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中国流通产业快速发展的标志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快速发展论文,中国论文,标志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销领域正式全面开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5万亿元、外资零售企业首次以直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流通产业中诸多带有标志性的事件,都集中出现在了刚过去的2004年中。
为了客观记录2004年中国流通产业的发展轨迹,并从中寻求和探索新的发展线索,日前,商务部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报告(2004年)》(以下简称《报告》),总结和分析了2004年中国流通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剖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2005年中国流通产业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各行业竞相快速发展
2004年,随着流通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先导作用的不断增强,《报告》认为,中国流通产业的各行业都取得了快速发展,外资流通企业发展也出现了新动向。
在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背景下,2004年,中国流通产业内部从零售行业到批发行业,从典当、拍卖、租赁等传统商品流通行业到电子商务等19个现代商品交易行业,呈现出竞相快速发展态势。
消费品批发零售贸易业稳步快速发展。2004年,消费品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达到44839.9亿元,比上年增长12.5%;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总额55389.7亿元,比上年增长21.6%。2004年,全国各类批发零售贸易业经营网点约1700万个,基本形成了遍布城乡的消费品流通网络。
生产资料流通业进入新一轮增长阶段。2004年中国生产资料流通业继续保持了19%的高速增长,增速与2003年基本持平。从全国47家重点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情况来看,2004年47家企业的销售收入达2858亿元,比上年增长35.4%,明显高于全行业的平均水平;47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8.49亿元,比上年增加10.6亿元,增长58.9%;此外,47家企业的资产规模继续扩大,所有者权益也有所增加。
餐饮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04年餐饮业已经走出了2003年“非典”的影响,实现高速发展,成为流通领域发展和促进消费增长的亮点。全年餐饮业零售额实现7480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净增1300多亿元,实现营业税金411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达到14%,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为21%。餐饮业利用外资速度加快,全年新批餐饮业外资项目812个,比上年增长30.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4亿美元。
美容服务业持续高速发展。据统计,2004年中国美容服务业实现产值2200亿元,与2002年美容服务业1343亿元的产值相比,年均增长达到28%,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达14.7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美容服务业在传统理发服务业的基础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涉及美容、美发、化妆品、美容器械、教育培训等多领域、多层次的专业服务产业。
当中国流通产业蓬勃发展的时候,外资流通企业也加快了在中国发展的步伐。《报告》指出,截至2004年年底,中国政府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商业企业302家,合同利用外资金额45.35亿美元,开设店铺3903个,营业面积828.6万平方米。
2004年外商投资商业的销售额约2400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4.5%。总体来看,外商投资流通企业在中国流通领域的市场份额还比较低,但它们在发展趋势和扩展战略方面表现出一些不同于国内流通企业的特征。
外资流通企业的市场拓展集中在东部地区的大中型城市。这一方面是与中国流通领域对外开放政策相关,更为重要的是东部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不仅集聚着中国最为重要的商品资源,也集聚着较高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规模颇为庞大的消费者群体,为外资流通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外商投资商业、采购中心、物流企业等项目的80%集中在东部地区的大中型城市。
