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发展群众文化基层舞蹈辅导的方式创新论文_孙佳琳

浅议发展群众文化基层舞蹈辅导的方式创新论文_孙佳琳

虎林市文化馆

摘要:在文化的建设以及发展中,人们也投入了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文化生活已经成为当代生活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在很多地方,人们都可以看多很多的人在进行一些健身、锻炼的背影,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越来高,对于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来讲,基层舞蹈已经成为群众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基层舞蹈越来越重视,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群众基层舞蹈辅导的相关方式和办法进行了合理的创新探讨,希望能够对实际的基层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帮助性作用。

关键词:群众文化;基层舞蹈;辅导

引言:群众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艺术活动,对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及思想文化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群众舞蹈自身的特殊性,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群众舞蹈基础差、舞蹈工作不规范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群众文化的内涵及其发展

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社会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群众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人们在职业之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一种社会性文化。群众文化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

目前,我国的基层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相对于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水平而言,基层文化建设仍处于落后的状态,因此,发展群众文化势在必行。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贫富差距比较大,因此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群众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而我国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也导致我国的群众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因此,在发展群众文化时需要根据地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发展方式。

二、发展群众文化基层舞蹈辅导的意义

群众文化是群众生活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文化和精神方面的需求与日俱增,各地文化馆加强对基层群众文化的辅导培训,有助于强化群众文队伍建设,提升群众文化活动质量,促进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稳定、蓬勃、可持续性发展。然而,当前各地文化馆的辅导培训现状不容乐观,需要下更大的功夫才能满足群众文化新形势发展需求。

(一)促进群众身体健康发展、提升群众文化素质的需要

目前,我国的群众舞蹈已经在全国各个城市、乡镇中如火如荼的展开。虽然很多地区本来就有一些舞蹈队伍,但由于人数较少,无法满足带动整个城市、乡镇发展群众舞蹈的需求,因此需要培养一批专业辅导人员对群众舞蹈进行辅导。开展群众舞蹈的辅导可以有效地帮助群众学习舞蹈,使群众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同时也可以使他们的舞蹈动作和行为更符合健身的需求。此外,对群众舞蹈进行辅导可以有效地将文化元素贯穿其中,更有效地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

(二)引导和组织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方式

开展群众舞蹈辅导,是引导和组织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

在对群众进行舞蹈辅导时,可以更多的采用群众喜爱的舞蹈词汇,同时结合文化元素,塑造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形象,既使舞蹈艺术与群众息息相通,又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开展群众舞蹈辅导,要深入基层、面向大众,这样创造出来的舞蹈作品才更符合群众的需要,也更容易对群众进行引导和组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此外,开展群众文化的基层舞蹈辅导可以使群众舞蹈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促进我国群众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有效地消除经济与文化之间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文化滞差”。同时,开展群众文化的基层舞蹈辅导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以及和谐社会的需要。

三、群众文化的基层舞蹈辅导的特征

(一)基层舞蹈辅导的中介性

群众舞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艺术,它的主体是群众,而大多数群众并没有学习过舞蹈,不具备舞蹈基础,因此需要一些舞蹈辅导者或者有舞蹈基础的群众干部作为中介,对群众进行必要的舞蹈辅导。舞蹈辅导者要将专业舞蹈家所创作的具有群众特性的作品进行传播,从而保持群众舞蹈的活力。在传播过程中,舞蹈辅导者要让群众了解、欣赏舞蹈作品,进而接受其中的文化内涵并学习舞蹈作品。

(二)基层舞蹈辅导的互动性

群众是基层舞蹈辅导的主体,因此,在进行群众舞蹈的创作时,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群众的审美观念、舞蹈基础、地方风俗等因素,使创作出来的作品更具地方元素,群众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更加轻松。舞蹈辅导者要通过辅导将舞蹈作品传授给群众,同时,群众也将地方风俗、充满生活气息的舞蹈信息传递给舞蹈辅导者。舞蹈辅导者与群众是两个互动的群体。

(三)基层舞蹈辅导的适应性

由于舞蹈辅导者一般情况下都不是在家乡工作,因此,他们经常需要进入另一地域的文化中。舞蹈辅导者需要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够将舞蹈作品与当地群众的表演能力联系在一起,找到两者之间的契合点,从而更好的实现舞蹈辅导的效果。

四、发展群众文化基层舞蹈辅导的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导致了我国东、西部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对群众进行基层舞蹈辅导时要注意对不同的地方采用不同的舞蹈形式。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对外发展程度较高,精神文化方面也受到国外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基层舞蹈辅导时要注重时代性与需求性,要善于将比较时尚、潮流的元素融入群众舞蹈当中。一般来说,老年人喜欢在清晨到公园里“舞刀弄枪”,而中年妇女则会在傍晚到广场上跳现代舞,对于年轻人而言,男生多喜欢街舞,女生则会选择瑜伽、拉丁舞、探戈等国际化的舞蹈。

而中西部地区本文转自www.dylw.net 第一论文网由于对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其基层舞蹈作品应该更趋向于当地的文化。在进行群众舞蹈作品创作时,应该注意对舞蹈内容、舞蹈形式和舞蹈音乐等方面的选取,多融入地方文化元素,使创作出的舞蹈作品更符合当地人的审美观念,这样有利于辅导工作的进行和舞蹈作品的传播。

此外,应该重视对舞蹈辅导者的培训工作。舞蹈辅导者作为舞蹈作品与群众的中介,应该有良好的沟通交流的能力,在进行舞蹈辅导时,他们要能够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想,并通过与群众的交流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然后将这些因素考虑到辅导工作中,进而提高辅导的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雷焕贵.晋中秧歌艺术发展及现状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杨承军.浅论群众舞蹈的特征与作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

[3]毕波.关于盘锦市群众舞蹈的调查报告.文化与社会

论文作者:孙佳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  ;  ;  ;  ;  ;  ;  ;  

浅议发展群众文化基层舞蹈辅导的方式创新论文_孙佳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