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普通外科 河北张家口 075000)
摘要:目的 针对罹患小儿疝气的患者施行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抽选我院在2011年6月到2013年7月两年之间收容诊治的44例罹患小儿疝气的患儿,并将这44例患儿平均分成两个组类,即观察组和对照组。针对观察组的患者,施行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方法,针对对照组的患者,施行疝气带加压保守治疗的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儿病症改善的状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5.65%,观察组的患儿治疗时间较短,相关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针对罹患疝气的患儿,应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效果更优,能够减少患者的治疗时间。
关键词:小儿疝气;手术治疗;加压疝气带
小儿疝气是临床治疗中较为普遍的病症,此类病症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命健康。患儿在玩耍和剧烈活动中很容易出现腹股沟部位肿块,患儿在哭闹之后,腹部压力也会导致其腹股沟肿块。小儿疝气在一两岁的婴幼儿中病发几率很高。一些家长担心患儿接受手术会对患儿造成损伤,只愿意接受保守治疗,然而,保守治疗的治疗时间较长,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抽选我院在2011年6月到2013年7月两年之间收容诊治的44例罹患小儿疝气的患儿,采取小切口手术治疗后,疗效极佳,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在2011年6月到2013年7月两年之间收容诊治的44例罹患小儿疝气的患儿,并将这44例患者平均分成两个组类,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有23例患儿,对照组中有21例患儿。10例女性,患儿的年龄在2.6岁到5.9岁之间,患儿年龄的平均数为2.86±2.91岁;34例男性,患儿的年龄在3.2岁到6.4岁,患儿年龄的平均数是3.51±2.72岁。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在治疗时不存在器官功能障碍的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儿在病症情况、性别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中,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针对对照组的患儿,施行疝气带加压方法保守治疗的方法,在患儿的腹股沟管部位进行加压,固定疝气带。患儿在洗澡时可移除疝气带,擦净身体之后再进行加压安装。一个治疗周期是一个月,总共治疗两个周期。针对观察组的患儿,应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方法,所有患儿均施行全身麻醉,在患儿的腹横纹处切一小切口,切口的大小在2厘米到2.5 厘米之间。找到内侧的疝囊并进行游离到达颈部位置。为了确保手术顺利,在切除疝囊时可用丝线将疝囊颈部进行贯穿高位结扎。施行止血工作之后,把睾丸和精索复位,并进行缝合。在分离疝囊时,确保患儿输卵管的完整,防止出现意外事故,导致不必要的事故。术后对患儿进行抗感染治疗,按医嘱适当进行止痛治疗。
1.3疗效标准
痊愈:治疗后症状全部消失,对患儿活动无任何影响。显效:患儿在治疗之后,病变体积减小。有效:患儿在治疗之后,病变处消失,但是患儿在活动时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阻碍。无效:患儿在治疗后,临床病症情况没有得到改善。
1.4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儿手术治疗后有效为22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95.65%;术后出现感染患儿1例,无病情复发患儿。对照组患儿保守治疗后,有效患儿为13例,无效患儿8例,治愈率为60.90%,其中有5例患儿保守治疗2个疗程后病情无变化或加重,转为小切口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见表1。
3讨论
小儿疝气也叫”脱肠"婴幼儿是高发人群。主要是因为婴幼儿在出生时其子宫圆韧带或者男性的睾丸并没有完全地降入阴囊鞘状突当中,使患儿的卵巢、小肠、网膜、输卵管等进入鞘状突内部,从而形成腹股沟疝。患儿在疝气发病后其腹股沟内侧会出现可复性的肿块,当患儿在哭闹、咳嗽或者用力排便时肿块就会出现或增大;而当患儿平躺时肿块会逐渐缩小甚至消失。大部分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行痊愈,而无法自行痊愈的患儿需接受手术治疗。
小儿因腹膜鞘状突没有完全关闭,加之腹部过多用力、使劲排便、过度哭闹、奔跑等使腹腔内的压力增加,此时在阴唇或阴囊上方可看到包块,按压能够回纳进腹腔;小儿疝气多无明显不适,一旦病情进展,肿块下坠至阴唇或阴囊会导致患儿活动、行走不便,严重时甚至嵌顿而无法还纳,导致严重后果如肠坏死等。治疗小儿疝气较为常用方法为小切口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由于患儿年龄小,腹股沟部位尚未发育成熟,运用横切口能减小对患儿损伤[2]。但存在一部分患儿家属认为患儿年龄太小不能实施手术,便进行保守治疗。加压疝气带虽然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治疗时间长,对患儿造成约束和痛苦[3]。对治疗无果患儿只能再接受手术治疗,既延误病情增加手术治疗难度,也为患儿增添双倍痛苦。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经手术治疗后治愈率为95.65%,治疗后未出现复发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在手术过程中应充分了解患儿腹股沟部位解剖层次,因手术切口较小,避免产生手术意外。术中还要对周边器官进行保护,减少出现损伤几率。手术结束后避免让患儿用力哭闹或滥用止痛剂,以免增加腹压使伤口愈合延缓。综上所述,运用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疗效较好,减短整体治疗时间,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运用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痴气,疗效较好,减短整体治疗时间,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相晓东.小儿疝气手术112例临床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12):84-85.
[2]董加仁.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90例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6(18):112-113.
[3]夏春晓.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182-183.
论文作者:张伟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6
标签:患儿论文; 疝气论文; 小儿论文; 手术治疗论文; 对照组论文; 腹股沟论文; 肿块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