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琳[1]2008年在《5-氟代苯基-2-呋喃甲酸衍生物的合成及除草活性测定》文中提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5-芳基-2-呋喃甲酸衍生物在植物保护方面具有植物生长调节、杀菌和除草活性。为了寻找新型除草剂的先导化合物,本文借鉴部分研究较多的氟修饰的除草剂的优点,对5-芳基-2-呋喃基片断进行氟修饰,采用活性亚结构连接法,结合相转移催化,主要完成了下面两方面的工作。(1)从5-氟代苯基-2-呋喃甲酸出发,经酰化、异硫氰酸酯化,再与2-氨基嘧啶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了第一个系列共1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N’-(4,6-二取代嘧啶-2-基)-N-5-氟代苯基-2-呋喃甲酰硫脲(Ⅰ)。(2)在系列(Ⅰ)的基础上,采用Br2作氧化剂,氧化环化制备了第二个系列共1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5,7-二取代-2-(5-氟代苯基-2-呋喃甲酰亚胺基)-2H-1,2,4-噻二唑并[2,3-a]嘧啶(Ⅱ)。采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红外光谱等对上述氟修饰的两个系列30种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其物理性质、波谱数据、反应条件、合成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讨论。目标化合物(Ⅰ)、(Ⅱ)的结构通式如下:对除草活性好的N’-(取代嘧啶-2-基)-N-5-氟代苯基-2-呋喃甲酰硫脲进行了单晶培养及X-射线晶体结构测定的研究,进一步了解了目标化合物的空间结构,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上海)药效部对系列(Ⅰ)、(Ⅱ)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除草、杀虫、杀菌的生物活性初筛。委托Bayer CropScience AG对相同化合物进行了活体高通量筛选。结果均表明:氟修饰的系列(Ⅰ)、(Ⅱ)的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好的选择性除草活性。系列(Ⅰ)的部分化合物对稻瘟病菌、马铃薯(番茄)晚疫病菌显示较高的的杀菌活性。
秦敬东[2]2006年在《含氟苯甲酰基硫脲衍生物的合成、阴离子识别性能及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酰基硫脲及其衍生物具有广泛医药应用(作为抗糖尿病药,治风湿病药,抑制肿瘤药,抗凝剂以及治疗前列腺紊乱的药物)和工业应用(主要用于金属螯合提炼)。关于作为除草剂,防霉剂,杀菌剂,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活性也多被报道。近年来,其阴离子识别作用研究也逐渐开展起来。另外,芳香族含氟有机化合物在医药、农药及染料等方面用途十分广泛。本文报道了含氟苯甲酰基硫脲衍生物的合成、阴离子识别性能及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的研究。1.简要介绍阴离子识别的发展现状,包括(ⅰ)分子识别;(ⅱ)阴离子的结构特点;(ⅲ)阴离子识别研究中所涉及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ⅳ)脲、硫脲类化合物的阴离子识别性质研究进展:(ⅴ)在含水介质中硫脲受体阴离子识别发展概述。2.合成了20种N-含氟苯甲酰基-N’-芳基硫脲,对其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DMSO为溶剂)及核磁共振氢谱(~1H NMR,CDCl_3为溶剂)考察了部分受体与F~-,CI~-,Br~-,CH_3COO~-,HSO_4~-,NO_3~-等阴离子的作用。结果表明,加入F-,CH_3COO-时,紫外可见光谱吸光度曲线、核磁氢谱有明显变化,而加入其它阴离子则无变化,说明该类硫脲受体对F-,CH_3COO-识别,而对CI~-,Br~-,HSO_4~-,NO_3~-等阴离子没有识别作用。其中,N-(3-氟苯甲酰基)-N’-(2-硝基苯基)-硫脲主体DMSO溶液在加入F-,CH_3COO-后,颜色由淡黄变成黄色,从而实现对这两种阴离子的裸眼检测。由JOB曲线可知主客体间形成1∶1的配合物。