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王初生论文_王初生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王初生论文_王初生

摘要:近些年,建筑工程建设数量与日俱增,施工规模逐渐扩大,造价管理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由于参与方众多,涉及专业众多,造价业务繁杂,各参与方、各专业间缺乏有效的造价信息共享平台,工程造价全过程的有效管理一直是一个难题。BIM技术是一个完备的信息模型化的过程,能够将工程项目在全生命周期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工程信息、过程和资源集成在一个模型中,方便的被工程各参与方使用,因此将BIM技术与全过程造价管理相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造价管理效率,实现造价管理信息化。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

引言

BIM技术是新形势下最为常用的技术工具,对创新协同管理模式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换而言之大规模推广及应用BIM技术是不可阻挡的主流发展趋势。作为建筑行业中重要的颠覆性创新技术手段,BIM技术主要通过中心提供生成BIM3D模型协助BIM管线碰撞检测、BIM设计协调、BIM施工协调及BIM运营协调等技术手段,帮助企业实现协同管理项目的目标,不止能明显降低错误事件的发生率,更能节约总体开支及成本投入,大大提高全过程管理效率,为企业谋求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待工程竣工后利用三维建筑模型推行建筑运行管理模式能保证运行维护的效果。

1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及BIM技术概述

目前,造价管理处于定额和清单计价并存的模式。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建设项目从投资决策直至竣工验收整个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的确定、控制与管理。在工程建设的每个阶段不同的参与方有不用的概预算要求,具体见图1。目前全过程造价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在项目决策阶段,由于缺乏类似工程的准确信息以及专业人才,技术经济论证不够准确,项目决策未发挥对工程造价的绝对控制作用。在项目建设其他阶段,参与方众多,建设周期长,造价工作繁杂,不同参与方的造价工作重复,不同阶段的造价信息脱节,造价信息共享困难,造价工作效率低。BIM(BuildingInformationMolding),建筑信息模型,是对工程项目设施实体与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一个完善的信息模型,可以将包括建设项目功能要求、构件性能、参数信息等项目全寿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数据、过程和资源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项目参与各方可以共享的一个信息平台,提高建设项目各阶段之间的集成化程度。其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以及可出图性五大特点。

2影响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推广因素

随着BIM技术具有的作用,在工程建设期间,由于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工程出现多种质量问题,同时也会影响到工程进度。所以按照当前建筑环境,需要管理人员不断对工程状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和管理,这样能够顺利进行BIM技术的应用。所以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需要管理者能够详细工程概况,并通过不断的调整,分析和研究影响BIM技术应用的因素,为整体的工程造价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基于客观阻碍BIM技术推广的因素分析,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在目前的BIM技术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并能够使整个工程造价体系更加完整;(2)将BIM技术作为工程造价的核心基础,需要更加深入的进行研究,从而使BIM技术应用范围更加广泛;(3)在面对不同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时,需要将BIM技术具有的特点,与实际工作情况相互融合,并能够有效调整彼此的优势和缺点;(4)通过对实际工程造价管理应用过程中,许多具有针对性的影响因素,会导致BIM技术在应用时受到影响,并导致BIM技术使用受到限制,这样就会降低BIM技术具有的功能。

3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应用BIM技术的要点

3.1在造价决策的应用要点

在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明确造价决策非常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造价决策确定之前,需考虑工程电气、安装等项目的实际情况,明确各项目的管理成本,使整体管理成本得到最优化控制。其次,需考虑影响工程造价决策的相关影响因素,比如:重建成本因素、材料成本因素以及项目成本因素等,合理利用BIM技术,构建BIM因素分析模型,使上述各项影响因素能够以数据信息的形式体现,为作出明确的造价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3.2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在建筑工程设计短期,核心的工作内容就是进一步有效设计出相对应的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结合相关的材料统计,可以看出设计阶段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达到了70%左右,所以,从根本上有效提升设计质量,针对设计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对于整体工程造价的控制都有着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在这个阶段充分应用BIM模型测算工程造价的相关数据,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有效提升工程造价测算的科学性和精准性,通过企业的BIM数据库,可以有效累积相关企业所有项目的历史指标,特别是不同部位的钢筋含量指标、混凝土含量指标等一系列相关情况,确保设计人员能够获得更有效的历史数据和相应指标,并针对设计内容进行逐步优化,从根本上有效规避建造成本出现浪费的问题。

3.3施工阶段造价管理

在具体的施工阶段中,针对工程造价管理而言,最重要的根本思想就是把计划投资额当做造价控制的目标值,在针对图纸进行会审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通过BIM模型,更有效的整合相关数据,并针对各个数据进行充分分析,更直观形象的发现问题,从根本上有效减少返工或者变更等带来的损失。充分利用更先进更形象的3D-BIM模型,再加之相应的成本数据和进程数据就可以充分构建起5D-BIM模型,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就可以着重针对资金计划和工程进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并针对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审核,并通过BIM模型中相关数据库的具体信息,在试用阶段,科学合理的控制好原材料,并进一步明确材料价格,充分的体现出造价的实际作用,针对工程成本信息进行着重把握,从根本上有效实现成本的动态管理,这样能够更有效的推进多算对比和成本分析工作。

3.4竣工验收阶段造价管理

对竣工验收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来说,其主要内容就是明确工程项目最终造价。利用BIM数据模型,以及其与工程造价软件的整合应用,动态掌握多元化数据信息。在建筑三维立体空间数据模型中,结构构件属于工程项目数据的重要载体,可以充分满足数据分析的基本需求。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可以结合实际需求,合理分解工程任务量,根据内置构件的计算规则,快速计算工程量,实现“框图出量”。

结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利用其信息载体的特性,实现建设项目各阶段造价管理间的动态联系,解决了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诸多难题,极大地提升造价管理效率,能够有效的对建设项目总造价进行管控,提高投资收益。但是目前BIM技术的应用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政府投入不足,企业管理人员不重视,BIM技术软件杂乱,相互之间无对接接口,BIM专业人才不足等等。BIM技术是符合造价行业发展的信息技术,是大趋势,今后应该从需求、供给、市场环境三个方面着力,助推BIM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将BIM技术在工程造价行业中的应用推入一个良性发展轨道上。

参考文献

[1]张赟,郭宇丰.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BIM的推进[J].建材与装饰.2019(14).

[2]李宏.探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建材与装饰.2018(49).

[3]王赟钫,李乐佳.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30).

论文作者:王初生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3

标签:;  ;  ;  ;  ;  ;  ;  ;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王初生论文_王初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