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与国际产业链的互动效应——对现阶段中国制造业结构选择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动论文,实证论文,现阶段论文,产业链论文,效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64[2006]05-060421-0374
一、概念的提出
依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制造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种。改革开放以来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选择了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制造业结构。近来,学术界关于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制造业结构选择的论述较多。郭克莎(2005)认为,从优化贸易条件、扩大市场空间等角度考虑,中国制造业发展应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王德文等(2004)通过对中国工业结构调整、效率、劳动配置状况的实证分析后认为,中国工业结构越来越符合中国资源和要素禀赋,大力发展轻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应成为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本文认为,从影响制造业结构选择的主要因素要素禀赋、技术进步、国内产业结构现状等考虑,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制造业结构应选择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
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以中国在国际产业链上的地位为依据的。目前,世界经济为跨国公司所控制,全球50%左右的产出、60%的贸易额、70%的技术转让额来自跨国公司。2003年,跨国公司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的比重为79.6%①。跨国公司通过独资、合资等形式把它们的影响渗透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所有产业领域和部门,因而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引进的外资有着密切的关联性②。在这种格局下,中国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只有选择顺接跨国公司产业转移这条路径。通过顺接国际转移产业,凭借劳动力低成本,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一项研究,目前中国制造业平均人工成本近1200美元,只有发达国家的3%,亚洲“四小龙”的5%,与同样是人口大国的印度比,也只有印度的95.6%。虽然今后中国的工资面临上升的趋势,但在一段时间内劳动力低成本仍将是中国的比较优势。中国应抓住机会,发挥这种比较优势。20世纪60、70年代亚洲“四小龙”就是通过发挥这种比较优势,经济快速增长,在较短时间内成为令人瞩目的新兴工业体国家和地区。同时,中国要关注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情况,对制造业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目前,国际产业转移正在演进为产业链条中所处的环节和工序的分解与全球化配置。国际转移产业既包括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包括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针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中国发挥比较优势不再如20世纪60、70年代亚洲“四小龙”单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是要适应国际上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的发展需求,降低成本,顺接国际转移产业。20世纪90年代,印度软件业就是通过顺接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而兴起的,从而使印度成为世界五大软件供应国之一。在全球按客户要求设计的软件开发市场上,印度占据了16.7%的市场份额。
诸如印度软件业这样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对劳动力的知识、技术要求较高,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才能胜任。因此,诸如印度软件业这样的产业是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依托劳动力资源丰裕、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和就业问题严峻的现实,在注重劳动力教育和培训,进行人力资本积累的前提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从而使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的产业,它包括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本文涉及的主要是制造业。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前提是资本、技术不替代劳动,它不是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否定,而是以进一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强其产业竞争力为目标的。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的西班牙鞋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由当初注重数量扩张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成为注重现代化、个性化、柔性生产的具有中高附加值的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③。
本文提出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概念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的。2000年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课题组认为,中国数量丰裕、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与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相结合,将发展一种全新的知识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包括纺织、服务、玩具、小家电等。张帆(2000)在估算了中国的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并同美国作了比较分析后发现,中国人力资本存在较高的收益率,接近于发达国家,建议中国产业由低级劳动密集型向高级劳动密集型或人力资本密集型转化,并作出预期这是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一种可能选择。从知识对经济发展作用的增强和中国要素禀赋的特点出发,今后中国应加快发展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
