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与各民族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外来词的引进又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大量的外来词已经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影响也随之越来越广泛。
一、对现代汉语本身的影响
首先,充实词库,填补某些概念的空白,尤其在科技方面。近代以后西方在自然科学、发明创造方面远远超越我们,大量新事物是以前所没有的,自然需要引进大量外来词,很多以音译方式进入,如coffee咖啡、clome克隆、chocolate巧克力、copy拷贝、cigar雪茄;有些是意译,如supermarket超市、fast food快餐;有的是音意兼译,如medium媒体、internet因特网、miniskirt迷你裙、icecream冰淇淋;有的是以字母词形式,如VCD、B超、卡拉OK等等。这些词在我国的新词新语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汉语语言和词汇的丰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次,加速了现代汉语构词法的词缀化。任学良先生认为“事实上,不仅现代汉语有词缀,古代汉语也是有的”,如“老”字就是前缀。词缀化是汉语本身的发展趋势,是现代汉语里能产性较高的构词类型,所以笔者认为,英语借词只是为现代汉语提供了一些词缀,这方面的影响只是对词缀化的一个加速。现代汉语的词缀化倾向是由于英语的词缀化倾向所致。例如:汉语词缀“非”、“不”、“反”分别源于英语前缀“non-/in-/un-”。随着外来词数量的增加,这类词缀数量也在上升,如“超”、“多”、“准”、“半”等等。词缀化增强了汉语的构词能力,丰富了汉语的词汇系统,扩大了汉语的表达能力,丰富了汉语的词汇系统,扩充了汉语的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再次,促进汉语语素化。有的词本来是纯粹的音译词,不含任何意义,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音译词中的某个音译字逐渐取得独立性,不表义的充分被赋予了一定的意义,或者单独使用,或者用于组成新词,成为一个音义结合的汉语语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巴士”(bus)产生“巴”,后组成大巴、中巴等词;“的士”产生“的”,后组成打的、的哥、面的等词;由“啤酒”派生出生啤、散啤、扎啤等词。
最后,促进汉语拉丁字母化。近年来,已有许多学者注意到了现代汉语词语的拉丁字母化现象。朱永凯、林伦论、王琪几位先生深入考察了近20年来中国大陆的借词现象,发现“拉丁字母化已经在大陆的许多语言使用领域出现,并有自创拉丁字母词现象”。如“OK了”、“看VCD”、“做B超”等词语。李楚成先生明确指出,“拉丁字母化已经成为现代粤语/香港版现代汉语词法系统中的一分子,可充当汉字或汉语语素使用”。笔者以为,拉丁字母化只是汉语词汇中的很小一部分,它们的出现不但可丰富汉语词汇,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汉语对一些事物、概念冗长的表达方式,增加单位文字内的信息含量,这无疑是与今天快速的生活节奏对简洁明了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的需要相适应的。
二、外来词引入对现代汉语的负面影响
外来词的引入不可避免地会给汉语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用汉字音译外来词,人为增加了多音字和多义字的数量。在外来词的引入过程中,在语音上尽管主要是对外来语音进行改造,以符合汉语的语音系统,但有时却不得不迁就外语语音,如:“咖”字在“咖啡”中规定读“ka”音,而在“咖喱”中规定读“ga”;“的”的规范读音为“di/de”,而在“的士”中读“dī”音。用汉字音译外来词带来的一词多音和一词多义现象,使这些汉字的读音和意义更加复杂,增加了人们在学习、理解上的困难。
其次,滥用外来词,影响了汉语的纯洁性。近年来,随着科技、经济和文化受到外来词影响越来越大,滥用外来词的现象有所增加,汉语的纯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某些事物和概念在汉语中已经有恰当的表述,一些商家由于商业目的故意使用不规范或已淘汰的外来词,如“朱古力”、“苹果派”、“镭射”等。很多人不知道“士多店”、“派对”、“作秀”等外来词即“商店”、“聚会”、“表演”。在文章中使用这些词没有任何好处。
再次,多种译法造成一义多词现象,不利于汉语的健康发展。随着新概念、新事物的不断涌入以及不同文化背景、历史、地域等原因,对同一外来词语有不同译法的现象逐渐增多。如“激光”和“镭射”、“激素”和“荷尔蒙”、“迪斯科”和“的士高”、“发动机”和“引擎”等待。
最后,大量使用字母外来词给普通群众带来交际困难。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字母外来词,比如在专业领域使用国际通用的外文符号,便于促进国际交流。如物理学符号V(电压伏)、A(电流安培)等。但是在日常生活领域,非专业人员没有多少文化知识,又不懂英语,若字母外来词使用过多,必定造成一部分人听不懂和看不懂中文,从而使汉语的社会交际工具的功能大大下降。
今天,作为外来文化载体的外来词语,其融入现代汉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都达到了历史的高点,并且这种上升的趋势仍将保持较长的一段时间,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研究和探讨外来词的影响,最本质的意义是使外来词在健康发展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史有为 《汉语外来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91,97。
[2]王希杰 《这就是汉语》.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237。
[3]黄伯荣 廖序东 《现代汉语》.增订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陈昌义 外来词为载体的西方文化对汉民族文化的冲击.浙江师大学报,2003。
论文作者:薛淑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7月第28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外来词论文; 汉语论文; 词缀论文; 现代汉语论文; 拉丁字母论文; 汉字论文; 现象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7月第28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