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谈绿色化学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蒋澄一[1](2021)在《凸显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课例——以九年级沪教版“环境污染的防治”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出现的学生对绿色化学理念认识中存在的不足,以及"环境污染的防治"传统教学中对科学价值观的缺失等问题,通过创设真实的实验、工业和生活情境,在拓宽知识的广度和培养思维的深度的基础上,引导初中学生循序渐进地构建绿色化学理念,初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高志标[2](2021)在《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绿色化”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聚焦热点,它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本质体现,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和学科教材编写所遵循的“以素养为本”的育人理念。自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上将“绿色化”提出以来,“绿色化”环境、“绿色化”生活和“绿色化”生产等问题获得高度关注。在此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是化学学科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的有效途径,是从传统的“以学科知识教授为中心”转型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模式的必然趋势。而在已报道的实践文献中尚缺乏系统的相关策略梳理。本课题将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分析实验“绿色化”的基本特征、育人功能,梳理“学科核心素养”与实验“绿色化”的理论关系,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绿色化”教学策略模型,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阐述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具体策略。本课题主要内容由六个章节组成,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一是阐述选题的背景,二是分析相关研究现状,旨在阐明选择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指出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绿色化”教学策略研究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最后梳理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章研究的理论依据。本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研究概念的界定,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实验“绿色化”、教学策略等概念进行理论阐述。二是理论基础,主要是论述建构主义理论,STSE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及其对实验“绿色化”的教学策略启示,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绿色化”教学调查。本章主要是确定访谈对象,明确访谈目的,编制访谈提纲,分析访谈结果。第四章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绿色化”教学策略。本章主要是撰写实验“绿色化”教学策略,为一线教师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活动,提供一些参考。第五章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绿色化”案例研究。本章主要从实践的角度,列举实验“绿色化”案例并进行分析。第六章总结与展望。本章主要强调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绿色化”教学策略研究的总结,从教学策略实施的意义、效果及发展方向做了相应的阐述。
戚嫣然[3](2021)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绿色化学观的进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习进阶自从在科学教育领域被正式提出后,就逐渐成为当今国际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它是围绕着某一核心概念所展开的、用于描述学生认知发展从低水平向高水平依次进阶的学习路径,因而只有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课程,才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核心概念。随着绿色化学环保新理念的提出,绿色化学教育逐渐被研究者们所重视,国家也在逐步推动和普及中学绿色化学教育。尽管有关绿色化学教育和学习进阶的研究较为丰富,但将两者相结合所进行的研究却比较少。尤其在我国,将学习进阶理论应用于中学化学绿色化教育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的。因此,本研究尝试着将学习进阶理论应用于基于中学生绿色化学观培育的教学中,设计更贴近学生认知发展特点的绿色化学教学方案,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绿色化学观念的形成与完善。本课题所研究的内容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四点:一、查找、收集并整理国内外有关学习进阶理论和绿色化学教育方面的研究。二、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中学化学教材,提取出“绿色化学观”在中学化学中的核心概念。三、构建“绿色化学观”进阶水平框架,并基于此开发测试工具。随后对上海市某高中高一年级学生进行测试,再根据测试结果提出绿色化学教学策略与建议。四、以《硫的氧化物与酸雨防治》为例,将“绿色化学观”进阶框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结合教材内容及教学要求,构建进阶水平框架,开发基于学生绿色化学观培育的教学案例。选择两个“绿色化学观”测试结果相近的班级,一个班作为实验班采用进阶教学方案,另一个班作为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案。教学完成后对两个班进行测试,通过分析测试结果,检验学习进阶教学方案是否对培育学生绿色化学观有积极作用。通过测试结果分析可得,与传统教学方案相比,采用进阶教学方案的学生整体所得均分更高,并且对于不同水平对应下的题目,也是进阶教学后的学生整体答题情况更好。由此可以看出,相比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案,基于绿色化学观培育的进阶教学设计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该方案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且有助于学生建构绿色化学概念、形成并完善绿色化学观,这也为教学过程中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一条合理的途径。