二、文献回顾
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旨在突出受过一定教育、具有一定技能、文化涵养的劳动者对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强调进行人力资本积累是劳动力从事这一产业的先决条件。早在19世纪30、40年代,纳骚·威廉·西尼尔、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等学者就认为,工人的智力是决定生产力的最重要因素,要改进未来的生产力,最好的资源莫过于使那些目前只用手的人也能用脑。20世纪40、50年代,柯林·克拉克、西奥多·W·舒尔茨等④ 认为,技术、知识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舒尔茨认为,在促进国民产出增长中,人力资本相对于土地、劳动工时、再生物质资本而言,作用更为显著,并进一步指出,人力资本可以通过投资、人员迁移等途径获得增加,这不仅能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还能使自身收入提高。
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专家、学者的预期到为经济发展现实所证实的过程,推动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深化。中国国内一些专家、学者依据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现实,进行经验论证,为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概念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赵文丁(2004)在对目前国际分工的几个变化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后认为,面对新型国际分工,一方面中国要立足加工制造环节,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另一方面,要提高核心零部件的本土化生产水平,由下游生产商向上游生产商推进,强化生产环节与技术研发的相关性,并适时向产业链中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环节渗透。赵文丁论述的产业已不是今天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是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芮明杰(2003)从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途径、意义角度涉及到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芮明杰认为,一国产业竞争力就是一国的竞争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可以从本源即内生变量上努力,也可从参与世界产业体系的程度及所处的位置中得益。知识吸收与创新能力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本源性变量。张世龙等(2004)在其构建的产业规模函数Q=∑f(fi,t,Λ)中,把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fi作为影响产业规模的重要因素,t、Λ分别指时间和其他因素。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总体上没有经历较为明显的全局性技术突变阶段,但也遇到美国新经济的产生、延续这样局部性技术突变和出于成本削减为目的的产业转移过程,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技术升级的条件、基础和可能性。杨大楷、范飞龙(2004)经过经验分析后认为,现阶段,中国资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虽然已成为主力,但是其利润创造能力和资产管理能力不如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制造业经济效益提升滞后于产业转型。因此,目前最佳选择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提高知识、技术的含量,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由此得出结论,中国目前应发展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
三、模型
中国劳动力资源丰裕。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所示,1990~2002年间,中国的就业人员从6.5亿增加到7.5亿,2002年总就业人员中仍有50%在第一产业就业,只有28.6%在第三产业就业,登记失业率为4.0%。而同年美、日、英、法四国在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为74.5%、63.1%、72.8%、74.0%,失业率分别为4.1%、4.8%、5.3%、10.0%。中国在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失业率与发达国家相接近。然而,无论是第三产业的就业率,还是城市化水平(2002年中国为40.5%),均远远低于工业化国家,2002年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为65-94%的水平。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中国经济将进一步发展。目前中国正处于罗斯托所说的起飞阶段。按罗斯托的理论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经济高速增长是顺利度过这一阶段的必要条件。据奥肯定理,失业率上升1%,经济增长就下降2%。中国的失业率没有上升的余地。因此,在中国劳动力资源丰裕,就业问题严峻的背景下,不能用资本、技术替代劳动。这是本文分析问题的一大前提。
本文分析问题的前提除了不能用资本、技术替代劳动外,还遵循新古典经济学,分析产出时考虑的要素投入是资本和劳动;资本要素投入不变;模型中所指资本专指物质资本几项。
以Y代表产出,K代表资本,L代表劳动,于是一般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函数关系便是:
Y=F(K,L)[1]
Y/L>0[2]Y/L[2]<0[2]
劳动投入增长,导致产出增长,速率为n
随着经济的增长,一国及其企业有能力进行追加投资。由于资本不替代劳动,于是追加的投资凝结在劳动要素中,即对劳动力进行教育、培训、增加健康投入等,使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提高,劳动效率提高,此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
Ye=F(,L·E)[3]
E代表劳动效率,表明一国经济随着劳动力生产技术的改进、健康状况的改善、制度规范的硬化,劳动效率提高,产出不断增长,增长率为:
d(Ye/Ye)=0+d(L/L)+d(E/E)[4]