~1H NMR滴定及质子溶剂效应为受体分子与阴离子间的氢键作用本质提供了依据。通过比较N-含氟苯甲酰基-N’-苯基硫脲与N-苯甲酰基-N’-苯基硫脲在含不同比例水的DMSO中的阴离子识别性能,结果发现除N-2-氟苯甲酰基-N’-苯基硫脲外都对氟离子、醋酸根离子识别,并且在主体N-苯甲酰基-N’-苯基硫脲合适位置上引入氟原子,受体的阴离子识别性能大大提高。另外,随着DMSO中含水量的增加,主体对氟离子、醋酸根离子识别的络合常数都变小,但对醋酸根离子的识别性增强。通过比较两种新现象,即在不同含水量DMSO溶剂中主体滴定阴离子的紫外可见光谱的最大吸收峰及新形成的吸收峰随阴离子的加入的红移值以及等吸收点清晰度的变化,也进一步证明在水相中主体对醋酸根离子的识别优于对氟离子,并探讨识别机理。在不同比例的含水介质中研究阴离子识别为分析化学提供了一种可鉴的方法。3.概述了植物生长调节剂、酰基硫脲类衍生物在农药方面应用以及芳香族含氟化合物的特性、在生物活性方面的应用。4.利用简便方法合成并表征了3种2,2’-二含氟苯甲酰基硫脲基乙二醇二苯醚。采用平皿培养法,比较了在不同溶液浓度下其与N-含氟苯甲酰基-N’-芳基硫脲对油菜籽和小麦种子生长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该3种二硫脲衍生物的低浓度溶液对双子叶植物油菜和单子叶植物小麦促进生长作用优于N-含氟苯甲酰基-N’-芳基硫脲和吲哚乙酸。结果符合活性子相加原理。特别是含叁氟甲基的化合物1c有望开发为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
霍丽妮[3]2007年在《脱氢松香基硫脲化合物及其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许多合成药物和天然产物如生物碱、一些维生素和抗菌素等多为含氮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在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方面的用途很广,同时在染料和感光材料、表面活性剂和许多功能材料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硫脲、叁唑、四唑和噻二唑衍生物都是其中重要的含氮化合物.脱氢松香酸和脱氢松香胺是可再生资源松香的异构体成分之一,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油墨、造纸、橡胶、食品添加剂及生物制品等领域.它们含有叁个手性碳原子,有两个反应性官能团——羧基和胺基,具有许多天然药物都具有的芳香型叁环二萜结构.因此,利用它们的结构特点,对脱氢松香骨架进行结构改造,有望合成出多功能脱氢松香衍生物如高效低毒手性药物以及手性农药等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这不仅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而且能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了寻找和筛选新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我们以广西的优势资源松香为原料,先以脱氢松香酸与亚硫酰氯反应后再与硫氰化钾反应得到脱氢松香酰异硫氰酸酯3,然后将其与胺反应得到1-脱氢松香酰基-3-取代硫脲4, 4与水合肼反应得到5-脱氢松香基-3-芳胺基-1,2,4-叁唑5,化合物4和5的结构经IR, 1H NMR和13C NMR确认.经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 4e, 4f, 4j, 5b对枯草杆菌抑菌率较高,特别是4j在浓度为50 mg/L时就达到较好效果; 4b, 4h, 4i, 5e在100 mg/L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好.另外,我们以3为原料,分别与不同的芳甲酰肼反应,得到一系列的1-脱氢松香酰基-3-芳酰氨基硫脲6,最后用醋酸关环得到5-芳基-2-脱氢松香酰胺基-1,3,4-噻二唑7.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6c, 6f, 7f对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此外,我们还从脱氢松香胺出发制备了相应的脱氢松香基异硫氰酸酯9,然后将其与迭氮化钠反应生成脱氢松香基-5-巯基-1,2,3,4-四氮唑10,最后分别与不同卤代烃反应生成一系列的脱氢松香基四氮唑硫醚类化合物11.