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形成_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邓小平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形成_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邓小平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形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民主政治建设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指出: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成就的经验,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政治上发展民主的成就是在邓小平的民主政治建设理论指导下取得的。这个理论不是凭空提出来的,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背景。这历史背景就是社会主义各国由于忽视切实的民主建设造成的严重后果,其现实背景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在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之际,探讨这个理论的形成是很有意义的。

出发点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把争取民主作为革命任务的中心本质。在这一时期,邓小平在民主政治理论方面就达到了很高的造诣。例如,他在1941年发表的《党与抗日民主政权》中,在论述“三三制政权”时,尖锐批评党内缺乏民主习惯以及以党治国等错误观念时,指出党对政权的正确的领导原则,是指导与监督,而不包办,不是党权高于一切。这些论述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建国以后,从1949年到1956年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较快的时期;1956年,苏共20大又揭露了斯大林肃反扩大化的错误,开始暴露了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弊端和忽视民主建设带来的严重后果。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1956年召开的八大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方面有一个较大的发展。邓小平在大会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对健全党和国家民主生活、从国家制度和党的制度上作出适当规定以加强对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关于反对个人崇拜等,作了当时历史条件下最精辟、最深刻的论述。

开始形成的标志

这个理论的正式形成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事实上的主题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开始的。报告阐述社会主义民主问题有如下一些特点:

1.从解放思想这个全新的角度提出民主问题。这个报告有四个部分,其前两个部分是:一、“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二、“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这里不仅表现出邓小平对民主问题的重视,而且提出民主问题的角度十分新颖。这种新颖并不是为了故意求新,而是从全新的角度来思考当时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当时的情况下,要完成拨乱反正,要在正确的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辟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首先需要一个思想解放运动;发扬民主则是思想解放的必要条件。因此,从解放思想的角度提出民主问题正是抓住了当时政治生活的焦点。如果说,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那么,从解放思想的角度提出民主问题,则同样是邓小平的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

2.从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思考民主问题。邓小平在拨乱反正的同时,就深入地思考经济体制改革及其同民主建设的关系问题。他在这个报告中说:“我想着重讲讲发扬经济民主的问题。现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计划的大胆下放,否则不利于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实行现代化的经营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当前最迫切的是扩大厂矿企业和生产队的自主权,使每一个工厂和生产队能够千方百计地发挥主动创造精神。”为此,“要切实保障工人农民个人的民主权利,包括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注:以下引文选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 第145、146页;)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后来越来越成为邓小平民主建设理论的中心内容。

3.着重从制度的层次上提出民主问题,指出:为了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保证决策的正确,必须使民主制度化和法律化。这个观点的提出应该是形成邓小平的民主建设理论的最主要之点。过去,我们不是没有强调过民主问题,但总是没有解决问题。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着重在作风的层次上讲民主问题,而没有着重从制度的层次上讲民主问题。正是通过这一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邓小平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和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注:以下引文选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6页。)这一点我们在后面还要讲到。

正是上述三点标志邓小平的民主建设理论开始形成。

基本命题的提出

1979年,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明确提出了他的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基本命题:“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如果说,在这以前,着重从解放思想的角度提出民主问题;那么,这个基本命题则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基本任务及其如何实现的角度提出的。如果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和列宁早就提出的思想,那么,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则是一个崭新的命题。邓小平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在经济上实现现代化,在政治上发展民主政治,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基本任务。这两大任务又是密切相关的。正是在重新认识这两个基本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当然,民主化和现代化一样,也要一步一步地前进。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注:以下引文选自《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8页;)这里,不仅从社会主义的角度提出民主问题,而且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角度提出民主问题。前一句强调的是民主是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后两句话强调民主的发展又同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发展是相关的。

这个命题的明确提出有两个重要背景是需要我们注意的:第一,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错误的倾向,纠缠于过去的个别历史事件,迷恋于算旧帐。而邓小平则认为拨乱反正的目的应当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把大家引向解决面临的任务。在务虚会议前夕,他强调“国内现在最大的政治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心一意奔向四个现代化。”要实现现代化就要“发扬民主,充分发挥人民的智慧,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只有在民主的基础上,才能克服官僚主义、长官意志。”(注:《邓小平思想年谱》第113、114页。)在务虚会议以后不久,1979年6月, 在谈到即将召开的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时又说:“国际上认为中国有个新的开端,不但指四个现代化,还有加强民主和法制。总之,我们这次会议不要纠缠过去历史上的个别事件,不要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导到另一方面,放松了我们集中解决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各方面的问题。概括起来,一个是四个现代化问题,一个是民主和法制的问题。”(注:《邓小平思想年谱》第122页。)在这以后, 我们党把现代化和民主化及其相互关系放到了突出的地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体性的认识。同年9月, 在叶剑英的国庆讲话中对这种认识作了如下表述:“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注:《重要文件选编》第89、90页。)在这里,民主不是可有可无的手段,而是重要的目标和必要的条件;不仅是理论,而且已经成为必须为之奋斗的纲领。