外资流通企业的经营方式相对集中。从外商投资商业项目来看,大型超市成为外商投资商业的首选业态方式。虽然外资商业企业总体上的市场份额并不高,但在大型综合超市这个具有较高流通效率和效益的业态上的市场份额却非常高,而且竞争也十分激烈。据统计,在东部地区城市,营业面积在8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超市中,外商投资商业的市场份额已经占到23%,少数城市甚至达到了50%。
外资流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成为其全球配置商品资源的战略步骤。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中国所售商品的95%均为国内生产,更为重要的是,外商投资商业企业显示出强大的采购能力,大量采购中国生产的质优价廉的消费品和其他工业产品,供应其全球销售网络。这种全球采购和配置商品资源的方式,成为国际大型流通企业的重要利润来源。据统计,2003年沃尔玛采购出口约150亿美元,永旺(吉之岛)约38亿美元,家乐福约21亿美元,麦德龙约20亿欧元。
外资流通企业进入和拓展中国市场的方式正在从投资建店转向收购、兼并等资本运作方式。其标志性的事件是,2004年7月,英国Tesco公司以2.6亿美元的价格向顶新国际集团的全资子公司“顶超控股”收购了乐购超市50%的股份,全球第三大连锁企业、英国最大的连锁商业机构Tesco以直接收购的方式,迈出进军中国零售市场的第一步。
另外,2004年,中国流通产业的结构调整步伐继续加快,政府规范、监管商品市场的能力也进一步增强。
流通产业竞争力不足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4年,中国流通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流通产业已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不小贡献。但是,《报告》认为,中国流通产业竞争能力依然不足,主要表现在产业整体竞争能力不足以及流通企业竞争力不高。
中国流通产业整体竞争能力不足,具体体现在流通主体规模偏小、流通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以及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偏低等三个方面。
流通主体规模偏小,行业零散度过高。从中国流通产业的企业规模结构看,企业数量虽多,但规模偏小,中小企业仍是流通业的主体,单体分散经营的流通主体仍占较高比重。目前,在全国1700多万个流通主体中,有93%为单体经营的个体商户;规模以上流通企业比重仅为1%;销售额亿元以上的大型流通企业仅有200多家,销售额超过百亿元的仅有10余家。另据有关部门对全国273家重点大型商场调查结果显示,2000年这273家重点大型商场的商品销售总额仅相当于沃尔玛的8.13%。国内最大的流通企业——上海百联集团2003年的销售额也仅相当于沃尔玛公司当年销售额的1.9%。总体分析,中国零售业的零散度高达90%,而欧美国家只有40%左右,日本为50%。
流通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现代流通业在流通总量中所占比例小,流通现代化水平低。以满足初级交易为主的传统经营方式与业态形式大量存在,新型流通方式发展虽快但规模很小;第二,流通业的组织形式结构不尽合理。从连锁经营等现代组织形式所占比重看,截至2004年6月末,中国拥有限额以上连锁零售法人企业(集团)仅为1284家,虽然比2003年末增长了6.7%,但占全部限额以上批发流通贸易、餐饮法人企业的比例不足4%;第三,批发业与零售业的比例结构不合理。中国零售业发展尽管与国外有较大差距,但是新型流通方式和业态形式发展快,成长性好。相比而言,批发业发展严重滞后。
流通效率以及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明显偏低。流通效率较低主要体现在:一是流通速度低。中国国有商业流动资本年平均周转次数为2.3次,而日本的非制造业(包括批发、零售业)流动资本年平均周转次数为15至18次。一些跨国连锁公司如沃尔玛、麦德龙等的流动资本周转次数年均可达到20至30次。二是库存率高。据有关资料显示,1990年至1998年美国、日本、德国非制造业(含批发、零售业)库存平均只占销售额的1.14%至1.29%。中国1997年社会批发、零售业商品库存总额占销售额的比重为13.68%,2004年末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库存占其当年销售额的比重为6.37%。三是物流成本过高。根据世界银行测算,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6.7%,而2000年美国的这个比重仅为10.1%。
近10年来,中国流通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相对稳定,长期保持在8%左右,与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15%以上水平相比,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还比较低。
《报告》分析指出,中国流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外国流通企业存在较大的差距。根据商务部商业改革与发展司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流通企业(主要是零售企业)与发达国家流通企业竞争力相比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财务运作能力不高、营销技术能力低以及成本控制能力弱等方面。
