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县自然资源局 山东济南 250400
一、居住小区停车问题的缘起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民经济的日益增长,房地产市场日趋活跃,各种各样的居住区相应建成。而在一些已建成的居住小区的使用过程中,停车与交通问题成了难以解决的主要问题。已建成的居住小区是按照现行居住区规范设计的,其日照间距往往是按当地冬至日作为标准控制的,建筑密度较大,容积率大多在1.2以上,停车位设置较少。所以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在日益强调居住区设施配置、环境设计的今天,房地产开发商已由想方设法增加容积率转变成为追求小区的居住质量,降低容积率,增加停车位,增加绿地,从而更适宜居住。
二、调查范围及现状
2.1调查范围:
基于对小区停车问题的思考以及对济南部分小区的调查与分析,我们选定济南佛山苑小区作为此次调查的主要对象。佛山苑小区位于济南市千佛山西侧,北靠泺源大街,南至文化西路,西与朝山商业街毗邻,是全国第二批试点小区之一。该小区占地面积11.38公顷,建筑面积 17多万平方米,楼群57栋,总共2264户,总人口数达7471人。
2.2现状分析:
作为全国的试点小区,在九十年代初佛山苑小区因用地功能合理,设施配置齐全,住宅院落布局有传统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该小区内设置的停车位(地上停车位)为69个,其它还有零星的分布在单元楼前面的临时停车位,但是规模都太小而且太分散。而没有足够的停车位,迫使居民不得不将车停在宅前绿地、路旁,严重影响交通,侵占绿地,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有的单元楼前甚至停了十几辆车,严重影响居民出入。而停在小区干道边的车辆,占用了已经不太宽裕的道路行车路面,阻碍了小区内的车辆通行,有时甚至会引起交通堵塞。
三、佛山苑停车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由停车数据分析可知,休息日小区内停车量最高的是中午,中午停车平均值为245辆;工作日小区停车以早晚为多,早上停车平均值为184辆,晚上停车平均值为217辆。4
四、调查分析后的思索
4.1小区现有停车问题
影响小区的整洁统一,无法则乱,任何事情都应有“法”依循,有一定的制度来制约,小区停车亦是如此,小区内对停车问题没有统一的制度和要求,势必会造成乱停车现象。
车辆的随处停放,增加了许多不安全因素,车与车、车与人之间的碰撞的几率大大增加,给车辆的自身保护带来问题;另外,停车得不到统一的管理,丢车、车辆被损坏的事件屡有发生,给车主造成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损失。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就经常看到“停车落锁,防止被盗”、“此处停车易被盗,请停到停车场”等警示牌。
4.2造成现在小区内车位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小汽车拥有量大大增加,小区内部缺乏足够的停车空间,小区在设计时曾考虑结合沿泺源大街和文化西路城市公共地下停车场及南门地下人防工程,设置机动车停车场,但现有的状况是泺源大街及文化西路城市公共地下停车场已经不能满足其外来车辆停放,更不用说小区内居民家用机动车的停放。南门现在已经建设了泉城广场,泉城广场地下空间已做商业用途,根本无法给小区提供停车位。居民购车的目的是为了出行快捷方便,停车远离住宅必然会延误时间,其使用情况当然不会很好,这就造成了居民为了方便将车停在宅前绿地上,住宅楼间的公共空间被停放的私家车占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佛山苑小区靠近济南中心商业区,外部的车辆便通过小区的出入口进入内部,小区中心道路两侧停放了大量的外来车辆,且有部分货运出租车长期在此停放,影响了小区内居民的安全及出行。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小区的物业管理不够完善,小区并未与周围的街区有效的隔离,造成小区级道路基本成为衔接城市干道的支路,大量的外来车辆随意穿越小区,乱停乱放也就无法避免。
4.3就近停车
调查显示,有70%的人习惯将车就近停在楼前,认为停车位离家太远,用车不便。我们是否应考虑这部分人的意愿,就近设置部分临时停车场。
4.4集中停车
现有停车位只占居民拥有车辆的30%,而有20%的车主希望将车停在集中停车场,因此解决矛盾的最根本问题还是要建立一个集中大型的停车场地。
五、由点到面的启示
在对佛山苑小区停车问题的调查过程中,由于当时对小区的停车问题缺乏长远预测,造成现在不适应居民生活的要求,出现了严重的车“满”为患的状况,从而失去了往日的光辉。佛山苑小区现在能提供的停车位是69个,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将来小汽车的数量势必会继续增加。在现有条件下,小区的停车问题就如此严峻,那么从长远看,矛盾将会更加突出。
从根本上说,佛山苑小区只有适当减少其他用地,才有可能规划出足够的停车面积,才能适应未来小汽车进入家庭的发展趋势。那么,这么多的地面停车面积又该从哪里来呢?在小区内各项主要规划用地中,公建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都是保证一个小区安全、方便、舒适、优雅的重要因素,为了适应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几类用地都是不能减少的,那么,只有让出小区的居住用地,即增大住宅间的日照间距,拉大住宅与住宅间的距离,减小容积率,这样就可以空出足够的用地给停车使用,既不会侵占绿化和道路用地,又能满足人们的停车要求。
在一些高档社区的开发中尝试降低容积率,增大绿地率和加建地面停车位。这些做法不仅提高了小区的环境质量,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空间;而且又适应人们的行为规律,迎合了住户就近停车、方便生活的要求。
六、改善佛山苑小区停车问题的几点意见
6.1将小区与朝山街相连的两个次入口封闭,禁止机动车通行,只允许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过。而机动车则有小区主入口进入小区。并且在主入口加设保安室,禁止外来车辆随意出入小区。
6.2 在小区宅间院落内设置停车场就近停车。目前,佛山苑小区有部分院落即采用这种方式(如一区17号楼等)。这样对停车位可以采用出租或买断的形式,只有本院的车方可停入,既方便又安全有秩序。
6.3 从远期发展来看,扩建停车场才是改善小区停车问题最根本有效的方法。选定一处合理的地段集中扩建停车场,并加派管理人员,统一收费,加大管理力度,同时应做出硬性规定:如不准在路边绿地处随意停车,要停在指定的场地等等。
6.4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小区靠近朝山街的一部分公建,居民的利用率比较低,商业利润也较低,因此可以考虑拆除这一部分公建,作为扩建的停车场用地。而且这部分用地面积较合理,可满足长期发展,位置也相对独立,对居民干扰较小,使用较为方便
七、结语
居住区的规划建设应当以居民的需求作为设计的出发点,不能一味迎合开发商的要求,以降低居住环境质量为代价,降低日照间距标准,提高容积率。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提高固然可以多建住宅,但人口密度的相应增加也需要配置更多的停车位、绿化等设施,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所以无论从已建成小区的使用情况分析,还是从分析各用地之间的关系着手,加大日照间距,降低容积率,减小居住建筑密度,才是解决地面停车与绿化矛盾的关键。
女
论文作者:韩 兵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小区论文; 停车位论文; 佛山论文; 居民论文; 停车场论文; 车辆论文; 容积率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