第二个背景是,这篇讲话针对刚刚冒头的从右的方面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错误倾向,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了既继续解放思想,坚决发扬民主,又要克服一部分群众特别是一小部分青年中间的思想混乱,邓小平说:“我们过去对民主宣传得不够,实行得不够,制度上有许多不完善,因此,继续努力发扬民主,是我们全党今后一个长时期的坚定不移的目标。但是我们在宣传民主的时候,一定要把社会主义民主同资产阶级民主、个人主义民主严格地区别开来,一定要把对人民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结合起来,把民主和集中、民主和法制、民主和纪律、民主和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注:以下引文选自《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76页。)正是在这时,邓小平对我们所需要的民主的性质、内容和意义作了明确的规定。

纲领性的文献

邓小平说: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的确如此。在“文化大革命”之后,拨乱反正同僵化的政治局面发生严重的冲突之时,提出的改革包括政治体制改革是十分自然的。但是当时还没有条件全面地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在这以后,我们党确定了一系列政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拨乱反正也即将完成,政治体制改革开始起步,全面提出和阐明这个问题的条件已经成熟。1980年8 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深刻总结了历史经验,提出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比较完整地形成了他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

在这个讲话中,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得到了明确的阐明。他说: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和其他制度,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并且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党和国家各项制度究竟好不好,完善不完善,必须用是否有利于实现这三条来检验。”(注:以下引文选自《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2、323页;)在这里, 高度的民主和人才的造就被列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三大目标中,而这三大目标没有政治体制改革是不可能达到的。

在这个讲话中,原有体制的主要弊端和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得到了充分的阐明。他说: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这些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就要严重地脱离广大群众。在这个讲话中,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被作为整个体制改革的关键加以强调。他说: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各方面的制度,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是实现这个任务的关键。

在这个讲话中,通过历史经验的总结,更加深刻地阐明了民主制度化和法律化的思想。他说: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如果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我们今天再不健全社会主义制度,人们就会说,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所能解决的一些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反而不能解决呢?”“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注:以下引文选自《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3页;)

在这个讲话中,提出了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他说:上面讲的种种弊端,多少都带有封建主义色彩。现在应当明确提出继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重点是切实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注:以下引文选自《邓小平文选》第2卷, 第333页。)

在这个讲话中,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问题提出,是全面和审慎的。他在强调政治体制改革紧迫性的同时,阐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长期性。他说:这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这个任务,我们这一代人也许不能全部完成,但是,至少我们有责任为它的完成奠定巩固的基础,确立正确的方向。他在强调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必要性的同时,阐明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必要。他说: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涣散党的纪律,而正是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纪律。在中国这样的大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不可设想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

这篇文章是我党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

改革战略的制定

1984年中共中央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制定,标志着中国的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随着全面改革的展开,经济体制改革越来越遇到原有政治体制的障碍。邓小平以极大的注意力来研究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的关系,阐明了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改革战略。其中最集中的是1986年9月到11月的几次谈话。

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体制改革中面临的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课题。邓小平说:“这个问题太困难,每项改革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广泛,很深刻,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需要审慎从事。”(注:以下引文选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6页。)政治体制改革又是最敏感的课题,它不仅涉及到敏感的意识形态问题,而且稍有不慎就容易被敌对势力借题发挥。如果在这样一个敏感的问题上掌握不好火候,就会出大乱子:改革过快,会引起社会动荡,导致翻船;改革慢,其他改革搞不下去,也要翻船。在这样一个最重大、最困难、最敏感的课题上,邓小平作出了创造性的回答:选择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优先、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战略。

一方面,邓小平强调在政治体制改革中保持稳定的重要性。他说:“中国正处在特别需要集中注意力发展经济的进程中。如果追求形式上的民主,结果是既实现不了民主,经济也得不到发展,只会出现国家混乱、人心涣散的局面。”“我们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但匆匆忙忙地搞不行,搞西方那一套不行。”“民主是我们的目标,但国家必须保持稳定。”(注:以下引文选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4页。)同时,他又从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必须相适应的角度阐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他说: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得基本顺利。但是随着改革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障碍。其中重要的是政治体制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

他不是从如何实现形式的民主来谈政治体制改革,而是着重从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角度,阐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和目标。他在9月3日的谈话时说:改革的目的总的来说是消灭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的积极性。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11月9日的讲话中, 又更加具体地把目标归结为如下三条;第一,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这里说的活力主要是指领导层干部的年轻化。第二,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效率不高同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作风拖拉有关,但更主要的是涉及党政不分。第三,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他着重从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角度来思考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他说,我们首先要确定政治体制改革的范围,弄清从哪里着手。要先从一两件事着手,不能一下子大干,那就乱了。具体些说,改革的内容,首先是党政分开;第二个内容是下放;第三个内容是精简机构。

他强调改革不能照搬西方那一套。他说:我们不能搬用资产阶级的民主,不能搞三权鼎立那一套。搬那一套非乱不可。

至此,邓小平的民主政治建设理论已经比较完整地形成,但不是终结。邓小平的民主政治建设理论,也像其他理论一样,是从实际出发,为解决实际问题,经过深思熟虑以后,恰如其分地提出的。因此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如何像邓小平那样,不失时机地总结新经验,根据实践提出的新要求,发展邓小平的民主建设理论,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标签:;  ;  ;  ;  ;  ;  ;  ;  ;  ;  ;  ;  ;  ;  ;  

邓小平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形成_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