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灸法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研究概述论文_何文欣

不同灸法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研究概述论文_何文欣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灸法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理论及临床应用。方法 将近几年来关于直接灸、隔姜灸、温和灸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和临床研究进行分析。结果 灸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确切,有效率高。结论 临床应用时我们要根据施灸对象的年龄、体质、穴位位置等灵活选用合适的灸量,才能达到理想灸效。

关键词:艾灸;类风湿关节炎;综述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以持续性滑膜炎、全身炎症和自身抗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所示,RA在35~50岁这一区间发病率较高,并且女性患者约为男性的3倍。RA在世界范围内患病率约为1.4%,在我国约为0.32%~0.36%[2,3]。目前对于RA的治疗,西医一般采用抗炎镇痛、免疫抑制等方法,虽能暂时控制住病情的发展但毒副作用较大。近年来,大量的临床报道和实验动物研究表明[4,5]:灸法在治疗RA方面疗效确切、有效率高且操作简单 [6]。本文将不同艾灸方式治疗RA中的直接灸、隔姜灸和温和灸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进行汇总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

1.不同灸法的理论研究

灸法最早运用是采用直接灸,随着历代研究不断补充,发展到现在,大体上可分为直接灸、间接灸和温和灸三大类。不同灸法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式,其疗效也不完全相同。直接灸又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在晋代皇甫溢在《针灸甲乙经》里提到:“欲令灸发者,灸履喪之,三日即发。”这是关于化脓灸最早的记载。非化脓灸最先见于《时后备急方》:“若口僻者……觉火热便去艾”。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创隔物灸,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两书中对隔物灸又做了许多补充,增加了如隔泥饼、隔附子饼等多种隔物灸法,使灸法治疗范围扩大。明代朱权之《寿域神方》云:“用纸实卷艾,以纸隔之点穴,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待腹内觉热,汗出即差。”这应该是艾条灸的最早记载了。随之出现的,还有太乙神针、雷火神针等新的灸疗方法,极大地丰富了灸法的内容。

2.不同灸法的实证研究

2.1直接灸 直接灸是艾炷灸的一种,又称着肤灸,是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何悦硕等[7]采用麦粒灸治疗RA患者60例,上肢关节发病者取大椎、至阳及其相应夹脊穴,下肢关节发病者取命门、腰阳关及其相应夹脊穴,配合局部相关穴,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达96.7%。郭江燕等[8]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进行麦粒灸,发现麦粒灸可有效降低大鼠踝关节屈关节疼痛试验(缩腿嘶鸣)评分及足趾肿胀程度并且效果持续,认为麦粒灸“足三里”、“肾俞”有良好消肿、止痛作用。

2.2隔姜灸 隔姜灸是将艾炷与皮肤之间隔生姜片而施灸的一种方法。吴菲等[9]采用隔姜灸实验性RA模型家兔,观察发现模型组家兔关节滑膜液、滑膜组织和下丘脑HSP70的含量显著增高,提示艾灸可产生良好抗炎效果。郝锋 [10]通过选取肾俞、足三里和阿是穴治疗活动期RA, 2个疗程后显示总有效率93.7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王景红[11]对37例RA患者进行隔姜灸,结果显示27.03%显效,70.27%有效,2.70%无效,艾灸可以起到温通经络,补益气血,祛风除湿等作用,与生姜相互为用,对风寒湿三种邪气或久虚型RA更能起到协同作用。

2,3温和灸

温和灸具有祛风散寒、通痹止痛的功效,由于燃着的艾不会直接接触皮肤,患者不会有火烧灼的痛苦,为长期多次治疗提供了条件。丁放[12]辨证选穴温和灸至皮肤红晕,治疗RA患者28例,总有效率为92.8%,其中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持续时间等指标优于针刺组,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谢丽琼等[13]将130例RA患者随机两组,试验组于穴位2~3cm上方进行改良后的悬灸,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治疗。观察1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对照组为6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

3.小结

本文从三种不同灸法的角度概述了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理论研究及数据研究,通过对各种灸法治疗RA的分析和思考得出,灸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法多样,疗效确切,有效率高。在临床上我们要根据施灸对象的年龄、体质、穴位位置等灵活选用合适的灸量,才能达到理想灸效。

参考文献:

[1]栗占国,赵义.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病学新进展[M]. 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5:1-15.

[2]Jens K. Pedersen,Niels K. Kj?r,Anders J. Svendsen,Kim H?rslev-Petersen. Incidence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rom 1995 to 2001: impact of ascertainment from multiple sources[J]. Rheumatology International,2009,29(4).

[3]李连波,陈云飞.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06):423-426.

[4] 彭传玉,胡玲,吴子建,蔡荣林,何璐.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36(06):52-55.

[5] 康鑫,陆健,魏伟生.艾灸联合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14,(1):96-97.

[6] 赵娟,艾瑞可,徐兰凤.灸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概况与思考[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05):807-809.

[7] 何悦硕,梁维超.麦粒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07):449-450.

[8] 郭江燕,姜姝姝,高宇晨,谈宪城,甘君学,高梓珊.麦粒灸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屈关节疼痛实验(缩腿嘶鸣)评分及足容积肿胀度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5,21(11):7-9.

[9] 吴菲,杨涵棋,张耀,杨慎峭,周海燕,钟振东,刘旭光.隔姜灸对RA家兔不同组织HSP70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04):801-803.

[10] 郝锋,胡玲,吴子建,罗磊,蔡荣林,何璐.隔姜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量效关系的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03):677-680.

[11] 王景红,吴生元.隔姜灸治疗尫痹风寒湿痹证37例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7,32(07):1006-1008.

[12] 丁放.单纯灸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J].针灸临床杂志,2007(10):40-41.

[13] 谢丽琼,谢祖艺,陈丽,李婷婷,郑春燕,邱佩红.改良温和悬灸疗法在类风湿关节炎痹症中的应用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1):22-24.

论文作者:何文欣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不同灸法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研究概述论文_何文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