李凯[4](2021)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价模型研究》文中指出《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开展“素养为本”的化学教学,然而,“素养为本”的化学教学开展情况如何,必须借助于教学评价才能了解。以往的教学评价研究多从教师的“教”出发开展教学评价,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本研究在梳理过往研究的基础上,从“教”与“学”两方面出发构建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评价模型,并编制问卷开展实证研究,得出研究结论并给出教学改进建议。为了构建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评价模型,通过理论演绎与文献梳理,确定了开展高中化学教学评价应当从教师“教”的评价与学生“学”的评价两方面入手。在“教”的评价方面,通过梳理界定教师教学能力的概念、内涵与构成要素,在借鉴过往教学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化学课程标准,厘定出了开展“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教学应当具备的核心教学能力体系,其维度要素由科学制订化学教学目标的能力、选择和组织化学教学内容的能力等六种能力构成。“学”的评价方面,依据开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达成情况评价,公认的最权威的评价标准——2017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所载的学业质量水平,将其四级水平进行整合,形成了高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要素。模型构建完成后,在借鉴PISA测试和过往教学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2017版新课标中的学业质量水平等相关内容,编制了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能力测查问卷和学生核心素养水平测查问卷。研究者在济宁市的四所高中,通过教研员、校领导推荐等方式选取了四位化学教师及其任教的八个教学班作为问卷实测对象。最后,对问卷资料进行批阅赋分,将数据录入SPSS21.0分析处理软件进行处理,运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呈现数据结果并进行分析解释,得出研究结论,并给出教师针对性的教学改进建议。研究显示:(1)构建的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学评价模型可以有效的评价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成效。(2)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不存在必然的相关关系。(3)高中化学教师设计实验探究活动能力亟待提升。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编制了化学教师教学能力测查问卷和学生核心素养水平测查问卷,为以后开展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评价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新工具;(2)提出的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评价模型,为今后开展高中化学教学评价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依据;(3)提出的“教”与“学”的对应性评价的方法,为开展教学评价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借鉴。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李清月[6](2020)在《高中化学新教科书评价的研究 ——学生使用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新一轮课程改革拉开了帷幕,伴随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的颁布,各版本的化学新教科书应运而生。Kano模式起源于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逐渐发展为归类品质要素的研究工具,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评测与改善。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已经投入使用,学生怎样评价新教科书?新教科书在哪些方面有改善和提高的空间?本研究建立化学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Kano模式研究需要,编制化学新教科书调查问卷,开展实测,并结合深度访谈从学生使用的视角对化学新教科书进行评价。首先,搜集与述评教科书评价、二维质量模式的相关文献,明确Kano模式的分析方法,汇总教科书评价指标。然后,基于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从素养、内容及栏目三个维度出发构建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以建立的评价体系为框架,结合研究需要,编制化学新教科书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接着,采用量化问卷和质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实测:将来自两所山东省省级规范化学校六个班级的33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7名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多角度深入了解学生对新版教科书的看法。最后,使用SPSS21.0软件统计问卷数据,把21项品质要素依次进行Kano模式、Refined-Kano模式及重要度-满意度模式归类,并通过改善系数做出调整,得出需要优先改善的品质要素。与此同时,将访谈对话转录为文字稿,结合重要度、满意度视角下化学新教科书品质要素的类型,采用分析法提取关键信息形成三角论证,并探究品质要素的改善措施。研究结果显示:(1)学生的学习观会直接影响他们对教科书的评价。(2)学生对教科书的评价会影响其对教科书的使用。(3)教科书的设计要实现教育理念、知识内容和功能栏目之间的张力平衡。研究的创新点:(1)编制的化学新教科书调查问卷,为开展教科书测评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新工具;(2)给出影响教科书评价和使用的学生因素,为教科书测评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3)从优化品质要素的视角提出教科书设计要求,为教科书的编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杨津津[7](2020)在《新课标下培养高中生绿色化学理念的教学实践研究》文中认为绿色化学是一种从源头上防治污染的新理念,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在倡导构建生态文明的形势下,绿色化学成为化学发展的新方向。我国绿色化学教育已逐步渗透到中学化学教学中,2017年新课标对绿色化学、可持续发展观及社会责任感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如何培养高中生绿色化学理念,成为中学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本课题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绿色化学的研究现状,并说明本文研究内容、思路和意义。第二部分论述了绿色化学含义及核心内容,同时对新人教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人教版必修教材进行分析,阐明其中绿色化学教学的内容和要求。第三部分通过问卷对高中生绿色化学理念水平进行调查,然后统计及分析调查问卷结果,得出研究启示,进一步明确培养高中生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性。第四部分结合对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和新课标的分析,以人教版第四章第三节《氨硝酸硫酸》第一课时为例设计绿色化学教学方案,并进行实践教学,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试评价。第五部分对本文进行总结并指出研究不足之处,反思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今后研究方向。