△(Ye/Ye)=0+△(L/L)+△(E/E)
假定△L/L=n,△E/E=g
在资本不变的前提下,受过教育、训练的劳动力对产出增长的作用率为n+g,g是技术进步率,也就是人均产出的增长率。
诺德豪斯、萨缪尔森(1999)认为,发达市场经济的增长依赖于劳动、资本的增长和技术革新,但三种要素的相对贡献是不一样的。在不考虑技术革新的情况下,劳动、资本对产出的贡献率分别为3/4和1/4,产出方程:
△(Y/Y)=3△(L/4L)+△(E/4E)[5]
随着教育、研究开发的深入,技术得以进步,劳动、资本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减为1/2,另1/2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产出方程:
△(Y/Y)=(1/2)△(K/K)+△(L/L))+(1/2)△(E/E)[6]
公式[6]蕴涵着两方面的变化:一是劳动要素价格开始上涨。由于[5]式表示的阶段密集使用劳动要素,劳动要素的供求关系影响其价格;二是资本的边际效率呈现递减趋势。为了适应两方面的变化,促进产出的进一步增长,应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技术对经济的贡献率,实现规模报酬递增的目的,从而达到索罗模型所揭示的技术进步不仅能使总产出增长,而且也能使人均产出增长的目标。
一般劳动密集型产业,没有进行人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率g=0,因此不会导致人均产出的增长。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当于在没有实现技术、资本替代劳动的前提下,实现产业的技术进步,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替代物质资本积累,即索罗认为的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产出和就业的投入产出关系在整个技术进步过程中不发生变化,这一方面带来了产出水平、经济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为尽可能实现充分就业创造条件。
四、经验分析
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一种既依赖劳动要素投入增加,劳动力成本低下的优势,又积极进行人力资本积累,提高劳动效率,从而达到更高经济增长水平的产业。劳动投入增加、技术水平提高是促进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内生变量。技术进步首先是企业的行为,不是政府外在力量介入的结果。这种技术进步是内生技术进步。
内生技术进步涉及的知识特性、人力资本积累、干中学和创新四个模型,可以作为验证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存在的基础。
罗默认为,企业通过投资增加资本存量的行为提高了知识的水平。知识这一公共产品所具有的非竞争特性,意味着增加一部分使用者,其边际成本不会增加。知识具有外部效应。企业增加投资,提高知识水平,不仅使其自身出现收益递增的发展状态,而且能通过知识的外溢性带动其他企业提高知识水平,从而使原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知识价值提高,发展成为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表1反映的是1996~2003年8年间,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经营中,企业自身投资占科技经费的比重由41.62%上升到84.29%,上升速度较快。这一方面反映出企业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效益提高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企业有能力增加科学技术的投入,从而为知识促进经济增长这一外溢性的发挥创造条件。
表1 大中型企业科技经费筹集额中企业资金的比重单位:%
年份 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
比重41.62
44.60
50.80
51.07
55.68
80.67
84.11
84.29
资料来源: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数据整理、计算而得。
自西奥多·W·舒尔茨拓展人力资本理论,初步形成了人力资本理论体系以后,经济学界对人力资本及其对经济发展所起作用的研究不断深入。卢卡斯就是其中一人。卢卡斯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所形成的知识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它是关于“特定人的知识或一个民族的特殊的文化”,它必须通过教育和培训成本的投入才能形成。人力资本具有外部效应,且具有渗透力。人力资本投资不仅能提高投资者本身的生产率,而且也能增加劳动与物质资本的生产率,从而形成生产的收益递增局面。1985~2002年间,中国GDP的年均增长率G为9.4%,劳动年均增长率△(L/L)为2.5%,资本年均增长率△(K/K)为20.2%。各要素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等于各要素增长速度乘以要素份额。依据1978~1994年间,中国资本份额为35%、劳动份额为65%,1997年,资本份额略小于40%,劳动份额略大于60%(张帆,2000)这些资料,估计中国目前的资本份额β为40%、劳动份额α为60%。根据索洛余值法计算出各要素的贡献率和技术进步率△(A/A),如表2所示。
表2 各要素对GDP的贡献率及技术进步率 单位:%
劳动要素 资本要素
年份 GDP增长率 增长率Δ(L/L)贡献率增长率Δ(K/K)贡献率技术进步率Δ(A/A)
G
198513.53.5
2.10 38.8 15.52 -4.12
1986 8.82.8
1.68 22.7 9.08
-1.96
198711.62.9
1.74 21.5 8.601.26
198811.32.9
1.74 25.4 10.16
-0.60
1989 4.11.8
1.08 27.2 -2.885.90
1990 3.8
17.0
10.20 2.4 0.96
-7.36
1991 9.21.1
0.66 23.9 9.56
-1.02
199214.21.0
0.60 44.4 17.76
-4.16
199313.51.0
0.60 61.8 24.72 -11.82
199412.61.0
0.60 30.4 12.16
-0.16
199510.50.9
0.54 17.5 7.002.96
1996 9.61.3
0.78 14.8 5.922.90
1997 8.81.3
0.78 8.8 3.524.50
1998 7.81.2
0.72 13.9 5.561.52
1999 7.11.1
0.66 5.1 2.044.40
2000 8.01.0
0.60 10.3 4.123.28
2001 7.51.3
0.78 13.0 5.201.52
2002 8.01.0
0.60 16.9 6.760.64
注:1.GDP增长率和要素增长率与统计数字一致,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要素贡献率和技术进步率是计算所得,为精确起见,保留小数点后二位。2.这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变形。
资料来源: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数据整理、计算而得。
由表2可知,劳动要素、资本要素对GDP贡献率呈现下降趋势,技术增长率呈上升趋势。这一结果反映出中国1985年以来的经济增长逐渐注重人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的作用。由于在这方面的投资份额增加,从而达到了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的目标。
