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中学德育管理工作的探索论文_邓肖

关于创新中学德育管理工作的探索论文_邓肖

邓 肖

(四川省南部中学 南部 637300)

德育指对学生进行政治修养、思想道德建设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的教育和引导。在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下,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年龄在11到18岁的中学生是一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期,思想具有不安定性,心理特征呈现动态化,新课又极大地解放了学生思想,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不断强化,给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只有实现学校德育工作要转型,实施与新课改接轨的德育管理策略,才能为学校德育管理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创新中学德育管理工作,从而提高中学德育管理工作效率呢?

一、明确中学生特征,提高中学德育管理工作效率

生活在信息多元化、庞大的网络信息渗透的时代,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思维活跃但又不够成熟和稳定,具有很强的逆反性,对新生的事物敏感好奇,却没有足够的定力抵抗外界的诱惑和判断是非的能力,易造成思想的动荡,受不良信息和社会的伤害,在同龄中开始出现从众攀比的心理,追求新奇时尚,师长的话对他们的制约效率也逐渐减弱,学生开始出现不主动和师长交流的现象,导致出现心理逐渐呈现急躁、性格变化无常等特征。在中学生这一群体中染发、留怪异发型、文身、抽烟、喝酒,甚至有斗殴等不良行为大多是已经受到了外界的蛊惑暂时迷失,那么学校和德育老师需要给出相应的拯救措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创新中学德育管理工作的策略

1.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校风最集中的体现是师风和学风。师风体现的是教师的教学风气、学术风气、育人风气等。学风体现的是学生的行为方式,当中最核心的是学习风气。学习风气包括学习动机、目的、态度、兴趣等内因要求,也包括学习方法、纪律、刻苦性、创造性等外显要素。风气对每个成员都具有导向和规范作用。人们置身于健康向上的校风中,总能受到心灵感染、情操陶冶、哲理启示、内化为人们的思想和品格,起到振奋精神、规范行为、完善认识与情感的作用。

2.健全德育管理工作体制

学校德育管理涉及安全、纪律、卫生、宿管等学校的方方面面,全校师生没有谁可以置身事外。安全工作更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头等大事,任何人都不能掉以轻心。因此,健全德育领导体制,配备专业人员,建立德育教研室,组建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划分每个成员的职责和工作任务,领导、指导和协调全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势在必行。此外,还应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和家校合作,普及家教知识,加强学校、社会、和家庭之间的联系,齐抓共管。德育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努力探索并正确把握新课改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强化自主、民主和责任,理清思路,科学施教,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把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校的发展,办学水平和效益的不断提高,学生良好风气和精神面貌的形成,关键在于能否有一支具有全新精神风貌、业务精、师德高、科研意识强、思路广的教师队伍。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靠渊博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即教师的信仰、品格和日常言谈举止。每位教师都应在思想、品质、学识、学风等方面以身作则,敬业爱岗,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4、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学校的教育秩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起了重要的作用。社区和家庭是学校做好德育工作的有力支撑。学校必须对社区共建工作真抓实干,这也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我们在构建德育框架中,必须把社区共建融于其中。要以学校为主体,与社区内机关、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公安派出所、居民(村民)委员会或小组共同研究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形成社区、家庭齐抓共管的局面。要通过社区共建活动,优化社区教育环境,净化社区风气,提高社区精神文明程度,营造良好社区文化氛围。同时,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到社区大背景中去,形成“三统一”的德育系统。

三、德育工作要适应新形势

在中学德育管理工作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新是解决新问题并切实推进德育工作的灵魂和动力,所以德育工作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

1.德育理念的创新。创新就是要有所突破。这表现为老师首先要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给我们德育指导思想上带来的一些条条框框和一成不变的工作思路与方法。如果简单地重复过去的老办法、老方式,沿用盲目空洞的教法,不仅毫无结果,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目前情况下,必须更加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实事求是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并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与学生的思想行为融为一体。我们要在充分理解、互相尊重的基础上,通过感情的交流,让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接受教育,从而让他们树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观念,提高思想教育的水平和德育工作的效益。其次,德育工作的内容要紧扣时代的脉搏,弘扬时代的主旋律。这一方面要帮助学生认清国情,引导学生把握未来发展大势,另一方面还要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方法以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并促使他们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

2.德育内容的创新。首先,德育工作应充分关注知识、知识产品、知识价值观等内容并以此作为当前构建德育工作的理论体系,整合德育内涵的取向之一。我们要以科学知识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良好协作品质,提高学生的意志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

其次,要把德育教育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结合起来。目前,不少地方在学生中频频发生暴力事件乃至自杀事件,这固然有许多家庭和社会性因素,但是学生的心理品质发育畸形、心理障碍问题突出,更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工作很少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建设。因此,就在教育过程中形成一个“盲区”即学校既没有形成矫正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机制,更没有向学生传授进行自我心理的调适方法。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德育内容必须适度拓宽外延,把学生的心理品质培育纳入到自己的学科范畴。

3.德育载体的创新。这表现为一要体现德育工作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即德育工作者必须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在方法上坚持多样化和多渠道。因为学生的思想问题多种多样,兴奋点也不相同,所以,我们在方法上也要多样化,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载体和渠道。二是要以活动为载体,置教育于活动之中。因为能够成为学生德育载体的活动,必须融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为学生们所喜闻乐见如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篝火晚会、辩论会以及专题讲座等。这些活动的优点就在于形式活泼,贴近生活并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就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具有极强的参与性和感染力,从而能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态度、情感、习惯、兴趣等起到积极健康的引导作用,这就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论文作者:邓肖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6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4

标签:;  ;  ;  ;  ;  ;  ;  ;  

关于创新中学德育管理工作的探索论文_邓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