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1对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不明显.本论文共合成了36个新化合物,用红外、核磁共振谱(氢谱、碳谱)等分析手段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确认,并测试了这些化合物对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性能.研究表明,通过在脱氢松香骨架上构建有生物活性的硫脲以及芳杂环,为多功能脱氢松香衍生物的开发奠定了基础,这些化合物的生理活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薛允宁[4]2007年在《含取代嘧啶环的2,4-二氯苯氧丙酰胺和丙酰硫脲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创制符合21世纪要求的新药先导化合物,本文从合成的2,4-二氯苯氧丙酸出发,经酰化后,再与取代2-氨基嘧啶反应合成了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N-[2-(4, 6-二取代嘧啶基)]-2-(2,4-二氯苯氧基)丙酰胺;经酰化、异硫氰酸酯化后,再与取代2-氨基嘧啶及叔丁基脲反应,合成了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2,4-二氯苯氧丙酰基硫脲衍生物,并以Br2作氧化剂,将N′-(4, 6二取代嘧啶-2-基)-N-(2,4-二氯苯氧丙酰基)硫脲氧化环化得到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5, 7-二取代-2-(2,4-二氯苯氧丙酰亚胺)-2H-1,2,4噻二唑并[2,3-a]嘧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碳)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探讨了合成反应条件,报道了目标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和波谱特性等。目标系列化合物(Ⅰ)、(Ⅱ)、(Ⅲ)的结构通式如下:为进一步探索化合物的空间结构,初步探讨其构-效关系,对化合物N/-叔丁氨基羰基-N-(2,4-二氯苯氧丙酰基)硫脲以及上述叁目标系列化合物中的(Ⅰa)、(Ⅱb)、(Ⅲd)进行了合成与单晶培养及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测定,并对结构和生物活性作了初步的分析。委托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上海)药效部对上述目标化合物进行了除草、杀虫、杀菌的初筛测定。测定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部分杂草表现出很高的抑制活性,同时部分目标化合物显示出很好的抑制选择性,具有潜在的开发前景。
李成坤[5]2014年在《五氟磺草胺的开发和苯甲酰基脲类似物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是植物体内支链氨基酸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不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中。ALS抑制剂类除草剂具有广谱、低毒、高效及对人畜无害等优点,因而ALS是除草剂创制的重要靶标之一。五氟磺草胺是超高效叁唑并嘧啶磺酰胺类除草剂的典型代表,由Dow化学开发,是目前稻田除草剂中杀草谱最广的品种,且安全性高、持效期长。因此,五氟磺草胺的开发及合成条件优化,作为技术储备,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新一代叁唑并嘧啶类磺酰胺类除草剂的研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及应用价值。由于植物杀菌剂和昆虫生长调节剂的广泛应用,植物病原菌和昆虫的抗药性问题越来越明显。因此,寻找低毒、高效、抗药性小的新型农用杀菌剂和昆虫生长调节剂刻不容缓。几丁质作为昆虫表皮和真菌细胞壁的支撑物质,在哺乳动物和植物中没有。因而,以几丁质为靶标,开发对几丁质合成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受到农药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当前农药创制进入了以杂环为主的时代,而近年新开发的品种中,含N杂环又占杂环农药的90%以上。