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发展主题与自我认同:自我认同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_自我同一性论文

青少年的发展课题与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我论文,课题论文,青少年论文,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01)01-0011-06

霍尔(G.S.Hall)曾将青少年期比喻成不可避免的“疾风怒涛”(strum und drung)[1]的时期,而艾里克森(E.H.Erikson)则指出,在任何时期,青少年首先意味着是各民族喧闹的和更为引人注目的部分。人们在惊喜孩子的成长、聪慧与活力时,也常常对孩子的问题感到沮丧:他们逃学、追星、奇装、早恋、吸烟甚至吸毒……,形成为社会所不予承认或社会不能接纳的角色。

艾里克森的同一性理论为我们认识、研究青少年问题打开了一扇窗户。自我同一性问题,关系到青少年发展的方方面面。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较好地适应社会和实现自身的价值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生的发展周期与发展课题

艾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是连续的、又各有独特发展课题的八个发展阶段,并提出了著名的“循序渐进的发展学说”。认为,人一生的发展要遵循胚胎的渐次生成原则(Epigenetic Principle)。据此,他将人的一生从婴儿期到老年期分为八个发展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课题,他称之为“心理·社会”的危机(psychosocial crisis)。(见下表)[2]

表1 艾里克森的发展阶段及其发展课题

但在此,“危机”有着发展的意义,它并不意味着灾祸临头,它指的是一个转折点,或者说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实现或完成的“发展课题”。

艾里克森认为,根据发展课题的完成、危机的解决样式,个体会形成两个极端品质。接近成功的一端,就会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这是一种有利于人格健全完善发展所必须掌握的“心理·社会”的基本态度。而在发展课题上的失败会导致个体形成消极的人格品质。每个人的人格品质都处于两极之间的某一个点上。教育的作用在于帮助青少年顺利地完成发展课题,促进积极人格品质的形成。

艾里克森认为,每一个发展阶段课题的解决,与前几个阶段的完成情况及后几个阶段发展的可能性有密切的关系。在这8个发展阶段中,青少年期是艾里克森聚焦的发展阶段。正是在论及青少年期的发展课题时,艾里克森提出了他的自我同一性理论。他对这一阶段的研究是他全部理论的基石,也是他最大成就之所在。

二、青少年期的发展课题——同一性对同一性扩散

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发展课题是同一性确立对同一性扩散。这个阶段发生在12岁—19岁左右。艾里克森正是因为对青春期、青年期的问题的论述才显赫于世的。艾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体现了童年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

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个体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一发展的时间维度。而自我同一性的确立(identity achievement),就意味着个体和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并对未来自我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思考。

进入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和身体都经历着“疾风怒涛”般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震憾了青少年自身。青少年对自身的关注变得敏感,诸如“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几乎引起每个青少年的思索。青少年必须仔细思考全部积累起来的有关他们自己及社会的知识去回答它,并借此作出种种尝试性的选择,最后致力于某一生活策略。一旦他这样做了,他们也就获得了一种同一性,长成大人了。获得了同一性,标志着这个发展阶段取得了满意的结局。

如果年轻人不能达到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就有可能引起同一性扩散或消极同一性发展。个体在自我同一性确立的过程中,如果难以忍受这一过程中的孤独状态,或者让别人去把握自己的决定,或服从别人的意见,或回避矛盾,拖延决定,就会不能正确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生活角色。这类个体无法“发现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和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没有形成清晰和牢固的自我同一性。消极同一性是指个体形成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同一性,形成了社会不予承认的,反社会的或社会不能接纳的角色。

在艾里克森看来,同一性扩散和消极同一性可以解释美国青少年所表现出来的许许多多骚乱和攻击现象。因此,他称之为“同一性扩散、混乱的危机”。他指出:“……如果儿童感到环境对允许他把下一阶段整合在个人的自我同一性在内的所有表现形式进行彻底剥夺,那么,儿童就会以野兽突然被迫捍卫其生命般地迸发出惊人的力量进行抵抗。的确,在人类生存的社会丛林中,如果没有同一性的意识就没有生存的感觉”[2]。

如果青年人在这个阶段中获得了积极的同一性而不是消极的同一性或同一性扩散,他们就会形成“忠诚”的美德(Virtue of loyalty)。“忠诚”意味着,一个人有能力按照社会规范去生活,尽管它存在着不完善和不和谐之处。这并非要求青少年接受不完善,如果一个人热爱自己所在的社会,当然希望自己所在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但“忠诚”意味着能在既定的现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中能奉献自我,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有意义于社会的同时也感受自己生活的意义。

