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监理论文_李峰

浅谈建筑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监理论文_李峰

汉中市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陕西汉中 723000

摘要:本文章阐述了型钢混凝土结构特点,并就施工各阶段的监理及过程质量控制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管理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建筑;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监理

型钢混凝土(SRC)结构是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一种主要形式,由于其具有构件截面积小、承载能力高、刚度大及抗震性能好、可增大跨度、增加使用面积和层净高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大跨度结构和地震区的高层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在此,本文就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监理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1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1.1型钢混凝土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承载力较高,约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1.5-2.0倍。由于承载力的提高,可使构件截面尺寸减小,利于减轻结构的自重,增加使用空间和降低层高。

1.2型钢混凝土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其刚度较大。

1.3型钢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特性,能大大改善钢筋混凝土受剪破坏的脆性性质延性,因而其抗震性能明显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

1.4与全钢结构相比,型钢混凝土结构可大约可节省1/3左右的钢材,降低了造价。

1.5由于混凝土可以作为型钢的保护层,劲性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耐火性,无疑要比钢结构好得多,它比纯钢结构具有更大的刚度和阻尼,有利于控制结构的变形和振动。

1.6型钢本身是劲性承重骨架,具有较大的承载力,能承受构件自重和施工荷载,可将模板直接悬挂在钢骨架上,省去支撑,加快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周期。

2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

2.1在进行施工监理前,监理工程师应将监理工作程序、质量标准和要求明确告知承包商,并建立健全工序报验制度、材料检验制度和施工单位现场质量检验制度。

2.2监理工程师应严格审查承包商呈报的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等,审查施工方案的切实可行性、人员资质符合性、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健全度、计划进度和工序安排的科学合理性。

2.3监理工程师应严格审查施工设备、人员的实际配备情况,检查钢结构制作厂家专业技术人员与吊(安)装进场人员数量是否满足现场实际施工的需要。

2.4监理工程师应审查所准备的施工机械设备、测量仪器是否都处于完好可用的状态并经鉴定合格。

2.5监理工程师应对各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检查各种钢型材、板材、焊条、螺栓等材料的质量合格证、试验报告并予以认可。即:①型钢钢材的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冷弯试验、冲击韧性合格等应符合使用要求。②焊条的强度应与主体金属的强度相适应,焊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14957《熔化焊用钢丝》的规定。③高强度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与技术条件》的规定。

3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理

3.1钢骨加工控制要点

1.梁、柱钢骨均采用焊接型钢,其制作工艺流程为:放样→下料→钢板除锈、调直、整平→精密气割→精调、整平→打磨→拼装→施焊→超声波探伤→翼板矫正→精密钻孔→产品验收→合格出厂。

2.焊接前应将焊接面的油、锈清除,其焊接质量应满足一级焊缝质量要求,不得有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其他一般部位的焊缝应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并应达到二级焊缝质量等级要求。

3.工字形和十字形钢骨柱腹板与翼缘、水平加劲肋与翼缘的焊接,应采用坡口熔透焊缝,水平加劲肋与腹板连接采用角焊缝。

4.在焊接过程中应对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焊接顺序、焊接位置等进行检查,有焊缝缺陷的,应及时予以处理。

5.型钢钢板的制孔,应采用工厂车窗制孔,严禁现场用氧气切割开孔。

6.钢材切割前应将母材清理干净,在下料口进行划线,切割后去除切割熔渣,并将各构件按图编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钢骨现场安装控制要点

1.钢结构的安装顺序为:安装主梁――安装次梁――安装悬挑梁。每根主钢骨梁(GGL2)分为三段现场连接,均采用腹板螺栓连接,翼缘板焊接的连接方式,次梁、悬挑梁与主梁采用全焊接的方式。

2.在钢骨吊装前,应依据设计图纸弹出控制线,对钢构件的轴线位置和标高控制线进行全面复核。

3.在吊装前,应先将钢构件表面的铁锈、泥土、油污和其他杂质清除干净。

4.在安装型钢骨架时,监理工程师应进行旁站监理,检查吊装就位、临时固定措施、高强螺栓连接及焊接连接是否符合要求。

5.钢骨柱就位过程中,应在测量仪器监视下,利用钢丝缆风绳、管式支撑、千斤顶等工具对柱垂直度、水平位置进行校对。在安装完成后,应再用经纬仪测定垂直度,要求其位置精确、垂直度无偏差。

