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等县天等镇中心小学 李瑞锋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校园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全面育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小学校园文化能够正确引导学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重要动力,规范学生行为,给予学生内在力量。为此小学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创造良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来陶冶学生情操,愉悦学生心情,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校园文化;育人环境;营造策略
前言:通常情况下,有影响力的小学所有属于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而校园文化是学校历史发展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会给小学教育带来十分深刻的影响。为此小学要深入分析和研究校园文化,树立校园文化的地位,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更多合格且有特长的学生。
1.保持良好、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小学教师要具备宽广的胸怀,在教学中放弃自己的喜怒哀乐,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给予学生更多自由空间,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新奇的想法。保持和谐的、平等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校园育人文化的关键[1]。首先,小学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习成绩差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用自己的爱心、诚信去关爱每一位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正确鼓励和引导学生,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同时小学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差异,满足学生正当合理的要求。小学生活泼、天真,因此在人际交往活动中说错话是不可避免的,这时教师不要斥责学生,而是要耐心引导学生。其次,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放开自己彰显个性,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主观,鼓励学生相互学习、相互讨论,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再次,小学教师要保护和尊重学生的好奇心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最后,小学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秉承理解和宽容的教学态度,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和大胆发现,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加强绿色环境校园建设
美观、优雅、整洁的校园环境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启发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升华学生精神。在现代化社会的推动下,校园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精心的设计,为学生创设绿化、净化的校园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学校园可以设置雕塑、花草道路、学习园地、文化长廊、路标路牌等,将教育性与艺术性有效融合,使它们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传播者,进而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绿色是生命的重要象征,小学校园可以种植花草树木,保持绿化总面积占到校园总面积的70%以上,在学校教学楼前后种满郁郁葱葱的树木和姹紫嫣红的花朵,给学生带来一种舒适的感觉和美的享受[2]。同时要为学生创造花园式的教育环境,通过花园式的教育环境感化学生,给学生带来生机与活力,使学生深深的沉浸在舒适、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小学教师要使用正确的舆论去引导学生,使学生养成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的良好习惯。除此之外,要创设心旷神怡的育人环境,满足课程改革需求,为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提供重要支持。学校要求各个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要积极渗透环保教育知识,以校园中的某一个景点为载体,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改变以往单纯讲解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除此之外,小学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情怀教育,鼓励学生养花、赏花,达到放松心情、愉悦身心的目的,增强学生环保意识,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要主动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
3.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创建良好的书香校园环境
为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书香校园环境,要加强学校图书馆建设,建立书香走廊,使图书馆的硬件设施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例如学校可以在图书馆中设置学生阅览室、藏书室、电子阅览室等等,实现“借书、读书、查找书籍”于一体的服务布局。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要建立馆长负责制度,将图书馆中的资源融入教育管理范畴内。学校教导处可根据学生课程和兴趣爱好开展相应的读书活动,定期指导学生读书,保证每周指导读书课程时间的合理性。学校也可以向学生积极推荐一些书目,对学生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积极开展读书征文和图书展示等活动。在学校教学楼走廊可以张贴名人名言,每一个班级都要拥有属于自己的读书架,在上面放上学生喜欢阅读的书籍,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将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得到延伸和进一步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为了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育人环境,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和鼓励;其次,要加强绿色校园建设,使学生心旷神怡,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最后,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书香校园环境,充分发挥育人功能,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霍明宝.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育人环境[J]. 师资建设, 2019, 25(3):83-85.
[2]保承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J]. 甘肃教育, 2018(3):19-19.
论文作者: 李瑞锋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