由于含N杂环农药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更低的毒性、更高的内吸性或更高的选择性,因此,人们对该类农药的关注与日俱增。本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对五氟磺草胺的合成进行了系统的检索,选定了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合成路线。以α-甲氧基乙酸甲酯、S-甲基异硫脲等为原料,经过酯化、环化、氯化、肼解、环合、异构化、磺酰化、缩合等步骤合成了各中间体及目标物五氟磺草胺,并对所有结构进行了IR、1H NMR确认,对部分合成路线及后处理方法进行了优化,获得了一批可靠、重复性好的实验数据,选择了适合工业化放大生产的实验方案及实验条件,提高了产率及原料利用率,减少了“叁废”排放,为企业的后续放大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五氟磺草胺结构式如下:2、为了开发高选择性且具有应用价值的新型农药,本文通过生物合理设计,以几丁质为靶标,将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含N杂环—嘧啶、[1,2,4]叁唑并[1,5-c]嘧啶及含吡啶杂环的天然药物吡哆醇引入苯甲酰基脲类结构中,设计并合成了叁个系列、共5类化合物,以期发现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及生物活性的先导物。叁个系列化合物结构通式如下:3、以取代苯甲酸、吡哆醇、S-甲基异硫脲等为原料,通过8~10步反应,设计并合成了53个未见文献报道、结构新颖的苯甲酰基脲类衍生物,所有结构均经过1H NMR、IR和EA的确证。4、对重要中间体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反应机理、反应条件等进行了研究,对目标化合物的波谱进行了解析。5、以水稻纹枯菌、稻瘟菌、黄瓜灰霉菌、棉花枯萎菌、番茄晚疫菌、小麦赤霉菌和油菜菌核菌为测试对象,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初步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离体杀菌活性。结果表明:在50mg L-1的测试浓度下,第Ⅰ系列化合物对七种病原菌表现出一定的杀菌活性,对黄瓜灰霉菌的抑制活性较好。其中,Ⅰm对稻瘟菌、油菜菌核菌抑制率达56.07%、79.54%,Ⅰp对油菜菌核菌的抑制率达71.62%,均优于对照药剂95%百菌清。第Ⅱ系列化合物也对黄瓜灰霉菌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此外,Ⅱk对稻瘟菌的杀菌活性达55.71%,优于对照药剂95%百菌清。第Ⅲ系列化合物的杀菌活性测试工作正在进行中。6、以2~3龄库蚊幼虫为测试对象,采用WHO幼虫浸液法,进行了目标化合物的昆虫生长调节活性的普筛工作。生测结果表明:在50mg L-1的测试浓度下,第Ⅰ、Ⅱ系列化合物均对库蚊幼虫表现出良好的昆虫生长调节活性。其中,化合物Ⅰo、Ⅱn使库蚊幼虫的校正未蛹化率达80%以上,化合物Ⅰb、Ⅰc、Ⅰi、Ⅰo、Ⅰr、Ⅱf、Ⅱg、Ⅱn、Ⅱt对库蚊幼虫的校正未羽化率达80%以上,与对照药剂5%吡丙醚乳油相当。而化合物Ⅰt、Ⅱo和Ⅱv对库蚊幼虫的校正未化蛹率和校正未羽化率均达100%,且具有快速杀灭活性,灭杀时间短于对照药剂。第Ⅲ系列化合物的昆虫生长调节活性测试工作正在进行中。7、对第Ⅰ、Ⅱ系列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构效关系分析。整体来说,在杀菌活性测试中,第Ⅰ系列化合物的杀菌活性优于第Ⅱ系列,说明以嘧啶环修饰改造苯甲酰基脲类的苯胺部分有利于杀菌活性的提高,且当R为2-位给电子基取代时活性较好。在昆虫生长调节活性测试中,第Ⅱ系列化合物显示出较好的生物活性,说明以具有较强吸电子性的叁唑并嘧啶环对苯胺部分修饰有利于目标化合物昆虫生长调节活性的提升,且R为2-OCH3和4-CH3取代时活性最佳。此外,两系列化合物中均以苯甲酰基硫脲类结构表现出更好的杀菌活性及昆虫生长调节活性,说明以S原子等排取代O原子有利于活性的提高。本论文成功完成了五氟磺草胺的合成及优化,并且设计、合成了叁个系列共53种目标物,第Ⅰ、Ⅱ系列化合物均显示出较好的杀菌活性和昆虫生长调节活性,部分化合物的活性优良,优于对照药剂。