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衣食住行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住的要求,无论是民用还是工业用建筑都渐渐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人工挖孔桩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他以其具有大承受力的优势在很多建筑工程和设计单位中受到很大的欢迎,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技术。本文将结合这么多年以来对于人工挖孔桩的观察和工程实践,分析在这项技术对于工程中的应用,提出一定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工程项目;人工挖孔桩技术;施工应用
人工挖孔桩相较于机器来说有着许多优点,最明显的是其施工方便、速度较快、而且不需要大型机械搬运时的那些经历,在运用人工挖孔桩技术在真正的工程中,比起普通的木桩具有抗压能力强的优点,而且对比于木桩造价相对来说也有所降低。基于这种优势,人工孔挖桩技术在工程、公路以及民用建筑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但是相较于机械挖桩孔来说,人工的挖桩孔还有着一些缺点,人工的劳动强度大,在井下的工作中有时工作条件太过恶劣额,所以保证员工福利和安全尤为重要。
1人工挖桩孔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1.1人工挖桩孔的特点
人工挖桩孔的特点很多,其中包括优点,但是也不可以忽视它的缺点。人工操作的技术来说对于技术的要求相对来说较高,但是这项技术操作较为简单,施工方便,并不需要大型设备的帮助就能达到较高的标准。在单体来说,单桩的承受能力就足够高,而且在单桩打完之后还可以直接去检查外形的尺寸和持力层情况,其受力能力与抗震能力都是十分优秀的。而且人工打桩的占地面积所占较小,在打桩的同时可以有多桩同时进行,施工速度相对来说较快,减少了设备施工的花费,从此降低工程造价,使工程利益最大化。但是与此同时,人工孔桩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且在孔桩的打造环境条件很差,每一个人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劳动力度,所以保证这些工人的安全和健康对工程总设计师来说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1.2适用范围
人工孔桩技术适用范围广泛,在一些地质恶劣的环境中,比如有着鹅卵石、姜结石以及少量砂的黏土中,在桩直径超过八百毫米的无地下水或者地下水较少的黏土中尤其适用。这种人工孔桩技术在黄土层中也十分吃香,采用深度一般在二十米左右,可在这些土层上建造高层建筑、公共建筑。但是在一些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这项技术就不适用,在一些涌水量较大的冲积地带及一些河水下游的淤泥地也不宜使用。
2人工挖孔桩技术施工的应用
2.1施工要求
因为大多数的施工环境较为恶劣,在矿井之下进行施工时,应该注意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只有完善好准备工作,做好员工的健康保障,才能确保一次工程的顺利进行。在桩基施工之前需要先有人员保证降水、挡土以及护坡等的工作并进行安全保护工作的再次确认。由于挖孔桩的工作量大并不能做到一次性将工作完成,所以在这时就要保证员工休息,在一段工期结束后安排轮班,以此来保证每一个工作完成进度,同时如果在每次遇到不良地基土时也能保证工人的最好思考模式,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法。
在焊接钢筋笼时应该注意其直径可以比木桩小140毫米左右,在固定钢筋环筋与主筋焊接时应该注意差距。而且在焊接时也应该固定住防止在焊接时不稳而导致错位走动,如果变位就会对工程造成严重损失。人工挖桩孔的技术并不算太难,但是对于一些小细节的把握才是这项技术的难点重点,每一个挖孔桩的工人都应该去注意这一点,在施工之时尽力保证误差量在规定范围之内。