王丽珊[8](2020)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研究 ——以“化学平衡”教学单元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课堂教学与评价出现了相应的变革。2017年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实施要“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和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积极倡导“教、学、评”一体化。核心素养如何教、如何评,如何一体化设计“教、学、评”,如何在实践中实现“教、学、评”的相互融通,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笔者基于文献分析研究现状,通过调查了解实施现状,立足于一线课堂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具体研究如下:(1)梳理了素养为本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构建“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及实施框架,并结合“化学平衡”教学单元案例说明模型中各环节的具体操作;(2)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应的思维层面、实践层面和价值层面为评价设计的3个评价维度,明晰各个维度下的评价角度及评价水平的具体内涵;(3)基于模型设计教学案例开展实践研究。实践结果表明“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发展,具体体现如下:(1)基于模型设计和开展教学有效提升了学生高素养水平层级试题的应对能力;(2)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3)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品质;(4)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吕文清[9](2020)在《培养高中生化学风险认知与决策能力的教学实践研究 ——以贵阳市第三十七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在我国时常会发生与化学有关的风险事件,使公众对化学的价值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公众的化学风险认知水平亟待提高。在面对科学风险时,如何提高化学风险认知与决策的能力受到越来越多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因此,笔者重点探讨了培养高中生化学风险认知与决策能力的教学策略和有效的评估工具。笔者首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作出详细的整理与综述,主要包括对风险认知的定义和评价方式、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风险认知与决策能力的教学策略;对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人教版九年级上、下册和人教版《化学1》中主要涉及的风险内容进行分析,为评估工具的编制和实践作准备;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编制评估工具,包括调查问卷、风险认知量表和测试卷并进行质量检验,获得具有说服力的评估工具;实践前,调查高一学生化学风险认知与决策能力的现状,确定研究对象;结合前测调查结果,以渗透式教学和主题式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合理改进和设计教学策略;基于不同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活动并进行实践;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后,根据教学进程完善评估工具,测量实验班学生在实践前后的变化情况,以及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实践前后的变化情况;根据实践结果,总结归纳适用于培养高中生化学风险认知与决策能力的教学策略和评估工具。研究表明:经过实践后,学生树立了风险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形成了较好的实验室习惯;能从不同角度客观分析化学产生的影响,具备一定的风险评估能力;提高了对生活和学习中化学风险的关注,对化学科学的价值有了正确地认识;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风险问题并作出合理的决策,化学风险认知与决策能力得到了提高;实践中的教学策略和评估工具适用于高中化学风险教育的教学和评价。最后,笔者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建议,希望能对今后的实践研究提供借鉴;同时针对实践中的遗憾和不足,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提出了一定的期望。
秦冰[10](2020)在《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社会责任培养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关注高中生的社会责任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高中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有利于高中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必备品格。本文基于高中化学教学中社会责任素养培养的现状调查,立足于道德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STSE教育理论对高中生的社会责任培养进行研究,涉及文献法、比较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说明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主要介绍社会责任相关理论,包括社会责任概念、化学学科中的社会责任素养内涵及相关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社会责任素养培养的现状调查,在第二部分的概念界定基础上设计问卷,对高中生社会责任现状及高中化学教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发现高中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处于浅层、对化学社会热点问题的价值判断模糊、参与化学社会实践的状况不佳,化学教师未重视社会责任素养培养等问题,深入分析影响因素并总结为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学生的化学学习观与价值观偏离及社会氛围的导向模糊等。第四部分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策略,主要介绍高中化学教学目标要进一步细化社会责任素养、精选有利于高中化学教学中社会责任素养培养的素材、选用关注社会责任素养的教学方式及关注社会责任素养评价的有效性等策略。第五部分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社会责任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及分析,利用第四部分提出的培养策略选取人教版必修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与分析。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反思,总结本研究的结论并反思研究方面的不足。本研究中提出的社会责任素养培养策略及教学设计,以期为高中化学教师开展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提供参考及借鉴作用。