第Ⅲ系列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测试工作正在进行中。以上结果证明了设计思想的合理性,并为开发新型农用杀菌剂和昆虫生长调节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赵毅莎[6]2013年在《单(双)酰基硫脲类化合物及其配合物的制备、表征、性质与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提出硫脲衍生物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植物生长调节的作用,也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而且合成方法简便、产率高。因此这类化合物很有研究价值。本文采用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了叁个系列10种硫脲化合物。并采用室温缓慢挥发溶剂法培养了1种配体和3种配合物的单晶。具体如下:粉末:系列一:Ⅰ N-(甲氧酰基)-N'-(2,4-二氯苯基)硫脲(DCAM)Ⅱ N-(乙氧酰基)-N'-(2,4-二氯苯基)硫脲(DCAY)Ⅲ N-(苯甲酰基)-N'-(2,4-二氯苯基)硫脲(DCAB)Ⅳ N-(对甲氧基苯甲酰基)-N'-(2,4-二氯苯基)硫脲(DCAMb)系列二:Ⅴ N-(邻氯苯甲酰基)-N'-(2,4-二氯苯基)硫脲(DCAW)Ⅵ N-(邻氯苯甲酰基)-N'-(2,3-二甲基苯基)硫脲(DW)Ⅶ N-(邻氯苯甲酰基)-N'-(4-甲基-苯并噻唑-2-基)硫脲(SW)系列叁:Ⅷ N,N'-二(2,4-二氯苯基)对苯二甲酰基双硫脲(DCAZ)Ⅸ4,4'-双(3-N邻氯苯甲酰基硫脲)-二苯烷(AW)X4,4'-双(3-N邻氯苯甲酰基硫脲)-二苯醚(HW)单晶:Ⅰ N-(邻氯苯甲酰基)-N'-(2,3-二甲基苯基)硫脲(DW)Ⅱ N-(2,3-二甲基苯胺基)-N'-(对甲氧基苯甲酰基)硫脲(DMb)与CuCl2·2H2O金属配合物(Ⅰ),分子式:Cu(C17H18N2O2S)3ClⅢN-(苯甲酰基)-N'-(2,4-二氯苯基)硫脲(DCAB)与CuCl2-2H2O金属配合物(Ⅱ),分子式:Cu(C15H11Cl2N2O2)2Ⅳ N-(邻氯苯甲酰基)-N'-(2,4-二氯苯基)硫脲(DCAW)与CuCl2·2H2O金属配合物(Ⅲ),分子式:Cu(C15H10Cl3N2O2)2运用红外分析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4个单晶的单晶结构,收集到微观结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Micro-DSC III微热量仪在连续测定模式下测定了10种配体的比热容,并拟合出了10~80℃范围内的比热容方程。通过热力学函数与Cp关系式计算出10种配体在283K-353K温区内的焓、熵和吉布斯自由能。采用DSC-TG方法探究了3种配合物的热分解行为。运用高斯03W程序,用B3LYP和HF两种不同基组分别对7种配体进行了构型优化、频率计算、分子总能量及自然键轨道分析。采用离体平皿法,初步测定了10种酰基硫脲在不同浓度下对双子叶植物绿豆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并与吲哚乙酸做了对照,测试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促进生长调节作用。
何建云[7]2013年在《含氮芳(杂)环酰基硫脲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文中指出人口与粮食问题是人类二十一世纪面临的诸多挑战之一,而农药的使用对缓解粮食危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硫脲类化合物因在抗肿瘤、杀菌、杀虫、除草、调节植物生长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以PEG-400为催化剂,采用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了5种含氮芳(杂)环酰基硫脲化合物和3种对苯二甲酰基双硫脲化合物,并用溶剂缓慢挥发法首次培养出4种配体和1种金属配合物的单晶。