快速扩张能力较差,财务运作能力不高。在扩张能力方面,无论从扩张所需的资金能力、管理能力、人才支持能力各方面,都不能与国外零售企业相比。因此,近年来,在外资企业快速扩张的压力下,内资企业在快速扩张中出现了“反连锁化”的现象,即连锁店铺越多,赢利能力越差。在资金积累能力方面,从内部资金积累能力来看,零售企业利润总额的平均值为1.5亿元,相当于外国零售企业的0.7%;利润率平均值为1.2%,较外国零售企业的3.7%低了2.5个百分点。在资金周转率方面,中国零售企业为4.24次/年,而外国零售企业为6.25次/年;流动比率的平均值中国零售企业为0.93(流动比率反映企业可变现资金的流动速度,一般标准为1),外国零售企业为1.01。
营销技术能力低。中国零售企业单位面积营业额平均约为2.1万元/平方米,相当于外国零售企业的50%;人均营业额平均约为67万元/人,相当于外国零售企业的40%。
成本控制能力弱。2003年中国零售企业的毛利率平均值为9%,而外国零售企业则达到了24%。从中国零售企业的毛利率分布情况来看,毛利率低于5%的占了30%,5%至10%的占了35%,10%以上的占了35%,分化形势非常明显;而外国零售企业中,毛利率在20%以上的占80%以上。这表明中国零售企业对采购成本、物流配送成本的控制能力较国际领先水平差距很大。
看来,中国流通产业无论在整体竞争能力,还是在微观企业的竞争力方面,都与国外企业有较大差距。在中国流通市场已经成为国际性竞争市场的情况下,这种竞争能力状况显然极不适应。因此,必须将提高中国流通业竞争力问题提上发展的日程。
中国流通产业前景
对于2005年中国流通产业的发展前景,《报告》预计,流通产业机构将进入全方位加快调整阶段,外资流通企业也将在中国市场实现全方位的扩张。
《报告》认为,中国流通产业机构的调整主要将在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将继续提升。特别是在调整、扶持、重组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流通大型骨干企业的同时,地方中小商业企业也将加快重组合并和合作的进程;一批以区域发展为重点,以联合采购、自愿加盟为主要形式的新兴连锁组织形式将兴起,兼并、重组、合作、联合等将成为2005年流通市场整合和组织调整的基本形式。
其次,流通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多种经济成分共同竞争格局将加快形成。在多数中小型国有商业企业民营化的同时,2005年大型国有商业企业改革将进入攻坚阶段,以股份制改革为重点,以调整、重组、合并为主要手段,通过调整产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置换职工身份等,塑造有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民营商业企业在巩固现有的基础上将加快纵向开拓、横向联合,以资本为纽带实现规模化、跨地域发展。
第三,流通产业布局将加快调整,促进城乡、区域结构进一步协调发展。2005年国家将继续围绕“三农”问题、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等实施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政策,将有力地促进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商品市场的发展和流通规模的扩大。特别是从2005年开始,国家商务主管部门将在农村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在全国建立8万个左右村级零售店,8千个左右乡级零售店,这对加快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和农村流通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报告》预计,2005年中国流通领域将进入全面对外开放新阶段,外资流通企业将在中国市场实现全方位的扩张。其主要特点是:首先,根据中国加入WTO的相关承诺,外资零售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的股权、数量、区域等方面的限制都已经取消,外资的进入将更为顺畅;其次,外资零售企业的扩张将由探索期和适应期转向战略发展期,先期在中国进行试点合资的外资企业,基本完成中国本土化试点阶段,纷纷制定发展战略计划,加快其发展步伐;第三,扩张的地域从开放试点城市转向具有战略意义的所有大中型城市和经济中心城市;第四,由单点扩张向资本运营转变,控股、并购和整体收购,将成为外资进入流通市场的主要形式;第五,由管理输入转向全方位的本土化经营,实施人才、经营、商品的本土化战略;第六,从零售领域向批发、物流等流通纵深领域发展,外商投资企业将在建立跨国采购中心、发展物流配送、开拓仓储服务、开展流通加工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另外,改善市场流通秩序,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将是2005年政府监管的重点。2005年包括《反垄断法》和《城市商业网点管理条例》在内的相关法律、法规将陆续出台;流通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将进一步加快,政府将重点推进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的评估体系和监测系统。
据悉,为对中国流通产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跟踪、梳理和总结,提高产业发展信息的透明度,商务部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今后将每年发布一次《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报告》。