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第二中学 231300
摘 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初中历史老师肩负着培养初中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责任。在日常教学中,应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与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帮助学生理解、认同、接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文化自信 初中历史 教学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初中生是中国的未来,也是意识形态领域争夺的起点,培养初中生的文化自信是初中历史教学中极为重要的内容。
一、教师树立文化自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和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在人类文明史上始终闪耀着独特光芒。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其核心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国的文化自信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之中。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来没有失去对中华文明和文化的自豪与自信。[1]而在改革开放的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与体现。
二、立足教材,追寻历史,在史实学习中感悟中华文化
1.中国古代史教学中(七年级学习内容),要让学生了解悠久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并从中领悟中华文化的强大魅力。如四大发明、地动仪、麻沸散等;有中央集权、科举等制度创新,还有思想文化方面的精神财富,仁义礼仪、天人合一等。中华文化创造了引以为豪的人类奇迹,这些凝固的文化无不承载了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
2.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八年级学习内容),要让学生掌握以长征精神为代表的革命文化;在走向近代化的征途中展现出的追求真理、变法图强的探索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改革文化,这些正是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推动着中国的崛起与复兴。
3.九年级世界史教学中,应将中华文化放入世界范围中,展现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及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巨大贡献。中华文化从来就不忌惮外来文化,兼容并包既是中华文化的特点也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强大的力量与影响,认识到当今中国快速崛起中的文化因素。
三、将教学与现实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联系国内外现实与热点,从国家政策、中国改革与快速发展中感受中国文化的特点与优势。如:依法治国中的法家思想文化;“一国两制”及外交政策中的“和而不同”思想;“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尚和合”思想与开放包容性等。
2.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社会热点,创设问题情境。如:脱贫帮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食品安全与诚信重义等,开展课堂辩论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弘扬中华文化,批判社会不良现象。
3.教学中善于通过近年来国家发展取得的的成就实例,如:载人航天、高铁航母、量子通信、歼20入役等,让学生体会中华民族顽强奋进的拼搏精神,从而产生文化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和自信心。
四、将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活动及日常生活相结合
1.对于网络上关于传统文化的观点乱象,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信息,分析其背后深层原因和动机,对其论据去伪存真,对其论点批判辨析。
2.举办课堂礼仪、生活礼仪教育等主题班会,弘扬与培育传统道德文化。
3.摒弃以考试为中心的理念,开展学生素质教育。创办以传统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搜集历史资料,观看历史影视作品和革命纪录片;通过组织学生游学活动,参观博物馆、文化教育基地,做到听讲解、参讨论、有反思。
4.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等都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华夏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利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引导学生从我国传统节日中追寻灿烂辉煌的历史渊源,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五、与其它学科合作,开展跨学科文化活动
安排学生阅读课外文化图书,举办古诗词大会、经典诵读比赛等活动,在古典文学中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承载。与思想品德课合作,对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重诚信、明是非、辨善恶,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与艺术课合作,欣赏和学习民族音乐、歌舞,写好中国字,观看茶艺、太极拳等表演,领受中华文化的韵律。
参考文献
[1]邬书林 中国的文化自信从何而来.参考消息网。
[2]王建华 中学历史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决策探索(下半月)》,2017,(9)。
论文作者:张彦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文化论文; 中华文化论文; 自信论文; 中国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学生论文; 中华民族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