合成的化合物如下:粉末:Ⅰ N-(甲氧酰基)N'-(2,4-二硝基苯胺基)硫脲(DNPM)Ⅱ N-(乙氧酰基)-N'-(2,4-二硝基苯胺基)硫脲(DNPY)Ⅲ N-(苯甲酰基)N'-(2,4-二硝基苯胺基)硫脲(DNPB)Ⅳ N-(对甲氧基苯甲酰基)N'-(2,4-二硝基苯胺基)硫脲(DNPMb)V N-(对甲氧基苯甲酰基)N'-(1,2,4-叁唑-5-酮)硫脲(ATOMb)Ⅵ N,N'-二(1,2,4-叁唑-5-酮-4-基)对苯二甲酰基双硫脲(ZATO)Ⅶ N,N'-二(4-甲基-苯并噻唑-2-基)对苯二甲酰基双硫脲(ZS)Ⅷ N,N'-二(2,3-二甲基苯胺基)对苯二甲酰基双硫脲(ZD)Ⅸ N-(2,3-二甲基苯胺基)N'-(苯甲酰基)硫脲与硝酸银的金属配合物(DBAg,分子式:Ag(C16H18N2OS)3NO3)单晶:Ⅰ N-(甲氧酰基)-N'-(2,4-二硝基苯胺基)硫脲(DNPM)Ⅱ N-(乙氧酰基)-N’-(2,4-二硝基苯胺基)硫脲(DNPY)Ⅲ N-(苯甲酰基)N'-(2,4-二硝基苯胺基)硫脲(DNPB)Ⅳ4,4'-双(3-N-乙氧甲酰基硫脲)-二苯烷(AY)V N-(2,3-二甲基苯胺基)N'-(对甲氧基苯甲酰基)硫脲(DMb)与Cu(NO3)2·3H2O金属配合物(DMbCuN,分子式:C38H44CuN4O6)运用红外分析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它们进行了结构表征;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5个单晶的单晶结构,收集到微观结构数据。采用微量量热仪以连续测定模式测定了8种配体的比热容,并拟合出了10~80℃范围内的比热容方程。通过热力学函数与Cp关系式计算出8种配体在283.1K-353.2K温区内的焓、熵和吉布斯自由能(相对于298.15K)。采用DSC-TG方法探究了8种配体的热分解行为,并分析了热分解残余物,通过对比研究证实了热分解机理。运用高斯03W程序,用B3LYP和HF两种不同基组分别对六种配体进行了构型优化、频率计算、分子总能量及自然键轨道分析,发现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测得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采用离体平皿法,初步测定了七种配体对双子叶植物绿豆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测试表明论文中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植物调节作用。
宋媛[8]2009年在《噻唑类硫脲衍生物的合成、热力学性质、生物活性及晶体结构研究》文中指出酰基硫脲衍生物所具有的广泛的生物活性己受到人们普遍的重视,己被用作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近十年来,农药发展的重要趋向是杂环衍生物。本文对噻唑类硫脲衍生物的热行为的研究以及结构方面的探索,希望能够发现具备良好生物活性的新型化合物,从而可以靶向性的合成这些实用新品种。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两个系列的噻唑类硫脲衍生物,七个新配体化合物和一个金属配合物。合成的配体化合物的化学命名及其简写如下:Ⅰ:N-甲酰乙氧基-N'-(噻唑-2-基)硫脲,简写(TZT Y);Ⅱ:N-苯甲酰基-N'-(噻唑-2-基)硫脲,简写(TZTB);Ⅲ:N-[(对-甲氧基)苯甲酰基]-N'-(噻唑-2-基)硫脲,简写(TZTMb);Ⅳ:N-甲酰甲氧基-N'-(1,3,4-噻二唑-2-基)硫脲,简写(T_2ZTM);Ⅴ:N-甲酰乙氧基-N'-(1,3,4-噻二唑-2-基)硫脲,简写(T_2ZTY);Ⅵ:N-苯甲酰基-N'-(1,3,4-噻二唑-2-基)硫脲,简写(T_2ZTB);Ⅶ:N-[(对-甲氧基)苯甲酰基]N'-(1,3,4-噻二唑-2-基)硫脲,简写(T_2ZTMb)。金属配合物:Cu(L~1)_2(NO_3)_2以上七种配体化合物都经过元素、IR等表征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为了进一步得到其微观结构数据本文培养出部分配体化合物和金属配合物Cu(L~1)_2(NO_3)_2的单晶,进而用X-单晶射线衍射仪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本文采用Micro-DSCⅢ微量热系统测定了以上七种配体化合物在243K~345K的比热容,并且计算了它们的热力学函数。并且使用了Q600-SDT热分析仪对以上八种新物质进行了热分解行为的研究。部分配体化合物进行了杀菌活性测试和植物生长调节作用的测试。