二、谈谈绿色化学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谈绿色化学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凸显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课例——以九年级沪教版“环境污染的防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学内容分析 |
二、教学现状分析 |
三、教学思想与创新点 |
1. 情境从模拟到真实 |
2. 思想从广度到深度 |
3. 理念从体验到经验 |
四、教学目标 |
1. 知识层面 |
2. 价值层面 |
五、教学流程 |
六、教学实录 |
1. 创设情境,提出绿色化学理念 |
2. 模拟实验,感受绿色化学理念 |
3. 工业生产,认识绿色化学理念 |
4. 日常生活,树立绿色理念 |
(2)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绿色化”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绿色化”教学调查 |
3.1 访谈目的 |
3.2 访谈对象 |
3.3 访谈提纲 |
3.4 访谈内容及数据分析 |
第四章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绿色化”教学策略 |
4.1 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设计绿色实验 |
4.2 改进基础实验装置,贯穿绿色设计理念 |
4.3 丰富课外生活,开展绿色实践活动 |
4.4 融入项目式教学,跨学科交叉实验 |
五章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绿色化”案例研究 |
5.1 结合教材,实验“绿色化”改进案例 |
5.2 依据课标,实验“绿色化”教学设计案例 |
5.3 案例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绿色化学观的进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
1.1.1 落实化学核心概念的需要 |
1.1.2 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
1.1.3 贯彻新课改的需要 |
1.1.4 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的问题 |
1.3.2 研究的目的 |
1.3.3 研究的思路 |
1.3.4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核心概念 |
2.1.2 学习进阶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关于学习进阶的研究 |
2.2.2 关于绿色化学教育的研究 |
2.3 对研究现状的思考 |
第3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生活教育理论 |
3.2 建构主义理论 |
3.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4章 “绿色化学观”核心概念界定 |
4.1 “绿色化学观”教材与课标分析 |
4.2 “绿色化学观”核心概念界定 |
第5章 “绿色化学观”学习进阶研究 |
5.1 研究对象 |
5.2 研究设计 |
5.2.1 学习进阶框架的构建 |
5.2.2 测试工具的开发 |
5.3 研究结果 |
5.3.1 整体情况分析 |
5.3.2 测试各题正确率分析 |
5.3.3 不同学业水平的差异比较 |
5.4 教学启示 |
5.4.1 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观 |
5.4.2 在化学实验中开展绿色教育,培养绿色化学习惯 |
5.4.3 立足课外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 |
第6章 基于“绿色化学观”培育的进阶案例设计——以《硫的氧化物与酸雨防治》为例 |
6.1 教学对象 |
6.2 教学内容分析 |
6.2.1 教材分析 |
6.2.2 学情分析 |
6.2.3 教学目标 |
6.2.4 教学重难点 |
6.2.5 课前准备 |
6.3 学习进阶框架构建 |
6.4 学习进阶设计 |
6.5 教学实施与评价 |
6.5.1 后测试卷的编制 |
6.5.2 测试结果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绿色化学观”测试卷 |
附录B 课后测试卷 |
致谢 |
(4)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教师教学能力 |
1.2.2 素养导向的高中化学教学评价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流程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教师教学能力 |
2.1.2 教学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胜任力理论 |
2.2.2 核心素养理论 |
2.2.3 数据可视化 |
2.3 研究假设 |
第3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学评价模型的构建 |
3.1 教师核心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 |
3.2 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维度要素 |
3.3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价模型的设计 |
第4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学评价模型的实践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工具 |
4.2.1 化学教师教学能力测查问卷 |
4.2.2 学生核心素养水平测查问卷 |
4.3 研究实施 |
4.3.1 问卷实测 |
4.3.2 资料收集 |
4.3.3 资料处理与分析 |
第5章 结果与讨论 |
5.1 教师核心教学能力的发展水平 |
5.2 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
5.3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化学教学评价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教学建议 |
第7章 研究反思 |
7.1 研究局限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化学教师教学能力测查问卷 |
附录二 学生核心素养水平测查问卷 |
附录三 学生核心素养水平测查问卷赋分标准 |