从事生产的过程也是获得知识的学习过程。干中学积累起来的经验使劳动力和物质资本的效率提高。这就是所谓的知识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起初的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转向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并且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增长速度较快(见表3)。目前,高级技术产品在出口商品中占的比重虽不高,在国际市场中处于弱势。1997~1998年,数据处理设备、通信设备及零部件、计算机部件、办公用品、钟表等高技术产品出口占中国出口商品的份额为11.9%。占世界同类商品出口份额除收音机和钟表分别占到18.9%和12.0%外,其余均在5%以下。但高技术产品在出口贸易中具有动态比较优势,它们的显性比较优势变动指数除钟表为0.9外,其余均大于1,而且数据处理设备的显性比较优势变动指数为5.2(赵文丁,2003)。工业制成品在出口总额中所占份额的提高,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趋势的加强,意味着中国在对外贸易中获得了“干中学”的经验积累,注重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附加值。这就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提供了经验基础。
表3 出口产品所占份额及增长率 单位:%
年份
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
比重增长率
比重 增长率
199025.59
85.3674.4123.34
199122.451.6377.4620.55
199220.025.3279.9821.97
199318.17
-1.9981.8310.51
199416.27
18.2583.7134.92
199514.449.0285.5625.66
199614.522.0585.48 1.44
199713.109.2586.9023.01
199811.15 -14.4688.8512.76
199910.23
-2.6787.77 7.21
200010.22
27.6889.7827.86
2001 9.903.4590.10 7.16
2002 8.778.3791.2323.90
2003 7.9421.98
92.0635.81
资料来源: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引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对生产要素实行新的组合,包括引入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市场,获得一种原料的新来源,采用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五种情况。创新的基础是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发明的不断增加。从全国科技活动基本情况来看,1991年至今,中国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为技术发明、创造和专利的增加提供了投入保障(见表4)。技术发明、创造和专利的增加,提高了国家整体的知识水平,从而为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员基础和环境基础。
表4 R&D占GDP的比重 单位:%
年份1991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
比重0.700.600.600.640.800.831.001.071.231.31
资料来源: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数据整理、计算而得。
五、小结
从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发展到人力资本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深化,这一过程的逐步展开,引起了人们对劳动在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竞争力中的作用的关注。知识性劳动相对于一般简单劳动在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较为显著。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产业转移和世界就业的规律性特征揭示,中国应及时转换产业结构。傅强、周克红(2005)研究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内,进入中国的外资主要是农业领域中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和生物资源项目,制造业领域中的石油、冶金、机械、电子,服务业中的金融、保险、电信、旅游业、零售业和咨询服务业等。这些产业有相当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其对劳动力的知识性要求较高,属于知识性劳动密集产业。由于知识性劳动受过教育、专业训练,故在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产出增长的路径选择中偏向于集约型方式,而非单纯增加要素投入的粗放型方式,其最终结果是既促进总产出增长,也促进了人均产出的增长。以内生技术进步的四个模型——知识的特性、资本投入增加、干中学和创新——为基础,进行经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已具备了发展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和条件。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历程及对今后变化趋势的预期显示,适时进行制造业结构转换,发展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中国积极加入国际分工,提升在国际产业链、产品工序中所处地位的路径依赖。中国出口贸易的较快发展,在世界贸易中位次的提升,所引发的贸易摩擦和出口产品遭受的民间壁垒等现实,从另一侧面反映出提高产品附加值,改善产品研发设计,以及品牌培育,提高产品文化附加值,显得非常紧迫。
注释:
①黄菁、杨三根:“中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第1期。
②傅强、周克红:“利用外资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分析和实证检验”,《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第8期。
③张辉:“全球价值链下的西班牙鞋业集群升级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第1期。
④关于这些学者的观点可参见郭熙保主编的《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标签:劳动密集型产业论文; 人力资本论文; 中国制造业论文; 经济增长贡献率论文; 资本积累率论文; 实证分析论文; 产业金融论文; 人力资本理论论文; 投入资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