作的落实,以此来保证建筑工程的长远稳定发展
2.3、完善监督管理制度
提高建筑工程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性。还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制度。首先,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建设需要缺乏建筑工程施工的重难点,在有效的技术保证下对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制度进行修订,保证施工管理体系运动的科学性。其次,还要加强各部门的配合工作,落实安全与质量监督的责任,明确各部门应当履行的监督管理义务,促进各部门积极配合开展好建筑工程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第三,还要提高执法工作水平,注重相关技术人员要针对性的做好项目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注重认真分析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的问题,积极创新安全与质量监管的方式,运用信息化的方式方法提高监管的有效性。第四,进一步对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必要专变,组织专业的监管团队,基于风险防范机制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2.4、建设高素质的施工现场安全质量监督管理队伍
建筑工程施工本身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对建筑施工人员的要求较高,建筑施工的安全质量管理需要一定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因此各区域要提把建设安全质量监督管理作为重点进行,利用专业的安全质量监督管理队伍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管,这就需要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对建筑工程的流程全面了解,主管部门要定期开展培训,针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管理人员,在审核合格以后,进行相应的监管,保证施工现场所有的施工人员都能够重视安全质量管理,为安全质量管理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束语
提高建筑工程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有效性,还要构建完善的建筑工程安全与质量监督体系,创新建筑工程安全与质量监督的科学方法,在加强工程信息传递有效性的基础上,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工程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毅.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20):167-168.
[2] 李东晔.安全质量监管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9(20):211-212.
[3] 周丽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的现状与改革[J].建材与装饰,2019(20):216-217.
[4] 劳永乐.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技术管理[J].居舍,2019(20):136.
[5] 罗国艺.建筑工程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体制的改革[J].居舍,2019(20):144.
论文作者:柴春宝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监督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质量监督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