附录四 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维度要素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高中化学新教科书评价的研究 ——学生使用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提出 |
2 文献综述 |
2.1 化学课程与化学教科书 |
2.1.1 化学教科书的内涵 |
2.1.2 化学课程与化学教科书的编制 |
2.2 化学教科书的评价 |
2.2.1 化学教科书评价的方法 |
2.2.2 化学教科书评价的指标体系 |
2.3 二维质量评价模式 |
2.3.1 Kano模式 |
2.3.2 Refined-Kano模式 |
2.3.3 重要度-满意度模式与改善系数 |
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2.1 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2 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的编制 |
3.2.3 化学新教科书品质要素的测查 |
3.2.4 化学新教科书使用情况的调查 |
4 研究方法 |
4.1 研究流程 |
4.2 研究对象 |
4.2.1 问卷调查对象 |
4.2.2 访谈对象 |
4.3 研究工具 |
4.3.1 调查问卷 |
4.3.3 访谈提纲 |
4.4 研究实施 |
4.5 资料处理与分析 |
4.5.1 问卷资料 |
4.5.2 访谈资料 |
5 结果与讨论 |
5.1 化学教科书品质要素的类型 |
5.1.1 满意度视角下的化学教科书品质要素 |
5.1.2 满意度-重要度视角下的化学教科书品质要素 |
5.2 满意度-重要度视角下化学教科书品质要素的改进 |
5.2.1 化学教科书品质要素的分区 |
5.2.2 化学教科书品质要素的改善系数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7 研究局限与展望 |
7.1 研究局限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附录七 |
附录八 |
附录九 |
致谢 |
(7)新课标下培养高中生绿色化学理念的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及思路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思路 |
一、研究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绿色化学 |
2.绿色化学教学 |
3.新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及教材分析 |
(二)理论基础 |
1.生活教育理论 |
2.建构主义理论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二、高中生绿色化学理念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内容 |
(三)问卷内容设计 |
(四)信度和效度 |
1.信度 |
2.效度 |
(五)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
三、高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理念的策略研究 |
(一)提升教师的绿色化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水平 |
(二)创设情境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
(三)线上线下助力学生形成绿色化学思想 |
四、高中绿色化学教学案例设计及实施—以《氨硫酸硝酸》第一课时为例 |
(一)《氨硫酸硝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1.教材分析 |
2.学情分析 |
3.教学设计思路 |
4.教学目标 |
5.教学重点及难点 |
6.教学手段和方法 |
7.教学过程 |
8.板书设计 |
(二)教学设计的实施 |
(三)教学反思 |
(四)实施教学效果评价 |
1.绿色化学能力测试及结果分析 |
2.学生绿色化学理念形成访谈及结果分析 |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核心素养背景下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研究 ——以“化学平衡”教学单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框架 |
2 研究综述 |
2.1 核心素养教学与评价研究 |
2.1.1 核心素养的提出 |
2.1.2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内涵与特征 |
2.1.3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与评价研究 |
2.2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研究 |
2.2.1 理论渊源 |
2.2.2 “教、学、评”一体化研究现状与趋势 |
3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对象及方式 |
3.3 调查问题设计 |
3.4 调查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3.5 调查实施 |
3.6 调查结果分析 |
3.6.1 问卷调查结果 |
3.6.2 访谈调查结果 |
3.7 调查结论与思考 |
4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模型 |
4.1 流程设计 |
4.1.1 课程目标、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的区别与联系 |
4.1.2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 |
4.1.3 评价目标三要素解析 |
4.2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单元建构 |
4.3 素养化教学目标设计 |
4.3.1 单元教学目标设计 |
4.3.2 课时教学目标设计 |
4.4 学习任务功能化设计 |
4.5 学习活动层次化设计 |
4.6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评价设计 |
4.6.1 明确评价要素 |
4.6.2 信息整合与叙写评价目标 |
5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实践 |
5.1 实践案例设计—“化学平衡”教学单元设计 |
5.1.1 “化学平衡的建立”课时设计 |
5.1.2 “化学平衡的移动”课时设计 |
5.1.3 “化学平衡常数”课时设计 |
5.2 实践对象 |
5.3 实践方案 |
5.4 实践结果分析 |
5.4.1 前测 |
5.4.2 后测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前测试题 |
附录4 后测试题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9)培养高中生化学风险认知与决策能力的教学实践研究 ——以贵阳市第三十七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提高公众科学风险素养的需要 |
1.1.2 国家对风险教育的要求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2 科学风险认知与决策能力的研究现状及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风险 |
2.1.2 风险认知 |
2.1.3 决策能力 |
2.2 科学风险认知与决策能力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2.3 理论基础 |
2.3.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2.3.2 心理测量范式理论 |
2.3.3 建构主义理论 |
2.4 新课程标准中包含的化学风险内容概述 |