由此可以看出,同一性的确立,关系到一个人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他能否更好地适应社会,能否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三、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的问题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少年期的发展课题。在完成这一课题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种种危机和失败。对于同一性形成中的危机和失败,心理学家都曾有过不同的论述。

(一)艾里克森指出自我同一性的两个极端情形

极端情形之一是“自我同一性过剩(too much of ego identity)”[4],艾里克森称之为“狂热主义(fanaticism)”[4]。它是指一个人过分地卷入特定团体或某种亚文化中的特定角色中而绝对地排他,坚信他的方式是唯一的方式。这些人将一些人召集于自己的周围,将自己的信念和生活方式强加于人而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这种“过于自我”状态,容易导致自我中心、个人崇拜、狂热主义等不良社会态度。青少年的理想主义和他们的绝对倾向(非黑即白)是普遍存在的。但如何防止这种绝对主义倾向是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建立过程中应解决的问题之一。

另一种情形是同一性缺乏(lack of identity),艾里克森称之为“拒偿(repudiation)”。指一个人拒绝自己在成人社会中应担任的角色,甚至否定自己的同一性需要。一些青少年将自己熔于某一群体中,尤其是那些可提供“同一性细节”的群体,如:崇教崇拜组织、黩武暴力组织、复仇组织、吸毒组织等,将自己从主流社会的规范中分离出来。他们容易卷入和采取某种破坏性的行为,如暴力、吸毒、攻击。他们有自己热衷"fantasies"的事情,但这些事情是反社会主流文化的。

(二)马西亚的研究

马西亚的研究拓展了艾里克森关于自我同一性的定义。根据他的同一性地位(identity status)研究,青少年在寻求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会出现两种类型的失败:早期完成(Foreclosure)和同一性扩散(Identity Diffusion)。同一性早期完成状态的青少年,他们没有对有关自我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过自己的思考,他们自我投入的目标、价值、信仰反应了父母或其他权威人物的希望,所以,又被称为“权威接纳状态”。这是同一性形成过程中的一种中断,是过早地将一个人的自我意向固定化,从而阻碍自我确定的其他发展的可能性。

了解同一性早期完成的青少年的特点,有助于及早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那些处于同一性早期完成状态的青少年,可能具有以下特点:他们极力寻求他人的认可,可能十分尊重权威,他们的自我评价还建立在他人所承认的基础上;与其他青少年相比,他们较易附合他人而缺少自主;他们对传统的价值观感兴趣,很少会自己思考,不会沉思;他们较少焦虑,但比较刻板和肤浅;在同性和异性中都缺少亲密的关系;他们的智商与其他人差不多,但在遇到紧张的认知和任务时,就难以做出灵活的和合适的反应;他们喜欢有组织、有秩序地生活;他们倾向于与父母保持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在父子之间),并采纳父母的价值观(如在高考志愿的选择、职业的选择、异性朋友的选择方面)。

同一性扩散,即经历了一段颇长时期仍未形成一种强烈的、清晰的同一感。同一性扩散的青少年常常无法发现自我,一直使自己处于一种散漫的无所依附的状态之中。他们的不良表现主要有:可能选择与他的家庭、国家完全分离的态度,并且表现出一种长久的病态的同一性;永远也无法做到一贯忠诚,无法兑现他的承诺、承担他的义务;对自我的评价较低,自尊心较低;难以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他们是冲动的,思维缺乏条理,他们与他人的关系常常是表面的、凌乱的;他们虽然对自己父母的生活方式不满,但他们没有能力按自己的方式有序地生活等等。

(三)小此木启吾关于同一性扩散的论述

日本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小此木启吾认为同一性扩散主要表现为以下6点[1]:

1.同一性意识的过剩:片刻不停地考虑自己“是什么人?”、“该怎么做”等,本人完全被其束缚,从而失去自我。

2.回避选择的麻痹状态:有自我的全能的感觉或无限幻想,从而无法确定或限定自我是什么,使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选择和决断也成为不可能的了。他只能不断地回避选择和决断,陷入一种麻痹状态。

3.与他人的距离失调:无法与他人保持适当的距离,或拒绝与他人交往,或被他人所孤立,或丧失自我而被他人所侵吞。

4.时间前景的扩散:是时间意识障碍的一种,不相信机遇的到来,也不期待对将来的展望,限于一种无力的状态。

5.勤奋感的扩散:勤奋的感觉崩溃,无法集中于工作和学习,或发疯似地埋头于单一的工作。

6.否定同一性的选择:参加非社会所承认的集团,接受被社会所否定、排斥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等。