桩挖到规定的深度或者是持力岩层的时候,都需要通知给相关的一些单位,并要求他们进行验收、检验,待他们确认桩合格之后才能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灌之前一定要将孔底的沉渣以及碎屑全部清除,与此同时,还要将孔内的积水全部抽干,桩身的的混凝土必须要进行连续的浇灌,并且还要分层进行振捣。当桩或者是扩大头之间的净距离小于1.5倍桩或者扩大头的直径时,就必须要采取隔一段跳着挖等等措施来保证施工的安全。
以强风化的岩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时,相邻的桩的底标高度之差不能大于桩扩大头之间的净距离。因为场地内的基岩起伏比较大并且有一些岩石夹层,因此在施工当值需要注意了解基岩埋深的变化规律,一定要准确地判断好持力层,相邻桩先对较深的进行施工,后对较浅的进行施工。
3人工挖孔桩的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
凡是遇到相邻间距小于两倍的桩身直径的,就一定要隔桩进行施工,并且还要在后施工桩开始挖之前,先施工的桩满足了强度的要求并且已经浇灌了混凝土的,经过抽芯检验合格之后,在对上部分结构进行施工,施工程序分别是:场地的平整→放线校准→确定桩位→架设电动基芦或者支架→准备所需设备→边挖边抽水→每次下挖的清理。校核桩孔直径以及垂直度→架设护壁的模板→浇灌混凝土→拆模后下挖,当到达微风化的一定深度之后就需要让勘测单位去对钢筋笼进行验收→清除掉孔内的积水,将桩芯灌注混凝土并要达到设计顶标高。
放线、定桩位以及高程:根据建筑物测量和控制网的资料以及桩位的平面图,来测定桩位的方格控制网以及高程基准点,并且以此来确定桩位的中心,同时又要以桩位的中心作为圆心,以桩身的半径加上护壁的厚度作为半径,来画出上部分的圆周来。又要撒上石灰线来当做桩孔开挖的尺寸线来,当桩位线确定好之后,还要经过监理复查,待合格之后才可以开始挖孔桩。
当开始挖第一节的桩孔土方:开始挖桩孔时应当从上到下逐层开始挖,先开始挖中间的土方,之后再向周边扩展挖掘,从而有效地控制桩孔截面的尺寸,每一节开挖的高度应当依据土质以及设计图纸而确定,通常都是以0.9m~1.2m为宜。
支护壁模板以及放附加钢筋:为了防止桩孔壁发生坍塌事故,又想保证安全施工就一定在成孔时设置护壁,其种类有两种砼,包括素砼和钢筋砼,同时以现代浇钢筋砼护壁为最优,其可与土壁进行紧密的结合,其整体性以及稳定性均为最佳,护壁的厚度以及砼的强度一定要满足设计的需求,护壁的模板一定要采用拆上节支下节重复并且周转使用,模板之间需要使用卡具等连接,同时也可以在每一节模板的上下端各自设置一道圆弧形的,用槽钢或者是角钢制作的钢圈来支撑一下,同时顶紧模板,防止模板收到张力而产生变形,并且方便进行操作。第一节的护壁需要高出地面150mm~200mm,护壁的厚度需要比下面的护壁厚度增加100mm~150mm,以便于挡住土和水,桩位轴线以及高程都需要标定好第一节的护壁上口。
检查好桩位中心轴线以及标高:一定要在地面上设计十字控制网、基准点,同时又要将桩控制轴线、高程测到第一节的护壁上,每一节需要以十字节对中,吊线锤作为中心来进行控制,要用尺杆寻找圆周,并且利用基准点来测量孔的深度。
4 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挖孔桩具有很大的优势,它具有很大的承载力,并且凭借这个特点得到了许多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认可,这确实是一种既经济又使用的一种基础形式。工程项目的施工中控制好人工挖孔桩的技术,就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关强,王志浩,贾一凡等.人工挖孔桩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民居,2014,(24):309-309.
[2]李茂英,曾庆军.人工挖孔桩工程量清单分析及计量规则细化完善研究[J].建筑技术,2014,45(3):261-264.
[3]范正根,米亚琼,舒超超等.逆向排水沉井式护壁在人工挖孔桩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16,47(7):634-636.
论文作者:韩幼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技术论文; 挖孔论文; 钢筋论文; 高程论文; 工程论文; 模板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