柯少勇[9]2005年在《生物活性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测定》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创制高活性的符合21世纪药物发展要求的农药、医药先导化合物,本文利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及活性因子迭加法,将相转移催化及超声辐射等现代有机合成技术相结合,分别从取代吡啶甲酸、取代芳基呋喃甲酸出发,经酰化、异硫氰酸酯化,再与取代-2-氨基嘧啶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了两个系列共26种未见文献报道的N/-(取代嘧啶-2-基)-N-取代吡啶甲酰硫脲(Ⅰ)和N/-(取代嘧啶-2-基)-N-取代芳基呋喃甲酰基硫脲(Ⅱ)。进而用Br2作氧化剂,将(Ⅰ)和(Ⅱ)的部分化合物分别氧化环化制备了两个系列共14种未见文献报道的2-取代吡啶甲酰亚胺基-2H-1, 2, 4-噻二唑并[2, 3-a]嘧啶(Ⅲ)和2-取代芳基呋喃甲酰亚胺基-2H-1, 2, 4-噻二唑并[2, 3-a]嘧啶(Ⅳ)的衍生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等对上述四个系列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波谱性质、反应条件、合成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讨论。目标化合物(Ⅰ)、(Ⅱ)、(Ⅲ)、(Ⅳ)的结构通式如下:为了进一步了解化合物的空间结构,初步探索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对部分生物活性化合物,即双酰基硫脲,酰基脲类及有机-无机杂化的含氟芳香亚胺衍生物等叁类化合物进行了合成、单晶培养及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测定等研究,共测定了四个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对其进行了结构与性质的初步分析。在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上海)药效部对(Ⅰ)-(Ⅳ)四个系列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除草、杀虫、杀菌叁种活性的初步普筛工作,同时,委托复旦大学药学院病毒研究室对化合物进行了抗病毒活性的初筛。结果表明:(Ⅰ)-(Ⅱ)两个系列的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较高的除草活性;(Ⅲ)-(Ⅳ)两个系列的部分目标化合物兼具除草、杀虫、杀菌等多重功效。其中部分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流感病毒活性。
李前进[10]2007年在《芳酰基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杀虫活性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60年代末Schroepl E等合成了CH_3(CH_2)_nCOHNCSNHR~1,生物活性测试显示,此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此后,人们通过对硫脲桥两端取代基的修饰,合成了大量的芳酰基硫脲类化合物,通过生物活性测定,发现此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近年来,具有植物生长调节活性、除草活性和抑菌活性的酰基硫脲类化合物合成较多。为了寻求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我们设计合成了两个系列的化合物,进行了杀虫活性测定,解析了部分化合物的单晶结构,为进一步研究该类化合物的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关系提供了依据。本论文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2,4-二氯苯氧乙酰基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杀虫活性研究。以2,4-二氯苯氧乙酸为原料,经过氯化生成2,4-二氯苯氧乙酰氯,然后与硫氰化钠反应生成2,4-二氯苯氧乙酰基异硫氰酸酯,最后与取代芳胺反应,得到6个2,4-二氯苯氧乙酰基硫脲化合物,并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确认了结构。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单晶培养,得到了3个单晶数据即晶体Ⅰb,Ⅰe和Ⅰf。