(四)张日昇关于中日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跨文化研究及国内研究

张日昇以中日青年为研究对象,对中日青年的自我同一性地位进行了跨文化的比较研究[1],揭示了中日青年同一性发展的性别差、年龄差和不同国家的差别。张日昇的研究还涉及了中日青年自我同一性与其他心理侧面(包括自尊情感,独立意识、对人态度、价值观、人际关系、社会认知、宗教意识)之间的关系(1991年—1993年)。这种跨文化的实证研究证明了文化和教育环境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重大影响。

张日昇对中国青年(高中生、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实证研究表明:“现在的自我投入”尺度有显著性别差异。中国的男女大学生表现出比高中生更能积极地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的心理倾向,而“过去的危机”尺度表现出显著的发展差异,男女大学生比高中生有更强烈的“危机”体验,并表现出较强的“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1]

四、自我同一性确立失败的主要原因探讨

很多临床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自我同一性发展课题的失败,可能预示着日后发展中的各种心理障碍。所以,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状态及其形成过程的关心与干预,是青少年教育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影响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因素有主、客观两个方面:

(一)主观方面

1.青少年自我意识中的矛盾

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主观我和客观我的矛盾;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主观我是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客观我是客观而真实地自我存在。二者会处于一种不一致的状态,这种不一致可能自我膨胀,也可能是过度自卑。教育者要根据不同情况,帮助青少年解决这种矛盾,帮助他们认识到这种不一致,分析、反省、解剖他们的自我观念,以便找到不一致的原因,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理想我是现实我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一种境界,现实我是自我的目前状态,理想我与现实我是有一定距离的。如果个体对自我的发展没有做过思索,对未来没有什么希望,只是消极地度过时光,他的自我同一性就会长期处于扩散状态;如果理想和目标过于远大,又可能使个体无法实现而感到失望、沮丧。一再产生挫折感和失败感,就会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另一方面,如果个体的自我理想与社会规范是相背离的,即选择消极同一性,会使青少年无法适应社会而最终阻碍其健康发展。在青少年学生中经常展开有关人生观和人生理想的讨论,充分了解青少年的思想动态,并不失时机地对青少年进行有关人生理想的教育,帮助他们修正不正确的和不切实际的想法,使每一个青年学生都能具有积极的人生追求是非常有必要的。

2.青少年对自我与社会关系认识上的偏差

自我同一性还包括一种连带感和归属感,即个体感到自己从属于某一个社会或集团,他接受自己所属社会或集团的价值观念,可以容忍社会的一些不足。他了解社会的期望,并按照一定的社会角色规范去行事,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对于他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

如果青少年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的这种连带关系,或没有获得良好的适应社会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就会给他的同一性确立带来困难。这可能表现为:过高地期待社会,希望社会能按自己的愿望存在;不能接受正常的社会规范的约束而肆意行事;对现存的某些社会现象无法容忍而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加以反抗或彻底逃避。这样的青少年,思想上很偏激,很可能发生人际交往障碍、逃学、攻击、厌世等行为。

关于如何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有时在我们进行的教育中会出现比较片面的情况,如只强调个体对社会的奉献,而忽略了如何帮助青少年去正确认识社会、帮助青少年去适应外部世界,教给他们必要的处世技能等。

(二)客观方面

1.家庭方面

(1)家庭环境

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是在儿童自居的基础上形成的。父母是儿童早期认同的对象,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首先要综合这种早期认同。如果父母的价值观、人生观、生活态度是错误的或混乱的,势必会影响孩子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2)亲子关系

父母与子女之间有开放的交流和民主的气氛,会有利于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对有关自我的发展进行思索,自主地选择自我的发展道路。相反,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或滥用权威,都不利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过于溺爱的父母事事都替子女做出安排,不给孩子进行自我探索的机会;而过于严厉的父母可能会使孩子屈从自己的意愿。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有可能使青少年长期处于早期完成状态或扩散状态。

(3)父母的期望

艾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包括一种自信:即有信心使自己成为一个与他人期望相符的人。如果父母期望过高,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压力,使孩子感觉“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成为他们所期望的那样的人”,这在客观上剥夺了青年在确立自我同一性过程中的“试行错误”。艾里克森指出:“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在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同一性的可能,这个儿童就会以令人吃惊的方式抵抗社会环境。”[2]

