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伟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摘要: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对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笔者在本文中,结合相关的理论文献和自身的工作经验,从BIM 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价值、BIM 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要点和应用措施等方面探讨了该命题。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施工,应用
BIM 技术目前在建筑施工中开始受到重视,而我国建筑行业只有尽快改进传统建筑施工的管理模式,广泛应用 BIM 技术,才能提高建筑行业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建筑业产出效率。
1、BIM 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价值
1.1 3D 衬托,宣讲展现,给人以现实和直接的视觉感受
按照工程建设的规划,形象地展现现场和施工设施的分布状况,工程困难点的建设方式,工程建设次序的挑选,开展 3D 的模拟,对不一样的工程建设方法进行比较挑选等。构建好的 BIM 模型能够当作第二次渲染开展的模型根基,很大程度上提升了 3D 渲染成效的精密度与效率,给业主进行更形象具体的宣传介绍,提高中标的概率。
1.2模拟施工,高效协作
3D 形象化功能与时间维度的整合,能够开展模拟工程建设。随时都可以快速地把工程建设规划和具体进展状况进行比较,同时开展高效协作,施工单位、管理单位、甚至非专业出身的业主均可以对工程施工的各类问题和状况进行了解。这样利用 BIM 技术联合工程建设方法、虚拟施工和现场监控设施把控,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房屋的品质问题、稳定问题,从而降低了返工和整改。
1.3碰撞检测,减少返工
BIM技术的关键特性是其3D形象化,运用BIM的3D技术在前阶段可开展碰撞检测,改进建筑规划方案,降低在工程施工时期会出现的错误亏损和返工的概率。工作人员能够使用碰撞改进后的 3D 管网方法,开展工作交底、虚拟施工,提升施工品质,同时也提升了与用主的交流水平。
2、BIM 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要点
2.1 BIM 技术深化设计
运用 BIM 技术能够对建筑结构和管线进行模型深化设计,再将模型导入软件对结构、管线之间的布置进行碰撞检查,根据碰撞检测报告,对有碰撞的管线进行重新调整布置,达到前期优化管控的作用,在施工之前有效的避免二次返工的发生。在建筑工程中,钢结构建筑越来越多,钢结构的预制加工后要确保吊装准确率,不发生二次返工现象,那么就需要采用 BIM技术进行模型深化设计出图。通过 BIM 技术能够在软件中建立钢结构三维立体模型,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钢结构的局部结构,在施工之前对该工程进行碰撞校核,检测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如果施工方案不可行,那么就可以在施工之前调整方案,更加直观、有效地解决了施工图中的设计缺陷,避免施工方案错误和设计错误带来的物资浪费。除三维模型建立外,运用 BIM 技术能够在钢构件制作之前对具体的钢构件、节点构造等细部进行深化设计,对其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合理有效的进行调整,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还能够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以及施工难度。
2.2 BIM 技术协同管理
一个大型工程的施工需要很多专业的相互协调,各个专业之间的相互配合也十分的重要,采用 BIM 可以使各个专业更好的配合。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二次返工,土建、暖通、给排水、消防、电气之间都需要进行随时沟通。在真正施工的时候,会因为施工现场情况变化、各专业施工队之间的协调、技术差异等因素影响工程施工,则对项目的管理需要进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各专业之间很可能会发生交叉或者重叠的现象,则会导致无法正常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运用 BIM 技术的参数化、可视化及协同性等性能,提前对工程进行协同碰撞校对,同时运用 BIM 软件的 4D 施工模拟功能,对工程施工的施工段、施工过程进行虚拟建造模拟,能够更加直观的观察到各个专业之间需要配合的具体位置,各专业之间再进行沟通和调整,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的降低施工错误情况的发生,达到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
2.3 施工现场优化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也在迅速地发展,这就对施工现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有可能会出现施工场地面积过于小、施工基坑的深度相对较大、正在施工的项目与旁边的建筑物距离太近、施工过程当中需要较大的作业面等情况发生,这些不确定因素严重影响到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的场地布置。面对现场布置这些问题,就需要采用 BIM 技术来帮助我们解决。BIM 技术能够现场布置平面图进行合理优化,对施工现场所需要的大型设备进行大概的定位后,再创建一个场地模型。为了保证场地优化的合理性,可以场地模型与该项目的建筑模型相互匹配,并对施工机械进行三维漫游动画试用转,运转合理,则可将具体数据导入到 BIM5D 平台软件中,这样即能够观察到三维立体的场地布置,也能够观察到三维立体的建筑模型,同时也可以通过计算合理分配施工措施费。运用 BIM 技术将项目的施工场地进行合理的布置,能够提高施工效率,避免因施工场地的原因造成工期延误。
2.4 质量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质量与安全管理是施工管理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因素。对于大型项目来说,方便、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有效的保证工程质量,也能随时消除安全隐患,减少工程损失。采用 BIM 技术,对架体搭设方案可以进行计算测试,保证安全系数,并且针对项目可进行 VR 技术安全教育,达到事前控制安全事故发生的效果。在平时管理过程中,通过手机 APP,随时记录质量安全问题,并与模型进行实施对接,将质量安全问题推送至责任人落实整改,同时相关数据将会在 BIM 平台软件中汇总积累,月底形成质量安全月报。
3、BIM 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措施
3.1 采集数据
在进行 BIM 技术建立三维信息模型之前,首先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考察施工现场,进行信息模型的信息采集工作,只有具备了足够的数据信息,完整的信息模型才有可能建立。工作人员完成信息的采集工作之后,要对数据进行交互和整合,然后再利用信息管理技术储存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再建立一个信息平台,方便对数据信息进行验证。
3.2 调整结构
BIM 技术具有三个结构,功能分别是:建立建筑工程管理系统、建立施工浏览表以及建立3D 信息模型。此外建筑施工人员还要求 BIM 技术具有查询信息的功能,相关企业要求 BIM 具有根据施工具体情况的施工进度管理系统,进而达到实际施工进度与计划相一致的目的,这就要求 BIM 技术调整相应的结构以达到对建筑施工进度动态化管理的目的。
3.3 细化应用流程
要想实现建立完整的施工过程信息模型,就需要分离处理施工数据,并合理分析相应的施工数据,以实现信息技术对建筑施工的系统化管理。BIM 建模实现优化配置人力和建筑施工工序。利用对比分析来协调 BIM 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并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管理。
综上,BIM 技术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相继出台和建设主管部门的引导与支持,未来必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深入研究 BIM 技术,主动将 BIM 技术应用于实际项目施工有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淑刚.基于 BIM 技术的建筑施工管理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3):222-224.
[2]王浩.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45):36.
[3]张利红.建筑施工中 BIM 技术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7(23):230-232.
论文作者:张树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技术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模型论文; 建筑论文; 场地论文; 信息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