6.钢构件采用高强螺栓连接,用扭矩法施拧高强螺栓,分初拧和终拧两次完成,初拧扭矩根据试验确定为终拧扭矩的50%。施拧次序从节点板的中央,辐射形式向四周边缘对称地进行,最后拧紧终端螺栓。

7.在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时,若高强螺栓不能自由穿入时,应调整构件之间的间距,保证钢构件的安装误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若仍不能穿入时,则应进行扩孔或更换连接板。扩孔的最大孔径应小于1.2倍螺栓直径。

3.3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工程控制要点

1.钢筋绑扎工艺流程为:布置钢筋马凳→梁下部钢筋上层筋连接就位→利用钢筋短头将下部筋分排(直径与钢筋排距同)→梁上部钢筋连接就位→布置梁箍筋→钢筋绑扎、定位。

2.在型钢下翼缘焊接倒T形钢筋马凳,马凳采用ф20@2000,T脚与翼缘中线位置满焊,T脚高度根据主筋保护层厚度计算得出。

3.钢筋混凝土梁与型钢混凝土柱连接时应优先采用梁中所有钢筋从型钢翼缘侧边通过,在腹板中开孔贯通的连接方法。

4.由于柱的纵向钢筋不能穿过梁的翼缘,因此柱的纵向钢筋应设在柱截面的四角或无梁的部位。

5.型钢混凝土梁中的型钢应伸入邻跨钢筋混凝土梁中,伸入长度不应小于1/4梁的跨度。

6.在梁柱节点部位,柱的箍筋应在型钢梁腹板上已留好的孔中穿过。在穿过的过程中,由于箍筋无法整根穿过,则须把箍筋分段,再用电弧焊焊接。不宜将箍筋焊在梁的腹板上。

7.目前,在高层建筑现浇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经济效益较显著的模板体系有:无支撑模板体系、升梁提(滑)模体系(如上海金茂大厦和重庆民族饭店的型钢混凝土结构)和外挂脚手升降体系等。

8.对于模板工程,监理工程师应重点检查模板的加固情况。当采用型钢构件作为模板支撑时,应由设计单位核算钢构件是否满足施工荷载要求。

3.4混凝土浇筑的控制要点

1.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坍落度检测和和易性外观检测,要求混凝土坍落度宜为(180±20)mm;水灰比不大于0.4;宜采用C40的高流态混凝土;粗骨料粒径宜为5-20mm,含泥量小于1.0%。

2.在浇筑的过程中,宜在型钢梁一侧下料,用振捣器向另一侧赶,直至另一侧出现混凝土再在两侧同时振捣,从大梁的中间向两端平行推进。

3.柱体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振捣,分层厚度宜控制在1000mm以内,其间隔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4.混凝土浇注时,必须使用小直径振动器;型钢梁下部梁外模,也必须使用振动器进行体外振动。

5.振捣时,应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将振动棒上下略微抽动,以使砼上下振捣均匀,严防漏振、少振和欠振,避免过振,确保型钢混凝土结构整体浇筑质量。

6.旁站监理时,应重点控制柱梁接头部位和钢梁的翼板板底部位(透气孔大小及其位置、下料高度、振捣均匀性、振捣点位、不能碰动钢柱梁、翻浆情况等。)

7.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振捣时间,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不再出现气泡为标准,以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预埋管等。

8.为确保型钢混凝土结构充分振捣密实,在节点加劲板角部合理开孔,孔径ф200~150mm,保持砼内部合理振捣流动,排除节点加劲板下部空气。

9.应适当延迟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常温以24h为宜。在混凝土拆模后,立即覆盖麻袋片并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面湿润为准,以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纹。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型钢混凝土结构具有承载力大、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结构局部稳定和整体稳定性好等优点,值得大力推广应用。但由于型钢混凝土结构是近期建设部推广应用的十项新技术、新工艺之一,且节点形式复杂、钢筋密集、施工精度高,要更好地促进其应用,则应进一步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做好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和施工过程的监理,加强对施工各个环节的监督和检测,以有效控制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承东.浅谈型钢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施工[J].山西建筑,2011,(8).

[2]孙吉会,张永山,崔俊章.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8,(4).

[3]陈雅琳.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技术初探[J].安徽建筑,2009,(06).

论文作者:李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8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监理论文_李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