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及管理措施分析探讨论文_梁宇航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及管理措施分析探讨论文_梁宇航

大唐四川川北电力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水利水电工程不仅水水资源的调配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能够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以及管理措施进行了研究,进而全面提升水利水电工程质量。

关键词:水利水电;质量管理;施工技术

前言:水利水电工程即将水能转变成为电能,之后通过变压器的转化,以及输电线路,传递至电网当中。水利水电工程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进一步保证其施工质量,必须对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进行研究。基于此,对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及管理措施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在根本上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的重要作用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就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相比于其他工程项目而言,水利水电工程对施工质量的要求比较高,且施工现场的环境更为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除严格把控施工材料质量关之外,还必须按照工程设计的实际目标,选择最佳的施工技术,并且在严格遵守施工标准的前提下,进行施工[1]。其二,为了进一步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必须对其施工现场进行专业管理,进而来为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提供保障。总的来说,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较大,施工流程繁琐,任务量繁重。因此,施工单位必须从思想层面上意识到施工技术与管理对工程质量的重要性,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与最初的设计目标相适应,进而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并为其功能发挥打下良好基础。

二、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分析

现阶段,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其中,以预应力锚固技术、坝体填筑技术以及坝体防渗加固技术等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具体来说:

(一)预应力锚固技术

预应力锚固技术主要分为预应力锚固以及混凝土预应力拉锚固这两种,是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稳定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技术,其不仅能够对工程的整体架构进行加固,同时还能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日常维护中。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通过预应力锚固技术,能够缓解并降低施工位置的受力载荷,进而有效防止裂缝等质量问题的出现。与此同时,将预应力锚固技术与GPS技术进行融合,还能够提高锚固施工方向与深度的准确性,进而增强锚固质量,确保预应力能够更好的作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结构与岩基,从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2]。需要注意的是,预应力锚固技术的应用需考虑一下几点:第一,在预应力锚固技术应用前,必须对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以及其他结构之间协调性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最佳的施工标准。第二,需要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合理确定锚杆的数量、锚固载荷等重要参数。

(二)坝体填筑技术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坝面的流程化作业,是坝体填筑技术的关键环节,其不仅可以对坝体的面积进行充分考量,同时还可以保证施工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的安全性与便捷性。但是,坝体建筑技术的实际应用,需要对工程的实际施工现场与施工环境条件进行分析,特别是工程施工当地的气候环境,以免其对坝体建筑技术的应用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同时明确具体的施工流程。若施工现场环境较为特殊,则可以对施工时间进行有效控制,进而有效防止其他外部环境因素,为坝体填筑施工带来负面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坝体防渗加固技术

当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自然环境条件较为恶劣时,为了确保工程实际效用的发挥,必须应用坝体防渗加固技术,来全面提高坝体的稳定性。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帷幕灌浆或者劈裂灌浆坝体对坝底、坝肩进行施工,使坝体的内部形成稳定性较强的防渗结构,进而有效防止坝体出渗现象的发生,提高坝体稳定性[3]。需要注意的是,在劈裂灌浆的过程中,必须对坝体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保证两排灌浆孔布置的合理性,确保主排孔与副排孔两孔分错交布,同时将孔距控制在3m至5m的范围之内。

三、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措施

(一)建立健全安全施工制度

安全施工制度是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性的重要措施。因此,在工程施工正式开始之前,必须综合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工程建设的目的所在,进而建立健全安全施工制度,为工程施工安全提供保障。首先,施工单位需要站在整体的角度,系统性的建立安全施工制度,并明确施工流程。同时,在安全施工制度建立完成之后,还要对制度的可实施性以及低成本性进行分析。其次,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彻查。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流程比较复杂,流程繁多,加之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相对较低,处理不当便会出现质量问题,进而影响工程的施工进步与施工质量。最后,还要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应急预案。施工单位需要对工程施工可能出现的突发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聘请专业人员制定多种应急预案,进而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二)全面提高施工人员专业素质

为了更好的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为其施工流程的有序进行提供技术保障,必须全面提高相关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具体来说:第一,正式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负责人需要明确施工流程的重点与难点,由专业知识比较全面、技术水平较高的施工人员,负责施工难度较大的施工流程;第二,强化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4]。施工单位需要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同时邀请专家人员负责培训,确保施工人员通过培训能够全面了解并掌握施工方法、施工技巧与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第三,完善相应的考核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是保证施工人员行为操作规范性与标准性的重要途径,能够防止施工人员违反施工规范,或者出现无故旷工等现象。

(三)增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

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行水平与应用效果,也是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施工单位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增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5]。(1)保证“两票与三制”的贯彻落实,保证工作内容的准确性,特别是操作票与工作票的内容;而“三制”即缺陷管理制、巡回检查制、交接班制,相关负责人需要安排专业人员监督其内容的贯彻实施。(2)着重关注施工机械的操作管理。通过建立机械运行评价制度,及时且精准的掌握不同机械设备或者仪表的工作状态,有效防止操作失误等现象的发生。(3)对施工机械设备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找出故障的原因以及规律,进而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有效避免故障的发生。

结论

水利水电工程不仅规模大、施工周期较长,且应用的技术比较复杂。这种情况下,为了有效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降低施工安全隐患,必须对其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准确分析,特别是关于施工技术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按照工程最初设计的目标,用最佳合适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本文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的重要作用进行介绍,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同时对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其功能的正确发挥,进而为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春华.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措施研究[J].低碳世界,2016,15(35):137-138.

[2]马立嵩.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7(09):226.

[3]金玲.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低碳世界,2017,40(10):109-110.

[4]邓红燕.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4(29):219.

[5]蒋宗宝.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6,27(04):129.

论文作者:梁宇航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及管理措施分析探讨论文_梁宇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