3个晶体中S=C双键的键长在1.626-1.645(?)之间;O=C双键的键长在1.204-1.221(?)之间;N-C键长在1.330-1.425(?)之间,说明N-C键具有N=C双键的特征。3个分子中均有两个N-H…O分子内氢键,分别形成了毗邻的五元环和六元环结构。中间酰基脲桥部分中的C9-N1-C8就如一个离域共轭结构,羰基氧原子与羰基硫原子呈反式排列在这个共轭结构的两端。采用浸叶法对化合物(Ⅰa-Ⅰf)进行了初步杀虫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Ⅰe的杀虫活性较好,毒力测定表明,化合物Ⅰe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LC_(50)为305.80mg/L。第二部分:芳甲酰基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杀虫活性研究。以苯甲酸、邻甲基苯甲酸和2-呋喃甲酸为原料,经过氯化生成相应的芳酰氯,然后与硫氰化钠反应生成相应的芳酰基异硫氰酸酯,最后与取代芳胺反应,得到12个芳酰基硫脲化合物,并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确认了结构。对液相合成法和相转移催化法的优劣做了简单的比较和分析。对12个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单晶培养,得到了化合物Ⅱc,Ⅱe,Ⅱg和Ⅱh的单晶数据,其中化合物Ⅱc在DMF中培养出的单晶发生了结构变化,转变为2-苯甲酰胺-4,6-二氯苯并噻唑,推测其变化机制为自身基团间的亲核取代反应。晶体Ⅱc和Ⅱg的每一个晶胞单元中都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分子(Molecule A and Molecule B),这两个相对独立的分子所对应的键长和键角差别不大,但是所对应的二面角的差异却很大,该差异可能是由苯环与中间酰基硫脲基团相连接的C-C键自由旋转程度不同造成的。晶体Ⅱe中分子间氢键N-H…S把分子连接成了链状结构,并形成了R_2~2(8)的环状结构。晶体Ⅱh中分子间氢键N-H…O和N-H…S把分子连接成了丝带状结构,并分别形成了R_2~2(12)和R_2~2(8)的环状结构。采用浸叶法对化合物(Ⅱa-Ⅱh)进行了初步杀虫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Ⅱb和Ⅱc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进一步的室内毒力测定表明,化合物Ⅱb和Ⅱc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LC_(50)分别为144.61mg/L和109.55mg/L。
参考文献:
[1]. 5-氟代苯基-2-呋喃甲酸衍生物的合成及除草活性测定[D]. 阎琳. 上海师范大学. 2008
[2]. 含氟苯甲酰基硫脲衍生物的合成、阴离子识别性能及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研究[D]. 秦敬东. 西北师范大学. 2006
[3]. 脱氢松香基硫脲化合物及其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D]. 霍丽妮. 广西师范大学. 2007
[4]. 含取代嘧啶环的2,4-二氯苯氧丙酰胺和丙酰硫脲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 薛允宁. 上海师范大学. 2007
[5]. 五氟磺草胺的开发和苯甲酰基脲类似物的研究[D]. 李成坤. 山东农业大学. 2014
[6]. 单(双)酰基硫脲类化合物及其配合物的制备、表征、性质与生物活性研究[D]. 赵毅莎. 西北大学. 2013
[7]. 含氮芳(杂)环酰基硫脲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D]. 何建云. 西北大学. 2013
[8]. 噻唑类硫脲衍生物的合成、热力学性质、生物活性及晶体结构研究[D]. 宋媛. 西北大学. 2009
[9]. 生物活性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测定[D]. 柯少勇. 上海师范大学. 2005
[10]. 芳酰基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杀虫活性研究[D]. 李前进. 南京农业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