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蒙曼的大手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手笔论文,小蒙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她身上处处透着小,眼睛小,身材小,年龄小,就这么一个娇小的女人,却走上了大讲坛,讲述了一个大人物,展现了一副大手笔。她就是央视《百家讲坛》推出的岁末大型系列节目《武则天》的主讲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蒙曼,她以《百家讲坛》最年轻的主讲人身份,创造了该栏目2007年下半年的最高收视率,被冠以了“小于丹”的雅号,以至于编导张长虹这样评价她说:“她可能会为‘百家’创造新的高峰,似乎是为这个讲坛而生的主讲人。”
说她是为百家讲坛而生的人,不免有溢美之意,但她能以这样的年龄而自成一家,却是偶然之中孕育着必然。
蒙曼出生在承德的一个普通教师家庭,家里生活条件一般,但藏书很多。受父母的影响,她从小就喜欢读书。不管什么书,只要让她看见,拿起来就读,读起来忘了一切。《安徒生童话》、侦探小说、四大名著等都是她的至爱。在书的滋润下,蒙曼度过了快乐的童年。父母对她嗜书如命亦喜亦忧,喜的是开卷有益,忧的是看太多课外书耽误学习,所以就得经常劝她要摆正关系,不能读书无度。蒙曼嘴上答应的挺好,可一拿起书来又把所有的事都抛在了脑后。没办法,在她上初中以后,父母就把书都装到一个大箱子里锁起来了。明着不行了,只能偷着看了。那时的蒙曼说不上是一个“好”学生,她经常逃课,但她逃课不干别的,就是猫在家里看书。趁父母不在家,瘦弱的蒙曼找来锤子,硬是把书箱的锁砸开了。由于箱子上压着重重的东西,她的力量只够把箱子掀起来,把一只手放进去,但看不到里面。于是,她就胡乱摸着哪本书就看哪本。就这样,蒙曼从《红楼梦》的最后一本读起,倒着读完了这部文学经典。那时,她还不到12岁。
蒙曼不仅文学作品读的多,对历史更是显现出了浓厚的兴趣。1992年她被保送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1999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大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专攻隋唐史方向。毕业后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任教,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史及中国古代妇女史。作为自己的专业,她更是沉浸于其中,有人认为历史研究枯燥,她却觉得历史就是过去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一样丰富多彩。她的宿舍就是书的海洋,除了教学,她的主要精力就放在读书搞学术研究上,她认为那是她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事情,为此她乐此不疲。
对于蒙曼来说,在隋唐史中,武则天是个不能逾越的人物。她从10岁起就对武则天这个传奇人物很感兴趣,但真正有所认识还是在学了专业之后。随着研究的深入,蒙曼对这个1300年前的女皇几乎到了着迷的程度。她广泛搜集她的史料,正史的,野史的。在她眼里,学术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是不容置疑的,她所有的观点都是建立在史料的基础上,“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而且能够引用正史的,绝不引用野史。当有人问起她为什么会对武则天这个相当复杂、毁誉不一、极难评说的人物进行讲解时,她说:“我欣赏武则天,是因为她确实伟大,站在她面前,我不能无动于衷,所以愿意为这位女性付出自己所有的经历和感情。”正是这份投入和执著,以一个女性特有的敏感看到了武则天身上划时代的价值。也使蒙曼找到了解读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的独特视角。从此,她与武则天结了缘,本科毕业时教学实习试讲,她讲武则天,从北大博士毕业后找工作试讲,还是讲武则天,这次上《百家讲坛》更是给了她系统讲武则天的机会。
一个女人,又是这样年轻,讲述历史这样厚重的话题,并且又是武则天这样复杂的人物,人们不免担心她的驾驭能力,但随着她如讲故事般的娓娓道来,如剥洋葱般地层层剖析,人们渐渐忘掉了她的年龄,因为她的专业学识与个性都慢慢融入到了武则天那波澜壮阔的一生。当有记者问她年龄与权威的问题时,她说,凡是人创造的东西,都是人可以把握和理解的。除此之外,没有对年龄的限制。年轻在阅历上总会有一些欠缺,但是阅历可以用文化来弥补。
蒙曼的自信源自不断的攀登,杜甫有诗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历史的高峰,自然有了一种大智慧,大眼光和大气魄。
有人和蒙曼探讨成功的原因,她说人可以分为三种:凡人、强人和超人。凡人是在机会面前不懂得珍惜,而一旦机会溜走又很后悔的人;强人是很会把握机会;超人则是没有机会自己创造机会也要上的那种人。很显然,武则天就属于“超人”那一种。而当人问她应把自己归为哪一类时,蒙曼笑着说:“我是凡人,因为懒惰会放弃一些机会,因为没有十足的兴趣也会放弃一些机会,在这方面我永远是感性的。”蒙曼是谦逊的,站在历史的巨人身边她可能显得非常渺小,但她绝对是把命运的机会牢牢抓在自己手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