还有一种不当的期望,即父母的期望不符合孩子成长的要求或发展愿望。如强迫孩子学钢琴,学绘画,而孩子感到“我不愿意,我不想,这样很痛苦……”,以至对未来失掉梦想,或不再期待未来,这也可能是选择消极自我同一性的家庭教育因素。“在另一些病历中,消极同一性是出于想寻找和保持一个适应的地位,以对抗有病态野心的父母和权威人士的过分要求的不得已的结果”[1]。

2.学校教育的影响

(1)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以“应试”为中心,无休止地“应试战争”,对学生统一要求和一味追求升学率,再加上作业负担沉重,学生失去思考的时间,个性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也剥夺了青少年自我探索的机会。启发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理想中,“为创造力而教”也只是口号。对于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塑造人格没有做到有机的统一。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各种新的教育举措能否真正带来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转变和优化,我们还需拭目以待。而且,由诸如“减负”所带来的问题以及学生“减负”后的心理空间该如何填充,如何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确立自我,也都是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

(2)学校中的归属感

学校是青少年人际交往最主要的途径。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另一个侧面是“一体感”或“连带感”[1],如果青少年在家庭尤其是在学校集体中找不到这种一体感,或象马斯洛所称的归属感,他们就会向校外寻找这种归属感,结果,很容易选择消极同一性,从而出现问题并给社会带来危害。

3.社会因素

首先,社会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尊重的主流文化。

社会文化环境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前提和背景,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都源于他们所在的背景文化。青少年对环境是非常敏感的,可以说,青少年是社会变化的指示器。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是积极向上的,还是消极颓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代青少年的主导心境。从青少年的“集体同一性”中,我们可以推断一个社会的兴奋点。反之,我们也可以说一个社会的兴奋点决定了该社会中青少年的“集体同一性”。

其次,社会中需具备良好的成人模型和成人榜样。青少年对自己未来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是完全凭空臆想的,在他们心中一般会有一个值得效仿的对象。有时他们对心中偶像的向往,大大超出了我们设想的程度。青少年的追星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把自己的愿望投射到自己喜爱的名星身上,对他们的各种行为进行模仿。如果我们的社会能为青少年提供一些他们认为值得效仿的成人榜样,就可以借此去引导青少年去学习,使青少年自发努力成为他们所尊崇的对象。相反,如果社会中没有这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的榜样,而有的只是被炒做得令人眩晕的名星,我们就没有什么理由去指责青少年去追星。

第三,民主的环境和包容的气氛。我们的社会如何期待青少年的成长,决定了我们所给予青少年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和成长气氛。对于下一代,上一代的普遍和永恒反应倾向是不满与逼迫,对于这一点,艾里克森的“心理延缓偿付”观点对我们或许会有所启示。

艾里克森将青少年期称为心理延缓偿付期(moratorium)[3]。心理延缓偿付是允许还没有准备好承担社会义务的年轻人有一段拖延的时期,或者强迫某些人给予自己一些时间。因此,我们所讨论的心理社会合法延缓期,乃是指对成人承担义务的延缓,然而,它又不仅仅是一种延缓。青少年可以利用这一段时间,触及各种人生、思想、价值观,尝试着从进行选择,经过多次尝试,反复循环,从而决定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将来的职业,最终确立自我同一性。这个时期所表现的特征,“在社会方面是一种选择性许可,在青少年方面是挑衅性的嬉笑行为”[2]。

艾里克森建议青少年拿出一段时间——“如果有钱,去欧洲旅行;如果没钱,就在国内转转。暂离学校,找一份工作;暂离工作去上学,休息一下,闻一闻玫瑰花香,以此达到自我了解”[4]。艾里克森认为,这一段时间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有意义的。成人社会不能过高地要求他们,不要以成人的理想和标准去逼近他们。给青少年一段时间,一个发展的空间,允许他们有一些看似“荒唐”的行为,给他们选择的可能性,他们仍然需要“游戏”。

我们应该特别强调社会环境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确立的重大影响,如果社会不能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出现成人社会对“垮掉的一代”,对青少年犯罪增多,对“现在的青少年怎么了”的感叹、疑问、指责和“普遍”伤感也就不足为奇了。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可以理解为社会病态的反应,孩子的社会就是成人社会的一面镜子。

收稿日期:2000-11-10

标签:;  ;  ;  ;  

青少年发展主题与自我认同:自我认同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_自我同一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