3 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实施准备 |
3.1 实验方案 |
3.2 评估工具的构建 |
3.2.1 问卷的设计与信效度分析 |
3.2.2 试题的设计与质量分析 |
3.2.3 认知量表的设计与信效度分析 |
3.3 实验前测数据处理及分析 |
3.3.1 高中生化学风险认知现状调查问卷前测 |
3.3.2 高中生化学风险认知与决策能力水平测试卷前测 |
3.3.3 高中生化学风险认知量表前测 |
4 培养高中生化学风险认知与决策能力的教学实践 |
4.1 实践研究概述 |
4.1.1 研究对象简介 |
4.1.2 实践内容简介 |
4.1.3 教学情景的创设 |
4.1.4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改进 |
4.2 渗透式教学案例分析 |
4.2.1 案例一:化学实验安全 |
4.2.2 案例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
4.2.3 案例三:氯气的性质 |
4.3 主题式教学案例分析 |
4.3.1 案例一:金属钠性质的课外活动化作业 |
4.3.2 案例二:二氧化硫的性质 |
5 培养高中生化学风险认知与决策能力的教学实践效果 |
5.1 实验后测数据处理及分析 |
5.1.1 高中生化学风险认知现状调查问卷后测 |
5.1.2 高中生化学风险认知与决策能力水平测试卷后测 |
5.1.3 高中生化学风险认知量表后测 |
5.2 实验结果 |
5.2.1 学生化学风险认知与决策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
5.2.2 化学学科的形象得到了改善 |
5.2.3 丰富了化学风险教育的研究 |
5.2.4 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观念 |
6 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建议 |
6.1 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
6.2 教学实践中问题的原因分析 |
6.3 对高中化学风险教育的教学建议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中生化学风险认知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中生化学风险认知与决策能力水平测试卷(前) |
附录3 :高中生化学风险认知量表 |
附录4 :高中生化学风险认知与决策能力水平测试卷(后) |
附录5 :访谈提纲 |
致谢 |
(10)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社会责任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社会责任 |
(二)化学学科中的社会责任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一)道德教育理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STSE教育理论 |
第三章 高中化学教学中社会责任素养培养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基本情况 |
(一)调查目的与调查样本选取 |
(二)研究工具的编制 |
(三)研究工具的信效度分析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一)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二)教师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三、调查结论 |
(一)高中生能基本认识化学的社会贡献与价值 |
(二)高中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处于浅层 |
(三)高中生对化学社会热点问题的价值判断模糊 |
(四)高中生参与化学社会实践的状况不佳 |
(五)高中化学教师未重视社会责任的培养 |
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 |
(二)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 |
(三)学生的化学学习观与价值观偏离 |
(四)社会氛围的导向模糊 |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学中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策略 |
一、高中化学教学目标要进一步细化社会责任素养 |
(一)明晰化学学科中社会责任素养的构成要素 |
(二)化学学科中社会责任素养的水平进阶 |
二、高中化学教学要精选有利于社会责任素养培养的素材 |
(一)关注STSE内容的选取与拓展 |
(二)精选绿色化学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
(三)关注化学应用的安全与规则内容的选取 |
三、高中化学教学方式的选用要关注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 |
(一)注重情境教学方法的选用 |
(二)积极开展探究性实验 |
(三)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内外的调查实践活动 |
四、高中化学学习评价要关注社会责任素养评价的有效性 |
(一)注重过程性评价方法的运用 |
(二)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第五章 高中化学教学中社会责任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及分析 |
一、“金属材料”的教学设计与分析 |
(一)“金属材料”的教学设计 |
(二)“金属材料”的教学设计分析 |
二、“化学品的合理使用”的教学设计与分析 |
(一)“化学品的合理使用”的教学设计 |
(二)“化学品的合理使用”的教学设计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情况简介 |
致谢 |
四、谈谈绿色化学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凸显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课例——以九年级沪教版“环境污染的防治”为例[J]. 蒋澄一. 化学教与学, 2021(09)
- [2]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绿色化”教学策略研究[D]. 高志标. 合肥师范学院, 2021(09)
- [3]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绿色化学观的进阶研究[D]. 戚嫣然.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价模型研究[D]. 李凯.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高中化学新教科书评价的研究 ——学生使用的视角[D]. 李清月.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新课标下培养高中生绿色化学理念的教学实践研究[D]. 杨津津. 鞍山师范学院, 2020(12)
- [8]核心素养背景下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研究 ——以“化学平衡”教学单元为例[D]. 王丽珊.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9]培养高中生化学风险认知与决策能力的教学实践研究 ——以贵阳市第三十七中学为例[D]. 吕文清.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10]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社会责任培养策略研究[D]. 秦冰.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