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应该多一些诗意、多一些文化、多一些思想,不仅仅能解决数学问题,还能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给人以文化上的浸润、给人以精神上的冲击,还能解决战场问题、物理问题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以此引领学生学得有滋有味,一次次推开课堂之窗,一次次欣赏到更美的数学风景。
关键词:数学文化 聚焦学生 情境创设
数学,不仅仅是符号、数字、概念和公式;数学,更是一种文化。这其中包括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和数学史料,无不是数学文化的一部分。比如,有关圆的知识,可以从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墨子的“圆,一中同长也”中去了解,也可以从《周髀算经》的“圆出于方,方出于矩”中去感受。那么,如何在高中数学渗透数学文化呢?
一、凭借数学故事,聚焦学生聚焦
实践多次证明,单向灌注和机械传输只能令孩子们昏昏欲睡,只有创设浓浓的情境氛围,打造以“情境、参与、体验”为基本特征的智慧课堂,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多方面地锻造、滋养和提升。为使教育的目标这枚鹅卵石更完美,教育需要水一样的“载歌载舞”。高中数学教学亦然。适当地引入数学趣闻,让课堂和教学多一些文化因子,或能打造“载歌载舞”的数学课堂。
二、巧用数学文化,解决疑难问题
都说“问题是数学的灵魂。”直接抛给学生某个问题,其实在“悄悄地”剥夺了学生的诸多权利:记忆被激活的权利、经验被印证的权利、自主设计问题的权利……与其这样,不如结合某个趣味性典故或恰如其分地渗透一些数学文化元素,以此打开学习的学习,而学生的“学打得越开,教师的教也就有更多的契机和切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正弦定理》的学习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质疑问难:
300多年前,法国有两个天文学家首次测出了地月之间的距离大约为385400km,那么,他们当时是怎样测出来的吗?(他们利用几乎位于同一子午线的柏林与好望角,先在柏林测量月亮与地面的夹角,再到好望角测量夹角,再计算两地之间的距离,从而算出了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385400km。)现在我们只需一架水平飞行的飞机便可测出山的高度,你可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还有,交通警察是怎样测出正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速度呢?
从“地月之间的距离”到“山的高度”,再到“汽车的速度”,不仅仅是理论上的“由点到面”,更是实践中的“由此及彼”。这样的提问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内到课外、从点到面,一下子活泼泼地点燃了学生的兴趣之火。而且,这样的质疑问难,不是从纯粹的理论中来、不是从冰冷的数字中来,而是从饶有趣味的数学文化中来。引领学生“走进”法国、走进历史、走进文化、随着学习空间的不断敞开,“正弦定理”所具有的文化版图和数学原野的边界在不断扩展,学生探究的触角伸得更远。这样的质疑问难打开了学生的多重视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师生何乐而不为呢?
三、渗透文化因子,延伸数学视野
任何课程都自有它的“生成空间”,高中数学亦然。而且恰恰是这样的“生成空间”,引领着学生跳脱出来,在一个更为活泛的领域内与数学文化对话,与现实文化对话,与数学的本质思想对话,而这不正是教师渗透数学文化的真实体现吗?关键就在于孩子们的思维是否在数学文化的介入、渗透和应用中得到了真正的拓展?最重要的是,这种文化因子的渗透是仅仅运用在本课的学习当中,还是已经在更高的层面上有了新的结构性把握与跨越性提升?
比如,在《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的教学中,可以引领学生做一些“本行之外下功夫”的事情:
1.欣赏一首关于向量的诗歌,再让学生在课外动笔写出自己对向量的感受。
2.《战国策》中“南辕北辙”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数学课中“欣赏诗歌”,从“历史典故”的蛛丝马迹中发现数学的影子,让那些“视数学为猛虎”的文科生多了一份亲近之感、平添了几多惊喜。千万别以为,数学课堂上仅仅是数学思维操在律动;其实,课堂上每一个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在律动,而且,诸如数学文化、数学思想、数学传统、理想精神等等更像“看不见的手”,左右着课堂教学的层次和学习的境界。
是呀,就让数学从“严、深、高”的理论高坛下下来吧,多一些诗意、多一些文化。让文科生和理科生“双双惊喜”,不也是数学课堂中应有的风景吗?想想,数学问题不仅仅能解决数学问题,还能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给人以文化上的浸润、给人以精神上的冲击,还能解决战场问题、物理问题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样的境界不正是新课程所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吗?
参考文献
[1]王荣 做水还是做槌[J].教师月刊,2016,(8):14。
[2]林茶居 文晖中学的课堂辩证法[J].教师月刊,2013,(1):20。
论文作者:张泉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月总第16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数学论文; 文化论文; 学生论文; 给人以论文; 还能论文; 质疑问难论文; 课堂论文; 《教育学》2019年1月总第16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